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调强放疗联合康莱特注射液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晓贞 杨立鑫 +1 位作者 李丹青 乔志安 《中国医药》 2024年第2期198-201,共4页
目的观察调强放疗联合康莱特注射液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于河北省邢台市人民医院就诊的老年NSCLC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患者按... 目的观察调强放疗联合康莱特注射液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于河北省邢台市人民医院就诊的老年NSCLC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患者按完全自愿原则分别加入上述2组。对照组采用调强放疗(5~6周完成),观察组采用调强放疗联合康莱特注射液治疗(静脉滴注连续3周)。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结束1个月后情况,比较近期疗效、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不良反应情况和免疫功能指标水平。结果2组客观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06)。观察组KPS评分提高率高于对照组[64.4%(29/45)比37.8%(1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观察组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3.3%(6/45)比66.7%(15/45)](P=0.045)。治疗后,2组CD_(4)^(+)、CD_(4)^(+)/CD_(8)^(+)比值、自然杀伤细胞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CD_(8)^(+)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调强放疗联合中药康莱特注射液治疗能改善老年NSCLC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非小细胞肺癌 调强放疗 康莱特注射液 免疫功能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莱特注射液联合调强适形放疗同步TP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2
作者 杨立鑫 李丹青 +2 位作者 乔志安 王晓贞 郝倩 《中国药业》 CAS 2021年第24期96-100,共5页
目的探讨康莱特注射液联合调强适形放射治疗(简称调强放疗)同步紫杉醇联合顺铂(TP)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LA-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邢台市人民医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LA-NSCLC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 目的探讨康莱特注射液联合调强适形放射治疗(简称调强放疗)同步紫杉醇联合顺铂(TP)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LA-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邢台市人民医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LA-NSCLC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予调强放疗同步TP化疗,观察组患者加用康莱特注射液静脉滴注。两组均以3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结果对照组2例因4级白细胞减少而停止治疗。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客观缓解率及临床获益率相当(82.22%比69.77%,95.56%比90.70%,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癌胚抗原、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水平均显著降低,卡氏功能状态量表评分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3,6周的CD_(3)^(+)和CD_(4)^(+)T淋巴细胞水平及CD_(4)^(+)/CD_(8)^(+)均显著升高,CD_(8)^(+)T淋巴细胞水平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3级及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0.00%(P=0.004<0.05)。结论康莱特注射液联合调强放疗同步TP化疗治疗LA-NSCLC具有良好的减毒增效作用,可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效避免因同步放化疗所致机体免疫功能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 晚期 非小细胞肺癌 调强适形放疗 TP方案 同步放化疗 康莱特注射液 免疫功能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调强放疗不良反应物理性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崔彦莉 王晓贞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1期1340-1344,共5页
