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胃镜在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武利萍 韩大正 +4 位作者 仝甲钊 杨丙信 谭莉霞 方茹 时红洋 《罕少疾病杂志》 2021年第4期57-58,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胃镜(EUS)在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超声胃镜进行检测评估,判断病灶起源层次、性质、大小,并与病理诊断结果相比较... 目的探讨超声胃镜(EUS)在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超声胃镜进行检测评估,判断病灶起源层次、性质、大小,并与病理诊断结果相比较。结果EUS诊断囊肿、间质瘤、平滑肌瘤、脂肪瘤、血管瘤、淋巴管瘤以及异位胰腺的敏感度分别为66.67%、92.00%、91.18%、75.00%、50.00%、33.33%、25.00%,特异性分别为100%、85.45%、86.96%、98.61%、100%、100%、100%,准确率分别为98.75%、87.50%、88.75%、96.25%、98.75%、97.50%、96.25%。EUS诊断黏膜肌层、黏膜下层、固有肌层病变起源的敏感度分别为84.00%、88.24%、94.74%,特异性分别为92.73%、98.41%、92.86%,准确率分别为90.00%、96.25%、93.75%。EUS诊断与病理诊断相符合的病例中,病变平均长径、宽径与不符合的病例中平均长径、宽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US对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胃镜 上消化道 黏膜下病变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与传统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
2
作者 江南 许亚聪 +4 位作者 刘佳瑶 孙荣 郑高歌 徐菱遥 闫春晓 《临床医学工程》 2025年第2期133-136,共4页
目的对比改良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与传统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AC)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87例AC患者,按术式不同分为传统POEM组(n=45,实施传统POEM)和改良POEM组(n=42,实施改良POEM)。比较两组... 目的对比改良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与传统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AC)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87例AC患者,按术式不同分为传统POEM组(n=45,实施传统POEM)和改良POEM组(n=42,实施改良POEM)。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AC临床症状评分系统(Eckardt)评分、手术成功率、食管下段括约肌(LES)压力、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改良POEM组手术时间短于传统POEM组(P<0.05);两组的住院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内于Eckardt评分上的主效应有差异(P<0.05),组间于Eckardt评分上的主效应未见差异(P>0.05),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两组均手术成功。术后6个月,两组LES压力均低于术前(P<0.05),而组间比较未见差异(P>0.05)。改良POEM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76%,低于传统POEM组的22.22%(P<0.05);两组的复发率(2.38%vs.6.67%)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改良POEM和传统POEM治疗AC的效果均较佳,均可明显降低LES压力,有效改善症状,但和传统POEM相比,改良POEM的手术时间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 贲门失弛缓症 复发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总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老年患者ERCP取石成功的影响因素
3
作者 仝甲钊 曹振振 +2 位作者 孙正路 周从顺 魏书堂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8期1358-1362,共5页
目的探讨影响胆总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JPDD)老年患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取石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于医院接受ERCP治疗的159例胆总管结石合并JPDD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一次性取石成... 目的探讨影响胆总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JPDD)老年患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取石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于医院接受ERCP治疗的159例胆总管结石合并JPDD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一次性取石成功分为成功组(131例)、未成功组(28例)。比较两组基本资料、既往史、术中情况(手术时间、结石、憩室情况等)及ERCP术后情况(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分析影响胆总管结石合并JPDD老年患者ERCP取石成功的相关因素。结果成功组与未成功组的结石数量、最大结石直径、是否为首次ERCP、手术时间、憩室直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多发结石、单个结石直径≥15 mm、非首次行ERCP治疗是影响胆总管结石合并JPDD老年患者ERCP取石成功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老年胆总管结石合并JPDD患者ERCP取石成功受多发结石、单个结石直径≥15 mm、非首次行ERCP治疗的影响。可以通过完善术前检查、选取有经验的医生、联合临床先进技术方法等提高ERCP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 老年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钙通道拮抗剂在溃疡性结肠炎大鼠中的应用效果
