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北省县级医院急性心肌梗死支架置入患者住院费用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孙彦荣 邢玉华 +8 位作者 王成 张富 张力 冯艳光 崔现民 郝保乾 尹金泉 张宏业 李耿奇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21年第5期591-595,共5页
目的明确河北省县级医院急性心肌梗死支架置入患者的住院费用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河北省内5个不同地区共10家均已通过胸痛中心认证的县级医院为研究地点,对2019年2—3月期间218例的急性心肌梗死支架置入患者的费用明细数据和... 目的明确河北省县级医院急性心肌梗死支架置入患者的住院费用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河北省内5个不同地区共10家均已通过胸痛中心认证的县级医院为研究地点,对2019年2—3月期间218例的急性心肌梗死支架置入患者的费用明细数据和病案首页数据进行研究。结果河北省内不同县级医院之间急性心肌梗死支架置入患者的次均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之间存在较大差异(P<0.05)。救治患者较多的医院,次均住院费用相对较高;而院前门-球时间(door-to-ballon time,D-to-B)较短的患者以及未合并心力衰竭症状患者次均住院费用相对较低。结论不断提升急性心肌梗死症状救治能力,提升县域内患者纠正率,缩短救治时间,并对患者并发症发病率进行有效控制,是县级医院实现急性梗死患者救治成本的有效控制和提升医疗服务效率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县级医院 次均住院费用 住院时间 服务效率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用于髋部骨折老年患者的效果比较
2
作者 郭志军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071-0074,共4页
探讨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用于髋部骨折老年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髋部骨折患者7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给予全身麻醉,B组给予硬膜外麻醉,对比两组麻醉效果与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A组麻醉效果达到Ⅰ级26... 探讨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用于髋部骨折老年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髋部骨折患者7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给予全身麻醉,B组给予硬膜外麻醉,对比两组麻醉效果与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A组麻醉效果达到Ⅰ级26例(74.29%)、Ⅱ级8例(22.85%)、Ⅲ级1例(2.86%),B组麻醉效果达到Ⅰ级27例(77.14%)、Ⅱ级7例(20.00%)、Ⅲ级1例(2.86%),两组麻醉效果基本一致,P>0.05;B组的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8.57%)低于A组(22.86%);麻醉术后1 d、术后7 d的MMSE评分为(18.87±2.33)分、(21.73±1.87)分,高于A组的(15.72±2.45)分、(19.72±2.04)分,P<0.05。结论 硬膜外麻醉和气管插管麻醉都可起到良好麻醉效果,但是采用硬膜外麻醉髋部骨折老年患者的不良反应更少,术后镇痛效果更好。采用硬膜外麻醉可有效减少全麻药用量,降低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有助于患者术后早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麻醉 全身麻醉 髋部骨折 老年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消化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分析
3
作者 张亚桥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3期021-024,共4页
探讨改良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本院8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标准内镜治疗,观察组实施改良内镜治疗。比较两组止血效果、再出血率、并发症、住院时长及... 探讨改良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本院8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标准内镜治疗,观察组实施改良内镜治疗。比较两组止血效果、再出血率、并发症、住院时长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止血成功率95.45%高于对照组81.82%,再出血率4.55%低于对照组18.18%(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6.82%低于对照组15.91%(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5.2±1.3天短于对照组7.1±1.8天(P<0.05)。观察组满意度93.18%高于对照组79.55%(P<0.05)。结论 改良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可提高止血效率、减少再出血、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内镜 上消化道出血 临床效果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程全面护理对胆结石患者术后并发症控制中的效果
4
作者 薛蓓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2期147-150,共4页
探讨全程全面护理对胆结石患者术后并发症控制中的效果情况。方法 在2019—2021年,在本院选择68例进行手术治疗的胆结石患者,将单月份进行手术的34例患者组建为传统组,采取传统护理模式;将双月份进行手术的34例患者组建为全程组,采取全... 探讨全程全面护理对胆结石患者术后并发症控制中的效果情况。方法 在2019—2021年,在本院选择68例进行手术治疗的胆结石患者,将单月份进行手术的34例患者组建为传统组,采取传统护理模式;将双月份进行手术的34例患者组建为全程组,采取全程全面护理模式。对比二组患者的并发症、生活质量、疼痛指数及两年内的复发率等相关情况。结果 在并发症方面,全程组患者只出现了一种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94%;传统组患者出现了两种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0.59%。在疼痛情况方面,二组患者的NRS评分在麻醉恢复后20min的数据相近,没有显著差异,而后的差异不断扩大,在出院前1d的差距最大,全程组患者的评分已控制在2分以内。在生活质量情况方面,二组的GQOLI-74评分在麻醉恢复后20min的数据相近,差异不显著;在出院前1d的差异显著,全程组患者的评分明显更高。在复发方面,全程组患者在一年后开始出现的复发病例,两年内的复发率为2.94%;传统组在术后半年内便出现了复发病例,两年内的复发率为14.71%,P<0.05。结论 将全程全面护理应用于胆结石患者术后护理后,可更好地控制并发症及复发率,提高生活质量,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全面护理 胆结石 并发症 复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见性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价值
5
作者 卢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174-177,共4页