目的探讨宫颈癌调强放疗不良反应的相关物理性因素,为提高患者治疗耐受性及生活质量提供参考指标。方法收集接受体外调强放疗及腔内后装放疗的宫颈癌患者80例,其中术后放疗者55例、未行手术者25例,临床分期Ⅰ期30例、Ⅱ期37例、Ⅲ期13... 目的探讨宫颈癌调强放疗不良反应的相关物理性因素,为提高患者治疗耐受性及生活质量提供参考指标。方法收集接受体外调强放疗及腔内后装放疗的宫颈癌患者80例,其中术后放疗者55例、未行手术者25例,临床分期Ⅰ期30例、Ⅱ期37例、Ⅲ期13例。体外调强放疗处方剂量45~50Gy/25次,单次1.8~2.0Gy,若有肿大淋巴结,则给予同步加量至60~70Gy。后装腔内放疗应用高剂量率后装治疗机进行,未手术患者放疗剂量35~42Gy/6~7次,单次5~6Gy,术后放疗患者放疗剂量为15Gy/3次,单次5Gy。分析骨髓抑制、急性放射性直肠炎、放射性膀胱炎的影响因素。结果 80例患者骨髓抑制发生率为70.0%(56/80),骨髓V10、V20、V30与骨髓骨髓抑制的发生呈正相关(P<0.05),但相关程度较低;骨髓V10>90%、V20>80%者≥Ⅱ级骨髓抑制发生率高于骨髓V10≤90%、V20≤80%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骨髓V10为骨髓抑制发生的独立性影响因素。80例患者急性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率为57.5%(46/80),直肠Dmean、V30、V35、V40、V45、V50与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均呈正相关(P<0.05),但相关程度较低;直肠平均剂量≥40Gy者≥Ⅰ级急性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率高于直肠平均剂量<40Gy者(P<0.05);直肠V30≥80%、V35≥60%、V40≥40%、V50≥10%者≥Ⅰ级急性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率高于直肠V30<80%、V35<60%、V40<40%、V50<10%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直肠V40为影响急性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的独立性因素。80例患者放射性膀胱炎发生率为3.8%(3/80),膀胱V40、V50与放射性膀胱炎的发生均呈正相关(P<0.05),但相关程度较低;膀胱V40≥50%、V50≥20%者放射性膀胱炎发生率高于膀胱V40<50%、V50<20%者(P<0.05)。结论宫颈癌调强放疗中骨髓V10为骨髓抑制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直肠V40为急性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膀胱V40、V50为放射性膀胱炎发生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放射疗法 调强适形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放疗并发食管纵隔瘘误诊一例 被引量:1
4
作者 李茂钦 吕登平 《河南肿瘤学杂志》 1999年第6期482-482,共1页
关键词 食管癌放射疗法 并发症 食管纵隔瘘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适形放疗与调强放疗分别联合腔内后装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20
5
作者 乔志安 杨立鑫 王晓贞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29期89-92,共4页
目的探究与分析三维适形放疗与调强放疗分别联合腔内后装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效果对比。方法选取邢台市人民医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80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三维适... 目的探究与分析三维适形放疗与调强放疗分别联合腔内后装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效果对比。方法选取邢台市人民医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80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三维适形放疗+腔内后装放疗,观察组给予调强放疗+腔内后装放疗,对比两组近期疗效、毒副作用及随访2年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无疾病进展生存率及总生存率。结果两组近期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象异常、消化道损伤、泌尿系统损伤情况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随访2年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无疾病进展生存率及总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强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效果及远期生存率与三维适形放疗无明显差异,但毒副作用发生率更低,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适形放疗 调强放疗 腔内后装放疗 中晚期宫颈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强放疗与三维适形放疗联合腔内后装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乔志安 《中国医药导刊》 2017年第5期474-475,共2页
目的:探究调强放射治疗(放疗)与三维适形放疗联合腔内后装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5月来我院就医的100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对100例患者进行分组。实验组50例患者应用调强放... 目的:探究调强放射治疗(放疗)与三维适形放疗联合腔内后装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5月来我院就医的100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对100例患者进行分组。实验组50例患者应用调强放疗联合腔内后装放疗,对照组50例患者应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腔内后装放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00%,和对照组(82.00%)无显著区别,P>0.05;实验组患者的血小板降低、消化系统损伤发生率分别为10.00%、30.0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调强放疗与三维适形放疗联合腔内后装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均具有类似的效果,但调强放疗的毒副反应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强放疗 三维适形放疗 腔内后装放疗 宫颈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养阴方联合放疗对晚期肺癌患者肿瘤负荷及抗肿瘤免疫应答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乔志安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1期75-78,共4页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方联合放疗对晚期肺癌患者肿瘤负荷及抗肿瘤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8例,回顾治疗方案并将所有患者分为接受单纯放化疗的常规组41例、在放化疗基础上加入益气养阴方联...