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ndobutton带袢钢板弹性固定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临床研究
1
作者 王世辉 陈颖 +2 位作者 张宁 刘增兵 王金广 《临床外科杂志》 2025年第2期162-165,共4页
目的 探讨使用Endobutton带袢钢板进行弹性固定在下胫腓联合损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9年6月~2021年6月行手术治疗的下胫腓联合损伤合并踝关节骨折病人32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163例)和对照组(163例)。对照组... 目的 探讨使用Endobutton带袢钢板进行弹性固定在下胫腓联合损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9年6月~2021年6月行手术治疗的下胫腓联合损伤合并踝关节骨折病人32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163例)和对照组(163例)。对照组行传统钢板螺钉固定,试验组行Endobutton带袢钢板弹性固定。比较两组病人住院和手术相关指标。分别在术后2个月、6个月对两组病人进行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关节功能评分(AOFAS),并在术后6个月评估比较两组病人下胫腓联合再次分离率。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病人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45%,低于对照组的7.9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病人术后2个月、6个月AOFAS分别为(74.5±9.2)分、(81.3±4.3)分,优良率为76.0%;试验组病人术后2个月、6个月AOFAS分别为(82.3±5.3)分、(91.2±3.8)分,优良率为93.2%,试验组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复查对照组下胫腓联合再次分离率为12.8%,试验组为2.4%,试验组再次分离风险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ndobutton带袢钢板弹性固定可用于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效果优于传统钢板螺钉内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胫腓联合损伤 Endobutton带袢钢板 弹性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调CD151联合贝伐珠单抗抑制结直肠癌生长与微血管密度
2
作者 刘艳彩 刘学刚 张振亚 《基础医学与临床》 CAS 2025年第1期20-24,共5页
目的研究下调CD151表达联合应用贝伐珠单抗对结直肠癌生长以及微血管密度的影响。方法用贝伐珠单抗分别处理人结肠癌细胞系HT-29以及CD151^(-)-HT-29株(下调CD151的HT-29细胞),最终将细胞分为4组:HT-29对照组,贝伐珠单抗处理组,CD151^(-... 目的研究下调CD151表达联合应用贝伐珠单抗对结直肠癌生长以及微血管密度的影响。方法用贝伐珠单抗分别处理人结肠癌细胞系HT-29以及CD151^(-)-HT-29株(下调CD151的HT-29细胞),最终将细胞分为4组:HT-29对照组,贝伐珠单抗处理组,CD151^(-)-HT-29组,CD151^(-)-HT-29+贝伐珠单抗处理组,通过细胞增殖活性实验(MTS法)观察各组细胞的增殖情况;制作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HT-29对照组以及CD151^(-)-HT-29组分别采用0.9%氯化钠溶液、贝伐珠单抗治疗。观察4组裸鼠皮下瘤的生长情况,并记录皮下瘤的体积和质量;取各组成瘤裸鼠的肿瘤组织,通过标记血管内皮标志物,以免疫组化方式考察各组肿瘤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VD)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贝伐珠单抗处理组以及CD151^(-)-HT-29组细胞的增殖显著降低(P<0.001);CD151^(-)联合应用贝伐珠单抗组细胞增殖比单一处理组细胞增殖慢(P<0.001);在裸鼠皮下瘤实验中,贝伐珠单抗处理组以及CD151^(-)组裸鼠皮下瘤体积、质量及MVD,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1);CD151^(-)+贝伐珠单抗组裸鼠皮下瘤体积、质量以及CD34表达,与单一处理组相比显著降低(P<0.01)。结论CD151蛋白可能参与结直肠癌组织中血管生成的调控,并与靶向药物在瘤组织微血管生成方面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CD151 贝伐珠单抗 微血管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和血管内介入疗法应用于颅内动脉瘤患者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赵宝帅 《中国医药导刊》 2013年第8期1332-1333,共2页
目的:比较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和血管内介入疗法应用于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2年8月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89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50例作为A组,采用血管内介入疗法治疗的39例作为B组... 目的:比较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和血管内介入疗法应用于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2年8月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89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50例作为A组,采用血管内介入疗法治疗的39例作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A组的恢复良好率为80.0%,明显高于B组的59.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平均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A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A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明显高于B组的2.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能够获得更高的临床疗效,血管内介入疗法应用于颅内动脉瘤患者在康复时间以及安全性方面具有优势,两种治疗方案各有利弊,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更适合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显微神经外科手术 血管内介入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sCD40L、CCL3与多发肋骨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相关性
4
作者 张克诚 李玮 +3 位作者 刘英 乔宽宽 李娜 闫菁辉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58-62,共5页
