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9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力推动介入放射学学科化发展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天晓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4期269-271,共3页
介入放射医学以微创治疗为特点,顺应了现代医学发展的潮流,具有广阔的前景。但近年来就介入放射医学的发展模式出现各种不同的争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认为介入放射医学是一门不断发展、完善的新兴临床学科,临床化、专业化、规范... 介入放射医学以微创治疗为特点,顺应了现代医学发展的潮流,具有广阔的前景。但近年来就介入放射医学的发展模式出现各种不同的争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认为介入放射医学是一门不断发展、完善的新兴临床学科,临床化、专业化、规范化是介入放射学科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河南省人民医院介入科独具特色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大家思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放射医学 发展模式 学科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脑血管科护士情感模拟体验初探
2
作者 冯英璞 张慧颖 +1 位作者 张婧爽 霍晓冉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6年第6期532-534,共3页
目的了解介入脑血管科护士在情感模拟体验过程中人文关怀能力的改变。方法分角色体验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及其家属在围术期24 h的感受,以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方法为指导,采用一对一深度访谈法收集资料,按Giorgi的分析程序进行资料分析。... 目的了解介入脑血管科护士在情感模拟体验过程中人文关怀能力的改变。方法分角色体验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及其家属在围术期24 h的感受,以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方法为指导,采用一对一深度访谈法收集资料,按Giorgi的分析程序进行资料分析。结果护士参与情感模拟体验之后,对情感模拟体验认同度得到了提高,人文关怀品质得到了提升,护理工作者之间的友谊得到了加强。结论情感模拟体验提升护士的人文关怀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模拟体验 人文关怀 脑血管介入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后胆管大出血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12
3
作者 曹会存 刘健 +6 位作者 李天晓 许岗勤 翟水亭 薛绛宇 王子亮 史帅涛 白卫星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1年第6期459-462,共4页
目的探讨介入疗法治疗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后胆管大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9例PTCD术后胆管大出血患者进行选择性血管造影和引流管造影,证实责任血管后进行介入治疗。结果对2例动脉胆管瘘患者行超选择性责任血管出血点近端... 目的探讨介入疗法治疗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后胆管大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9例PTCD术后胆管大出血患者进行选择性血管造影和引流管造影,证实责任血管后进行介入治疗。结果对2例动脉胆管瘘患者行超选择性责任血管出血点近端和远端栓塞,6例假性动脉瘤患者行超选择性动脉瘤远端、假性动脉瘤及近端栓塞,对1例胆管门静脉主干瘘患者行胆管内覆膜支架植入术。术后所有患者出血均停止,经3~6个月随访后均无再出血。结论介入疗法治疗PTCD术后胆管大出血安全有效,创伤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出血 介入治疗 引流术 栓塞 治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底动脉损伤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8
4
作者 李天晓 白卫星 +2 位作者 翟水亭 王子亮 薛绛宇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8期535-538,共4页
