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3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内科患者院内感染因素分析与对策 被引量:6
1
作者 陈艳芳 李富慧 +1 位作者 张保朝 黄景贺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4年第31期124-125,共2页
目的:对神经内科患者住院期间发生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临床预防控制措施。方法: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神经内科患者97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感染的发生情况和构成比,并与本院整体同期院内感染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神... 目的:对神经内科患者住院期间发生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临床预防控制措施。方法: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神经内科患者97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感染的发生情况和构成比,并与本院整体同期院内感染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神经内科患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5.9%)比同期医院整体的院内感染发生率(3.7%)高,神经内科患者感染部位的构成比中,呼吸系统感染最多(69%)。结论:神经内科是医院整体院内感染的高发科室,要加大护理力度,规范护理操作,对易感部位进行预防,多管齐下对院内感染进行预防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科 院内感染 原因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科疾病院内感染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梁新明 张保朝 付国惠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4年第29期18-18,20,共2页
目的:通过实例研究神经内科疾病院内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神经内科疾病患者200例,收集其临床资料,分析其院内感染的临床特点。结果:在治疗和住院期间,200例患者中23例发生了感染,其中发生在上呼吸道3例,下呼吸... 目的:通过实例研究神经内科疾病院内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神经内科疾病患者200例,收集其临床资料,分析其院内感染的临床特点。结果:在治疗和住院期间,200例患者中23例发生了感染,其中发生在上呼吸道3例,下呼吸道9例,胃肠道3例,泌尿系统5例,手术切口2例,其他部位1例。感染发生几率与住院时间、患者年龄和侵入性操作成正比。结论:在神经内科疾病患者中,院内感染以呼吸道感染居多,应引起医护人员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科疾病 院内感染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的神经眼科临床特点 被引量:3
3
作者 梁新明 张保朝 付国惠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4年第36期97-97,99,共2页
目的:通过实例研究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神经眼科的临床特点。方法: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神经内科患者10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神经内科患者神经眼科的临床症状中,最为常见的是复视,其次是持续性视力下降。结论:复视和... 目的:通过实例研究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神经眼科的临床特点。方法: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神经内科患者10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神经内科患者神经眼科的临床症状中,最为常见的是复视,其次是持续性视力下降。结论:复视和持续性视力下降是神经内科中的神经眼科患者较为常见的临床症状,临床特征表现为眼球运动障碍和眼球震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科 神经眼科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科疾病住院患者获得性肺部感染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黄景贺 李富慧 +1 位作者 张保朝 陈艳芳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4年第36期53-54,共2页
目的: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患获得性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探讨相应防控措施,使其发生率得到控制。方法: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研究发生肺部感染情况,对发生感染和未发生... 目的: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患获得性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探讨相应防控措施,使其发生率得到控制。方法: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研究发生肺部感染情况,对发生感染和未发生感染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神经内科患者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包括:年龄、基础疾病、意识障碍、住院时间、卧床时间、进行过侵入性操作等;年龄>60岁、住院时间长达1个月、患有意识障碍、卧床时间长且侵入性操作的神经内科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几率最大。结论: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肺部感染往往不是一种危险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进行有效的控制就需要进行综合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科 获得性肺部感染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神经内科病房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5
作者 刘艺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1期247-248,共2页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神经内科病房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300例神经内科住院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1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基础护理质量合...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神经内科病房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300例神经内科住院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1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基础护理质量合格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基础护理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高基础护理合格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 神经内科 护理满意度 基础护理合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神经内科病房降低红灯率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赵艺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1期226-227,共2页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神经内科住院治疗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例神经内科住院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100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住院诊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神经内科住院治疗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例神经内科住院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100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住院诊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服务态度满意度和神经内科病房红灯呼叫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服务态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红灯呼叫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理念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护理服务态度和护理服务方式的满意度,减少红灯呼叫率,提高护理质量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服务 神经内科 护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科护理的安全隐患问题及对策探讨 被引量:2
7
作者 张菊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 2013年第1期203-203,共1页
目的对神经内科护理的安全隐患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对克解这些安全隐患问题的对策进行探讨。方法以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神经内科患者的治疗记录及患者反馈记录进行探索和总结。结果神经内科患者在住院期间对护理安全隐患问... 目的对神经内科护理的安全隐患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对克解这些安全隐患问题的对策进行探讨。方法以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神经内科患者的治疗记录及患者反馈记录进行探索和总结。结果神经内科患者在住院期间对护理安全隐患问题给出了不同答案。结论针对神经内科患者提出的护理安全隐患问题,应对采取多种的克解措施,以获得较好的护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科 护理 安全隐患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神经内科的常规护理
8
作者 张菊 《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第5期41-41,共1页
