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3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化多维度延展案例联合MDT教学在临床病理科住培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力夫 张晓 +3 位作者 龚智泉 宋晓霞 赵瑞皎 马瑾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 2024年第5期360-364,共5页
目的探讨数字化多维度延展案例联合临床多学科诊疗(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MDT)教学模式在临床病理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住培)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3年8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临床病理科住培专业基地培训的36名住... 目的探讨数字化多维度延展案例联合临床多学科诊疗(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MDT)教学模式在临床病理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住培)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3年8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临床病理科住培专业基地培训的36名住院医师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18名。观察组采用数字化多维度延展案例联合MDT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采用理论技能考核、教师评价及问卷调查评估教学效果。结果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病例分析及教师综合评价分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包括学习兴趣、理论知识巩固、技能提升、诊断思维方面的满意度问卷调查,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数字化多维度延展案例联合MDT教学在临床病理科住院医师培训中,有助于系统知识体系构建及临床实践能力提升,教学效果良好,应用前景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度 MDT 教学法 病理学 规范化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程病理会诊重在促进基层医院病理科的发展和提高 被引量:13
2
作者 孔令非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7年第5期3-5,共3页
为促进基层医院病理科的发展,落实优质医疗资源有效下沉,推动分级诊疗体系建设,解决基层医院疑难病理诊断问题。通过数字病理切片扫描,上传,平台管理及病理专家的阅片及诊断报告的发出,完成远程病理会诊过程。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基层医院... 为促进基层医院病理科的发展,落实优质医疗资源有效下沉,推动分级诊疗体系建设,解决基层医院疑难病理诊断问题。通过数字病理切片扫描,上传,平台管理及病理专家的阅片及诊断报告的发出,完成远程病理会诊过程。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基层医院疑难病理诊断问题,使很多的治疗可以在基层医院顺利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病理会诊 数字切片 分级诊疗 病理科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组织相关标志物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3
作者 贺慧 董黎 +1 位作者 贺珍 胡爱侠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250-255,共6页
目的 分析细胞角蛋白7(CK7)、肿瘤抑制基因(p53)、磷酸酶与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糖类抗原125(CA125)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索上述指标与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 选择河南省人民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14... 目的 分析细胞角蛋白7(CK7)、肿瘤抑制基因(p53)、磷酸酶与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糖类抗原125(CA125)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索上述指标与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 选择河南省人民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143例作为研究组,随访18个月,失访4例,最终纳入139例,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52例、未复发组87例,另外随机选取该院因良性疾病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CK7、p53、PTEN、CA125表达水平,分析上述指标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比较复发组和未复发组血清CK7、p53、PTEN、CA125水平,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预测价值分析。结果 研究组CK7、p53、CA125阳性率(74.10%、66.91%、88.49%)高于对照组(24.00%、20.00%、16.00%),PTEN阳性率(15.11%)低于对照组(78.00%)(P<0.05)。