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腔颌面间隙感染引起败血症的诊治要点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永红 《中国现代医生》 2009年第26期57-58,共2页
目的总结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引起的败血症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所工作的厄立特里亚首都中国内外科国家转诊医院奥罗特医院2007~2008年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引起的败血症5例。患者均行脓肿切开引流,大量抗生素应用。结果3例患者... 目的总结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引起的败血症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所工作的厄立特里亚首都中国内外科国家转诊医院奥罗特医院2007~2008年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引起的败血症5例。患者均行脓肿切开引流,大量抗生素应用。结果3例患者痊愈出院2例患者死亡。结论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引起的败血症病情非常凶险,很容易形成感染性休克,充分的引流,抗生素的应用和及时的给予新鲜血浆、全血、白蛋白的支持治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败血症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 支持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颌面部创伤合并无骨折脱位颈髓损伤早期诊治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李新青 吴大铭 李继峰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年第18期49-50,共2页
目的研究颌面部损伤合并无骨折脱位颈髓损伤的早期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颌面部损伤合并无骨折脱位颈髓损伤的早期诊断和处理经过,包括详尽的神经系统检查和颈部影像学检查,以及恰当的处理方法。结果 16例患者均为颜面受力,颈部... 目的研究颌面部损伤合并无骨折脱位颈髓损伤的早期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颌面部损伤合并无骨折脱位颈髓损伤的早期诊断和处理经过,包括详尽的神经系统检查和颈部影像学检查,以及恰当的处理方法。结果 16例患者均为颜面受力,颈部未发现肿胀和创口,四肢痛觉过敏4例,麻木感2例,排尿困难2例,下肢肌力减低6例,腱反射亢进10例。12例手术治疗;8例颌面损伤与颈髓损伤同期手术治疗,8例因颌面损伤复杂,伤后7d左右待颈髓情况稳定后另行处理。随访10个月~24个月,伤后6个月患者躯体痛觉过敏、麻木感症状逐渐恢复。结论颌面部损伤合并无骨折脱位颈髓损伤的早期诊断关键是及早发现颈髓受损表现,进一步检查MRI来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面部损伤 颈髓损伤 磁共振成像(MRI)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颈肿瘤围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1
3
作者 任振虎 陈铭韬 +21 位作者 吴汉江 张胜 方坤 谢尚 刘宇 胡传宇 刘冰 李春洁 朱桂全 王成 高洋 张晓晨 石剑波 张永红 崔明哲 季彤 任国欣 王延安 陈伟良 张陈平 何悦 张志愿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是外科术后常见并发症和医院内非预期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也是恶性肿瘤患者的第二大死亡原因。晚期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通常需要接受大范围的肿瘤根治手术和同期修复重建手术,又由于高龄兼...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是外科术后常见并发症和医院内非预期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也是恶性肿瘤患者的第二大死亡原因。晚期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通常需要接受大范围的肿瘤根治手术和同期修复重建手术,又由于高龄兼长时间手术、术后长时间卧床以及肿瘤和化疗药物导致的血液高凝状态等多种危险因素,提示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应是VTE的极高危群体,但相关文献对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的VTE发生情况却很少关注,有关VTE在头颈肿瘤术后发生率的数据也有限。迄今为止,国内对于头颈肿瘤围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缺乏相关治疗共识或指南,不同单位对于头颈肿瘤围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与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缺乏统一、科学的诊疗标准及客观的预防与管理评价体系。