探究预见性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2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对照组10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10例实施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的康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康复指标水平更优,髋关节... 探究预见性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2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对照组10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10例实施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的康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康复指标水平更优,髋关节功能指标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更高,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对股骨颈骨折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策略,能够前瞻性地识别和干预潜在的并发症风险,从而显著降低其发生率,加速患者的康复步伐,促进身体机能的恢复,显著提升患者的自我照顾能力,使他们在康复过程中更加独立自主并,减轻患者的焦虑与恐惧情绪,增强他们对治疗的信心与积极态度,提升患者的满意度,缩短其住院时长,促进患者更早地回归家庭与社会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 股骨颈骨折 围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与CT引导穿刺引流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对比评价 被引量:12
6
作者 侯林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年第8期140-142,共3页
目的:对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进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与CT引导穿刺引流治疗,对比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选择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共计100例患者,2016年2月—2017年2月是此次研究的时间选择节点,依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分组,研究... 目的:对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进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与CT引导穿刺引流治疗,对比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选择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共计100例患者,2016年2月—2017年2月是此次研究的时间选择节点,依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分组,研究组、对照组,分别行小骨窗开颅手术、CT引导下穿刺引流手术。对比评价组间患者的意识恢复时间、血肿清除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并发症(消化道出血、呼吸道感染、电解质紊乱)发生率、ADL评级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意识恢复时间、血肿清除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并发症(消化道出血、呼吸道感染、电解质紊乱)发生率、ADL评级情况数据指标相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值均小于0.05,且研究组各项数据指标更优。结论: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显著,可以取得更优的临床疗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 CT引导穿刺引流 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察替格瑞洛用于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
7
作者 游伟 《智慧健康》 2019年第17期165-166,共2页
目的分析替格瑞洛用于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20例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观察组60例。对照组患者在基础治疗上口服氯吡格雷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上采用替格瑞洛药物治疗... 目的分析替格瑞洛用于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20例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观察组60例。对照组患者在基础治疗上口服氯吡格雷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上采用替格瑞洛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之后的心功能改善情况、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几率以及出血率。结果观察组心功能改善情况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几率都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检验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治疗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使用替格瑞洛药物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心功能的状态,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几率,降低出血的风险,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格瑞洛 氯吡格雷 老年 急性ST段抬高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察优质护理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切除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8
作者 任辉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197-0200,共4页
探讨观察优质护理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切除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取腹腔镜下卵巢囊肿的患者600例,分为不同护理组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促进优质护理后患者的整体护理效果以及相关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于优质护理在腹... 探讨观察优质护理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切除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取腹腔镜下卵巢囊肿的患者600例,分为不同护理组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促进优质护理后患者的整体护理效果以及相关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于优质护理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切除术后患者治疗过程中,能够提高整体的护理效果,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 腹腔镜 卵巢囊肿 生活质量 心理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苯酞与阿替普酶联合疗法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NIHSS评分、mRS评分等影响