目的探讨多发肋骨骨折患者术后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CC趋化因子配体3(CCL3)水平与其术后深静脉血栓(DVT)的关系。方法选取110例多发肋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发生DVT分为非DVT组(n=79)和DVT组(n=31)。采用酶联免... 目的探讨多发肋骨骨折患者术后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CC趋化因子配体3(CCL3)水平与其术后深静脉血栓(DVT)的关系。方法选取110例多发肋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发生DVT分为非DVT组(n=79)和DVT组(n=31)。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sCD40L、CCL3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血清sCD40L、CCL3与凝血功能指标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多发肋骨骨折患者术后发生DVT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sCD40L、CCL3对术后DVT的预测价值。结果DVT组的血清sCD40L、CCL3表达水平高于非DV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VT组患者血清sCD40L、CCL3水平与D-二聚体、FIB呈正相关,与PT、TT、APTT呈负相关(P<0.05)。D-二聚体、PT、APTT、FIB、sCD40L、CCL3是多发肋骨骨折患者术后发生DVT的影响因素(P<0.05)。血清sCD40L、CCL3单独预测多发肋骨骨折患者术后DVT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53、0.754,小于两者联合预测的AUC(0.8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发肋骨骨折患者术后发生DVT与其血清sCD40L、CCL3高水平有关,两者对术后DVT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肋骨骨折 深静脉血栓 可溶性CD40配体 CC趋化因子配体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手术方式在治疗胸腰椎骨折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裴世深 康肖 +2 位作者 李士学 刘璞 王清和 《河北医药》 CAS 2020年第3期394-397,共4页
目的比较传统后路手术、Wiltse入路和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无神经损害症状的单节段胸腰椎骨折的疗效、副损伤等围手术期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8月采用三种不同方法治疗胸腰椎单节段骨折患者92例,按手术方式分为传... 目的比较传统后路手术、Wiltse入路和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无神经损害症状的单节段胸腰椎骨折的疗效、副损伤等围手术期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8月采用三种不同方法治疗胸腰椎单节段骨折患者92例,按手术方式分为传统手术入路内固定(A组30例),Wiltse入路内固定(B组34例),经皮内固定(C组28例)。比较3组皮肤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X线曝光次数,检测血清肌酸激酶(CK)水平,测量伤椎前缘高度、矢状面Cobb角度、末次随访时ODI值及住院费用。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2~24个月,平均(13.5±2.3)个月,3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及椎体前缘高度、矢状面Cobb角度恢复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中出血量高于B组和C组;C组手术时间长于A、B组;C组X线曝光次数多于A、B组;A组术后24 h、48 h血清肌酸激酶(CK)水平均明显高于B、C组;末次随访时A组ODI值高于B、C组,C组住院费用多于A组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中,3组患者均取得良好的复位及维持效果,但考虑到出血量、手术时间、肌肉损伤情况、X线曝光次数及卫生经济等指标时,经Wiltse入路存在一定优势,目前更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Wiltse入路 经皮椎弓根螺钉 肌酸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长节段椎弓根钉固定联合钛网植骨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术后的后凸畸形 被引量:3
6
作者 裴世深 王清和 +4 位作者 刘璞 康肖 李士学 王铁铸 闫蕾 《河北医药》 CAS 2012年第24期3767-3768,共2页
随着椎弓根内固定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对胸腰椎骨折生物力学的认识加深,大部分胸腰椎骨折患者获得了正确的治疗,但是术后出现迟发性后凸畸形并不少见,胸腰椎骨折术后并发后凸畸形或伴椎管狭窄是目前临床医师所面临的棘手问题。我科2006年3... 随着椎弓根内固定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对胸腰椎骨折生物力学的认识加深,大部分胸腰椎骨折患者获得了正确的治疗,但是术后出现迟发性后凸畸形并不少见,胸腰椎骨折术后并发后凸畸形或伴椎管狭窄是目前临床医师所面临的棘手问题。我科2006年3月至2010年12月,采用后路长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钛网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术后并发迟发性后凸畸形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后凸畸形 椎弓根钉 钛网植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棘突及椎板外缘联合定位法行腰椎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准确性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王铁铸 周宁 +3 位作者 闫箐辉 李士学 裴世深 王清和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9期1039-1042,1057,共5页
目的探讨腰椎棘突与椎板外缘联合定位法行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准确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腰椎管狭窄症患者82例,均行腰后路椎板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根据术中所采用的椎弓根钉置钉法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39例)。观察组采用腰椎棘突与... 目的探讨腰椎棘突与椎板外缘联合定位法行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准确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腰椎管狭窄症患者82例,均行腰后路椎板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根据术中所采用的椎弓根钉置钉法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39例)。观察组采用腰椎棘突与椎板外缘联合定位法置钉;对照组采用上关节突外缘垂线与横突平分线交点(Magerl法)。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首次置钉准确率、螺钉与椎弓根皮质关系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切口长度长于对照组(P<0.05)。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进钉点选取准确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2组VAS评分均低于术后1周(P<0.05);2组术后1周和术后1个月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螺钉与椎弓根皮质的关系优于对照组(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Magerl置钉法相比,腰椎棘突与椎板外缘联合定位置钉法可获得相同的置钉准确率,但术后椎弓根与螺钉包容关系更好,为提高椎弓根螺钉的有效置入率提供一种全新的方案及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狭窄 椎弓根螺钉 定位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151对结肠癌中Wnt信号通路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学刚 刘艳彩 +3 位作者 吴春平 李景光 赵岭岭 张振亚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16期13-16,共4页
