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儿面部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伟峰 徐文举 +2 位作者 李翔 胡楠 马常明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6年第7期726-728,共3页
目的 总结小儿面部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86例面部烧伤患儿,年龄5~14岁,均伴有不同程度吸入性损伤。所有患儿入院后给予清创处理,在24 h内行气管切开术;术后给予氧氟沙星抗感染,定时在创面外涂抹湿润烧伤膏(MEBO),... 目的 总结小儿面部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86例面部烧伤患儿,年龄5~14岁,均伴有不同程度吸入性损伤。所有患儿入院后给予清创处理,在24 h内行气管切开术;术后给予氧氟沙星抗感染,定时在创面外涂抹湿润烧伤膏(MEBO),针对创面情况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并加强心理护理及气管切开护理。结果 浅Ⅱ度烧伤易引发轻度吸入性损伤,发生率明显高于深Ⅱ度烧伤和Ⅲ度烧伤(P〈0.05);深Ⅱ度烧伤引发中度吸入性损伤概率最高(P〈0.05),深Ⅱ度烧伤和Ⅲ度烧伤在引发重度吸入性损伤的概率上,均高于浅Ⅱ度烧伤(P〈0.05)。与浅Ⅱ度烧伤相比,深Ⅱ度烧伤术后创面愈合时间较长(P〈0.05),而Ⅲ度烧伤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最久(P〈0.05),Ⅲ度烧伤术后感染、色素沉积、瘢痕增生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最高(P〈0.05)。结论 患儿烧伤程度越严重,重度吸入性损伤的发生率越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较高,受损皮肤愈合时间久。因此,患儿烧伤后应及时入院诊治,给予抗感染和行气管切开,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烧伤 吸入性损伤 MEBO 气管切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道烧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3
2
作者 徐闽军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4年第5期154-155,共2页
目的总结呼吸道烧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呼吸道烧伤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资料。结果本组32例患者中30例抢救成功,死亡2例。切口感染1例及切口出血1例。均对症治疗及精心护理后治愈。30例患者均获随访3个月,呼... 目的总结呼吸道烧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呼吸道烧伤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资料。结果本组32例患者中30例抢救成功,死亡2例。切口感染1例及切口出血1例。均对症治疗及精心护理后治愈。30例患者均获随访3个月,呼吸功能恢复良好,未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对呼吸道烧伤气管切开患者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规范各项护理操作等精心措施,是提高救治成功率和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烧伤 气管切开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伤脓毒症的防治与护理 被引量:1
3
作者 徐闽军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4年第3期120-121,共2页
目的总结烧伤脓毒症防治与护理经验,提高治愈率,改善患者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18例严重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对烧伤脓毒症的防治措施与护理经验。结果 218例严重烧伤患者中,并发脓毒症者共45例,发生率20.6%,其中34例治愈(75.6%),5... 目的总结烧伤脓毒症防治与护理经验,提高治愈率,改善患者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18例严重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对烧伤脓毒症的防治措施与护理经验。结果 218例严重烧伤患者中,并发脓毒症者共45例,发生率20.6%,其中34例治愈(75.6%),5例因经济困难出院,3例因病情危重放弃治疗,3例最终因严重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采用积极、正确的防治措施,配合配合认真、全面系统的护理可以有效降低烧伤脓毒症的发病率,提高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脓毒症 防治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原位再生复原技术对深Ⅱ度烧伤治疗的临床疗效总结 被引量:19
4
作者 肖摩 赵俊祥 +3 位作者 李俊 汪世友 王洪生 陈永翀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11年第1期27-52,共26页
