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耕地保护经济补偿的理论基础分析
被引量:1
- 1
-
-
作者
牛海鹏
宋建蕊
穆向丽
牛会娟
-
机构
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
河南理工大学土地经济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
河南省郑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铁路运输处
-
出处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2013年第4期404-409,共6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编号:11YJC790139)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编号:2012CJJ065)
+2 种基金
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编号:2011GGJS-05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11CJY050)
河南理工大学博士基金项目(编号:B2011-045)
-
文摘
将生态经济学、资源环境经济学等理论进行融合,并结合耕地作为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的特殊性和作为资源分布的差异性,提出耕地保护外部性的内部化是耕地保护经济补偿的核心问题和环境经济学的基础,公共物品属性是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政策途径选择的公共经济学基础,生态系统服务及其价值(效益)理论是确定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标准的价值基础和理论依据,城乡与区域统筹发展是耕地保护区内和区际经济补偿体系构建的依据和目标,从而为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
关键词
耕地保护
经济补偿
外部性
理论基础
-
Keywords
cultivated land protection
economic compensation
externality
theoretical basis
-
分类号
F30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323.21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中国中心城市的外向功能联系与时空格局
被引量:11
- 2
-
-
作者
王海江
苗长虹
刘春国
茹乐峰
-
机构
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
河南理工大学土地经济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
出处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17,共7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0YJC79025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71081)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09JJD790013)
-
文摘
基于城市流的中心城市外向功能联系研究视角,依据全国287个中心城市对外服务能力及其时空的变化,探讨区域空间结构模式的形成与演化过程。研究认为,中心城市外向功能联系构成区域空间结构形成演化的主要动力。我国区域空间结构从西部到中东部、从中部及东北到东部沿海地区,总体上呈现出低水平均衡分布、单核心极化—扩散、多核心极化—扩散、高水平均衡4个演化阶段。中心城市对外服务能力区域差异明显,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地区的外向功能较强,城市群的集聚程度和对外服务能力呈现出规模递增趋势。
-
关键词
区域空间结构
外向功能联系
对外服务能力
城市流
城市群
-
Keywords
model of regional spatial structure
external function links
external service capabilities
urbanflows
urban agglomerations
-
分类号
K902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
-
题名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2
- 3
-
-
作者
常春勤
乔旭宁
-
机构
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
河南理工大学土地经济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
出处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40-244,共5页
-
基金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农村土地调查多时态数据匹配与规则化重建技术研究"(2012BAJ23B04)
河南省软科学计划项目"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管理模式创新研究"(132400410703)
-
文摘
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调整面临着很多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为给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基于城乡统筹和用地节约的基本理念,以城乡空间布局调整和人口转移同步协调发展为目标,针对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的技术问题进行研究,构建了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调整目标定量识别模型、调整过程综合控制体系和调整方案弹性实施机制。以河南省济源市梨林镇为试点,结合梨林镇总体规划对以上技术进行集成验证,结果表明,各项技术应用路径和实施方案设计合理,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
城乡统筹
新农村建设
迁村并点
村镇体系
-
Keywords
rural residential area
urban and rural overall development
new rural construction
merger of villages
town and village system
-
分类号
S9
[农业科学—水产科学]
-
-
题名快速城镇化背景下乡村空间布局优化技术体系构建
被引量:3
- 4
-
-
作者
常春勤
乔旭宁
-
机构
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
河南理工大学土地经济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
出处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4年第11期62-66,共5页
-
基金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农村土地调查多时态数据匹配与规则化重建技术研究"(2012BAJ23B04)
河南省软科学计划项目"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管理模式创新研究"(132400410703)
-
文摘
基于城乡统筹和用地节约的基本理念,以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城乡空间布局调整和人口转移同步协调发展为目标,针对乡村空间布局调整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研究,构建了乡村空间布局调整目标定量识别、调整过程综合控制与调整方案弹性分步实施相结合的技术体系。该技术体系为迁村并点提供了定量的科学依据,体现了新农村建设的"生产+生活+生态"保障原则,同时提高了村镇空间布局调整方案的可操作性,为推动城乡空间协调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
关键词
快速城镇化
乡村发展
城乡统筹
村镇体系
-
Keywords
rapid urbanization
rural development
overall urban-rural development
village and town system
-
分类号
TU982.29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
-
