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2篇文章
< 1 2 5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和谐公寓文化建设摭谈——以河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为例
1
作者 康海军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 2014年第12期14-15,共2页
随着高校改革的深化,被视为大学生的"第一社会""第二家庭"和"第三课堂"的大学生公寓地位日益突出,作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休闲娱乐和学习的主要场所——学生公寓,其所存在的问题也随之凸显出来。
关键词 公寓文化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院校大学生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河南师范大学为例 被引量:6
2
作者 陈羿帆 《科技风》 2020年第15期245-245,共1页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培养一名合格的大学生,国家在严抓素质教育的同时,也逐渐在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本文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法,探究河南师范大学传统心理健康监控干预机制仍然存在的问题,学生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通过分析...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培养一名合格的大学生,国家在严抓素质教育的同时,也逐渐在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本文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法,探究河南师范大学传统心理健康监控干预机制仍然存在的问题,学生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通过分析给出解决存在问题的对策,优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健康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图书馆藏古籍纸背明代仓储管理文献的内容与价值
3
作者 张琛 刘苗苗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5年第2期92-95,共4页
《乐书》纸背仓储文书具有体量大、资料原始、内容丰富等特点,其文字内容披露了明代中期南京仓场仓储管理的诸多细节,主要包括仓厫、草场的护理;粮、米、麦、豆、席、草的物资管理;大使、副使、经历、办事官、攒典、军斗、军余、草库的... 《乐书》纸背仓储文书具有体量大、资料原始、内容丰富等特点,其文字内容披露了明代中期南京仓场仓储管理的诸多细节,主要包括仓厫、草场的护理;粮、米、麦、豆、席、草的物资管理;大使、副使、经历、办事官、攒典、军斗、军余、草库的人员管理;粮仓与粮仓、粮仓与草场、草场与草场之间的公务管理等。这批文书的出现能够推进明代仓储管理研究的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籍纸背 仓储管理 明代 史料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重翔实 瑕不掩瑜——《河南大学图书馆史》读后 被引量:4
4
作者 苏全有 史晓明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9-112,共4页
李景文博士主编、郭鸿昌馆长等人撰写的《河南大学图书馆史》一书于2008年底由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乃一部厚重之作,这主要体现在史料翔实,发掘广泛;内容充实,结构整备;秉笔直书,客观公正三个方面。该书的出版意义在于推动了我国大... 李景文博士主编、郭鸿昌馆长等人撰写的《河南大学图书馆史》一书于2008年底由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乃一部厚重之作,这主要体现在史料翔实,发掘广泛;内容充实,结构整备;秉笔直书,客观公正三个方面。该书的出版意义在于推动了我国大学图书馆史的研究,促进了河南省大学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明确了河南大学图书馆发展的方向等。至于该书的不足可谓瑕不掩瑜,笔者期待殷殷,愿其在以后再版和更深入的研究中能进一步开拓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大学 图书馆 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极家族与乡村社会——基于河南温县陈家沟练拳活动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守谦 路丹 宋芳 《兰台世界(上旬)》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5-76,共2页
陈氏太极拳不但是太极拳的重要分支,也是中国拳术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作为陈氏太极拳的最初传承人,河南温县陈家沟的陈氏家族在因拳受益的同时,也在一招一式之间影响甚至塑造着当地乡村社会。
关键词 陈氏太极拳 乡村社会 陈氏家族 陈家沟 温县 河南 史考 练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师历史教学乡土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河南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4
6
作者 鞠明库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134-136,共3页