目的论证皮肤原位再生复原技术对深Ⅱ度烧伤治疗中的临床机理,总结"体细胞转化为干细胞、再原位再生皮肤组织器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应用皮肤原位再生复原技术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过程中的组织学观察情况和物理检查体征进行描... 目的论证皮肤原位再生复原技术对深Ⅱ度烧伤治疗中的临床机理,总结"体细胞转化为干细胞、再原位再生皮肤组织器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应用皮肤原位再生复原技术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过程中的组织学观察情况和物理检查体征进行描述,并对规范治疗后的全身治疗和创面各期组织学变化与临床表现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规范应用皮肤原位再生复原技术对深Ⅱ度烧伤局部创面和全身器官都有明显的原位再生复原的治疗作用。结论皮肤原位再生复原技术为深Ⅱ度烧伤患者提供了全新的治疗方法,临床结果显示其具有显著的疗效,较强的实用性和先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Ⅱ度烧伤 皮肤原位再生复原技术 PRCs 组织细胞 干细胞 皮肤器官 临床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糖尿病患者烧伤创面治疗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志倩 王灵芝 罗灵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年第23期256-256,共1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烧伤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对80例糖尿病烧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施行常规精心护理。治疗组:施行常规精心护理,积极做好对症治疗及出院指导以及贯穿始终的心理护理。结果:经烧伤后创面的精心护理,本...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烧伤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对80例糖尿病烧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施行常规精心护理。治疗组:施行常规精心护理,积极做好对症治疗及出院指导以及贯穿始终的心理护理。结果:经烧伤后创面的精心护理,本组40例患者疾病认识度、血糖控制率、心理承受能力均明显提高,均顺利康复出院。结论:对糖尿病烧伤患者,不但在治疗中要早期和科学处理,而护理在保证治疗、方案的发挥最佳效应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创面 治疗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CCO监测技术指导危重烧伤休克期限制性补液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6
作者 徐文举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9年第3期181-184,共4页
〔目的〕探析PICCO检测技术在危重烧伤休克期患者限制性补液的指导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108例危重烧伤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均采用本院传统... 〔目的〕探析PICCO检测技术在危重烧伤休克期患者限制性补液的指导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108例危重烧伤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均采用本院传统的动脉导管和上腔静脉导管留置监测技术,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指标、呼吸机应用时间、补液量、尿量以及治愈率变化,指导患者进行补液;观察组患者在传统导管留置观察基础上,采用PICCO监测技术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分析监测并给予补液管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命体征、血流动力学变化、治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生命体征指标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在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氧合指数([PaO2]/[FiO2])方面均出现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APACHEⅡ危重病症评分均呈现下降趋势,其中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排量(CO)、心排血指数(CI)及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EDVI)指标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患者在治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显著(P<0.05)。〔结论〕危重烧伤性休克期使用PICCO监测技术,可以有效依据体征指标和血液动力参数指导患者补液,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重要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O 危重烧伤 休克 限制性补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17”爆炸事件烧伤特点与救治 被引量:2
7