Ⅲ~Ⅳ期、低分化、有肌层浸润及有淋巴结转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癌组织中CK7、p53、CA125表达水平高于Ⅰ~Ⅱ期、中高分化、无肌层浸润及无淋巴结转移者,而PTEN表达水平低于Ⅰ~Ⅱ期、中高分化、无肌层浸润及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与未复发组比较,复发组血清CK7、p53、CA125水平更高(P<0.05),血清PTEN水平更低(P<0.05)。血清CK7、p53、CA125水平偏高、血清PTEN水平偏低是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ROC分析显示,血清CK7、p53、PTEN、CA125联合检测的AUC值为0.938,高于4项指标单独检测(P<0.05),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54%、88.51%。结论 子宫内膜癌患者病情进展和复发与癌组织中CK7、p53、CA125表达上调,PTEN表达下调密切相关,且上述4项指标联合检测预测复发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细胞角蛋白7 肿瘤抑制基因 磷酸酶与张力蛋白同源物 糖类抗原125 病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6例并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赵瑞皎 郭芳芳 +3 位作者 高英兰 赵跃武 孔令非 吴凯彦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93-1294,1297,共3页
目的 探讨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intravenous leio-myomatosis,IV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子宫IVL患者的临床病理学、影像学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年龄35~54岁,中位年龄45.5岁。3例以胸闷、胸痛、... 目的 探讨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intravenous leio-myomatosis,IV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子宫IVL患者的临床病理学、影像学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年龄35~54岁,中位年龄45.5岁。3例以胸闷、胸痛、头晕为主要临床表现,3例表现为盆腔包块伴月经异常。术中见子宫肌壁间结节状肿块,呈蠕虫状、条索样延伸到肌壁间静脉内,部分累及下腔静脉及右心房,切面实性,灰白色,质软,部分胶冻样。镜下肿瘤由梭形细胞构成,异型性不明显,核分裂象罕见,间质血管丰富,伴明显水肿、黏液样变及玻璃样变。瘤细胞中SMA、desmin和H-Caldesmon均呈强阳性,不同程度表达ER和PR,不表达CD10、CD34、CD31和S-100蛋白;Ki-67增殖指数除1例为30%,其他约1%。结论 子宫IVL是具有恶性生物学行为、可累及心脏的良性疾病,具有特定的大体表现和免疫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平滑肌瘤病 心脏肿瘤 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阴及直肠阴道隔胃肠道外间质瘤3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李杜娟 赵跃武 +2 位作者 付芳芳 谢瑞刚 孔令非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76-379,共4页
目的探讨外阴及直肠阴道隔胃肠道外间质瘤(extra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EGIS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对1例外阴及2例直肠阴道隔EGIST的临床资料、病理学特点、免疫表型、基因突变、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 目的探讨外阴及直肠阴道隔胃肠道外间质瘤(extra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EGIS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对1例外阴及2例直肠阴道隔EGIST的临床资料、病理学特点、免疫表型、基因突变、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例1,59岁,右侧外阴见一肿物,4.4 cm×3 cm×3 cm大小,术后6个月复发。例2,58岁,直肠阴道隔见一7.3 cm×6.1 cm×4.6 cm大小肿物。例3,41岁,直肠阴道隔见一8.6 cm×7.4 cm×6.7 cm大小肿物。镜下见瘤细胞梭形,呈编织状、漩涡状及栅栏状排列,核分裂象均易见。免疫表型:3例CD117、CD34、NES及H-Caldesmon均阳性,SMA、desmin及S-100均阴性;例1和例3 DOG-1呈阳性。3例均存在c-Kit基因11号外显子突变。结论外阴、阴道及直肠阴道隔均可发生EGIST,免疫组化及分子检测有助于诊断和指导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肿瘤 阴道肿瘤 胃肠道外间质瘤 直肠阴道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道间质瘤合并良恶性消化系统肿瘤的临床病理及分子遗传学特征 被引量:7
6
作者 刘秋雨 缑向南 +4 位作者 阚云珍 田鹏 史玉洁 贺慧 孔令非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66-1169,共4页
