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外科治疗颅脑胶质瘤患者的生存状况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周相军 朱娜娜 李浩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第8期1331-1333,共3页
目的:探究外科治疗颅脑胶质瘤患者的生存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289例颅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神经外科手术治疗,且所有患者均随访至2018年6月,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分析外科治疗颅脑... 目的:探究外科治疗颅脑胶质瘤患者的生存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289例颅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神经外科手术治疗,且所有患者均随访至2018年6月,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分析外科治疗颅脑胶质瘤患者生存状况的相关因素。结果:289例颅脑胶质瘤患者术后12个月生存率为89.27%,术后18个月生存率为65.05%,平均生存时间(17.73±3.73)个月。年龄、性别、病理分级、术前KPS评分、整体肿瘤减负、术前癫痫、手术切除范围、术后放化疗与外科治疗颅脑胶质瘤患者术后生存有密切相关性(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龄、高病理分级、术前KPS评分低、术前合并癫痫、手术切除范围大为外科治疗颅脑胶质瘤患者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应对外科治疗颅脑胶质瘤患者加强监控,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患者术后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胶质瘤 外科 生存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护理干预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吴开丽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第10期142-142,F0003,F0004,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03-2016-06在我院治疗的100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实验组在入院当天行早期护理干预,对照组在入院3周后行护...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03-2016-06在我院治疗的100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实验组在入院当天行早期护理干预,对照组在入院3周后行护理干预,其他治疗方法相同,对比分析2组治疗效果。结果 (1)治疗前2组NIHSS、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实验组NIHSS、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促进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可促进患者语言功能、生活自理等恢复,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颅脑外伤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日常生活能力评分 肢体运动功能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6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周相军 罗丽伟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年第11期88-89,共2页
我科2003-03—2010-05收治167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采用颅骨钻孔引流加尿激酶冲洗或开颅减压血肿清除术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钻孔引流 开颅减压 尿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血管减压术与部分切断治疗三叉神经痛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熊海洋 《临床研究》 2017年第7期59-59,61,共2页
目的比较微血管减压术与部分切断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9至2016年9期间在信阳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60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部分切断术治疗,观察组实施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比较两组... 目的比较微血管减压术与部分切断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9至2016年9期间在信阳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60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部分切断术治疗,观察组实施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明显低于观察组(9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6.67%)明显高于观察组(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明显优于部分切断术,能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减压术 部分切断 三叉神经痛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大基底节血肿的外科治疗
5
作者 胡声斌 凌兴飞 熊海洋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年第15期47-48,共2页
目的总结巨大基底节血肿外科治疗的手术体会,改进手术方式,提高病人生存率。方法 12例巨在基底血肿患者均采用"扩大翼点入路"治疗巨大基底节血肿,手术中采取顺序法剪开硬膜等手术方式。结果按出院时GOS评分,良好1例,中残2例,... 目的总结巨大基底节血肿外科治疗的手术体会,改进手术方式,提高病人生存率。方法 12例巨在基底血肿患者均采用"扩大翼点入路"治疗巨大基底节血肿,手术中采取顺序法剪开硬膜等手术方式。结果按出院时GOS评分,良好1例,中残2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2例。死亡原因:术前病情危重(双侧瞳孔散大)、高龄、血压较高、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在巨大基底节血肿手术中,不断改进手术方式能明显降低术后病人病死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基底节血肿 手术方式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咽管瘤10例诊治体会
6
作者 余少正 姜士炜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924-926,共3页
目的 :总结颅咽管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对 1 0例颅咽管肿瘤的临床表现、CT检查进行分析并经翼点入路手术切除。结果 :颅咽管瘤临床没有特异性表现 ,CT和MRI是其重要检查手段。 1 0例患者肿瘤均获最大限度的积极切除 ,根据手术中操... 目的 :总结颅咽管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对 1 0例颅咽管肿瘤的临床表现、CT检查进行分析并经翼点入路手术切除。结果 :颅咽管瘤临床没有特异性表现 ,CT和MRI是其重要检查手段。 1 0例患者肿瘤均获最大限度的积极切除 ,根据手术中操作情况判断全部得到次全切除 ;但据手术前后 CT、MRI影像对比 ,全切除有 4例 ,次全切除 6例 ,无手术死亡。结论 :翼点入路具有显露好易于变通的特点 ,非常适合基层医院开展颅咽管瘤切除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除 颅咽管瘤 诊治体会 MRI 肿瘤 治疗 CT 结论 最大 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5例报告 被引量:10
7