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方联合放疗对晚期肺癌患者肿瘤负荷及抗肿瘤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8例,回顾治疗方案并将所有患者分为接受单纯放化疗的常规组41例、在放化疗基础上加入益气养阴方联合治疗的益气养阴方组37例。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清中肿瘤标志物、Th1/Th2细胞因子、Th17/Treg细胞因子含量的差异。结果:治疗后,益气养阴方组血清中肿瘤标志物CA15-3、Cyfra21-1、HSP90α、CEA的含量较常规组低;血清中Th1细胞因子IFN-γ、IL-2的含量较常规组高,Th2细胞因子IL-4、IL-5的含量较常规组低;血清中Th17细胞因子IL-17、IL-23及Treg细胞因子IL-10、TGF-β的含量较常规组低。结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常规放化疗基础上加入益气养阴方联合治疗,可有效降低肿瘤负荷并优化抗肿瘤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肺癌 益气养阴方 肿瘤负荷 Th1/Th2 TH17/TRE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Ⅱ、Ⅲ期乳腺癌根治术后调强放疗的疗效及其对血清ST2蛋白水平的影响
8
作者 韩鸿福 于福壮 +3 位作者 郝建萍 马超 王淑芳 郑云霞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A01期96-98,共3页
目的 探讨Ⅱ、Ⅲ期乳腺癌根治术后调强放疗的疗效及对血清基质裂解素(ST2)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间某院收治的Ⅱ、Ⅲ期乳腺癌患者15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6例,在进行乳腺癌根治术后,研究组患者... 目的 探讨Ⅱ、Ⅲ期乳腺癌根治术后调强放疗的疗效及对血清基质裂解素(ST2)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间某院收治的Ⅱ、Ⅲ期乳腺癌患者15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6例,在进行乳腺癌根治术后,研究组患者给予调强放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剂量的放疗.观察2组患者疗效的差异以及对血清ST2蛋白水平的影响.结果 随访结果显示2组患者局部复发率、远隔转移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V105%、V110%明显低于对照组,而HI值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ST2水平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ST2水平均呈下降趋势,且研究组的下降水平比对照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Ⅱ、Ⅲ期乳腺癌患者根治术后采用调强放疗,能够改善治疗效果,并且对血清ST2蛋白水平造成更为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调强放疗 血清ST2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程局部同步推量适形放射治疗在不可手术的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李静 宋玉芝 +5 位作者 丁翠敏 乔学英 周志国 杨立鑫 郭莹 甄婵军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1-184,共4页
目的观察不可手术的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全程局部同步推量适形放射治疗的不良反应及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7年12月至2013年7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收治的不可手术的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4例,均经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采用SI... 目的观察不可手术的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全程局部同步推量适形放射治疗的不良反应及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7年12月至2013年7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收治的不可手术的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4例,均经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采用SIB-CR技术制定放疗计划,PTV处方剂量5 040 c Gy/28次(180 c Gy/次),肿瘤局部处方剂量6 440 c Gy/28次(单次分割230 c Gy/次),1次/日,5次/周,全程放疗时间5.5周。观察不良反应及临床疗效。结果放疗结束疗效显示:总有效率为97.70%(43/44)。全组病例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70.9%、44.8%、31.0%、18.6%。1、2、3、5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3.8%、63.9%、58.1%、58.1%。急性放射性肺炎和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分别为29.6%和25%。骨髓抑制发生率为43.2%(19/44)。结论全程局部同步推量适形放射治疗不可手术的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有效率高,患者耐受性好。长期生存和晚期并发症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放射治疗 同期加量适形放疗 疗效分析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诊断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军 张献波 +1 位作者 韩春 祝淑钗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18-221,共4页