目的探究CD151对结肠癌中Wnt信号通路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正常结肠癌细胞(HT29)、CD151基因敲除的结肠癌细胞(CD151--HT29)中CD151、LRG-1以及LGR-5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分别检测HT29、CD151--H... 目的探究CD151对结肠癌中Wnt信号通路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正常结肠癌细胞(HT29)、CD151基因敲除的结肠癌细胞(CD151--HT29)中CD151、LRG-1以及LGR-5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分别检测HT29、CD151--HT29细胞中LRG-1以及LGR-5基因的表达情况;考察HT29、CD151--HT29细胞的侵袭能力。结果HT29细胞中存在明显的CD151、LRG-1以及LGR-5蛋白表达,而CD151--HT29细胞中并无CD151蛋白的表达,且可以观察到LRG-1以及LGR-5蛋白表达量明显下降;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与HT29细胞比较,CD151--HT29细胞中的LRG-1以及LGR-5基因表达显著下降(P<0.05);细胞侵袭实验可见,HT29细胞侵袭能力强于CD151--HT29细胞(P<0.05)。结论 CD151基因的缺失能够抑制Wnt信号通路的起始蛋白LRG-1、LGR-5的表达,并且能够下调癌细胞侵袭能力,提示CD151基因对Wnt信号通路存在一定调控作用,这为结肠癌联合靶向治疗提供了一定的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51 结肠癌 WN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生物标志物与贝伐珠单抗联合标准治疗对胶质母细胞瘤患者诊断及疗效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张文燕 王翠英 赵宝帅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8期1055-1056,共2页
目的:探讨影像生物标志物联合贝伐珠单抗在胶质母细胞瘤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胶质母细胞瘤(GBM)患者3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BEV组(n=20)与TMZ组(n=18),所有患者均接受同步放化疗,BE... 目的:探讨影像生物标志物联合贝伐珠单抗在胶质母细胞瘤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胶质母细胞瘤(GBM)患者3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BEV组(n=20)与TMZ组(n=18),所有患者均接受同步放化疗,BEV组患者采用贝伐珠单抗治疗,TMZ组选择替莫唑胺治疗,治疗后行DSC-MRI、DCE-MRI及PET检查,观察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各时间段影像生物标志物指标的变化,并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近期疾病有效率、疾病控制率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T0时刻rCBV、rCBF、Ktrans比较无显著差异,随着时间的延长,T1-T3时刻两组患者rCBV、rCBF、Ktrans均呈下降趋势,并且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结论:通过MRI检查观察胶质母细胞瘤患者影像生物标志物可初步判断患者病情程度,并且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可准确评估患者病情改善程度,对指导临床治疗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母细胞瘤/诊断 胶质母细胞瘤/治疗 @影像生物标志物 @贝伐珠单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39例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郭振怀 《河北医药》 CAS 2003年第6期440-440,共1页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手术适应证 胆囊三角处理 术中出血 腹腔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饮食、运动联合干预对青年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冯如剪 马蕊香 +3 位作者 王玉新 徐占英 王淑玲 庞艳雷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8期925-927,共3页
目的探讨饮食、运动联合干预对青年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dse,NAFLD)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青年NAFLD患者,饮食加运动联合干预6个月,干预前、后采集静脉血,检测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 目的探讨饮食、运动联合干预对青年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dse,NAFLD)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青年NAFLD患者,饮食加运动联合干预6个月,干预前、后采集静脉血,检测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空腹胰岛素(fasting lisulin,F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insulin resistance index,HOMA-IR)。结果干预后FBG、FINS、HOMA-IR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饮食、运动联合干预明显改善青年NAFLD的胰岛素抵抗,逆转NAF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胰岛素抗药性 健康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经腹小儿斜疝高位结扎术—附620例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郭振怀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3年第3期261-261,共1页