9
作者 李丽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2期078-081,共4页
探讨丁苯酞与阿替普酶(rt-PA)联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我院8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对照组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联合丁苯酞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临床... 探讨丁苯酞与阿替普酶(rt-PA)联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我院8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对照组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联合丁苯酞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评分、生活能力评分、血流灌溉量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治疗具有更好治疗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疗效,促进患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 阿替普酶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血流灌溉 NIHSS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对患者炎症因子、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分析
10
作者 李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119-122,共4页
研究急性脑梗死的患者在治疗时,采取丁苯酞软胶囊的方法对炎症因子的影响,以及血流动力学方面的作用。方法 时限选在2022年11月~2024年5月范围,102例接受本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纳入研究,按照分组抽取将其分成参照组(常规治疗)51例、... 研究急性脑梗死的患者在治疗时,采取丁苯酞软胶囊的方法对炎症因子的影响,以及血流动力学方面的作用。方法 时限选在2022年11月~2024年5月范围,102例接受本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纳入研究,按照分组抽取将其分成参照组(常规治疗)51例、实验组(常规治疗+丁苯酞软胶囊)51例。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炎症因子变化、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临床相关指标。结果 实验组经过治疗后各项炎症因子均比参照组低(P<0.05);实验组与参照组经过治疗后的血液动力学指标对比,实验组更优(P<0.05);实验组与参照组治疗后临床相关指标对比,实验组更优(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的患者通过采取丁苯酞软胶囊的方式开展治疗,可以显著缓解炎症因子的情况,血液动力学的相关指标得以改善,促进患者在临床中的相关指标可以缓解,其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血流动力学 丁苯酞胶囊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不同时间段发生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影响因素研究
11
作者 单晓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50-053,共4页
分析重症内科ICU患者肠道喂养不耐受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23年1月至12月间在医院的884名重症ICU患者。采用流行病学问卷调查对这些重症患者进行肠道食物不耐受调查,然后利用逻辑回归分析了单因素和多因素对肠道食物不耐受... 分析重症内科ICU患者肠道喂养不耐受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23年1月至12月间在医院的884名重症ICU患者。采用流行病学问卷调查对这些重症患者进行肠道食物不耐受调查,然后利用逻辑回归分析了单因素和多因素对肠道食物不耐受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组、肠道营养启动时间、Apacheii评分、膳食纤维补充情况、是否机械通气、低血糖发生情况、胃力应用、口服给药和镇静剂使用情况。结果 在884名重症UCI患者中,352人患有肠道不耐受,其发病率为39.82%。通过多步逻辑回归分析发现,肠道不耐受的发生与肠道营养的启动时间、Apacheii评分、膳食纤维补充、机械通气、低血糖、胃力、口服给药和镇静剂的使用相关。结论 严重ICU疾病患者肠道不耐受的发病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肠道营养的启动时间、Apacheii评分、膳食纤维补充、机械通气、低蛋白血症、胃动力学状况、口服制剂使用以及抗生素类型等因素。这些发现为预防和处理重症内科ICU患者肠道不耐受提供了指导和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科 肠内营养 不耐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罩全麻通气应用在妇产科临床麻醉的安全性探讨
12
作者 孙建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186-0189,共4页
评估妇产科手术中采用喉罩全麻通气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22年3月至2023年9月期间的74例妇产科手术患者进行观察和记录。其中一组患者采用喉罩全麻通气为观察组,另一组患者则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通气方式作为对照组。通过比较两组患者... 评估妇产科手术中采用喉罩全麻通气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22年3月至2023年9月期间的74例妇产科手术患者进行观察和记录。其中一组患者采用喉罩全麻通气为观察组,另一组患者则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通气方式作为对照组。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和术后恢复情况来评估喉罩全麻通气的临床效果。结果 在采用喉罩全麻通气的组别中,所有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均保持良好的通气状态。此外,观察组的患者在麻醉诱导和苏醒的过程中生命体征更平稳,表现出较快的恢复速度。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患者术后咽痛、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结论 综合考虑,喉罩全麻通气在妇产科手术中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它操作简便且能够提供稳定的通气,并在麻醉诱导和术后恢复阶段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产科 麻醉 喉罩全麻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疼痛护理在妇产科分娩质量中的应用效果
13
作者 李凤颖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0162-0165,共4页
