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液净化优质护理服务-透析室责任制护理的优点 被引量:5
1
作者 李高利 蔡岳明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19期275-276,共2页
目的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把责任制护理模式细化到血液净化的工作中去,提高护理质量,增进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提高患者的顺应性,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实施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实施护士长、责任区组长、责任护... 目的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把责任制护理模式细化到血液净化的工作中去,提高护理质量,增进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提高患者的顺应性,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实施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实施护士长、责任区组长、责任护士三级管理制度,改革护士分工排班模式,护士分管患者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相互兼顾,责任护士提供全程、连续无缝隙的护理,注重健康教育、人文关怀,创建温馨轻松的治疗环境。结果医护患在工作中开展中不断提出好的建议和方法,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提高了,能很好的跟医护合作,患者的一般状况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患者满意度达到99.7%。结论在血液净化中心实施责任制护理,有利于护士对患者状况的系统全面把握,给与及时的指导建议,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患者群体的生活质量及患者的依从性,有利于对透析群体的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净化 责任制护理 优质护理服务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失衡综合征的防治与护理措施 被引量:3
2
作者 李高利 马峥嵘 蔡岳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年第18期116-117,共2页
目的通过对血液透析失衡综合征的防治和整体化护理积极探索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透析过程中分别对新透析患者、易发生透析失衡的重点患者个性化地采取①限制透析膜面积,降低血液、透析液流量;②在透析中、后分别静点高渗糖或甘露醇;③... 目的通过对血液透析失衡综合征的防治和整体化护理积极探索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透析过程中分别对新透析患者、易发生透析失衡的重点患者个性化地采取①限制透析膜面积,降低血液、透析液流量;②在透析中、后分别静点高渗糖或甘露醇;③选择钠曲线透析;④给患者提供整体的护理措施等。结果我科从2007年7月至2011年7月,4年共完成血液透析48000例中发生透析失衡共计1159例,透析失衡发生率明显低于统计学3.4%~20%的水平。结论通过积极的防治与护理增加了透析患者对透析医嘱的依存性,减少了透析失衡的发生率,最终改善了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失衡综合征 防治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重症结核性脑膜炎合并脑积水的临床疗效研究
3
作者 林立 张娜 王利锋 《临床研究》 2017年第9期57-58,共2页
目的分析重症结核性脑膜炎合并脑积水患者应用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2 0 1 5年 1 2 月- 2017年 04 月在本院收治的重症结核性脑膜炎合并脑积水患者 1 6 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脑室腹腔分流术进行治疗.观察并比 较患者治疗... 目的分析重症结核性脑膜炎合并脑积水患者应用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2 0 1 5年 1 2 月- 2017年 04 月在本院收治的重症结核性脑膜炎合并脑积水患者 1 6 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脑室腹腔分流术进行治疗.观察并比 较患者治疗前后的脑脊液参数、脑室体部宽度指数以及颅压.结果 治疗后患者的脑室体部宽度指数( 2. 83±0. 18)、氯化物 (116. 90±2. 23)mmol/L较治疗前脑室体部宽度指数( 2. 12±0 . 12 )、氯化物( 93. 52±3. 40)mmol/L明显升高,其腺苷脱氢 酶( 4. 16±0. 12)U/L、脑脊液蛋白( 0. 45±0. 09)g/L、白细胞数( 17. 40±2. 60)× 106/L 以及颅压( 82. 2 2± 11. 72)mmH20 较 治疗前腺苷脱氢酶( 10. 81 ± 1. 10) U/L、脑脊液蛋白( 2. 21 ± 0. 50) g/L、白 细胞数( 292. 20 ± 50. 00) × 106/ L 以及颅压 (265. 20±30. 79)mmH20 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 05乂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重症结核性脑膜炎合并 脑积水的效果明显,能够有效改善脑脊液参数、脑室体部宽度指数等相关指标水平,降低患者颅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 结核性脑膜炎 脑积水 脑室腹腔分流术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百草枯中毒的早期血液净化联合激素和环磷酰胺冲击治疗 被引量:10