目的探讨多种血管腔内手段治疗颅底动脉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2004年10月至2007年5月间我院收治各类型颅底动脉损伤患者共53例,均有头颈部外伤史。主要症状为搏动性突眼和颅内血管杂音(39例)、声嘶或吞咽不适(9例)、鼻出血(5例)等;DSA检... 目的探讨多种血管腔内手段治疗颅底动脉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2004年10月至2007年5月间我院收治各类型颅底动脉损伤患者共53例,均有头颈部外伤史。主要症状为搏动性突眼和颅内血管杂音(39例)、声嘶或吞咽不适(9例)、鼻出血(5例)等;DSA检查证实颈动脉海绵窦瘘(carotid cavernous fistulae,CCF)39例,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14例;针对上述53例患者不同的病变特点采用不同的血管腔内治疗,并通过电话或门诊随访。结果对53例患者56支颈内动脉进行了腔内介入治疗,采用单纯可脱球囊栓塞治疗CCF33例34支血管,可脱球囊联合弹簧圈栓塞3例,植入覆膜支架封堵CCF3例;采用单纯可脱球囊闭塞颈内动脉治疗假性动脉瘤8例,可脱球囊联合弹簧圈孤立假性动脉瘤2例,植入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治疗4例;平均随访时间9.5个月(2~25个月),85%(45/53)患者主诉症状于6个月内消失,12个月随访15%(8/53)患者遗留眼球运动受限或视力障碍。复查显示存在假性动脉瘤6例,残瘘3例,其中2例因海绵窦区的硬脑膜动静脉瘘而分别于术后第2、3个月行再次介入治疗。结论对各型颅底动脉损伤,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创伤小且安全有效。尽管存在缺陷,可脱球囊仍是治疗CCF和颈动脉假性动脉瘤的首选方法,在特殊情况下必需联合应用弹簧圈栓塞和覆膜支架植入等多种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损伤 腔内治疗 颈动脉-海绵窦瘘 假性动脉瘤 介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症状性颈动脉狭窄介入治疗的术前评估 被引量:11
5
作者 孟艳莉 李天晓 +4 位作者 翟水亭 曹会存 王子亮 薛绛宇 白卫星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7年第3期181-184,共4页
目的通过对颈动脉狭窄患者进行综合术前评估,选择介入治疗适应证。方法30例颈动脉狭窄患者,进行MRI、DSA和CTP检查,讨论脑血管狭窄程度、部位、侧支循环和脑血流动力学状态之间的关系。结果患侧与健侧相比,MTT和TTP具有统计学意义(P=0.... 目的通过对颈动脉狭窄患者进行综合术前评估,选择介入治疗适应证。方法30例颈动脉狭窄患者,进行MRI、DSA和CTP检查,讨论脑血管狭窄程度、部位、侧支循环和脑血流动力学状态之间的关系。结果患侧与健侧相比,MTT和TTP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和0.002);狭窄程度与CTP分级之间无明显相关性(r=0.63,P=0.13);侧支循环越差梗死发生率越高(r=1.0,P=0.017);灌注越低梗死发生率越高(r=0.999,P=0.033)。结论对于颈动脉狭窄患者应该进行MRI、DSA和CTP的综合分析,以指导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血流动力学 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19
6
作者 冯英璞 张桂芳 +2 位作者 刘东苗 行君 张婧爽 《中国当代医药》 2010年第9期98-99,共2页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术后并发症的观察重点及措施。方法:对138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将血管成形、内支架置入、血栓及斑块旋切、溶栓、血栓抽出等介入治疗术后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分类、分析,针对性实施护理。结果:本组13...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术后并发症的观察重点及措施。方法:对138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将血管成形、内支架置入、血栓及斑块旋切、溶栓、血栓抽出等介入治疗术后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分类、分析,针对性实施护理。结果:本组138例患者有32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其中穿刺部位巨大血肿9例、下肢过度灌注综合征2例、假性动脉瘤3例、消化道出血3例、支架内急性闭塞4例、支架再狭窄10例,造影剂迟发型变态反应1例,占手术的23.2%。结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认真细致的观察护理,及早发现问题,及时地采取有效的措施对疾病的预后非常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闭塞 介入放射学 并发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塞性黄疸介入治疗的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曹广劭 曹会存 +6 位作者 刘健 李天晓 翟水亭 薛绛宇 史帅涛 王子亮 白卫星 《当代医学》 2010年第11期186-188,共3页
目的探讨阻塞性黄疸患者介入治疗后并发症的特点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至2009年6月期间对365例阻塞性黄疸患者行介入治疗后的并发症。结果主要并发症为胆道出血、感染、导管堵塞、胆瘘、支架再狭窄等。相应处理措施包括... 目的探讨阻塞性黄疸患者介入治疗后并发症的特点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至2009年6月期间对365例阻塞性黄疸患者行介入治疗后的并发症。结果主要并发症为胆道出血、感染、导管堵塞、胆瘘、支架再狭窄等。相应处理措施包括止血、抗感染、腹腔引流、支架再植入等。结论介入治疗是治疗阻塞性黄疸的有效方法,术后并发症的防治也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 黄疸 介入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或闭塞介入治疗的术前评估 被引量:4
8