脑出血、脑梗死、癫痫等疾病史神经内科常见的病症。在发病人群中以老年人见多。发病时,多为病情凶险、病情严重,致残率、死亡率极高。接受治疗后,患者多呈现出意识、感觉、运动等方面的障碍,并且患者的病情变化较快,如护理不当会导致... 脑出血、脑梗死、癫痫等疾病史神经内科常见的病症。在发病人群中以老年人见多。发病时,多为病情凶险、病情严重,致残率、死亡率极高。接受治疗后,患者多呈现出意识、感觉、运动等方面的障碍,并且患者的病情变化较快,如护理不当会导致患者的康复缓慢,甚至病情加重,给患者带来更多的痛苦和损失,同时还容易造成医患纠纷。而完善的护理服务,则可以帮助这些患者积极的恢复,为患者赢得恢复健康的信心。本文通过心理护理、基础护理等方面的阐述,分析说明了神经内科护理的积极意义和常规方法,希望为患者的康复寻找到更快捷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科 常规护理 患者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节苷脂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44
9
作者 时新艳 高明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5期4324-4326,共3页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该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均给予脑梗死常规治疗,对照组同时静脉滴注依达拉奉;研究组静脉滴注依达拉奉每天2次...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该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均给予脑梗死常规治疗,对照组同时静脉滴注依达拉奉;研究组静脉滴注依达拉奉每天2次,每次30mg,同时静脉滴注神经节苷脂每天1次,每次40mg。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5.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1.9%,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7、14d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7、14d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显著下降,治疗7,14d研究组患者血清NSE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损伤,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节苷脂类 依达拉奉 脑梗死 神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的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贾东佩 杨朴 +1 位作者 赵晓玲 马涛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4-126,共3页
目的通过多中心研究,探究倍他司汀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basiblar artery insufficiency,VBI)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省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VBI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 目的通过多中心研究,探究倍他司汀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basiblar artery insufficiency,VBI)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省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VBI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均给予营养脑细胞、改善微循环、调脂、降压等对症常规治疗。对照组(n=60)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舒血宁20 mL,1天1次静滴,2周为1个疗程;实验组(n=60)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倍他司汀20 mg,1天1次静滴,2周为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对比治疗前后患者椎动脉、基底动脉、大脑中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临床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2组脑供血均有所改善,实验组椎动脉、基底动脉、大脑中动脉的血流速度(44.2±6.5,55.6±6.4,53.1±5.9)与对照组(34.5±5.9,44.9±5.4,46.8±5.5)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实验组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8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但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7%)明显低于对照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倍他司汀能够明显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临床症状,安全性高,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倍他司汀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临床疗效 多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对急性心源性脑梗死患者血清PLG和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汪宁 温昌明 张保朝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4期895-898,共4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对急性心源性脑梗死(ACCE)患者血清纤溶酶原(PLG)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ACCE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马来酸桂哌齐特,观...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对急性心源性脑梗死(ACCE)患者血清纤溶酶原(PLG)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ACCE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马来酸桂哌齐特,观察组给予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消栓宁心汤。观察和比较2组患者的纤溶指标、血流变、神经功能和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PLG、人凝血因子Ⅷ相关抗原(VWF-Ag)和血栓素B_2(TXB_2)显著降低,6-酮-前列腺素F_(1α)(6-kcto-PGF_(1α))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患者的血清PLG、VWF-Ag、TXB_2显著低于对照组,6-kcto-PGF_(1α)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者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显著低于对照组,粥样斑块减小面积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5. 9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1. 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消栓宁心汤联合西药能有效改善ACCE患者体内的纤溶系统活性,降低血液黏度,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源性脑梗死 纤溶酶原 血流变 神经功能 马来酸桂哌齐特 消栓宁心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血清神经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8
12
作者 程国玲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74-77,共4页
目的分析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血清神经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方法脑卒中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分别评价... 目的分析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血清神经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方法脑卒中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分别评价患者肢体功能、步行能力及血清神经细胞因子含量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康复训练后Fugl-Meyer评分法(FMA)评分、改良Ashworth评分量表(MAS)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及体重分布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康复后功能性步行分级量表(FAC)评分、最大步行速度、步长和步频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康复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营养素-3(NT-3)和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可以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肢体功能,同时促使受损神经的营养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 肢体功能 神经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老年甲减症误诊为神经精神疾病的分析及治疗 被引量:4
13
作者 梁松健 齐献忠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9期26-28,共3页
目的报告分析中老年甲减症误诊为神经精神疾病病例,提高临床医师对甲减患者的识别能力。方法对18例急慢性误诊为神经精神疾病的甲减患者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成年人甲减多见神经精神症状,易误诊。结论本病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应... 目的报告分析中老年甲减症误诊为神经精神疾病病例,提高临床医师对甲减患者的识别能力。方法对18例急慢性误诊为神经精神疾病的甲减患者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成年人甲减多见神经精神症状,易误诊。结论本病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应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便于及时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神经精神疾病 误诊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缺血后神经调剂素-1对缺血边缘区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2
14
作者 潘燕 张保朝 张小林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1年第4期24-26,共3页