探究疼痛护理在妇产科分娩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月到12月,共选择了100名助产士进行分析。研究参与者被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并进行了定期护理干预对照组和疼痛护理干预对照组的比较。我们比较了两组产妇在疼痛水平、分娩... 探究疼痛护理在妇产科分娩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月到12月,共选择了100名助产士进行分析。研究参与者被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并进行了定期护理干预对照组和疼痛护理干预对照组的比较。我们比较了两组产妇在疼痛水平、分娩结果、围产期、护理满意度和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的差异。结果 自然分娩率为84.00%,而对照组的自然分娩率为56.00%,存在统计学差异(χ2 = 9.333,p < 0.05)。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此外,观察组在24小时和48小时时的疼痛评分(VAS分数)也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分娩结果、围产期、护理满意度和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值得关注。对照组在这些方面与观察组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疼痛治疗对分娩中的疼痛程度有显著影响。疼痛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轻分娩过程中的疼痛,提高分娩结果,缩短围产期,增加护理满意度,并降低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护理 妇产科 分娩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科患者焦虑与抑郁症状的临床研究
14
作者 单晓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0076-0079,共4页
研究神经科患者焦虑和抑郁症状的临床情况。方法2023年1月至12月在医院接受随机选择的神经科治疗的200名患者。使用本院设计的焦虑和抑郁问卷来调查患者的健康状况、性别、年龄和文化背景。结果没有神经系统疾病的参与者的焦虑和抑郁分... 研究神经科患者焦虑和抑郁症状的临床情况。方法2023年1月至12月在医院接受随机选择的神经科治疗的200名患者。使用本院设计的焦虑和抑郁问卷来调查患者的健康状况、性别、年龄和文化背景。结果没有神经系统疾病的参与者的焦虑和抑郁分数明显低于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这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没有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参与者的积极焦虑状态率也明显低于神经系统疾病患者(P<0.05)。同样,没有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参与者的抑郁症阳性率显著低于神经系统疾病患者(P<0.05)。结论通过研究表明,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更容易出现焦虑和抑郁症状,而性别和教育水平也与这些症状的出现密切相关。这些研究结果对于提高对焦虑和抑郁症状的认识以及改善相关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科 焦虑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癌O^6-甲基鸟嘌呤-DNA转移酶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及其临床意义
15
作者 刘晓丽 单晓辉 +4 位作者 王桃霞 冯淑宁 王晓英 段小婷 李桂英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8期22-25,共4页
目的研究膀胱癌O^6-甲基鸟嘌呤-DNA转移酶(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情况,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于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就诊并行手术切除治疗的膀胱癌患者93例,选取同期就诊且经膀胱镜检... 目的研究膀胱癌O^6-甲基鸟嘌呤-DNA转移酶(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情况,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于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就诊并行手术切除治疗的膀胱癌患者93例,选取同期就诊且经膀胱镜检查证实无膀胱肿瘤的47例患者作为对照。应用甲基化特异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膀胱癌组织和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MGMT基因甲基化状况。统计分析MGMT甲基化与临床病理特点关系,Kaplan-Meier分析MGMT甲基化与患者预后间的关系。结果膀胱癌组织中MGMT相对甲基化程度明显高于正常膀胱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MGMT甲基化与分期、分级相关(均P <0.01),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数目、形态及复发频率无关(均P> 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发现甲基化组患者5年总体生存率明显低于非甲基化组(均P> 0.05)。结论膀胱癌组织中MGMT基因甲基化水平明显增高,MGMT甲基化与肿瘤分期、分级及不良预后有关,可作为判断膀胱癌病情判断及预后的分子生物学标志,值得临床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O6-甲基鸟嘌呤-DNA转移酶 甲基化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星形细胞上调基因-1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6
作者 庞岚 沈艳峰 +6 位作者 刘宇宁 刘平 郑彦强 李晓 杨华英 姚春霞 时志民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7年第23期2541-2543,共3页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星形细胞上调基因-1(AEG-1)表达情况并探讨其表达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子宫内膜癌组织、32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癌旁组织)中MMP-9和AEG-1的表达情况,分析子宫内膜...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星形细胞上调基因-1(AEG-1)表达情况并探讨其表达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子宫内膜癌组织、32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癌旁组织)中MMP-9和AEG-1的表达情况,分析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MP-9和AEG-1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及MMP-9与AEG-1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表达相关性。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MP-9和AEG-1表达定位于细胞质中,其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67%(43/60)和78.33%(47/60),两者在子宫内膜癌旁组织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1.88%(7/32)和28.13%(9/32),MMP-9和AEG-1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均<0.05);MMP-9和AEG-1的表达与肌层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及病理分期有关(P均<0.05);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MP-9和AEG-1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MMP-9和AEG-1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且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基质金属蛋白酶-9 星形细胞上调基因-1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9a调控心肌肥大的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晓 姚春霞 +2 位作者 时志民 王蕾 李兰梅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7年第13期1379-1381,1385,共4页