目的 探讨改良经腹小儿斜疝高位结扎术的价值。 方法 回顾分析 1987年 7月~ 2 0 0 2年 12月采用改良经腹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斜疝 6 2 0例 ,探讨其手术方法、手术时间、并发症和复发情况。 结果 全部手术顺利 ,手术时间15分钟... 目的 探讨改良经腹小儿斜疝高位结扎术的价值。 方法 回顾分析 1987年 7月~ 2 0 0 2年 12月采用改良经腹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斜疝 6 2 0例 ,探讨其手术方法、手术时间、并发症和复发情况。 结果 全部手术顺利 ,手术时间15分钟~ 30分钟 ,平均 17 5分钟 ,出血 3ml~ 15ml,平均 10ml,经随访 3年以上 4 96例 (80 % ) ,无复发。 结论 改良经腹小儿斜疝高位结扎术创伤小 ,简便易行 ,并发症少 ,不易复发 ,疗效可靠 ,易于在基层医院开展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斜疝 高位结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痰热清联合下肢动脉腔内球囊扩张术对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3
作者 杜新芝 宋文菊 郭上玮 《河北医药》 CAS 2022年第4期524-527,共4页
目的探讨痰热清联合下肢动脉腔内球囊扩张术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接受治疗的226例糖尿病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参照组的糖尿病足患者单纯接受下肢动脉腔内球囊扩张术治疗,并... 目的探讨痰热清联合下肢动脉腔内球囊扩张术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接受治疗的226例糖尿病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参照组的糖尿病足患者单纯接受下肢动脉腔内球囊扩张术治疗,并结合常规护理。观察组糖尿病足患者在参照组的糖尿病足患者接受下肢动脉腔内球囊扩张术治疗的基础上,行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疗效、治愈时间、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14 d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χ^(2)=24.245,P=0.000);治愈时间显著短于参照组患者(χ^(2)=62.05,P=0.000),糖尿病足再次复发率显著低于参照组(χ^(2)=23.815,P=0.000)。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热清联合下肢动脉腔内球囊扩张术治疗糖尿病足效果较好,能够加速患者的愈合速度,比较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热清 下肢动脉腔内球囊扩张术 糖尿病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误诊为尺神经卡压综合征1例分析
14
作者 张文燕 赵宝帅 王海兰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5期6150-6150,共1页
关键词 Arnold—Chiari畸形/诊断 尺神经压迫综合征/诊断 误诊 病例报告 人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用贝伐株单抗和标准疗法对新诊断为胶质母细胞瘤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探究
15
作者 张文燕 王翠英 赵宝帅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第11期148-150,共3页
目的:探讨联用贝伐株单抗(BEV)和标准疗法对新诊断胶质母细胞瘤(GBM)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近期在我院进行治疗的38例GB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这38例患者分为BEV组(20例)和TMZ组(18例)。手术结束后... 目的:探讨联用贝伐株单抗(BEV)和标准疗法对新诊断胶质母细胞瘤(GBM)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近期在我院进行治疗的38例GB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这38例患者分为BEV组(20例)和TMZ组(18例)。手术结束后,对两组患者均进行放疗,并使用TMZ(替莫唑胺)对其进行同期化疗及放疗后的辅助治疗。在此期间,对BEV组患者均加用BEV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结果:这3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6个周期的治疗。在治疗结束后的6个月、12个月及24个月,BEV组患者进行治疗的ORR均明显高于TMZ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EV组患者的中位PFS明显长于TMZ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用贝伐株单抗和标准疗法对新诊断胶质母细胞瘤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诊断胶质母细胞瘤 贝伐株单抗 标准疗法 联合应用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儿童下肢长管状骨骨折的术后护理对康复效果及日常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7
16
作者 刘爱春 周连军 +1 位作者 郭上玮 刘敬 《河北医药》 CAS 2017年第13期2076-2078,共3页
目的探讨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儿童下肢长管状骨骨折的术后护理对康复效果及日常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儿童下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9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术后综... 目的探讨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儿童下肢长管状骨骨折的术后护理对康复效果及日常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儿童下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9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术后综合护理,对比2组术后住院时间、疼痛评分、护理满意度、术后下肢功能恢复情况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日常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短、疼痛评分低、护理满意度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后与手术前相比下肢功能恢复情况及日常生活质量评分升高,观察组手术后与对照组手术后相比上述评分升高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儿童下肢长管状骨骨折术后给予综合护理能够促进术后肢体康复,提高日常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髓内钉固定 儿童 下肢长管状骨骨折 护理 日常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科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应用胰岛素泵的体会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敬 高文金 +3 位作者 郭上玮 王磊 司倩 王淑清 《河北医药》 CAS 2014年第21期3279-3281,共3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治疗妇科合并2型糖尿病围手术期的疗效。