作者 王子亮 孟艳莉 +4 位作者 李天晓 翟水亭 曹会存 薛绛宇 白卫星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7年第3期172-176,共5页
目的通过对椎基底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影像资料的综合分析,探讨介入治疗的适应证。方法23例椎基底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行MRI、DSA和CTP检查,了解椎基底动脉狭窄或闭塞程度、部位、侧支循环、脑血流灌注等情况,并判断其相关性,筛选介入治... 目的通过对椎基底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影像资料的综合分析,探讨介入治疗的适应证。方法23例椎基底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行MRI、DSA和CTP检查,了解椎基底动脉狭窄或闭塞程度、部位、侧支循环、脑血流灌注等情况,并判断其相关性,筛选介入治疗的适应人群。结果CTP0期与侧支循环1级(r=0.764,P=0.046)和2级(r=0.944,P=0.001)具有很好的相关性;CTPⅠ期与侧支循环0级(r=0.905,P=0.005)和1级(r=0.969,P=0)具有很好的相关性;CTPⅡ期与侧支循环0级(r=0.889,P=0.007)和1级(r=0.923,P=0.003)有很好的相关性;颅外与颅内动脉狭窄程度与CTP分级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862和0.966)。结论选择椎基底动脉狭窄或闭塞的适应证时要综合分析MRI、DSA和CTP影像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狭窄 血流动力学 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弓类型及主动脉弓分支变异对神经介入的影响——附340例主动脉弓DSA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薛绛宇 李天晓 +3 位作者 翟水亭 刘建文 王子亮 白卫星 《当代医学》 2010年第11期136-138,共3页
目的分析我科发现的主动脉弓类型与主动脉弓分支变异情况,复习这些解剖学变异对神经介入影响的文献。方法回顾性分析340例主动脉弓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应用Photoshop分别测量颈总动脉内径、头臂干开口至主动脉弓顶垂直距离,进行分型... 目的分析我科发现的主动脉弓类型与主动脉弓分支变异情况,复习这些解剖学变异对神经介入影响的文献。方法回顾性分析340例主动脉弓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应用Photoshop分别测量颈总动脉内径、头臂干开口至主动脉弓顶垂直距离,进行分型。并统计主动脉弓分支变异情况。结果340例患者中,3种主动脉弓类型中:Ⅰ型45.9%(156/340),Ⅱ型26.7%(91/340),Ⅲ型27.4%(93/340)。青年组(≤44岁)90例,Ⅰ型72例,Ⅱ型12例,Ⅲ型6例,其中30岁以下患者16例均为Ⅰ型;中年组(45~59岁)110例,Ⅰ型52例,Ⅱ型34例,Ⅲ型24例;老年组(≥60岁)140例,Ⅰ型32例,Ⅱ型45例,Ⅲ型63例。主动脉弓分支变异16.5%(56/340):LCCA与BCT共干、LCCA发自BCT各占5.3%(18/340);其次为LVA第三支发自弓3.8%(13/340),LSCA发自Kommerell’s憩室2例(0.6%)。结论神经介入医生应高度注意弓上分支变异、迂曲与复杂主动脉弓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弓 类型 分支变异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良性胆道狭窄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天晓 马南 +1 位作者 翟水亭 曹会存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7年第2期123-125,共3页
目的探讨良性胆道狭窄的介入治疗方法。方法1998年2月-2003年12月间采用介入方法治疗11例良性胆道梗阻患者,均有腹腔镜和开腹胆道手术史,经超声、CT和MRI证实为胆道狭窄。结果11例胆道狭窄共进行了19次介入治疗,其中单纯扩张15次,9例扩... 目的探讨良性胆道狭窄的介入治疗方法。方法1998年2月-2003年12月间采用介入方法治疗11例良性胆道梗阻患者,均有腹腔镜和开腹胆道手术史,经超声、CT和MRI证实为胆道狭窄。结果11例胆道狭窄共进行了19次介入治疗,其中单纯扩张15次,9例扩张后置入了塑料内涵管并在3个月后拔除,余2例扩张后放置了金属内支架治疗,2例在形成胆管结石后进行了经皮取石术。1例胆肠瘘形成后在内涵管拔除后又长期放置了内外引流管。所有患者在采取各种介入治疗方法后胆道阻塞均得到了长期缓解。结论经皮穿刺单纯扩张和放置内涵管治疗各种医源性胆管良性狭窄是一种理想的方法,其主要优点是胆管长期开通率高,创伤小,可避免进一步的外科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胆道狭窄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行动研究法的SECURE护理路径预防医疗器械压力性损伤研究
11
作者 刘立天 赵文利 +5 位作者 宋学莲 郑肖林 李英肖 李玉 张磊 张飞飞 《中国医学装备》 2025年第1期90-95,共6页