目的探讨miR-29a调控心肌肥大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29a与其潜在靶基因PPARδ/β的靶向关系。体外分离培养新生SD大鼠心肌细胞,分别以5 mmol/L葡萄糖(正常组)、25 mmol/L葡萄糖(高糖诱导组)和转染miR-29a抑... 目的探讨miR-29a调控心肌肥大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29a与其潜在靶基因PPARδ/β的靶向关系。体外分离培养新生SD大鼠心肌细胞,分别以5 mmol/L葡萄糖(正常组)、25 mmol/L葡萄糖(高糖诱导组)和转染miR-29a抑制剂+25 mmol/L葡萄糖(实验组)培养48 h,应用Image J软件测量单细胞表面积,用qRT-PCR法检测各组miR-29a以及心肌肥大标志基因β-MHC和BNP mRNA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心肌细胞PPARδ/β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显示调控能量代谢的基因PPARδ/β是miR-29a的潜在靶点。高糖诱导组单细胞表面积,β-MHC、BNP mRNA表达水平和miR-29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均<0.05),而PPARδ/β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实验组单细胞表面积,β-MHC、BNP mRNA表达水平和miR-29a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高糖诱导组(P均<0.05),PPARδ/β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高糖诱导组(P<0.05),各指标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miR-29a通过影响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而调控心肌肥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29a 能量代谢 PPARδ/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心病患儿介入治疗中应用右美托咪定对心肌酶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郭志军 田长征 《智慧健康》 2018年第14期85-86,共2页
目的探讨先心病患儿介入治疗中应用右美托咪定对心肌酶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取行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治疗的58例先心病患儿。通过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58例患儿均分为两组。观察组29例患儿采取右美托咪定联合氯胺酮辅助治疗,对照组29例... 目的探讨先心病患儿介入治疗中应用右美托咪定对心肌酶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取行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治疗的58例先心病患儿。通过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58例患儿均分为两组。观察组29例患儿采取右美托咪定联合氯胺酮辅助治疗,对照组29例患儿采取氯胺酮辅助治疗。结果观察组患儿术中心肌钙蛋白1、磷酸肌酸激酶以及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浓度明显优于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盐酸右美托咪定在先心病患儿介入治疗中可以改善心肌酶学,使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安全性得到显著提升,值得临床推广和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钙蛋白1 心肌酶学 盐酸右美托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痛分娩护理中责任助产与整体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军霞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9年第A02期1846-1847,共2页
目的:研究责任助产和整体护理模式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7年9月-2019年1月本院妇产科接诊且行无痛分娩的产妇76名,将之采用电脑随机双盲法分成实验和对照两组(n=38)。当中,实验组接受责任助产和整体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 目的:研究责任助产和整体护理模式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7年9月-2019年1月本院妇产科接诊且行无痛分娩的产妇76名,将之采用电脑随机双盲法分成实验和对照两组(n=38)。当中,实验组接受责任助产和整体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分析两组的产后出血发生情况,同时对各组的剖宫产率与产程时间等指标作出比较。结果:实验组的分娩VAS评分为(7.76±1.61)分,比对照组为(3.38±2.09)分低,P<0.05。实验组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2.63%、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0.0%、剖宫产率为5.26%,优于对照组的18.42%、15.79%、23.68%,P<0.05。实验组的产程时间为(6.27±2.21)h,比对照组为(8.61±4.23)h短,P<0.05。结论:于无痛分娩中联用责任助产和整体护理,有助于减少产后出血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风险,促进产程进展,降低剖宫产率,减轻分娩疼痛程度,建议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责任助产 无痛分娩 应用价值 整体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应性鼻炎患者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中的集束护理教育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翠英 《基础医学教育》 2018年第2期129-130,共2页
文章探讨集束护理干预实施方案,并分析了变应性鼻炎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效果的影响,旨在为变应性鼻炎患者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中应用集束护理教育提供依据。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特异性免疫治疗 集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