作者 王硕 杨丙厚 +8 位作者 李翔 孙羽飞 曹书广 祝天华 徐闽军 李雪银 李天宇 杨洪 赵俊祥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9年第2期134-136,140,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西峡"5.17"爆炸烧伤特点与救治,探讨爆炸烧伤的救治策略。[方法]以接诊的13例严重爆炸烧伤伤员为对象,详细记录伤员性别、年龄、烧伤面积、烧伤深度,烧伤合并伤及并发症、呼吸功能的维持、休克期复苏补液、... [目的]回顾性分析西峡"5.17"爆炸烧伤特点与救治,探讨爆炸烧伤的救治策略。[方法]以接诊的13例严重爆炸烧伤伤员为对象,详细记录伤员性别、年龄、烧伤面积、烧伤深度,烧伤合并伤及并发症、呼吸功能的维持、休克期复苏补液、休克期后切痂微粒皮肤移植等信息,分析器官功能支持及90 d综合治疗效果。[结果]休克期平稳度过后第4天开始切痂微粒皮+同种异体皮移植,1周后进行第2轮微粒皮肤移植手术,24 h死亡1例,72 h死亡2例,30 d死亡6例(46.1%),90 d死亡7例(53.8%)。[结论]依靠区域创伤医疗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及时完成紧急救援期三级救治是西峡特大爆炸事故救治工作的主要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事故 区域创伤医疗中心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烧伤后血小板计数变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马常明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9年第3期185-187,共3页
〔目的〕分析严重烧伤后血小板计数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严重烧伤患者149例,根据是否死亡进行分组,对比是否死亡与血小板计数变化情况的相关性。〔结果〕两组在受伤后第1天血小板计数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伤后第2... 〔目的〕分析严重烧伤后血小板计数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严重烧伤患者149例,根据是否死亡进行分组,对比是否死亡与血小板计数变化情况的相关性。〔结果〕两组在受伤后第1天血小板计数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伤后第2天至第10天死亡组的血小板计数均低于生存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未恢复正常组中接受机械通气人数及死亡率均高于恢复正常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严重烧伤患者血小板计数变化与预后有密切相关性,可作为严重烧伤患者的预后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烧伤 血小板计数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细胞异体真皮联合自体刃厚皮移植在早期烧伤患者后期瘢痕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7
9
作者 马常明 徐文举 姜海洋 《中国医疗美容》 2019年第3期40-43,共4页
目的探究脱细胞异体真皮(ADM)联合自体刃厚皮移植在早期烧伤患者后期瘢痕修复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早期烧伤患者120例,根据治疗方案分组,各60例。对照组施行自体刃厚皮移植,试验组施行ADM+自体刃厚皮移植。观察... 目的探究脱细胞异体真皮(ADM)联合自体刃厚皮移植在早期烧伤患者后期瘢痕修复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早期烧伤患者120例,根据治疗方案分组,各60例。对照组施行自体刃厚皮移植,试验组施行ADM+自体刃厚皮移植。观察两组皮片成活率、术后第7 d创面愈合率、创面愈合时间,对比术前、术后3 d血清表皮生长因子(EG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并于术后6个月随访两组瘢痕增生程度。结果试验组术后第7 d创面愈合率、皮片成活率较对照组高,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P <0.05);与对照组比较,术后3 d试验组血清EGF、TGF-β较高(P<0.05);术后6个月后,试验组瘢痕增生程度轻于对照组((P <0.05)。结论 ADM联合自体刃厚皮移植用于早期烧伤患者,在提高皮片成活率及创面愈合率、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轻瘢痕增生程度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烧伤 自体刃厚皮移植 脱细胞异体真皮 瘢痕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批严重烧伤伤员转运方案的临床实践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静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9年第2期141-142,共2页
[目的]使严重烧伤伤员能快速、安全到达指定医院,接受更专业的治疗,提高伤员的救治率。[方法]以《成批严重烧伤伤员的转运方案(2016版)》为指南,探讨并制定本科室的实践与临床方案。[结果]为伤员的顺利转运、后续的成功救治奠定了良好... [目的]使严重烧伤伤员能快速、安全到达指定医院,接受更专业的治疗,提高伤员的救治率。[方法]以《成批严重烧伤伤员的转运方案(2016版)》为指南,探讨并制定本科室的实践与临床方案。[结果]为伤员的顺利转运、后续的成功救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结论]严重烧伤伤员的急救是否及时,转运是否得当,对伤员的后续治疗、预后及转归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烧伤 成批转运 方案 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重度烧伤合并消化道大出血的救治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硕 杨丙厚 +7 位作者 李翔 孙羽飞 曹书广 祝天华 徐闽军 李雪银 李天宇 赵俊祥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9年第3期177-178,共2页