目的:探究基于行动研究法的皮肤和(或)组织、教育、合作、理解、报告和评价(SECURE)护理路径在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MDRPI)预防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基于行动研究法的SECURE护理路径包括成立皮肤护理小组发现... 目的:探究基于行动研究法的皮肤和(或)组织、教育、合作、理解、报告和评价(SECURE)护理路径在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MDRPI)预防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基于行动研究法的SECURE护理路径包括成立皮肤护理小组发现问题、制定干预计划实施和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预防MDRPI发生。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河北省人民医院ICU住院治疗的84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ICU治疗期间开展常规方式预防MDRPI,观察组采用行动研究法的SECURE护理路径开展预防。对比两组患者MDRPI发生率、ICU护理质量评分、患者生活质量简表-36(SF-36)评分、MDRPI患者改善情况评估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ICU治疗期间MDRPI发生率为4.76%(2/42),低于对照组的14.29%(6/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52,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设备使用、预防评估、体位管理和预防护理平均评分分别为(88.45±2.05)、(89.36±2.11)、(89.25±2.15)和(91.45±2.25)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425、12.052、10.052、13.478,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SF-36量表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和物质生活平均评分分别为(85.47±2.05)、(86.48±2.05)、(88.46±2.15)和(90.25±2.44)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414、11.045、10.252、10.478,P<0.05);观察组患者MDRPI的发生时间、创面改善时间和ICU治疗时间分别为(4.05±0.54)、(3.45±0.15)和(8.12±2.14)d,发生时间多于对照组,而创面改善时间和ICU治疗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85、10.012、13.001,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24%(40/42),高于对照组的83.33%(3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54,P<0.05)。结论:基于行动研究法的SECURE护理路径对ICU患者MDRPI预防进行干预,能够降低ICU患者MDRPI发生率,提升MDRPI护理工作质量,缩短ICU治疗时间,有助于ICU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动研究法 SECURE护理路径 重症监护室(ICU)患者 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MDRPI)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囊切除术后胆管阻塞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1
12
作者 侯国欣 李天晓 +1 位作者 张慧君 王以发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6年第5期344-346,共3页
目的 探讨胆囊切除术后胆管阻塞的介入治疗方法.方法 10例胆囊切除术后胆管阻塞患者,3例采用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加金属内支架植入术,2例植入内涵管,5例植入14F内外引流管,并比较介入手术前后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酰转肽... 目的 探讨胆囊切除术后胆管阻塞的介入治疗方法.方法 10例胆囊切除术后胆管阻塞患者,3例采用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加金属内支架植入术,2例植入内涵管,5例植入14F内外引流管,并比较介入手术前后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的变化.结果 10例采用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加金属内支架植入术或植入内涵管或植入14F内外引流管,均获得成功.术后黄疸消退满意,3~6个月拔除内涵管或14F内外引流管后,胆道通畅.结论 PTCD加金属内支架植入术或植入内涵管或植入14F内外引流管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管阻塞,疗效满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学 介入性 胆管阻塞 胆囊切除术 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腘动脉闭塞介入治疗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翟水亭 李天晓 +4 位作者 宗登伟 曹会存 王子亮 白卫星 刘建文 《当代医学》 2010年第5期9-11,共3页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性股-腘动脉闭塞性疾病介入治疗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本组43例58处病变,狭窄性36处,闭塞性22处,采用球囊成形、支架成形、腔内旋切和内膜下血管成形等多种介入手段干预、治疗。结果58处病变:单纯球囊成形8例,辅...