新课改背景下,开发和利用乡土史课程资源已成为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对高师历史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高师历史教学乡土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方法主要有:开设乡土历史文化专题课程、在通史课程中增加乡土史的内... 新课改背景下,开发和利用乡土史课程资源已成为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对高师历史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高师历史教学乡土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方法主要有:开设乡土历史文化专题课程、在通史课程中增加乡土史的内容、指导学生尝试进行中学乡土校本课程的编写、指导毕业生在教学实习中灵活运用乡土课程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师历史教学 乡土史课程资源 开发与利用 河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27-1930年河南中山大学述略
7
作者 苏全有 陈岩 《焦作大学学报》 2013年第1期115-119,共5页
1927-1930年的河南中山大学,是当时国内五所中山大学之一,在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上享有盛誉。它顺应北伐的发展而改组。它的改组与发展,对河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等院校的建立或发展壮大都有直接的关系。河南中山大学时期,院系与课程设... 1927-1930年的河南中山大学,是当时国内五所中山大学之一,在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上享有盛誉。它顺应北伐的发展而改组。它的改组与发展,对河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等院校的建立或发展壮大都有直接的关系。河南中山大学时期,院系与课程设置更加合理,具有留学经历的专家进一步增多,图书馆的馆藏与设备进一步完善,为师生的学术研究提供了强力支撑,众多学子走向社会,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中山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 河南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师范生养成教育的融合 被引量:4
8
作者 鲍颖建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56-59,共4页
养成教育是师范院校培养高质量毕业生的重要一环。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很多有价值的师范生养成教育资源,结合优秀传统文化开展师范生养成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在当前的高校教育中,二者的融合还存在很多问题,如优秀传统文... 养成教育是师范院校培养高质量毕业生的重要一环。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很多有价值的师范生养成教育资源,结合优秀传统文化开展师范生养成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在当前的高校教育中,二者的融合还存在很多问题,如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缺失、系统性不强、效果不理想等。因此,高等师范院校要不断调整培养方案、改革教学问题、注重校园文化建设、促进角色转化等,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与师范生养成教育的融合,既可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又可以培养师范生的健全人格和高尚道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师范生 养成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心素养导向下地方高师院校历史师范生培养的新思考 被引量:1
9
作者 鞠明库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60-64,共5页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不仅给中学历史教师带来新的挑战,也给地方高师院校历史师范生培养提出了新的课题。当前,不少高师院校历史院系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诸如培养目标略有偏差、与中学课改脱节、教学技能训练不足、专业素...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不仅给中学历史教师带来新的挑战,也给地方高师院校历史师范生培养提出了新的课题。当前,不少高师院校历史院系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诸如培养目标略有偏差、与中学课改脱节、教学技能训练不足、专业素养及教研能力培养重视不够等问题。核心素养导向下,高师院校历史专业需要积极调整培养目标,对接基础教育改革,加强教学技能训练,提高师范生专业素养和教研能力。只有多管齐下、协调推进、综合实施,才能提高历史师范生的培养质量,更好地发挥高师院校服务基础教育的固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基础教育改革 地方高师院校 历史师范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新农村建设中文化遗存的保护——以河南省原阳县为例
10