题名多情景下耕地生态效益支付和受偿意愿特征分析
被引量:1
- 5
-
-
作者
牛海鹏
高汉琦
-
机构
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
河南理工大学土地经济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
出处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5年第2期205-212,218,共9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外部性多层次边界视角的粮食主产区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及效应"(4137152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1YJC790139)
+1 种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3M530337)
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学者资助项目(2014-YXXZ-34)
-
文摘
[目的]分析耕地生态效益支付意愿(WTP)和受偿意愿(WTA)的不对称性与差异性,为耕地生态效益表征指标的选取提供依据。[方法]以焦作市耕地生态效益测算为例,在多情景下,基于条件价值评估法(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CVM)开展研究。[结果](1)WTP和WTA具有选择的差异性。在不同情景下,农户和城镇居民的受偿意愿均高于其支付意愿;(2)WTP和WTA具有分布的差异性。在不同情景下,WTP累积概率分布曲线明显位于WTA累积概率分布曲线上方;(3)WTP和WTA具有离散程度的不对称,WTA的离散程度明显高于WTP的离散程度,受访者对WTP的支付区间小于WTA的受偿区间;(4)WTP和WTA比值具有不对称性。受访城镇居民在不同情景下的WTA与WTP比值一般小于农户在不同情景下的WTA与WTP比值。[结论]结合不同情景下WTP和WTA不对称性与差异性,依据持有效应、耕地生态效益的非唯一性、WTA/WTP波动的差异性,可选取WTP作为CVM多情景下耕地生态效益测算的表征指标。
-
关键词
生态效益
不对称性
差异性
条件价值评估法(CVM)
多情景
支付/受偿意愿
-
Keywords
ecological benefits asymmetry dissimilarity contingent value method(CVM) multiple scenarios willingness to pay or to accept
-
分类号
F301.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居民点规模调控问题分析
- 6
-
-
作者
常春勤
-
机构
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
河南理工大学土地经济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
出处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974-2976,共3页
-
基金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J23B04)
河南省软科学计划项目(132400410703)
-
文摘
分析了城镇化快速发展背景下村庄发展规模调控面临的主要问题,指出村庄规模调控主要受到区域城镇化、土地利用规划、村庄用地现状及未来发展需求等多因素的影响,并分析了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以多目标平衡对接和提高方案的可操作性为目标构建了相应的目标模型,并由此提出了村庄用地规模调控的对策。
-
关键词
城镇化
农村居民点
规模调控
对策
-
Keywords
rural urbanization
residents in rural areas
scale regulation
countermeasures
-
分类号
F301.2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耕地保护经济补偿的基本问题分析及其政策路径
被引量:31
- 7
-
-
作者
牛海鹏
张杰
张安录
-
机构
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
河南理工大学土地经济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华中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
-
出处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27-437,共11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37152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编号:11YJC790139)
+1 种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编号:2013M530337)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编号:2012CJJ065)
-
文摘
文章从耕地保护外部性出发,对耕地保护经济补偿的基本问题进行了界定分析。分析认为:耕地保护的外部性是耕地非农化的根本原因;耕地保护外部性类型划分、供体与受体界定,是耕地保护经济补偿体系和补偿机制构建的基础;耕地保护外部效益的内部化是解决目前耕地保护外部性问题的根本途径;耕地保护外部性的测度能够为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标准确定提供依据;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标准弹性区间及其动态性反映了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实施的渐进性。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①应尽快构建区内和区际补偿一体化的动态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和补偿体系;②进一步巩固和落实农户耕地承包经营权的主体地位和耕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属性;③应将耕地外部效益统一纳入到耕地非农化成本核算体系;④建立和完善耕地保护经济补偿资金融资体系和法律保障体系;⑤提高公众的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参与意识,加强耕地外部效益和补偿机制的科学研究。
-
关键词
耕地保护
经济补偿
外部性
补偿机制
-
Keywords
cultivated land protection
economic compensation
externalities
compensationmechanism
-
分类号
F301.2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农村宅基地流转模式分析与制度选择
被引量:23
- 8
-
-
作者
张梦琳
-
机构
河南理工大学土地经济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
出处
《经济体制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5-89,共5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农村宅基地流转:模式
效应与管理政策"(13YJCZH249)
+1 种基金
河南理工大学博士基金项目"基于资源优化配置的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化流转研究"(B2011-09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外部性多层次边界的粮食主产区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及效应"(41371524)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本文通过横向对比解读农村宅基地流转模式的制度特征以及纵向总结考察模式的整体演化或变迁路径,认为各地因采取的方法与路径不同所产生的效应及其显著程度不同。其中,市场主导、宅基地跨区域流转更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和农民利益维护,但目前尚没有一种模式已经完全具备上述特征。因此,未来农村宅基地流转制度改革应强调以农民为交易主体的市场竞争性原则,突出远距离的跨区域流转,注重政府的引导与规范,发挥中介机构作用,同时还应协同相关制度的建设与改革。
-
关键词
农村宅基地
流转
模式比较
制度选择
-
分类号
F301.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