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BeAg与原发性肝癌和病毒相关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于静 刘博伟 +3 位作者 袁媛 兰玲 张昊 贾长河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391-1393,共3页
目的研究HBeAg阴性与HBeAg阳性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特点和病毒相关因素的差异,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02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住院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将患者分为HBeAg阳性组和阴性组。分析两组门脉癌栓、AFP水平、HBV DNA定量、Chil... 目的研究HBeAg阴性与HBeAg阳性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特点和病毒相关因素的差异,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02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住院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将患者分为HBeAg阳性组和阴性组。分析两组门脉癌栓、AFP水平、HBV DNA定量、Child-Paugh分级及肝组织病理学指标的差异。结果 HBeAg阴性原发性肝癌895例,占总数的87.1%;HBeAg阳性原发性肝癌133例,占总数的12.9%;HBeAg阳性组合并门脉癌栓的比例为18.6%,显著高于HBeAg阴性组的11.8%(χ2=4.46,P=0.035)。HBeAg阳性组HBV DNA定量对数均值显著高于HBeAg阴性组(χ2=12.81,P=0.00);HBeAg阳性组Child-Paugh分级为B级和C级的分别为18.3%和15.0%,明显高于HBeAg阴性组的12.9%和1.0%;HBeAg阳性组肝纤维化分期为4期的比例为35.5%,明显高于HBeAg阴性组的24.5%(χ2=4.98,P=0.026)。两组在AFP等指标上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同HBeAg阴性原发性肝癌相比,HBeAg阳性肝癌患者肝组织学损害程度较重,合并门脉癌栓、肝硬化更为常见,预后更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乙肝病毒E抗原 HBV DNA Child-Paugh分级 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纤维化大鼠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的培养及鉴定 被引量:4
2
作者 刘冉 兰玲 +1 位作者 刘博伟 于静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335-1340,共6页
目的建立肝纤维化大鼠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EPCs)的体外培养体系,为自体细胞移植促进肝血管再生、治疗肝纤维化提供合适的供体细胞。方法 Wistar大鼠皮下注射CCl4,制作肝纤维化模型;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从肝纤维化大鼠骨髓中分离单个核细... 目的建立肝纤维化大鼠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EPCs)的体外培养体系,为自体细胞移植促进肝血管再生、治疗肝纤维化提供合适的供体细胞。方法 Wistar大鼠皮下注射CCl4,制作肝纤维化模型;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从肝纤维化大鼠骨髓中分离单个核细胞,并用差速贴壁培养法进行体外诱导培养成EPCs;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型和纯度,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和结合荆豆凝集素双荧光染色鉴定其吞噬功能,血管网形成实验鉴定其成血管功能。结果细胞培养14 d后呈现铺路石样结构;EPCs(63.9%±2.15%,P<0.05)为CDl33/VEGFR2双阳性细胞;,EPCs具有成熟内皮细胞的吞噬功能,并能形成稳定的血管网样结构。结论利用本实验室培养体系,肝纤维化大鼠骨髓细胞能被成功诱导培养为具有特征性表型和功能的EP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骨髓 内皮祖细胞 培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0基因修饰骨髓源性肝干细胞移植对肝纤维化大鼠细胞外基质积聚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兰玲 陈源文 +2 位作者 孙超 刘博伟 孙巧玲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2231-2236,共6页
目的:评价IL-10基因修饰骨髓源性肝干细胞(BDLSCs)移植对肝纤维化大鼠细胞外基质(ECM)积聚的影响.方法:利用免疫磁珠细胞分选(magnetic bead cell sorting,MACS)方法分选大鼠β2m-/Thy-1+BDLSCs.将腺病毒介导的IL-10基因转导至BDLSCs,采... 目的:评价IL-10基因修饰骨髓源性肝干细胞(BDLSCs)移植对肝纤维化大鼠细胞外基质(ECM)积聚的影响.方法:利用免疫磁珠细胞分选(magnetic bead cell sorting,MACS)方法分选大鼠β2m-/Thy-1+BDLSCs.将腺病毒介导的IL-10基因转导至BDLSCs,采用ELISA法检测IL-10蛋白分泌水平.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BDLSCs组及BDLSCs/IL-10组.采用PCR法检测Y染色体性别决定基因Sry;采用VG染色法观测肝组织胶原沉积面积;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表达;采用碱水解法检测肝组织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浓度;ELISA法检测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和Ⅲ型前胶原(PCⅢ)等细胞外基质含量.