目的探讨14例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合并消化系统肿瘤的临床病理及遗传学特征。方法病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14例GIST合并消化系统肿瘤中CD117、DOG1、CD34等的表达进行检测,基因测序法检测KIT、血小板源性... 目的探讨14例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合并消化系统肿瘤的临床病理及遗传学特征。方法病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14例GIST合并消化系统肿瘤中CD117、DOG1、CD34等的表达进行检测,基因测序法检测KIT、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 alpha,PDGFRA)的基因突变情况。结果消化系统肿瘤中12例为恶性,以癌为主(11/12);合并的GIST中13例发生于胃,直径均<2 cm,梭形细胞为主,核分裂象少见或无,免疫组化标记CD117、DOG1、CD34强表达;基因突变10例位于KIT第11号外显子,且14例均无PDGFRA基因突变。结论 GIST合并消化系统肿瘤中以腺癌多见,但也可合并其他组织来源良恶性病变;合并其他肿瘤的GIST以微小GIST为主,多存在KIT基因11号外显子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肿瘤 胃肠道间质瘤 KIT DOG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恶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血管外皮瘤16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任颖 李艳 +3 位作者 阚云珍 韩康 张梦阳 孔令非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32-635,共4页
目的探讨颅内恶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血管外皮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hemangiopericytoma,SFT/HP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收集16例颅内恶性SFT/HPC,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组织形态、免疫表型并复习... 目的探讨颅内恶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血管外皮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hemangiopericytoma,SFT/HP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收集16例颅内恶性SFT/HPC,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组织形态、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6例患者中男性8例,女性8例;年龄31~71岁,平均51岁。镜下肿瘤细胞丰富稍具异性,核分裂象≥5/10 HPF,肿瘤的组织学结构呈条索状、席纹状或无结构状,部分呈经典的SFT样结构,部分呈HPC样结构。免疫表型:93.75%弥漫表达STAT6;CD34阳性率为87.5%,仅6例为弥漫膜阳性。15例随访1~64个月,7例复发。结论恶性SFT/HPC具有恶性的生物学行为,STAT6是恶性SFT/HPC的一种比较特异的生物学标志物,患者的预后与肿瘤的切除范围及长期的随访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肿瘤 孤立性纤维瘤 血管外皮瘤 免疫组织化学 STAT6 诊断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涎腺分泌性癌4例临床病理特征 被引量:8
8
作者 张雷 魏建国 +1 位作者 许梅 孔令非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7-190,共4页
目的探讨涎腺分泌性癌(mammary analogue secretory carcinoma,MASC)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MASC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征,并进行随访。结果 4例患者中2例女性,2例男性。年龄20~72岁,平均52.2... 目的探讨涎腺分泌性癌(mammary analogue secretory carcinoma,MASC)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MASC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征,并进行随访。结果 4例患者中2例女性,2例男性。年龄20~72岁,平均52.2岁。4例镜下均呈浸润性生长,形成微囊、囊性-乳头状、腺管状或实性巢状、片状生长结构;部分腺管状腔内或微囊类似甲状腺滤泡;4例均未观察到坏死、神经或脉管侵犯现象。免疫表型:4例S-100蛋白、Mammaglobin、SOX10均呈弥漫强阳性;3例GATA-3弥漫强阳性;4例p63和DOG-1均阴性。结论 MASC是一种低度恶性的涎腺上皮源性肿瘤,免疫组化标记S-100蛋白、Mammaglobin、SOX10和DOG-1及联合应用对MASC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较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肿瘤 乳腺样分泌性癌 分泌性癌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于细胞性血管纤维瘤3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龚智泉 刘欣 +1 位作者 王力夫 孔令非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18-320,共3页