为统一和规范头颈肿瘤围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诊治,减少医疗资源浪费,提高治疗效果,国内该研究领域的专家经反复讨论,汇集全国14家著名医学院校及附属医院专家的诊治意见,同时借鉴和参考国内外近年来对头颈肿瘤围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研究成果与诊治经验,制订本专家共识,供相关临床医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症 肺栓塞 头颈肿瘤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腮腺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瘤1例及文献复习
4
作者 孙笑笑 张永红 董金龙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487-489,共3页
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neoplasms,NENs)为一组好发于胃肠道、胰腺及肺部等部位的恶性肿瘤,治疗方法通常为手术治疗。原发于口腔颌面部的NEN较为少见,而原发于腮腺的NEN更为罕见。本文报告了1例原发于腮腺的NEN,合并肺部及肋骨... 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neoplasms,NENs)为一组好发于胃肠道、胰腺及肺部等部位的恶性肿瘤,治疗方法通常为手术治疗。原发于口腔颌面部的NEN较为少见,而原发于腮腺的NEN更为罕见。本文报告了1例原发于腮腺的NEN,合并肺部及肋骨远处转移,患者采用外科手术切除治疗,并复习相关资料文献,讨论该病的诊断、分类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肿瘤 神经内分泌肿瘤 分类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下腺导管结石的磁共振涎管造影图像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吴大铭 俞创奇 +1 位作者 董敏俊 郑凌艳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11-813,共3页
目的:研究下颌下腺导管结石的磁共振涎管造影的影像学特点,为临床诊断下颌下腺导管结石提供可靠的诊断方法。方法:应用重T2加权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对14例下颌下腺导管结石患者进行磁共振涎管造影,得到下颌下腺导管和结石图像,并分析其特... 目的:研究下颌下腺导管结石的磁共振涎管造影的影像学特点,为临床诊断下颌下腺导管结石提供可靠的诊断方法。方法:应用重T2加权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对14例下颌下腺导管结石患者进行磁共振涎管造影,得到下颌下腺导管和结石图像,并分析其特点。结果:结石影像呈黑色,导管为白色,14例均见结石到腺体方向主导管及分支导管扩张,结石到导管口方向从完全显影、不完全显影到完全不显影等几种表现。结论:磁共振涎管造影可以很直观地显示下颌下腺导管结石的大小和结石在导管中的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下腺导管 涎石症 磁共振水成像 涎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铸型标本对下颌下腺导管系统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吴大铭 俞创奇 叶伟民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67-468,共2页
目的对正常下颌下腺导管塑料铸型研究,分析下颌下腺导管系统规律。方法用增塑的自凝塑料灌注10例正常人下颌下腺导管系统获得铸型,测量、分析铸型的导管长度和直径。结果腺门扩张状态下呈纵径大于横经的壶腹状。一级导管与主导管之间的... 目的对正常下颌下腺导管塑料铸型研究,分析下颌下腺导管系统规律。方法用增塑的自凝塑料灌注10例正常人下颌下腺导管系统获得铸型,测量、分析铸型的导管长度和直径。结果腺门扩张状态下呈纵径大于横经的壶腹状。一级导管与主导管之间的关系有分叉型和线干型之分,前者较多见。结论自凝塑料能较好的显示下颌下腺主导管和一级分支导管,压力状态下腺门处扩张明显,分叉型导管系统其主导管和分支导管有利于内镜导入,线干型分支导管内镜导入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下腺导管 管道铸型 涎腺内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内取石后内镜导管探查治疗下颌下腺导管后部结石 被引量:4
7
作者 吴大铭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14-716,共3页
目的:探讨下颌下腺导管后部结石的治疗方法。方法:对40例下颌下腺导管后部结石口底黏膜切口,导管切开取石,应用涎腺内镜探查导管,使其通畅,随访术后腺体恢复和导管分泌情况。结果:36例局麻下取石,4例因肥胖手术视野较差和局麻下手术患... 目的:探讨下颌下腺导管后部结石的治疗方法。方法:对40例下颌下腺导管后部结石口底黏膜切口,导管切开取石,应用涎腺内镜探查导管,使其通畅,随访术后腺体恢复和导管分泌情况。结果:36例局麻下取石,4例因肥胖手术视野较差和局麻下手术患者配合困难而采用全身麻醉,40例患者均成功取石。随访35例术后6月~1年没有再出现进食后下颌下肿胀,下颌下腺质地逐渐变软,舌下肉阜处导管口有清亮液分泌28例。结论:口内取石简便了取石方法,联合内镜导管探查有助于下颌下腺导管通畅,有利于取石后恢复和保存腺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下腺导管 涎石 腺内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下腺导管异物结石10例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吴大铭 俞创奇 +1 位作者 郑凌艳 恽白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0年第1期28-29,共2页