〔目的〕分析特重度烧伤后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消化道出血首选内科保守治疗,当保守治疗后伴有出血性休克;12 h输血2 000 mL以上,小儿300 mL以上,血色素不升反降;治疗48 h后仍出现进行性柏油样血便,应考虑急诊胃大部切... 〔目的〕分析特重度烧伤后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消化道出血首选内科保守治疗,当保守治疗后伴有出血性休克;12 h输血2 000 mL以上,小儿300 mL以上,血色素不升反降;治疗48 h后仍出现进行性柏油样血便,应考虑急诊胃大部切除手术治疗。〔结果〕12例痊愈,1例死于创面真菌性感染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死于胃癌后期恶病质。〔结论〕植皮封闭创面缩短病程可避免许多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重度烧伤 消化道大出血 救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在危重烧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邓岩岩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20年第4期258-261,共4页
目的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ulse index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PiCCO)监测在危重烧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河南大学附属南石医院收治的20例危重烧伤患者予以补液抗休克、抗感染、改善微循环、积极治... 目的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ulse index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PiCCO)监测在危重烧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河南大学附属南石医院收治的20例危重烧伤患者予以补液抗休克、抗感染、改善微循环、积极治疗原发病、营养支持等全身综合治疗以及负压封闭引流联合烧伤创疡再生医疗技术等局部创面治疗,治疗过程中采用PiCCO监测仪监测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ystemic vascular resistance index,SVRI)、心功能指数(cardiac function index,CFI)、心脏指数(cardiac index,CI)、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ntrathoracic blood volume index,ITBVI)、血管外肺水指数(extravascular lung water index,EVLWI)等血流动力学指标,观察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因患者血容量不足,烧伤后CFI、CI、ITBVI均显著降低,而SVRI则显著升高,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各项指标逐渐趋于正常,各时间点SVRI、CFI、CI、ITBVI组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8.420、8.528、8.890、8.329,P均=0.000);烧伤后及治疗过程中MAP、EVLWI均未见明显变化,各时间点组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373、0.810,P=0.258、0.493);根据PiCCO监测结果,结合患者生命体征及时调整补液性质、补液量及补液速度,所有患者均顺利度过休克期。结论危重烧伤患者采用PiCCO监测,可安全、及时、准确、动态监测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指导液体复苏,进而有效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 心肺容量监护仪 危重烧伤 休克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宝疤痕软膏治疗烧伤后瘢痕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伟峰 李天宇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11年第6期492-494,共3页
目的比较美宝疤痕软膏与疤痕止痒软化膏治疗烧伤后瘢痕的疗效。方法将烧伤后瘢痕患者106例,随机分为两组:美宝疤痕软膏组(治疗组)和疤痕止痒软化膏组(对照组),10d为一个疗程,每个疗程后休息7d,观察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 目的比较美宝疤痕软膏与疤痕止痒软化膏治疗烧伤后瘢痕的疗效。方法将烧伤后瘢痕患者106例,随机分为两组:美宝疤痕软膏组(治疗组)和疤痕止痒软化膏组(对照组),10d为一个疗程,每个疗程后休息7d,观察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美宝疤痕软膏治疗烧伤后瘢痕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瘢痕 美宝疤痕软膏 疤痕止痒软化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择期腭裂患者围手术期人文关怀对传统健康教育的促进 被引量:3
14
作者 徐闽军 于娟 王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年第21期269-269,共1页
目的:研究择期手术患者术前护理中进行人文关怀对健康教育的促进作用。方法:随机化设立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真诚对待患者、认真揣摩患者心理,加强有效沟通等人文关怀措施,结合患者个性特征进行针对性强的健康教育,并通过问卷调查... 目的:研究择期手术患者术前护理中进行人文关怀对健康教育的促进作用。方法:随机化设立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真诚对待患者、认真揣摩患者心理,加强有效沟通等人文关怀措施,结合患者个性特征进行针对性强的健康教育,并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比较研究健康教育的效果。结果:通过人文关怀下的健康教育,就诊者与医护人员交流的意愿和对健康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有明显提高;并较好地树立起疾病自我护理、预防以及健康促进意识。结论:在择期手术患者术前护理中进行人文关怀下的健康教育,有利于医护质量改进、疾病防治和健康促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前护理 人文关怀 腭裂修补术 围手术期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90)se敷贴治疗瘢痕疙瘩的护理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闽军 于娟 王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第36期285-286,共2页