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性股-腘动脉闭塞性疾病介入治疗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本组43例58处病变,狭窄性36处,闭塞性22处,采用球囊成形、支架成形、腔内旋切和内膜下血管成形等多种介入手段干预、治疗。结果58处病变:单纯球囊成形8例,辅助支架成形的17例(15例自膨式支架,4例弹簧式支架),均成功;单纯腔内旋切6例,辅助支架成形的11例(15例自膨式支架,1例弹簧式支架),手术失败1例;单纯内膜下血管成形3例,辅助支架成形的8例(13例自膨式支架,2例弹簧式支架),手术失败4例。31例临床症状明显改善,18例症状和体征得到缓解,5例疗效欠佳。4例患者因术后缺血再灌注损伤行切开解压后好转,2例因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行膝关节以下离断术。术后平均随访10.5个月(2~33月),2例术后6月症状复发未予进一步治疗,1例术后1年再次介入治疗,余患者疗效稳定。结论股-腘动脉闭塞性疾病的介入治疗方法多种多样,针对不同程度的病变采用不同的介入治疗手段,临床治疗效果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腘动脉 闭塞性病变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天晓 翟水亭 +4 位作者 曹会存 白卫星 王子亮 宗登伟 孟艳丽 《中原医刊》 2006年第18期5-7,共3页
目的探讨局部灌注溶栓、经皮腔内血管成形(PTA)、内支架置入(ES)以及血栓旋切等微创手段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37支病变血管,根据其病程和病变血管的具体情况,局部灌注溶栓2例,单独PT... 目的探讨局部灌注溶栓、经皮腔内血管成形(PTA)、内支架置入(ES)以及血栓旋切等微创手段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37支病变血管,根据其病程和病变血管的具体情况,局部灌注溶栓2例,单独PTA 2例,PTA+ES16例,血栓旋切+ES12例,分期观察其疗效和并发症。结果25例症状明显缓解(78%),术后主干血管即时再通32支(86%),术后4周29支病变血管保持通畅(78%),术后3个月及半年的再通率分别为66%和63%;1例患者于术后1周死于急性心肌梗死,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腔内介入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有效安全途径,术后规范抗凝对于保持血管再通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狭窄 下肢 介入性 血栓 再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138例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翟水亭 李天晓 +4 位作者 曹会存 王子亮 白卫星 宗登伟 孟艳丽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3期2570-2571,共2页
关键词 动脉硬化 闭塞性/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介入治疗患者住院不同阶段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婧爽 冯英璞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19期76-77,共2页
目的了解脑卒中介入治疗患者住院不同阶段健康教育的需求内容及方式,提高健康教育的效率和质量。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100例脑卒中介入治疗的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患者入院时的主要需求是了解病情及相关检查;住院期间的主要需... 目的了解脑卒中介入治疗患者住院不同阶段健康教育的需求内容及方式,提高健康教育的效率和质量。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100例脑卒中介入治疗的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患者入院时的主要需求是了解病情及相关检查;住院期间的主要需求是知道介入治疗方法及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出院阶段的主要需求为用药安全及康复指导。结论脑卒中介入治疗患者住院不同阶段的健康教育需求存在多样性,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教育,可提高患者的掌握度和满意度,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卫生资源的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介入治疗 健康教育 健康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视神经介入放射专业队伍的建设和规范化培训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天晓 程永德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8期533-534,共2页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介入神经放射学业已成为脑血管疾病不可或缺的治疗手段,我国的神经介入工作近年发展迅速,在许多领域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然而由于诸多原因,我国许多从事介入神经放射诊疗工作的医师缺乏全面的训练,已越来越不适应高...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介入神经放射学业已成为脑血管疾病不可或缺的治疗手段,我国的神经介入工作近年发展迅速,在许多领域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然而由于诸多原因,我国许多从事介入神经放射诊疗工作的医师缺乏全面的训练,已越来越不适应高度专业化的工作需要,目前亟待制订规范可行的神经介入医师技术培训和资质认证体制,促进我国介入神经放射学健康、快速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介入 规范化 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动脉瘤的介入栓塞治疗 被引量:4