目的:分析10例下颌下腺导管内异物结石临床特点,进一步认识下颌下腺导管结石的形成过程。方法:对10例下颌下腺导管结石患者,分析其临床和X线表现进行诊断,局麻下口底黏膜切口导管切开手术取石。结果:10例患者诊断明确,手术取石顺利。结... 目的:分析10例下颌下腺导管内异物结石临床特点,进一步认识下颌下腺导管结石的形成过程。方法:对10例下颌下腺导管结石患者,分析其临床和X线表现进行诊断,局麻下口底黏膜切口导管切开手术取石。结果:10例患者诊断明确,手术取石顺利。结石外形均为长圆锥形和梭形,近导管口端较粗,近腺体端较细,表面多为颗粒粗糙面,以异物为中心钙化形成结石,异物种类:鱼骨(刺)7例,植物茎2例,毛发1例。结论:异物为中心形成涎石,以客观实例来说明涎石形成的核心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下腺导管 异物 涎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棒状硬物致儿童腭部裂伤18例临床分析
9
作者 吴大铭 李新青 +2 位作者 张永红 娄晓静 李振杰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0年第3期216-217,共2页
目的:分析棒状硬物所致儿童腭部裂伤的临床特点和处理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我院棒状硬物所致儿童腭部裂伤的受伤原因、损伤部位和形状以及处理方法等。结果:12例插管全麻、5例氯胺酮基础麻醉下清创缝合,1例未缝合。缝合17例中Ⅰ期... 目的:分析棒状硬物所致儿童腭部裂伤的临床特点和处理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我院棒状硬物所致儿童腭部裂伤的受伤原因、损伤部位和形状以及处理方法等。结果:12例插管全麻、5例氯胺酮基础麻醉下清创缝合,1例未缝合。缝合17例中Ⅰ期愈合16例,其中1例因创面处理时创面假膜去除不充分导致缝合后组织瓣脱离,再次缝合后Ⅰ期愈合。结论:棒状硬物致儿童腭部裂伤有其典型临床特点,其处理原则是尽可能在插管全麻下进行彻底清创缝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部外伤 清创缝合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木质异物9例诊治分析
10
作者 吴大铭 李新青 +2 位作者 张永红 娄晓静 李振杰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0年第31期7769-7769,共1页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软组织内木质异物的诊断和治疗措施。方法通过对9例口腔颌面部软组织内木质异物的诊断和治疗过程分析,总结合理有效的诊治方法。结果 3例伤后即时就诊者有异物外露端,自入口处取出异物,继发感染病例,急性感染3例,控...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软组织内木质异物的诊断和治疗措施。方法通过对9例口腔颌面部软组织内木质异物的诊断和治疗过程分析,总结合理有效的诊治方法。结果 3例伤后即时就诊者有异物外露端,自入口处取出异物,继发感染病例,急性感染3例,控制感染后再取异物,慢性瘘道形成者B超检查可发现异物存在,自瘘道口处切口取出异物,9例异物取出或排除后伤口均愈合良好。结论 B超检查可作为口腔颌面部软组织内木质异物残留诊断的首选方法,自入口处沿异物刺入方向的相反方向取出可最大程度减少木质异物的残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物/诊断/治疗 口腔疾病/诊断/治疗
原文传递
颌面部中、小手术后负压引流的应用
11
作者 李新青 吴大铭 +2 位作者 沈全明 周鹏 王景涛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 CAS 2012年第4期39-40,共2页
目的探讨颌面部中、小手术后合理有效的创腔引流方式。方法将80例颌面部中、小手术患者随机平均分为橡皮条引流组(A组)和负压引流组(B组),每组40例,观察术后创腔积液、血肿、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B组术后引流量,分析比较两种引流... 目的探讨颌面部中、小手术后合理有效的创腔引流方式。方法将80例颌面部中、小手术患者随机平均分为橡皮条引流组(A组)和负压引流组(B组),每组40例,观察术后创腔积液、血肿、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B组术后引流量,分析比较两种引流方式对患者术后外观和护理影响。结果 B组术后第1天引流量占总引流量的83.57%,第2~3天占16.43%。A组患者术后创面敷料渗透,甚至渗透患者衣物,而B组术后创面清洁,便于术后护理。两组患者术后创面渗出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经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异。结论颌面部中、小手术术后应用负压引流比橡皮条引流具有保持创面清洁、操作简便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面外科 负压引流 创面渗出量