作者 李莎莎 许昊 薛文斌 《传承》 2012年第11期68-69,共2页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稳步推进,广大农村的生活条件和生活环境都发生了明显的改善,但是由于民众对新农村建设认识上的偏差,文化遗存保护意识的淡薄以及政府和相关部门文化遗存保护观念的落后等原因,致使新农村建设与传统文化遗存保...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稳步推进,广大农村的生活条件和生活环境都发生了明显的改善,但是由于民众对新农村建设认识上的偏差,文化遗存保护意识的淡薄以及政府和相关部门文化遗存保护观念的落后等原因,致使新农村建设与传统文化遗存保护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河南省原阳县文化遗存较多,研究它在文化遗存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对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新农村建设和文化遗存保护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文化遗存保护 原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类高校大学生“慢就业”现象研究——以河南省内医学类高校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花培培 《中国就业》 2019年第4期46-47,共2页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的择业就业理念发生显著变化。他们逐渐摆脱'毕业即就业'的传统模式,开始倾向于选择在毕业之后以游学、旅游、志愿服务或升学深造等方式思考未来的发展方向,经历一段职业探索期,以做出更为理想的职业选择,即&#...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的择业就业理念发生显著变化。他们逐渐摆脱'毕业即就业'的传统模式,开始倾向于选择在毕业之后以游学、旅游、志愿服务或升学深造等方式思考未来的发展方向,经历一段职业探索期,以做出更为理想的职业选择,即'慢就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州大学医学院 河南省 医学类 医学生 高校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世纪牛津大学特权兴衰之历史考察
12
作者 江橙 《西部学刊》 2023年第14期144-148,共5页
中世纪牛津大学不仅为国王培养了治国理政的人才,而且还为基督教提供了宣扬宗教思想的舞台,故得到了国王和教会的庇护,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教育、司法和城市管理等各种特权。中世纪末期因市民的极力抵制、国王和教会的反对,牛津大学的司法... 中世纪牛津大学不仅为国王培养了治国理政的人才,而且还为基督教提供了宣扬宗教思想的舞台,故得到了国王和教会的庇护,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教育、司法和城市管理等各种特权。中世纪末期因市民的极力抵制、国王和教会的反对,牛津大学的司法审判和城市管理的特权逐渐丧失。牛津大学与牛津城之间的关系也从冲突走向缓和,市、校开始和谐共生。对中世纪牛津大学特权兴衰的考察,无疑将有助于深化学界对大学发展与统治者、市政当局之间关系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世纪 牛津大学 特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日报》有关河南省辉县市的历史记忆
13
作者 苏全有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10-16,共7页
河南省辉县市的历史记忆,是学术界研究的短板。《人民日报》有关辉县市的报道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1946年8月至1949年初,主要报道军事事件,包括战争过程、群众支前及解放区建设;二是1949年初到1977年间,主要报道农业发展,包括农田... 河南省辉县市的历史记忆,是学术界研究的短板。《人民日报》有关辉县市的报道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1946年8月至1949年初,主要报道军事事件,包括战争过程、群众支前及解放区建设;二是1949年初到1977年间,主要报道农业发展,包括农田水利建设、农业生产及辉县人民干得好;三是1977年到2017年间,主要报道工商、党务政务及文化教育等。作为中原地区地方现代化的缩影,辉县市的发展历程昭示了我国现代化必须是全方位的立体推进才能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县市 《人民日报》 历史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辛亥革命历史地位新论
14
作者 苏全有 李文洁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6期65-70,共6页
武昌起义爆发后,全国各省纷纷独立。以开封起义为标志的河南辛亥革命因晚于其他各省的独立运动,故其地位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凸显。事实上,河南处于封建势力和北洋势力的双重控制下,其革命难度明显高于其他各省。在如此严峻背景下,以张... 武昌起义爆发后,全国各省纷纷独立。以开封起义为标志的河南辛亥革命因晚于其他各省的独立运动,故其地位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凸显。事实上,河南处于封建势力和北洋势力的双重控制下,其革命难度明显高于其他各省。在如此严峻背景下,以张钟端为首的河南辛亥革命者突破诸多束缚,以多样化的革命方式和英勇无畏的精神在河南大地上竖起了辛亥革命的旗帜,为南方革命党人进入北方打开了门户,有力支援了全国的反清革命,并为日后河南的独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 辛亥革命 历史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市场与明清河南解盐引地调整
15
作者 吕小琴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3-109,共7页
食盐需求相对稳定,但无论是地质缓慢的演变,还是极端天气的巨大破坏,都会或长期或短期、程度不一地影响盐业生产,进而影响引地食盐的供给,继而催生引地调整的需求。河南解盐引地在明清五百余年间共经历四次调整。从表面上看,是灾害导致... 食盐需求相对稳定,但无论是地质缓慢的演变,还是极端天气的巨大破坏,都会或长期或短期、程度不一地影响盐业生产,进而影响引地食盐的供给,继而催生引地调整的需求。河南解盐引地在明清五百余年间共经历四次调整。从表面上看,是灾害导致了引地食盐产量、质量和价格的变动,其深层原因则是在人为和自然长期相互作用下河东盐池环境变迁造成的负效应累积。引地是食盐专卖体制的基本制度,明清河南解盐引地调整,体现了明清盐业国家治理中“刚性”体制与“弹性”机制的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河南解盐 引地调整 灾害 环境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身份视域下的陈独秀与五四新文化运动