4
作者 仝甲钊 翟丽娜 +4 位作者 杨国威 徐菱遥 董勇 崔纪丽 杨文义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5期769-772,共4页
目的观察选择性钙通道拮抗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效果。方法将1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对模型组、治疗组大鼠构建溃疡性结肠炎大鼠动物模型,给予治疗组相应剂量的选择性钙通道拮抗剂(匹维溴铵),给予对照组及... 目的观察选择性钙通道拮抗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效果。方法将1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对模型组、治疗组大鼠构建溃疡性结肠炎大鼠动物模型,给予治疗组相应剂量的选择性钙通道拮抗剂(匹维溴铵),给予对照组及模型组相应剂量的蒸馏水。通过观察大鼠的进食量、体质量、毛发状况、结肠炎性变化和结肠病理结果评估选择性钙通道拮抗剂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期间,对照组进食正常,毛发光泽,行动灵活。模型组大鼠行动迟缓且好扎堆,毛发失去光泽,出现收腹、舔舐腹部等现象,大便呈稀便,并含有少量血液,进食量与对照组相比减少,体质量逐渐下降(P<0.05);治疗组大鼠给药7 d后,进食和毛发状态优于模型组(P<0.05),至14 d时基本恢复正常,舔舐腹部现象消失,大便呈颗粒状,不含血液,进食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质量先下降,后逐渐恢复。第14天时,对照组大鼠结肠呈粉红色,表明光滑,无淤血、水肿表现;模型组大鼠结肠大部分呈褐色改变,肠管广泛淤血、水肿;治疗组大鼠结肠有散在局部褐色改变,局部充血、水肿。结肠病理学显示对照组大鼠结肠上皮组织完整,黏膜连续,无水肿和溃疡,未见明显病理改变;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黏膜形态不规则,腺体轻度水肿,可见腺体倒伏,有中断、不连续现象,腺体高度也较对照组降低;治疗组大鼠结肠黏膜上皮结构较完整,腺体排列规则,固有层及黏膜肌层结构清晰,固有层内有大量结肠腺分布,杯状细胞正常,肌层和浆膜层未见明显变性坏死,腺体高度基本正常。结论选择性钙通道拮抗剂有助于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症状改善及结肠组织学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钙通道拮抗剂 溃疡性结肠炎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MALAT1对肝星状细胞活化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2
5
作者 徐菱遥 魏书堂 +3 位作者 董勇 孙正路 赵俊波 韩大正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97-705,共9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1(MALAT1)在肝纤维化进展过程中对肝星状细胞(HSC)活化的调节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5例健康志愿者(健康组,n=25)和25例肝纤维化患者[轻度肝纤维化组(n=12)和重度肝纤维...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1(MALAT1)在肝纤维化进展过程中对肝星状细胞(HSC)活化的调节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5例健康志愿者(健康组,n=25)和25例肝纤维化患者[轻度肝纤维化组(n=12)和重度肝纤维化组(n=13)]血清样本。小鼠HSC分为对照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组、TGF-β1+si-NC组、TGF-β1+si-MALAT1组、TGF-β1+si-MALAT1+anti-miR-150-5p组和TGF-β1+si-MALAT1+CXCL14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各组研究对象血清和各组HSC中MALAT1 mRNA、miR-150-5p和CXC趋化因子配体14(CXCL14)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研究对象血清中CXCL14蛋白表达水平和各组HSC中CXCL14、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Ⅰ型胶原蛋白α1(COL1A1)蛋白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各组HSC增殖活性,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HSC中α-SMA和COL1A1蛋白表达量,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检测miR-150-5p与MALAT1和CXCL143’-UTR基因的靶向关系。结果:RT-qPCR法检测,与健康组比较,轻度和重度肝纤维化组患者血清中MALAT1 mRNA和CXCL14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miR-150-5p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轻度肝纤维化组比较,重度肝纤维化组患者血清中MALAT1 mRNA和CXCL14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miR-150-5p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TGF-β1组HSC中MALAT1 mRNA和CXCL14 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miR-150-5p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TGF-β1+si-NC组比较,TGF-β1+si-MALAT1组HSC中MALAT1mRNA和CXCL14 