关键词 食管癌 淋巴结转移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崔彦莉 祝淑钗 +4 位作者 苏景伟 王玉祥 沈文斌 李娟 王士杰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605-608,共4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疗的预后影响因素,提供适形治疗计划的评价指标。方法:收集2000年8月至2004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放疗科接受三维适形放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7例,其中鳞癌46例,腺癌21例,针吸活检或气管镜刷片发...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疗的预后影响因素,提供适形治疗计划的评价指标。方法:收集2000年8月至2004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放疗科接受三维适形放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7例,其中鳞癌46例,腺癌21例,针吸活检或气管镜刷片发现癌细胞33例,未获得病理确诊但经影像学检查临床诊断肺癌7例。全程三维适形放疗48倒,59例前程行传统常规放疗、后程行三维适形放疗。全组患者总剂量60~78Gy,中位剂量66Gy。Kapi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采用COX逐步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随访日期截止于2007年12月31日,失访5例,随访率95.33%,失访患者生存期计算至末次随访日。全组患者中位生存期13个月,平均生存期24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5.14%、34.58%、21.50%。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性别、吸烟、肿瘤最大直径、肿瘤体积.N分期、临床分期、近期疗效、GTV体积、CTV体积、PTV体积对生存率均有显著性影响。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性别、N分期、肿瘤体积、近期疗效、GTV体积为NSCLC的独立性预后因素。结论:患者性别、N分期、肿瘤体积、近期疗效、GTV体积对NSCLC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预后可能产生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三维适形放疗 预后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献波 王澜 韩春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9-143,共5页
关键词 食管癌 后程加速超分割 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栓综合中药汤剂治疗放射性直肠炎120例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登湘 吕登平 +1 位作者 张献波 王晓贞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4年第5期453-454,共2页
放射性直肠炎是腹腔、盆腔放射治疗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尤其以宫颈癌患者治疗中更为多见.早期可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里急后重,晚期可出现便血,甚至合并直肠宫颈瘘或直肠阴道瘘,影响患者放射治疗的正常进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生存... 放射性直肠炎是腹腔、盆腔放射治疗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尤其以宫颈癌患者治疗中更为多见.早期可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里急后重,晚期可出现便血,甚至合并直肠宫颈瘘或直肠阴道瘘,影响患者放射治疗的正常进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生存率.我们采用辨证分型配合直肠栓治疗放射性直肠炎120例,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治疗 放射性直肠炎 患者 中药汤剂 并发症 常见 大便 综合 过程 合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玄参连桃汤治疗放射性食管炎3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茂钦 《河北中医》 2008年第2期142-142,共1页
关键词 食管炎 放射疗法 中药疗法 汤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胶质细胞瘤术后放射治疗及放化综合治疗的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晓贞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8年第1期51-52,共2页
目的分析恶性胶质细胞瘤(Ⅲ~Ⅳ级)术后单纯放射治疗及放射治疗加化疗的疗效。方法将62例恶性胶质细胞瘤患者随机分为单纯放射治疗(单放)组(32例)和放射治疗加化疗(放化)组(30例)。两组患者手术均为大部切除,术后病理证实均为Ⅲ~Ⅳ级,... 目的分析恶性胶质细胞瘤(Ⅲ~Ⅳ级)术后单纯放射治疗及放射治疗加化疗的疗效。方法将62例恶性胶质细胞瘤患者随机分为单纯放射治疗(单放)组(32例)和放射治疗加化疗(放化)组(30例)。两组患者手术均为大部切除,术后病理证实均为Ⅲ~Ⅳ级,4周开始常规放射治疗,采用6MVX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技术和剂量两组相同,均为全脑照射35~40Gy缩为局部野追加15Gy。放化组采用大剂量、短期突击疗法,在全脑照射20Gy时加用化疗,方案为长春新碱2μg,博来霉素30mg,第一天,静脉滴注,4周重复一次;甲基氯乙环己亚硝脲150mg,第一天,口服,6周重复一次,共4~6个周期。结果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恶性胶质细胞瘤(Ⅲ~Ⅳ级)术后采用放射治疗加化疗的综合治疗可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放射疗法 脑肿瘤/化学疗法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化疗致胃肠道反应5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茂钦 《河北中医》 2009年第5期716-716,共1页