4
作者 纪永松 杜凯阳 +1 位作者 郭伟萍 刘洪亮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88-389,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血液净化联合大剂量激素、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百草枯中毒的疗效。方法23例患者人院后先给予洗胃、导泻、口服吸附剂活性炭,1h内开始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滤过的血液净化治疗,给予甲泼尼龙和环磷酰胺冲击治疗,为防止治疗中... 目的探讨早期血液净化联合大剂量激素、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百草枯中毒的疗效。方法23例患者人院后先给予洗胃、导泻、口服吸附剂活性炭,1h内开始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滤过的血液净化治疗,给予甲泼尼龙和环磷酰胺冲击治疗,为防止治疗中病情反复采用降阶梯疗法逐步减少血液净化及激素和环磷酰胺治疗剂量。结果23例中毒患者存活19例,死亡4例,病死率为17.4%。存活的19例中毒患者入院时和住院期间肝肾功能、动脉血气分析、肺部CT未见异常,随访6个月肝肾功能、肺部CT未见异常。4例死亡病例人院时动脉血气分析、肺部CT均未见异常,均在第3~7天出现胸闷、干咳症状,指尖脉氧饱和度下降,动脉血气分析示I型呼吸衰竭,肺部CT证实已出现肺间质纤维化,肝肾功能、淀粉酶在入院的第1~5天出现轻度异常,最终发展至多脏器功能衰竭;其中3例在入院后5d死亡,1例在人院后13d死亡。结论对于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早期开始血液净化联合大剂量激素、环磷酰胺冲击治疗,有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草枯 中毒 血液透析过滤
原文传递
局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动静脉内瘘闭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被引量:10
5
作者 纪永松 郭伟萍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4年第7期490-491,共2页
目的 观察局部尿激酶溶栓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急性动静脉内瘘闭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内瘘闭塞诊断明确的患者41例,于动静脉内瘘桡动脉侧距离内瘘吻合口2 ~3 cm处,朝向吻合口方向直接穿刺,穿刺成功后由微量泵持续泵... 目的 观察局部尿激酶溶栓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急性动静脉内瘘闭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内瘘闭塞诊断明确的患者41例,于动静脉内瘘桡动脉侧距离内瘘吻合口2 ~3 cm处,朝向吻合口方向直接穿刺,穿刺成功后由微量泵持续泵入尿激酶每小时10万单位,停止用药时间为内瘘静脉走向血管杂音响亮后2小时或治疗8小时后内瘘静脉侧仍未闻及血管杂音.结果 急性动静脉内瘘闭塞46例次中溶栓成功38例次,有效率为82.6%,剂量为39.8万单位,内瘘吻合口闻及血管杂音距离治疗开始时间为0.5 ~16小时,平均2.5小时,凝血指标基本无变化,无1例发生脏器出血和血栓栓塞等并发症.结论 内瘘闭塞是否溶栓成功与原发病无相关性.局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动静脉内瘘闭塞为一种有效治疗方法,其临床操作简单,出血风险率低,治疗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内瘘 尿激酶 局部溶栓
原文传递
皮层电极下联合手术治疗癫痫的疗效探讨
6
作者 林立 张娜 王利锋 《临床研究》 2018年第4期84-85,共2页
目的对皮层电极下联合手术治疗癫痫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在河南宏力医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癫痫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双盲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皮层电极下联... 目的对皮层电极下联合手术治疗癫痫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在河南宏力医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癫痫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双盲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皮层电极下联合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PET、SPECT等检查和伽马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8.00%、6.00%,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高,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内的复发率仅为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层电极下联合手术治疗癫痫是切实可行的,通过皮层电极对癫痫灶准确定位,可有效提升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层电极 手术 癫痫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