结果:MASC法能成功分选纯化BDLSCs.IL-10修饰BDLSCs持续高浓度分泌IL-10蛋白至胞外,移植后能顺利种植于肝内,减轻胶原沉积,减少α-SMA表达从而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与BDLSCs组比较,BDLSCs/IL-10组大鼠肝组织Hyp水平显著降低(255.0±50.5μg/gvs373.0±26.7μg/g,P<0.01),血清HA,LN及PCⅢ水平也有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0.5±7.7μg/Lvs79.4±10.3μg/L,61.5±16.4μg/Lvs77.7±12.6μg/L,14.3±0.8μg/Lvs14.9±1.5μg/L,P<0.01或0.05).结论:IL-10基因修饰BDLSCs移植能有效减少肝纤维化大鼠ECM的积聚,为治疗肝纤维化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源性肝干细胞 白介素10 肝纤维化 细胞外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患者燃起希望
4
作者 于静 《肝博士》 2008年第5期21-21,共1页
今天是赵女士特别高兴的日子。一年前,因感腹胀,乏力,尿黄,食欲差,在当地医院被诊断为肝硬化晚期。诊断如晴天霹雳,把赵女士乃至她的家人打垮了。赵女士整日以泪洗面,情绪跌至冰点,因为她只有32岁。在爱人和双方父母陪同下来到... 今天是赵女士特别高兴的日子。一年前,因感腹胀,乏力,尿黄,食欲差,在当地医院被诊断为肝硬化晚期。诊断如晴天霹雳,把赵女士乃至她的家人打垮了。赵女士整日以泪洗面,情绪跌至冰点,因为她只有32岁。在爱人和双方父母陪同下来到河南省人民医院消化科就诊,医生在详细询问病史并做了系统检查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医院消化科 食欲差 肝硬化 河南省 检查后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0基因修饰干细胞移植对肝纤维化大鼠肝脏炎症和肝再生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兰玲 陈源文 +3 位作者 孙超 刘博伟 孙巧玲 李定国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915-920,共6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0(IL-10)基因修饰骨髓源性肝干细胞(BDLSC)移植对大鼠纤维化肝脏的炎症反应和肝再生的影响。方法雌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4组:(1)正常组(10只):皮下注射澉榄油3ml/kg,2次/周,首剂加倍,共注射8周;...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0(IL-10)基因修饰骨髓源性肝干细胞(BDLSC)移植对大鼠纤维化肝脏的炎症反应和肝再生的影响。方法雌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4组:(1)正常组(10只):皮下注射澉榄油3ml/kg,2次/周,首剂加倍,共注射8周;(2)模型组(16只):皮下注射体积分数40%CCl4和橄榄油(CCl4:儆榄油=2:3),3ml/kg,注射次数和时间同正常组,于第4周末经门静咏分支输注1ml无菌等渗盐水(NS);(3)BDLSC组(12只):造模方法同模型组,于第4周末经门静脉分支输注BDLSC 1ml(每毫升NS含BDLSC 2×10^5个),后续处理同模型组;(4)BDLSC/IL-10组(12只):造模方法同模型组,于第4周末经门静脉分支输注IL-10基因修饰BDLSC 1ml(每毫升NS含BDLSC 2×10^5个),后续处理同模型组。大鼠于造模第8周末处死,留取肝组织备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肝组织IL-10、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法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情况;分别采用实时定量PCR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组织肝细胞生长因子mRNA和增殖细胞核抗原蛋白的表达。根据不同资料采用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BDLSC能顺利种植于肝内,并至少维持4周。大鼠肝组织的IL-10/TNF-α比值,模型组为0.05±0.01,正常组为0.26±0.04(F=57.538,P〈0.01),BDLSC/IL-10组为0.68±0.21,BDLSC组为0.08±0.03,模型组比正常组明显降低,BDLSC/IL-10组比正常组明显升高。单纯BDLSC移植未能改善IL-10/TNFα比值降低情况。模型组大鼠肝组织病理学改变明显,炎症反应重,BDLSC组炎症有所减轻,BDLSC/IL-10组的肝组织形态接近正常组。模型组大鼠肝组织的肝细胞生长因子mRNA和增殖细胞核抗原蛋白表达增强,分别为0.0049±0.0009和8511.80±4560.34,F值分别为84.945和82.376,P值均〈0.01。BDLSC组二者表达进一步增强,分别为0.0145±0.0022和15785.21±6431.66,F值分别为84.945和82.376,P值均〈0.01,BDLSC/IL-10组较BDLSC组增强更明显,分别为0.0684±0.0190和44371.43±13865.65,P值分别为84.945和82.376,P值均〈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L-10基因修饰BDLSC移植能减轻纤维化肝脏的炎症反应,促进肝再生,为有效治疗肝纤维化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大鼠 白细胞介素10 细胞移植 治疗 骨髓源性肝十细胞
原文传递
内皮祖细胞研究进展 被引量:8
6
作者 刘冉 兰玲 于静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1年第7期628-630,共3页
内皮祖细胞是内皮细胞的前体,是一种多能干细胞,可在损伤信号诱导下迁移至损伤局部进一步增殖分化为成熟内皮细胞,参与血管新生和修复,还可参与心脏、肝脏、肺部和肾脏等单个器官障碍时的修复。本文就内皮祖细胞的分离、培养、鉴定及其... 内皮祖细胞是内皮细胞的前体,是一种多能干细胞,可在损伤信号诱导下迁移至损伤局部进一步增殖分化为成熟内皮细胞,参与血管新生和修复,还可参与心脏、肝脏、肺部和肾脏等单个器官障碍时的修复。本文就内皮祖细胞的分离、培养、鉴定及其功能与应用等方面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祖细胞 分离 培养 鉴定 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