16
作者 李帅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4-142,共9页
1917年陈独秀成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新身份给陈独秀带来了新的资源。首先,陈独秀能够以北京大学同人为基础组建《新青年》杂志的核心编辑与作者。其次,陈独秀的个人影响力得到了空前的提升,成为时人眼中的新文化“钜子”。但在新文化运... 1917年陈独秀成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新身份给陈独秀带来了新的资源。首先,陈独秀能够以北京大学同人为基础组建《新青年》杂志的核心编辑与作者。其次,陈独秀的个人影响力得到了空前的提升,成为时人眼中的新文化“钜子”。但在新文化运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尤其是新旧冲突加剧的情况下,陈独秀的文科学长与思想领袖双重身份之间发生了冲突。面对北洋政府的压力,蔡元培通过解除陈独秀的官方身份作为回应。官方身份的解除加速了陈独秀由思想领袖向革命领袖的转变,其个人身份的转换也为中国革命开辟了崭新的历史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独秀 文科学长 思想领袖 五四新文化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对泥古与崇古并存--论黄遵宪中西文化观的双重性
17
作者 苏全有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90-94,共5页
论及黄遵宪的中西文化观,学术界普遍认定其反对泥古,却忽略了其思想的双重性,即反对泥古与崇古并存。黄遵宪的崇古思想十分丰富,主要体现之一就是尊崇孔子,奉之为万世之师,至高无上,几近神化;体现之二是西学中源说,这其中西学墨源说是... 论及黄遵宪的中西文化观,学术界普遍认定其反对泥古,却忽略了其思想的双重性,即反对泥古与崇古并存。黄遵宪的崇古思想十分丰富,主要体现之一就是尊崇孔子,奉之为万世之师,至高无上,几近神化;体现之二是西学中源说,这其中西学墨源说是核心。学术界强调黄遵宪反对泥古是片面的,以偏概全,背离了历史的真相。崇古思想的被忽略、被漠视,直接导致黄遵宪被拔高,甚至失真。之所以如此,原因在于长期以来学术界对黄遵宪的研究是在认同的基础之上生成认知。黄遵宪之所以被片面塑造成反对泥古的“典型”,与我国近代以来的反对泥古潮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遵宪 文化观 泥古 崇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十年来近代河南社会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18
作者 苏全有 董苗苗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119-126,共8页
作为河南学术界方兴未艾的研究领域,近十年近代河南社会史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具体内容:一是人口与灾荒,其中人口方面包括人口分布和人口移动,灾荒方面包括灾荒类别、影响、赈灾等;二是妇女、婚姻家庭和婚俗,关注点在于根据地和其他... 作为河南学术界方兴未艾的研究领域,近十年近代河南社会史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具体内容:一是人口与灾荒,其中人口方面包括人口分布和人口移动,灾荒方面包括灾荒类别、影响、赈灾等;二是妇女、婚姻家庭和婚俗,关注点在于根据地和其他区域妇女家庭以及婚俗;三是社会阶层,包括学生、士绅、工人、商人和农民等;四是会党、土匪与宗教,包括近代河南的红枪会、基督教、土匪等。至于存在的不足体现为研究内容有缺失和史料发掘不足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 社会史 河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政府时期丁恩河南盐务改革探析
19
作者 李丽霞 李曙光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63-67,共5页
北京政府时期,袁世凯以盐税为抵押,签订善后借款合同,西方国家为保证借款能顺利偿还,派丁恩到中国进行盐政改革,主张取消引岸专商制度,实行食盐自由贸易。由于引商的反对、民众的怀疑态度,丁恩先在河南地区进行改革尝试,额定盐价、调整... 北京政府时期,袁世凯以盐税为抵押,签订善后借款合同,西方国家为保证借款能顺利偿还,派丁恩到中国进行盐政改革,主张取消引岸专商制度,实行食盐自由贸易。由于引商的反对、民众的怀疑态度,丁恩先在河南地区进行改革尝试,额定盐价、调整盐务管理机构、遏制私盐流通等,这些措施的实施虽遇到各种阻力,但增加了河南盐税收入,促进了河南盐务近代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政府时期 丁恩河南盐务改革 河南盐务近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49年后《人民日报》有关慈善的历史记忆
20
作者 苏全有 黄啸雨 《河南开放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71-76,共6页
关于1949年后中国社会对慈善认识的变化,学术界的研究还很不够。以《人民日报》为视域,该报在70多年里有关“慈善”的报道,其视角的变化按照时间顺序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20世纪50—70年代,重点对帝国主义的伪慈善展开“批判和谴责”;20世... 关于1949年后中国社会对慈善认识的变化,学术界的研究还很不够。以《人民日报》为视域,该报在70多年里有关“慈善”的报道,其视角的变化按照时间顺序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20世纪50—70年代,重点对帝国主义的伪慈善展开“批判和谴责”;20世纪80—90年代,“为‘慈善’正名”;21世纪初至2009年底,“‘慈善’事业蓬勃发展”;2010年初至2023年底,“发展新时期,呈现新特点”。《人民日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机关报,其报道的内容自然以中国共产党的政策为导向。新中国成立后该报对“慈善”报道的视角呈现清晰的阶段性变化,其根本原因在于党内政策的根本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日报》 慈善 观念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