作者 姜士炜 李敏捷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 :探讨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方法。方法 :采用自制简易定位装置 ,借助 CT扫描定向穿刺血肿 ,进行抽吸、尿激酶灌洗治疗。结果 :35例血肿 30~ 60 ml30例 ,61~ 1 0 0 ml4例 ,1 30 ml1例 ;一次性清除 3例 ,一次性清除 80 %以上 1 5... 目的 :探讨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方法。方法 :采用自制简易定位装置 ,借助 CT扫描定向穿刺血肿 ,进行抽吸、尿激酶灌洗治疗。结果 :35例血肿 30~ 60 ml30例 ,61~ 1 0 0 ml4例 ,1 30 ml1例 ;一次性清除 3例 ,一次性清除 80 %以上 1 5例 ,60 %~ 80 % 1 7例无手术死亡。随访 2 4个月 ,恢复良好 38% ,轻残 5 0 % ,重残 1 2 %。结论 :微创血肿清除是一种降低病死率、致残率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引导 微创外科 手术治疗 高血压 脑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颅骨骨折的急性硬膜外血肿2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熊海洋 殷俊杰 +4 位作者 汤永德 吴中亚 姜士炜 黄本长 胡声斌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266-267,共2页
急性硬膜外血肿常见于青壮年男性颅骨线性骨折患者,约占外伤性颅内血肿的30%,一般为直接暴力导致着力部位的颅骨骨折,骨折线累及脑膜血管沟、脑膜中动脉及其分支、静脉窦和板障静脉而引起急性硬膜外血肿。我院自1998—2007年共治疗... 急性硬膜外血肿常见于青壮年男性颅骨线性骨折患者,约占外伤性颅内血肿的30%,一般为直接暴力导致着力部位的颅骨骨折,骨折线累及脑膜血管沟、脑膜中动脉及其分支、静脉窦和板障静脉而引起急性硬膜外血肿。我院自1998—2007年共治疗经X线检查及手术证实的无颅骨骨折的急性硬膜外血肿患者21例,现对其临床诊断和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为降低此类患者的病残率及病死率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硬膜外血肿 无颅骨骨折 临床分析 外伤性颅内血肿 脑膜中动脉 骨折患者 脑膜血管 板障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应用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临床观察 被引量:6
9
作者 朱映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第3期39-40,共2页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作者2011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62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即对照组31例实施传统大骨瓣开颅手术,观察组31例实施小骨窗开颅显微...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作者2011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62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即对照组31例实施传统大骨瓣开颅手术,观察组31例实施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术后3个月ADL评分,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4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9.0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422,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982,P<0.05)。两组患者术后复发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χ2=5.231,P<0.05)。结论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情况良好,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优点,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少治疗费用,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小骨窗 显微手术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达拉奉对颅脑损伤病人脑水肿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黄本长 薛艳荣 +2 位作者 熊海洋 乔俊 凌兴飞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8年第2期29-30,共2页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颅脑损伤病人脑水肿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试验,98例急性颅脑损伤的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按照急性脑损伤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加入生理...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颅脑损伤病人脑水肿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试验,98例急性颅脑损伤的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按照急性脑损伤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加入生理盐水注射液100ml中静滴,bid,共14d。2组在治疗后3、7、14、28d做头部CT检查,根据脑CT显示脑水肿最大层面的长×宽测算脑水肿面积表示脑水肿的程度,观察脑水肿的变化。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8d分别进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结果2组病人伤后脑水肿均逐渐加重而至第7d达高峰期,在第7d前2组脑水肿变化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第14~28d2组病人均明显减轻,但治疗组脑水肿减轻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2组在第28dGCS评分均有提高,但治疗组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依达拉奉治疗期间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可以减轻颅脑损伤病人脑水肿,并能改善预后,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脑损伤 脑水肿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体定向手术与传统开颅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9
11
作者 孙伟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16期114-115,共2页
目的评价立体定向手术与传统开颅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立体定向组(A组)与传统手术组(B组),对比2组病死率与术后1aGOS评分。结果共19... 目的评价立体定向手术与传统开颅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立体定向组(A组)与传统手术组(B组),对比2组病死率与术后1aGOS评分。结果共198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A组84例,B组114例,术后30d内共死亡64例,其中立体定向组23例,传统手术组4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3),于年龄≤60岁或血肿体积≤60mL患者,立体定向组病死率明显低于传统手术组;术后1aGOS评分>3分者A组33例,B组20例,A组明显高于B组(P=0.001)。结论立体定向手术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方式,尤其对于年龄≤60岁、血肿体积≤60mL的患者,立体定向手术较传统开颅手术可以降低病死率,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基底节区 立体定向手术 开颅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5例脑外伤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黄本长 薛艳荣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7年第7期39-40,共2页