18
作者 翟水亭 李天晓 +4 位作者 曹会存 白卫星 王子亮 宗登伟 孟艳丽 《中原医刊》 2006年第14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在脑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3年10月至2005年12月,我院对126例经全脑血管造影证实的脑动脉瘤患者行介入栓塞治疗(88例采用旋转血管造影和三维血管重建技术),栓塞材料采用GDC或DCS(铂金弹簧圈),其中2...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在脑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3年10月至2005年12月,我院对126例经全脑血管造影证实的脑动脉瘤患者行介入栓塞治疗(88例采用旋转血管造影和三维血管重建技术),栓塞材料采用GDC或DCS(铂金弹簧圈),其中28例宽瘤颈动脉瘤采用血管内球囊辅助技术(Remodeling techn ique)或血管内支架(Neuroform)置入后行介入栓塞治疗,介入手术均在全麻下进行。结果126例脑动脉瘤,123例成功栓塞,成功率达97.6%;失败3例,占2.4%;栓塞过程中动脉瘤破裂7例,占5.6%,破裂的脑动脉瘤均继续行栓塞并治疗成功;动脉瘤栓塞术后造成轻偏瘫3例,占2.4%;死亡2例,占1.3%。结论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瘤 血管内治疗 介入 栓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腹腔镜肿瘤剜除联合介入栓塞治疗肾错构瘤破裂出血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陆鹏 曹广劭 +3 位作者 刘建文 刘瑞青 方水龙 曹会存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8年第9期1361-1363,共3页
目的探究后腹腔镜肿瘤剜除联合介入栓塞对肾错构瘤(RAML)破裂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行后腹腔镜肿瘤剜除术治疗的32例RAML破裂出血患者(对照组)和行介入栓塞联合后腹腔镜肿瘤剜除术治疗的32例RAML破裂出血患者(观察组... 目的探究后腹腔镜肿瘤剜除联合介入栓塞对肾错构瘤(RAML)破裂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行后腹腔镜肿瘤剜除术治疗的32例RAML破裂出血患者(对照组)和行介入栓塞联合后腹腔镜肿瘤剜除术治疗的32例RAML破裂出血患者(观察组)临床资料.记录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肾脏热缺血时间(WIT)、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住院期间并发症(尿漏、感染、血肿)发生情况差异,并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3d时血清皮质醇(COR)、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ys-C)水平差异.结果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WIT、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期间并发症总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均P〈0.05).术后3d时,两组血清COR、Cys-C水平均较术前升高(均P〈0.05),且对照组均高于观察组(均P〈0.05).结论后腹腔镜肿瘤剜除联合介入栓塞治疗RAML破裂出血效果较好,可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且降低手术创伤及肾损害,对患者预后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剜除术 腹腔镜 介入栓塞术 肾错构瘤 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术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周红娜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17期2116-2118,共3页
如果颅内动脉瘤出现破裂,患者会有剧烈疼痛感,会出现明显出血,损伤颅内脑组织,致残率以及病死率均较高,部分患者虽然幸存,仍会有二次出血可能[1]。当前临床对于这类病症的治疗多选择颅内动脉瘤介入术方法,该术式安全性高、操作简单、创... 如果颅内动脉瘤出现破裂,患者会有剧烈疼痛感,会出现明显出血,损伤颅内脑组织,致残率以及病死率均较高,部分患者虽然幸存,仍会有二次出血可能[1]。当前临床对于这类病症的治疗多选择颅内动脉瘤介入术方法,该术式安全性高、操作简单、创伤小、术后住院时间较短、术后能够迅速恢复[2]。不过由于手术部位比较特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干预 负性情绪 护理干预 介入术 颅内动脉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