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miR-150-5p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TGF-β1+si-MALAT1组比较,TGF-β1+si-MALAT1+anti-miR-150-5p组HSC中miR-150-5p表达水平降低(P<0.05),CXCL14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TGF-β1+si-MALAT1组比较,TGF-β1+si-MALAT1+CXCL14组HSC中CXCL14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与健康组比较,轻度和重度肝纤维化组患者血清中CXCL14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轻度肝纤维化组比较,重度肝纤维化组患者血清中CXCL14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TGF-β1组HSC中CXCL14、α-SMA和COL1A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TGF-β1+si-NC组比较,TGF-β1+si-MALAT1组HSC中CXCL14、α-SMA和COL1A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TGF-β1+si-MALAT1组比较,TGF-β1+si-MALAT1+anti-miR-150-5p组和TGF-β1+si-MALAT1+CXCL14组HSC中CXCL14、α-SMA和COL1A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CCK-8法检测,与对照组比较,TGF-β1组HSC增殖活性升高(P<0.05);与TGF-β1+si-NC组比较,TGF-β1+si-MALAT1组HSC增殖活性降低(P<0.05);与TGF-β1+siMALAT1组比较,TGF-β1+si-MALAT1+anti-miR-150-5p组和TGF-β1+si-MALAT1+CXCL14组HSC增殖活性升高(P<0.05)。免疫荧光检测,各组HSC中α-SMA和COL1A1蛋白表达与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结果一致。MALAT1和CXCL143’-UTR与miR-150-5p存在靶向关系。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测定,与miR-NC组比较,与MALAT1 WT或CXCL14 WT共转染的miR-150-5p组HSC中荧光素酶活性降低(P<0.05)。结论:敲低MALAT1可抑制TGF-β1诱导HSC活化,其机制可能与miR-150-5p/CXCL14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肝星状细胞 长链非编码RNA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1 微小RNA-150-5p CXC趋化因子配体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ST联合球囊扩张术治疗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
6
作者 徐菱遥 郭二涛 +1 位作者 王新涛 杨黎冰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428-432,共5页
目的:探讨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指引下乳头括约肌小切开术(SEST)联合球囊扩张术(EPBD)在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JPDD)合并胆总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JPDD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2组,每... 目的:探讨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指引下乳头括约肌小切开术(SEST)联合球囊扩张术(EPBD)在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JPDD)合并胆总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JPDD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2组,每组46例;对照组予以ERCP+SEST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EPBD治疗;比较2组清石效果、围手术期指标、疼痛程度(VAS评分)、血清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红素(TBil)、淀粉酶]、血清炎症应激指标[血红素氧合酶-1(HO-1)、皮质醇(Cor)、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水平。结果:观察组1次清石率高于对照组(93.48%vs 78.26%,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19.53±5.42)vs(23.75±6.33)mL]、手术时间[(40.27±4.66)vs(45.13±5.79)min]、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2.41±0.58)vs(2.74±0.65)d]、住院时间[(8.12±2.24)vs(9.68±2.33)d]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 d、3 d VAS评分[(4.59±1.06)vs(5.32±1.14)分、(1.83±0.61)vs(2.31±0.73)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 d血清ALT[(23.56±6.39)vs(29.51±7.15)μg·L^(-1)]、DBil[(82.33±15.51)vs(117.64±16.41)ng·mL^(-1)]、TBil[(127.32±20.57)vs(165.37±21.39)μmol·mL^(-1)]、淀粉酶[(85.64±12.65)vs(109.58±13.51)pg·mL^(-1)]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 d血清HO-1[(12.53±3.76)vs(15.62±4.15)ng·mL^(-1)]、Cor[(166.74±22.62)vs(180.95±23.47)ng·mL^(-1)]、MCP-1[(26.58±6.12)vs(35.79±6.44)μg·L^(-1)]、HMGB1[(13.25±2.25)vs(16.74±2.11)μg·L^(-1)]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0.87%vs 23.91%,P>0.05)。结论: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指引下SEST联合球囊扩张术能增强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1次清石效果,能改善手术情况,减轻炎症应激反应,缓解术后疼痛;能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 胆总管结石 逆行胰胆管造影 炎症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