原文传递
对角线法切取腹部全厚皮片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新青 吴大铭 +2 位作者 张永红 娄晓静 李振杰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 CAS 2011年第5期42-44,共3页
目的研究下腹部矩形全厚皮片较好的切取方法。方法分别以对折线法和对角线法切取下腹部全厚皮片,对比两者的术后并发症,腹部术后创口外形及创口长度。结果两组患者下腹部创口均一期愈合,对折线法腹部创口缝合后的外形均为直线形;而对角... 目的研究下腹部矩形全厚皮片较好的切取方法。方法分别以对折线法和对角线法切取下腹部全厚皮片,对比两者的术后并发症,腹部术后创口外形及创口长度。结果两组患者下腹部创口均一期愈合,对折线法腹部创口缝合后的外形均为直线形;而对角线法,若矩形为正方形,腹部创口缝合后为直线,若矩形为长方形,腹部创口缝合后为横斜"Z"形,对角线法腹部创口愈合后长度较对折线法平均短(2.77±0.76)cm。结论采用对角线法切取腹部全厚皮片较传统的对折线法能更经济的利用腹部皮肤和减小腹部创口的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厚皮片 腹部皮肤 前臂皮瓣
原文传递
腮腺基底细胞腺瘤10例诊断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新青 吴大铭 +1 位作者 张永红 娄晓静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1年第22期5464-5464,共1页
目的探讨腮腺基底细胞腺瘤的临床特征,提高术前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分析10例腮腺基底细胞腺瘤的临床和CT表现,总结该瘤的临床特征。结果 10例术前均排除多形性腺瘤诊断,2例多发患者和2例突向颌后区呈哑铃状患者术前均诊断为基底细胞腺瘤... 目的探讨腮腺基底细胞腺瘤的临床特征,提高术前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分析10例腮腺基底细胞腺瘤的临床和CT表现,总结该瘤的临床特征。结果 10例术前均排除多形性腺瘤诊断,2例多发患者和2例突向颌后区呈哑铃状患者术前均诊断为基底细胞腺瘤。结论腮腺基底细胞腺瘤有较典型的临床特征有助于腮腺区肿物术前缩小诊断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肿瘤/诊断 腺瘤/诊断
原文传递
腮腺肿瘤临床诊断和病理类型构成比变化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新青 吴大铭 吴江 《医药论坛杂志》 2012年第7期80-81,共2页
目的探讨近年来腮腺肿瘤病理类型构成比变化的原因,为进一步研究提出问题。方法对照分析2006年2月至2012年2月两组连续随机的腮腺肿瘤患者的病理类型构成比。结果两组中后组的Warthin瘤和基底细胞腺瘤发病率均有明显增加,前后两组间统... 目的探讨近年来腮腺肿瘤病理类型构成比变化的原因,为进一步研究提出问题。方法对照分析2006年2月至2012年2月两组连续随机的腮腺肿瘤患者的病理类型构成比。结果两组中后组的Warthin瘤和基底细胞腺瘤发病率均有明显增加,前后两组间统计学分析有显著差异。结论近年来Warthin瘤和基底细胞腺瘤发病率增加,其确切原因尚需进一步研究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肿瘤 病理类型 构成比
原文传递
舌根肿物误诊5例分析
15
作者 吴大铭 李新青 +2 位作者 张永红 娄晓静 李振杰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0年第9期2136-2137,共2页
目的:分析舌根肿物误诊的原因,提高舌根肿物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5例多次误诊的舌根肿物的临床表现和诊断经过,分析误诊原因。结果:5例舌根肿物中误诊静脉畸形2例,消化道、呼吸道出血1例,茎突过长综合征、舌咽神经痛1例,慢性咽炎1例... 目的:分析舌根肿物误诊的原因,提高舌根肿物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5例多次误诊的舌根肿物的临床表现和诊断经过,分析误诊原因。结果:5例舌根肿物中误诊静脉畸形2例,消化道、呼吸道出血1例,茎突过长综合征、舌咽神经痛1例,慢性咽炎1例。结论:舌根肿物部位隐蔽,病理类型和临床表现复杂,临床应注意全面检查,尤其不能忽视触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肿瘤/诊断 误诊
原文传递
影像学评价腮腺导管结构的研究
16
作者 韩亚茹 吴大铭 《医学信息》 2023年第19期190-192,共3页
腮腺是人体最大的唾液腺,腮腺导管各级汇集后由一根主导管经腮腺乳头开口于颊粘膜上,为唾液排出提供了通道,若导管系统出现病变也会导致腺体分泌功能受累。鉴于腮腺导管系统的重要性,通过尸体标本研究导管结构使人们认识了导管系统的一... 腮腺是人体最大的唾液腺,腮腺导管各级汇集后由一根主导管经腮腺乳头开口于颊粘膜上,为唾液排出提供了通道,若导管系统出现病变也会导致腺体分泌功能受累。鉴于腮腺导管系统的重要性,通过尸体标本研究导管结构使人们认识了导管系统的一般结构,若要了解每一个体的导管结构,需借助特殊设备。近年来临床应用影像学对腮腺导管结构不断探索,本文通过对影像学方法评价腮腺导管结构作一综述,旨在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导管 影像学 腮腺造影 磁共振涎管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