瘢痕疙瘩是常见病,临床表现为局部痒、痛易对心理造成创伤。难以处理,易于扩展,易于复发,多年不易痊愈,临床上应对此有足够的认识。尽管长期临床实践经验的积累和众多研究的成果在瘢痕疙瘩发生机制及防治方面已取得了巨大成就,
关键词 瘢痕疙瘩 敷贴治疗 护理 应用 临床实践经验 临床表现 发生机制 常见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甲状腺球蛋白、促甲状腺激素联合检测对行甲状腺全切术后未接受清甲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复发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0
16
作者 余江涛 王世杰 +5 位作者 张高飞 段鑫鑫 霍青峰 张颂阳 郑守华 刘佩萸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59-1163,共5页
目的探讨中低危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行甲状腺全切术(TT)后未接受清甲(RA)治疗时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水平和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对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7月间,在郑州人民医院接受TT的中低危分化... 目的探讨中低危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行甲状腺全切术(TT)后未接受清甲(RA)治疗时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水平和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对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7月间,在郑州人民医院接受TT的中低危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112例,术后仅接受内分泌治疗未接受清甲治疗,无复发组(M0)105例、复发组(M1)7例。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χ^(2)检验和Fisher精确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病理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术后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索Tg与TSH的关系,建立Tg、Tg/TSH与DTC复发的ROC曲线。结果两组间血清Tg、包膜侵犯、复发危险分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确诊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TS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Tg是DTC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Tg与DTC复发关系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8,诊断界值为1.355μg/L,灵敏度85.7%、特异度82.9%。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Tg与TSH呈正相关,当Tg≥1.355μg/L时,M0组患者18例,M1组患者6例,两组患者中Tg/TS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TSH与DTC患者复发关系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78,最佳界值为1.128,灵敏度66.67%、特异度100%。结论血清Tg、TSH联合检测可用于行TT后未接受RA的中低危DTC患者的术后随访,对疾病的复发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癌 肿瘤复发 甲状腺球蛋白 促甲状腺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90)Se敷贴治疗瘢痕疙瘩术后复发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力 李天宇 李翔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11年第4期322-325,共4页
目的探索治疗瘢痕疙瘩的有效方法,减少术后复发,消除临床症状,治愈瘢痕疙瘩。方法将10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瘢痕疙瘩均给予手术切除,治疗组:手术后应用^(90)Se敷贴治疗瘢痕疙瘩切除后的创面;对照组:手术后创面外用疤痕止痒软化膏治疗,治... 目的探索治疗瘢痕疙瘩的有效方法,减少术后复发,消除临床症状,治愈瘢痕疙瘩。方法将10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瘢痕疙瘩均给予手术切除,治疗组:手术后应用^(90)Se敷贴治疗瘢痕疙瘩切除后的创面;对照组:手术后创面外用疤痕止痒软化膏治疗,治疗结束后随访2年。结果治疗组术后92.19%的瘢痕疙瘩无复发,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73.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90)Se敷贴治疗瘢痕疙瘩术后创面可明显降低术后复发率,操作简便,疗效确切,易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疙瘩 敷贴 手术 疤痕止痒软化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部位创伤性皮瓣修复对指腹缺损患者痛觉和感觉情况的对比研究
