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药物配合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明浩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6期109-110,共2页
目的探讨药物配合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8例PHN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单双号分成A、B组各49例。A组患者予以单纯药物疗法,B组采用药物配合神经阻滞方案。对比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评估... 目的探讨药物配合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8例PHN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单双号分成A、B组各49例。A组患者予以单纯药物疗法,B组采用药物配合神经阻滞方案。对比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评估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结果 A组总有效率77.6%,明显低于B组的95.9%(P<0.05);治疗后2组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B组降幅大于A组(P<0.05);2组患者用药后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其中A组轻微不良反应发生率4.1%,同B组的6.1%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PHN患者予以药物联合神经阻滞疗法,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 神经阻滞 带状疱疹 后遗神经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梗死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不良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孙同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第1期82-83,共2页
目的分析脑梗死后导致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不良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2-03—2015-03收治的脑梗死患者96例,其中62例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正常为正常组,另34例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不良为不良组,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探讨脑梗死后患者神... 目的分析脑梗死后导致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不良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2-03—2015-03收治的脑梗死患者96例,其中62例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正常为正常组,另34例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不良为不良组,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探讨脑梗死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不良的可能危险因素。结果年龄>65岁和≤65岁,有无糖尿病史,有无房颤史,不同脑梗死程度,Hcy水平和hs-CRP水平偏高患者脑梗死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有无高血压史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不良的危险因素有年龄>65岁,有糖尿病和房颤史,脑梗死程度为中型或重型,Hcy水平和hs-CRP水平偏高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神经功能 恢复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加曲班和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7
3
作者 王雪 《中国医药》 2016年第4期528-532,共5页
目的 比较阿加曲班和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3月河南省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阿加曲班组和低分子肝素钙组,各90例.阿加... 目的 比较阿加曲班和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3月河南省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阿加曲班组和低分子肝素钙组,各90例.阿加曲班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加曲班注射液治疗,第1-2天为60 mg阿加曲班溶入12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持续不间断24 h泵注给药,第3天起,以10 mg阿加曲班溶入2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泵注3h,2次/d,连续治疗7d,后继续常规治疗.低分子肝素钙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皮下注射,6 000 IU/次,1次/12 h,连续10 d.2组均治疗14 d后观察疗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和血小板计数(PLT)]变化、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改善情况、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7d后,低分子肝素钙组TT、APTT明显长于治疗前[(20.7±1.5)s比(16.7±1.5)s,(37±4)s比(30±4)s],PLT明显低于治疗前[(164±40)×10^9/L比(190 ±60)×10^9/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治疗后各时点凝血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治疗前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治疗14 d后,阿加曲班组和低分子肝素钙组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7±4)分比(21±4)分,(12±5)分比(21±4)分],且阿加曲班组低于低分子肝素钙组;Barthel指数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78±11)分比(44±10)分,(66±10)分比(45±10)分],且阿加曲班组高于低分子肝素钙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阿加曲班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低分子肝素钙组[96.7%(87/90)比81.1% (73/90)],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低分子肝素钙组[1.1% (1/90)比15.6%(14/9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阿加曲班较低分子肝素钙对脑梗死患者的意识障碍和神经症状改善更明显,在临床上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阿加曲班 低分子肝素钙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4
作者 孙同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11期127-128,共2页
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一种脑卒中后常见且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诱发不仅加重患者精神及心理痛苦,同时也对运动及认知功能有一定影响,对脑卒中患者预后十分不利[1]。临床中除应用常规心理干预外,也会使用适量... 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一种脑卒中后常见且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诱发不仅加重患者精神及心理痛苦,同时也对运动及认知功能有一定影响,对脑卒中患者预后十分不利[1]。临床中除应用常规心理干预外,也会使用适量的抗抑郁药物,如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及盐酸帕罗西汀等嘲。本研究分析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与盐酸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 脑卒中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对血脂及颈动脉内膜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李明浩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4期116-117,共2页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对颈动脉内膜与血脂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脑梗死患者72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就诊顺序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分别行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单纯阿司匹林治疗,对比治疗后2组颈动脉内膜与血脂...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对颈动脉内膜与血脂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脑梗死患者72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就诊顺序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分别行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单纯阿司匹林治疗,对比治疗后2组颈动脉内膜与血脂的变化。结果实验组治疗后HDL-C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TG、TC、LDL-C、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颈动脉内膜 血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托吡酯对癫的疗效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建明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年第4期61-62,共2页
癫是一种以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引起短暂大脑功能障碍的慢性脑部疾病,也是一种发作性疾病。临床发作类型:全身强直阵挛发作、失神发作、单纯部分性发作、复杂部分性发作。作为治疗癫的新型药物,托吡酯有独特的作用机制,对各... 癫是一种以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引起短暂大脑功能障碍的慢性脑部疾病,也是一种发作性疾病。临床发作类型:全身强直阵挛发作、失神发作、单纯部分性发作、复杂部分性发作。作为治疗癫的新型药物,托吡酯有独特的作用机制,对各种类型的癫发作均有相应疗效,且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应用托吡酯治疗癫痫患者42例,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吡酯 癫痫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