目的研究脑缺血后神经调剂素-1(NRG-1)对缺血边缘区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制作大鼠颈内动脉栓塞再灌注模型,栓塞前经颈动脉注射NRG-1或生理盐水,缺血1 h再灌注23 h后,通过TUNEL法标记缺血皮层细胞凋亡,逆转录PCR观察Bcl-2 mRNA的表... 目的研究脑缺血后神经调剂素-1(NRG-1)对缺血边缘区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制作大鼠颈内动脉栓塞再灌注模型,栓塞前经颈动脉注射NRG-1或生理盐水,缺血1 h再灌注23 h后,通过TUNEL法标记缺血皮层细胞凋亡,逆转录PCR观察Bcl-2 mRNA的表达,western bolt检测caspase-3的表达。结果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NRG-1显著减少了缺血皮层的凋亡细胞比例,神经元凋亡减少亦明显。NRG-1显著上调Bcl-2 mRNA的表达,减少了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论 NRG-1作为脑缺血后的一种重要保护因子,通过经典途径减少神经细胞的凋亡,从而起到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神经调剂素-1 缺血边缘区细胞 影响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氧治疗神经性耳聋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5
作者 丁彦博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年第4期50-51,共2页
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神经性耳聋的疗效。方法将80例神经性耳聋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扩血管药、能量合剂、维生素B族、维生素C和激素等常规治疗药物,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疗程30d;观察两组患者... 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神经性耳聋的疗效。方法将80例神经性耳聋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扩血管药、能量合剂、维生素B族、维生素C和激素等常规治疗药物,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疗程30d;观察两组患者在用药后的痊愈率、总有效率有无差别。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痊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配合常规治疗对神经性耳聋具有一定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神经性耳聋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Klotho表达水平与癫痫患者病情及认知功能的关系
16
作者 冉倩 范崇桂 +1 位作者 马伟锋 李帅旗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5年第1期56-60,共5页
目的 分析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Klotho表达水平与癫痫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188例癫痫患者纳入癫痫组,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188例(未患癫痫)纳入对照组。依据癫痫发作情况将188例癫痫患者分为部... 目的 分析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Klotho表达水平与癫痫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188例癫痫患者纳入癫痫组,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188例(未患癫痫)纳入对照组。依据癫痫发作情况将188例癫痫患者分为部分性发作组(n=84)和全身性发作组(n=104)。依据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将188例癫痫患者分为认知正常组(n=76)和认知障碍组(n=112)。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中TGF-β1、Klotho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血清TGF-β1、Klotho水平与患者癫痫病情严重程度、认知功能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筛选癫痫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因素。结果 癫痫组血清TGF-β1、Klotho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身性发作组的血清TGF-β1、Klotho水平低于部分性发作组,英国国立医院癫痫严重程度量表(NHS3)评分高于部分性发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GF-β1、Klotho水平与癫痫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P<0.05)。认知障碍组的血清TGF-β1、Klotho水平低于认知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GF-β1、Klotho水平与认知功能呈负相关(P<0.05)。TGF-β1、Klotho是癫痫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癫痫患者血清TGF-β1、Klotho水平显著降低,二者与癫痫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且与患者认知功能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认知功能 转化生长因子-Β1 KLOTHO 相关性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卒中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对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崔金虹 薛辉 《医学信息(西安上半月)》 2007年第9期1653-1655,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卒中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对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对146例急性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中分为观察组(肠内营养)75例,对照组(家庭喂养饮食)71例,入院后72h及21d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率中量表(NIHSS... 目的探讨急性卒中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对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对146例急性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中分为观察组(肠内营养)75例,对照组(家庭喂养饮食)71例,入院后72h及21d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率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BI)指数和残障程度评分(mRS).进行比较。结果住院21d,研究组的NIHSS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的BI指数90dmR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治疗能够改善急性卒中神经功能的近期预后,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未能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病 脑卒中 肠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应用刺五加和康复治疗对小量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观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潘燕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7年第1期155-156,共2页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刺五加、康复训练对小量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5例小量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早期应用刺五加,对照组按脑出血常规治疗。2组生命体征稳定即开始综合应用Bobath、Brunnstrom、NPT、Rood等技术康...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刺五加、康复训练对小量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5例小量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早期应用刺五加,对照组按脑出血常规治疗。2组生命体征稳定即开始综合应用Bobath、Brunnstrom、NPT、Rood等技术康复。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和ADL评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2组血肿容积减少在治疗前后相比,也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刺五加及康复训练能明显改善小量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药物疗法 刺五加 康复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封闭治疗面神经炎40例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宏雅 张小林 王爱平 《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4年第1期82-82,共1页
关键词 局部封闭 治疗 面神经炎 醋酸强的松龙 地塞米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在急性脊髓炎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红钊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3年第5期164-164,共1页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在急性脊髓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急性脊髓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给予甲基强的松龙、丙种球蛋白、雷尼替丁、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等。对照组采用上述治疗,观察组同...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在急性脊髓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急性脊髓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给予甲基强的松龙、丙种球蛋白、雷尼替丁、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等。对照组采用上述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用国际脊髓损伤神经分类标准(ASIA92)对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和治疗后ASIA92中运动、触觉和痛觉评分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病灶节段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在急性脊髓炎中的应用效果,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脊髓炎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 甲基强的松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