方法 150例合并2型糖尿病的妇科患者围手术期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根据血糖调整基础量及餐前大剂量。比较2组治疗前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和治疗后空腹血糖及餐后...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治疗妇科合并2型糖尿病围手术期的疗效。方法 150例合并2型糖尿病的妇科患者围手术期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根据血糖调整基础量及餐前大剂量。比较2组治疗前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和治疗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 h水平,术前控制血糖时间、低血糖发生率、术前血糖达标所用的胰岛素总量、平均住院时间、术后感染及延迟愈合率。结果 2组治疗前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和治疗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 h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控制血糖时间、低血糖发生率、术前血糖达标所用的胰岛素总量、平均住院时间、术后感染及延迟愈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控制血糖时间、低血糖发生率、术前血糖达标所用的胰岛素总量、平均住院时间、术后感染及延迟愈合率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法更适合妇科患者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 2型糖尿病 围手术期 胰岛素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司匹林联合前列地尔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临床评价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藏慧 王伟 徐学灵 《中国药业》 CAS 2021年第22期110-113,共4页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前列地尔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8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7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两组患者均接受降血糖、调血脂、控制血压等基本治疗...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前列地尔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8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7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两组患者均接受降血糖、调血脂、控制血压等基本治疗,并静脉滴注前列地尔注射液,观察组患者加服阿司匹林肠溶片,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36%(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足背动脉峰值流速均明显降低,足背动脉血流量显著增大,且观察组变化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踝肱指数、趾肱指数、健康状况调查简表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 TREM-1)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5.13%比10.26%,P>0.05),且均自行缓解。结论阿司匹林联合前列地尔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有一定疗效,可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其血清sTREM-1水平,改善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阿司匹林 前列地尔 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 生活质量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腔静脉滤器结合溶栓导管治疗深静脉血栓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郭上玮 刘敬 +1 位作者 王继光 王志广 《河北医药》 CAS 2015年第13期1979-1981,共3页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结合溶栓导管治疗深静脉血栓临床效果。方法分析收治的200例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后3、7、14 d观察组患者的双侧肢体周径差均明显比对照组小(P<0.05);观察组患者的髂-股静脉完全再通率72.0%明显...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结合溶栓导管治疗深静脉血栓临床效果。方法分析收治的200例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后3、7、14 d观察组患者的双侧肢体周径差均明显比对照组小(P<0.05);观察组患者的髂-股静脉完全再通率7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6.0%(P<0.05);观察组患者的痊愈率和治疗的总有效率72.0%、92.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6.0%、52.0%(P<0.05)。结论下腔静脉滤器结合溶栓导管治疗深静脉血栓能够显著缩短患者的双侧肢体周径差,极大提升患者的髂-股静脉完全再通率,显著提升患者的治愈率及治疗的总有效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腔静脉滤器结合溶栓导管 深静脉血栓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脑外伤致脑性耗盐综合征21例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强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第12期146-146,153,共2页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致脑性耗盐综合征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06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21例颅脑创伤合并脑性耗盐综合征患者,进行补充高渗盐、补充失水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致脑性耗盐综合征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06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21例颅脑创伤合并脑性耗盐综合征患者,进行补充高渗盐、补充失水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组21例患者除2例因原发病较重或合并感染死亡,其余患者均获好转。结论脑性耗盐综合征需要慎密诊断,积极补钠、补水治疗才能减少颅脑损伤的致死率及致残率,不能限水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外伤 CSWS 低钠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