目的探讨1985例脑外伤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总结致伤规律和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05~2006-10间120急救中心接诊的脑外伤记录和我科收治的脑外伤患者1985例。结果车祸伤为1050例,坠落伤350例,打击伤280例,摔伤196例,其他109... 目的探讨1985例脑外伤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总结致伤规律和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05~2006-10间120急救中心接诊的脑外伤记录和我科收治的脑外伤患者1985例。结果车祸伤为1050例,坠落伤350例,打击伤280例,摔伤196例,其他109例。损伤程度:轻型795例,中型686例,重型504例。504例重型脑外伤中死亡128例,主要为车祸伤和坠落伤。结论车祸伤是造成脑外伤的主要原因,且损伤程度重。提高安全意识,遵守交通规则,防止酒后驾驶;加强寒暑假期间儿童的监护及安全教育及对建筑工人和高空作业人员的安全监管是防止脑外伤的主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外伤 流行病学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体会 被引量:10
13
作者 胡声斌 殷俊杰 熊海洋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8年第4期117-118,共2页
目的观察亚低温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重型颅脑损伤患者40例,采用亚低温技术治疗。结果40例病人死亡4例,生存率90%,其中24例病人预后良好,生活可基本自理。结论通过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预亚低温治疗,对提高患者生存率及... 目的观察亚低温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重型颅脑损伤患者40例,采用亚低温技术治疗。结果40例病人死亡4例,生存率90%,其中24例病人预后良好,生活可基本自理。结论通过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预亚低温治疗,对提高患者生存率及预后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低温 重型颅脑损伤 治疗体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例颅脑外伤术后病人颅内感染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14
作者 胡声斌 凌兴飞 孙伟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0年第15期71-72,共2页
关键词 颅内感染 颅脑外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室出血脑室外引流术后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6
15
作者 吴开丽 梁晓娟 万芳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17期142-142,共1页
脑室出血发病率高,病情严重,预后欠佳。脑室外引流术可安全有效的清除脑室内积血并可将其引流到体外,现已被作为外科治疗脑室出血的核心手段被广泛认可及应用[1]。术后加强护理对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至关重要[2]。现将我院63例脑室出... 脑室出血发病率高,病情严重,预后欠佳。脑室外引流术可安全有效的清除脑室内积血并可将其引流到体外,现已被作为外科治疗脑室出血的核心手段被广泛认可及应用[1]。术后加强护理对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至关重要[2]。现将我院63例脑室出血行脑室外引流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脑室出血行脑室外引流患者63例为研究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出血 脑室外引流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穿刺脑室外引流术联合早期腰大池引流术对第三和第四脑室血肿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6
作者 乔俊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19期102-103,共2页
研究发现,第三及第四脑室积血扩张易诱导脑干受压,形成急性梗阻性脑积水,影响脑室出血预后([1])。为深入探讨微创穿刺脑室外引流术联合早期腰大池引流术治疗第三和第四脑室血肿的临床效果,本文对我院收治的76例脑室血肿患者进行平行... 研究发现,第三及第四脑室积血扩张易诱导脑干受压,形成急性梗阻性脑积水,影响脑室出血预后([1])。为深入探讨微创穿刺脑室外引流术联合早期腰大池引流术治疗第三和第四脑室血肿的临床效果,本文对我院收治的76例脑室血肿患者进行平行对照研究,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穿刺脑室外引流术 早期腰大池引流术 第三、第四脑室血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脑损伤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5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周相军 乔俊 汤永德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年第10期49-50,共2页
我院自2005-04—2011-10共收治970例颅脑损伤开颅手术,术后发生迟发性颅内血肿54例,发生率为0.557%,对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原因、发病机制和防治措施进行分析如下。
关键词 颅脑损伤术后 迟发性颅内血肿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注射液对颅内动脉瘤开颅术后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邱龙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CAS 2019年第1期69-71,共3页
目的 :探讨川芎嗪注射液对颅内动脉瘤开颅术后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颅内动脉瘤开颅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40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方案治疗,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 目的 :探讨川芎嗪注射液对颅内动脉瘤开颅术后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颅内动脉瘤开颅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40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方案治疗,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川芎嗪注射液(100 mg,qd)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认知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周和2周后两组认知功能简易评价量表(MMSE)评分较治疗前升高,治疗2周后两组MMSE评分较治疗1周后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川芎嗪注射液不仅能显著改善颅内动脉瘤开颅术后患者的认知功能,还可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注射液 颅内动脉瘤 开颅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2例脑外伤术后昏迷病人的治疗体会 被引量:7
19
作者 胡声斌 王邱龙 凌兴飞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6年第3期116-117,共2页
2001-10~2002—10我科收治的脑外伤病人中,术后昏迷病人34例,现在治疗体会如下。
关键词 脑外伤 昏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管切开病人适时吸痰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颀 吴开丽 张利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8年第9期109-109,共1页
目的选择适当的时机吸痰。方法采用无菌吸痰方法,吸取病人的痰液。结果病人呼吸道通畅,减少了支气管黏膜损伤。结论适时吸痰是保证呼吸通畅,确保治疗效果的关键。
关键词 气管切开 吸痰 无菌操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