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形性黄色瘤性星形细胞瘤1例
1
作者 周涛 祝春燕 +1 位作者 刘冬燕 吕钊 《河北医药》 CAS 2010年第20期2944-2944,共1页
患者,男,60岁,主因间断性癫痫发作1年入院。查体:神清,能语,双瞳孔正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无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头颅CT显示:右颞部均匀低密度占位,考虑蛛网膜囊肿;头颅MRI结果显示:右颞部T1呈低信号... 患者,男,60岁,主因间断性癫痫发作1年入院。查体:神清,能语,双瞳孔正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无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头颅CT显示:右颞部均匀低密度占位,考虑蛛网膜囊肿;头颅MRI结果显示:右颞部T1呈低信号,他呈高信号占位,考虑蛛网膜囊肿。给予手术切除治疗,术中见病变呈囊性,内有结节样改变。病理结果回报显示:多形性黄色瘤性星形细胞瘤(pelomorphcxanthoastrocytoma,PX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细胞瘤 多形性 黄色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第三脑室颅咽管瘤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佘亮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4年第5期594-596,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第三脑室颅咽管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间收治的70例第三脑室颅咽管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35例。A组患者给予经皮质-侧脑室入路手术,B组患者给予经胼胝体-透明隔...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第三脑室颅咽管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间收治的70例第三脑室颅咽管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35例。A组患者给予经皮质-侧脑室入路手术,B组患者给予经胼胝体-透明隔-穹窿间入路手术,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A组患者肿瘤全切除率为77.1%,B组患者肿瘤全切除率为74.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27.3±23.5)min和(24.2±7.4)ml,B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21.6±24.1)min和(23.3±7.2)ml,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0%,B组为17.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第三脑室颅咽管瘤患者采取经皮质-侧脑室入路手术和经胼胝体-透明隔-穹窿间入路手术治疗均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临床可以选取这两种入路方式进行手术治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脑室 颅咽管瘤 入路方式 疗效比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