18
作者 张伟峰 李天宇 赵俊祥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4年第21期3250-3253,共4页
目的 研究对比不同部位创伤性皮瓣修复对指腹缺损患者痛觉和感觉情况的影响.方法 我院从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发生指腹缺损者共86例患者86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腹部皮瓣修复术,观察组实施邻指皮瓣修复术.对比两... 目的 研究对比不同部位创伤性皮瓣修复对指腹缺损患者痛觉和感觉情况的影响.方法 我院从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发生指腹缺损者共86例患者86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腹部皮瓣修复术,观察组实施邻指皮瓣修复术.对比两组患者断蒂时间及两点识别值,术后痛觉、感觉恢复情况及其对手术效果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断蒂时间及两点识别值显著小于对照组,术后痛觉、感觉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对手术效果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应用临指皮瓣修复术治疗指腹缺损,手术效果更好,且患者伤指术后痛觉及感觉恢复更佳,值得临床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 皮瓣修复 指腹缺损 痛觉 感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行腓肠神经血管轴形皮瓣修复踝关节深度创面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硕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9年第2期27-29,共3页
目的:总结应用逆行腓肠神经血管轴形皮瓣修复踝部深度创面的相关技术问题,提高手术效果,避免术后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6年10月笔者科室收治的8例应用逆行腓肠神经血管轴形皮瓣修复踝部深度创面患者,归纳总结术中相关技... 目的:总结应用逆行腓肠神经血管轴形皮瓣修复踝部深度创面的相关技术问题,提高手术效果,避免术后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6年10月笔者科室收治的8例应用逆行腓肠神经血管轴形皮瓣修复踝部深度创面患者,归纳总结术中相关技术问题,对手术设计、注意事项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予以分析。结果:本组共8例,术后7例切口一期愈合,1例出现皮瓣下渗液,冲洗引流后皮瓣愈合,创面封闭;1例并发供瓣区植皮部分皮肤坏死。8例足外侧区感觉麻木(3个月后均自行恢复),术后无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逆行腓肠神经血管轴形皮瓣修复踝部深度创面,安全可靠,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肠神经血管 轴形皮瓣 踝关节 深度创面 转移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峡县"5·17"爆炸烧伤患者的特点与救治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硕 杨丙厚 +7 位作者 李翔 孙羽飞 曹书广 祝天华 徐闽军 李雪银 李天宇 赵俊祥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96-1199,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西峡县"5·17"爆炸烧伤特点与救治,探讨特大爆炸事故的救治策略。方法以西峡县"5·17"爆炸事故中,南阳烧伤创伤医疗中心接诊的13例严重爆炸烧伤患者为对象,详细记录患者性别、年龄、烧伤面... 目的回顾性分析西峡县"5·17"爆炸烧伤特点与救治,探讨特大爆炸事故的救治策略。方法以西峡县"5·17"爆炸事故中,南阳烧伤创伤医疗中心接诊的13例严重爆炸烧伤患者为对象,详细记录患者性别、年龄、烧伤面积、烧伤深度,烧伤合并伤及并发症、呼吸功能维持、休克期复苏补液、休克期后切痂微粒皮肤移植等信息,分析器官功能支持及90d综合治疗效果。结果依靠区域创伤医疗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及时完成了伤员的紧急救援期三级救治是西峡县特大爆炸事故救治工作的主要模式,其中一、二级救治是关键环节。三级救治模式包括:事故当地医院为一级急救医疗机构,县医院为二级急救医疗机构,其他上级医疗机构为三级急救医疗机构。各级医疗机构接到救援报告后,立即启动院前和院内急救流程,组建烧伤创伤综合救治团队,包括:烧伤外科、急诊科、普通外科、骨科、胸外科、神经外科、整形外科、重症医学科、输血科、麻醉科、介入放射学专业等相关学科。13例烧伤患者均为男性,合并吸入性损伤、爆震伤、血气胸、颅脑损伤、骨折等,其中8例(61.54%)出现多器官障功能碍综合征(MODS),主要累及呼吸、循环、肝脏、胃肠道、肾脏及凝血功能。通过多学科协作救治,6例重度烧伤患者经保持气道通畅、复苏补液及清创换药等综合治疗,创面愈合痊愈出院;7例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中,1例颅底骨折并颅脑开放性损伤、广泛颅内出血、血气胸,于9h后死亡;1例早期切开减张处渗出明显,于伤后24h内死亡;余5例休克期平稳度过后第4天起开始切痂微粒皮+同种异体皮移植,1周后进行第2轮微粒皮肤移植手术,但均合并脓毒症或真菌性感染而死亡。结论西峡县特大爆炸中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病程中多出现MODS和感染,多学科协作救治可增加其生存并降低伤残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事故 区域创伤医疗中心 感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