关键词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胃肠道 中西医结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原发肾母细胞瘤一例
17
作者 吕登平 刘登湘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1998年第S1期26-26,共1页
关键词 成人肾母细胞瘤 发肾 B超 联合化疗 白血病 病理诊断 放疗科 邢台市 强回声光团 外伤诱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疗加放射治疗Ⅲ~Ⅳ期宫颈癌的临床观察
18
作者 王晓贞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6年第5期433-434,共2页
关键词 晚期宫颈癌 放射治疗 Ⅲ~Ⅳ期 诱导化疗 临床观察 远期疗效 5年生存率 盆腔内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术后不同射野数量对盆骨保护的调强放射治疗技术剂量学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郝丽霞 程欢欢 王晓贞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18年第1期16-22,共7页
目的探讨在调强放射治疗技术(IMRT)中将盆骨作为危机器官进行计划设计的剂量学优势,研究不同射野数量对盆骨保护的IMRT的剂量学影响。方法 18例宫颈癌术后患者均进行CT扫描并勾画靶区。采用6MV X线,多野共面照射,每个患者设计4个IMRT计... 目的探讨在调强放射治疗技术(IMRT)中将盆骨作为危机器官进行计划设计的剂量学优势,研究不同射野数量对盆骨保护的IMRT的剂量学影响。方法 18例宫颈癌术后患者均进行CT扫描并勾画靶区。采用6MV X线,多野共面照射,每个患者设计4个IMRT计划,两个7野计划IMRT_(7f)和BMS-IMRT_(7f),1个5野BMS-IMRT_(5f)计划和9野BMS-IMRT_(9f)计划。IMRT_(7f)为未对盆骨限量的7野调强计划,BMS-IMRT_(5f)、BMS-IMRT_(7f)和BMS-IMRT_(9f)分别是将盆骨视为危机器官的5野、7野、9野调强计划。IMRT_(7f)和BMS-IMRT_(7f)比较,旨在分析对盆骨限量的计划对PTV适形性、均匀性和其他危机器官的剂量分布的影响。BMSIMRT_(5f)、BMS-IMRT_(7f)和BMS-IMRT_(9f)相互比较,研究不同射野数量对盆骨保护的剂量差异。结果 BMS-IMRT_(7f)与IMRT_(7f)相比,等剂量线在盆骨处分布更加紧凑。BMS-IMRT_(7f)与IMRT_(7f)在PTV适形性和均匀性上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但是BMSIMRT_(7f)在盆骨保护上明显优于IMRT_(7f)(P<0.05)。BMS-IMRT_(9f)和BMS-IMRT_(7f)计划靶区的均匀性和适形性明显优于BMSIMRT_(5f)(P<0.05);在盆骨和小肠保护方面,BMS-IMRT_(5f)和BMS-IMRT_(7f)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BMS-IMRT_(9f)在低剂量区照射面积最大,而在高剂量区照射面积最小。在直肠保护方面,BMS-IMRT_(7f)对直肠的照射面积最小。BMS-IMRT_(9f)对膀胱的保护最好,BMS-IMRT_(7f)次之。从跳数MU上分析,BMS-IMRT_(5f)跳数最少,BMS-IMRT_(9f)跳数最多。结论 BMS-IMRT_(7f)在不牺牲计划靶区的适形性和均匀性的基础上,较好的保护了盆骨,但略微增大直肠、小肠和膀胱的高剂量区。BMS-IMRT_(7f)在PTV适形性、均匀性和危机器官保护上,优于BMS-IMRT_(5f),略差于BMS-IMRT_(9f)。BMS-IMRT_(9f)跳数较多,治疗时间较长。从剂量和实际执行效率来说,BMS-IMRT_(7f)更适合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调强计划 射野数量 剂量 骨盆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性化护理在肿瘤放疗科的应用
20
作者 郭玉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15年第9期00105-00105,共1页
研究在肿瘤放化疗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癌症患者76例进行手术治疗,并随机分成2组,各3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行全方位的人性化护理,对比2组的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质量及格率为100.0%,高... 研究在肿瘤放化疗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癌症患者76例进行手术治疗,并随机分成2组,各3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行全方位的人性化护理,对比2组的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质量及格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57.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154,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285,P<0.05)。结论:在对癌症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应选择正确的医疗措施,做到耐心、及时以及准确的护理,这样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里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化护理 肿瘤放疗科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