目的探讨富于细胞性血管纤维瘤(cellular angiofibroma,CAF)的临床病理、免疫表型、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对3例CAF行HE和免疫组化Max Vision法染色,分析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CAF瘤细胞丰富,呈短梭形,核卵圆形,偶见核分裂象;瘤... 目的探讨富于细胞性血管纤维瘤(cellular angiofibroma,CAF)的临床病理、免疫表型、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对3例CAF行HE和免疫组化Max Vision法染色,分析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CAF瘤细胞丰富,呈短梭形,核卵圆形,偶见核分裂象;瘤组织中含大量管壁厚薄不一的血管,部分管壁玻璃样变性,间质可见水肿及黏液样变性。免疫表型:瘤细胞vimentin呈弥漫阳性,CD34、ER、PR呈阳性或部分阳性,SMA、desmin、S-100均呈阴性。结论 CAF是一种少见的间叶性肿瘤,多发于两性生殖区,其镜下以密集的短梭形细胞和丰富血管为特征,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患者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肿瘤 富于细胞性血管纤维瘤 病理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KRAS/NRAS突变型子宫颈中肾管腺癌2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关会娟 贾恩朝 +2 位作者 郭芳芳 徐紫光 孔令非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34-937,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颈中肾管腺癌(mesonephric adenocarcinoma,MNA)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子宫颈MNA的临床资料、病理学形态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患者年龄分别为51、77岁,临床均表现为阴道不规... 目的探讨子宫颈中肾管腺癌(mesonephric adenocarcinoma,MNA)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子宫颈MNA的临床资料、病理学形态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患者年龄分别为51、77岁,临床均表现为阴道不规则出血、子宫颈赘生物;术前活检诊断及会诊结果为子宫颈低分化癌、鳞状细胞癌、癌肉瘤、间质肉瘤、滑膜肉瘤等;镜下肿瘤组织以实性巢状、条索状结构为主,肿瘤细胞圆形或梭形,局灶可见少量腺样结构,腺腔内可见嗜酸性分泌物;免疫表型:肿瘤细胞vimentin、CK(AE1/AE3)和PAX8均弥漫强(+),梭形细胞CD10弥漫强(+),EMA、p16和p53灶(+),ER、PR、CEA均(-),Ki-67增殖指数20%~60%;基因检测结果显示:2例均存在KRAS基因2号外显子p.G12A突变,例2还同时存在NRAS基因3号外显子p.A59D突变。结论子宫颈MNA是来源于中肾管残件的罕见肿瘤,生物学行为与其他类型子宫颈腺癌及肉瘤相比更加惰性,但其病理学形态多样,尤以梭形细胞成分为主时,极易误诊。认识子宫颈MNA不同组织学形态,寻找特征性诊断线索,对该肿瘤的正确诊断有重要临床意义。KRAS/NRAS分子检测为临床尝试靶向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中肾管腺癌 中肾管残余 KRAS/NR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血浆角膜基质内注射病理改变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月琴 王丽娅 +3 位作者 张占现 王印其 靳伟民 银平章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23-424,共2页
目的 研究角膜基质内注射自体血浆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的机制及组织学改变。方法 正常兔角膜 ,基质内注射自体血浆 0 5ml。结果 术后 72h血浆全部吸收 ,角膜水肿消退上皮光滑。通过HE及Pollak染色检查提示 :角膜固有层明显增厚 ,基... 目的 研究角膜基质内注射自体血浆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的机制及组织学改变。方法 正常兔角膜 ,基质内注射自体血浆 0 5ml。结果 术后 72h血浆全部吸收 ,角膜水肿消退上皮光滑。通过HE及Pollak染色检查提示 :角膜固有层明显增厚 ,基质内有不同程度的结缔组织增生。结论 结缔组织增生可形成一层纤维屏障 ,阻止水分向前渗透至上皮或上皮下 ,致使大泡难以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研究 大泡性角膜病变 角膜基质 自体血浆 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3例眼眶占位性病变的组织病理学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晓华 魏秋彩 +1 位作者 丁行振 郝远瑞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701-703,共3页
目的分析眼眶占位性病变的组织病理学分类。方法对河南省眼科研究所2001年1月~2007年9月眼科病理室存档的233例眼眶占位性病变手术切除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分类。结果良性病变191例(81.97%),其中前3位依次为海绵状血管瘤60例(25.75%),炎... 目的分析眼眶占位性病变的组织病理学分类。方法对河南省眼科研究所2001年1月~2007年9月眼科病理室存档的233例眼眶占位性病变手术切除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分类。结果良性病变191例(81.97%),其中前3位依次为海绵状血管瘤60例(25.75%),炎症22例(9.44%),皮样囊肿13例(5.58%)。恶性病变42例(18.03%),其中原发性恶性肿瘤20例(8.97%),包括淋巴瘤10例(4.29%),泪腺上皮性恶性肿瘤4例(1.72%),横纹肌肉瘤3例(1.29%),纤维肉瘤1例(0.43%),其他2例(0.86%);继发性恶性肿瘤22例(9.87%),分别为眼睑皮脂腺癌眼眶蔓延9例(3.86%),眼睑鳞状细胞癌眼眶蔓延6例(2.58%),眼睑黑色素瘤眼眶蔓延3例(1.29%),视网膜母细胞瘤眶内蔓延3例(1.29%),眼睑基底细胞癌眼眶蔓延1例(0.43%)。结论眼眶占位性病变中脉管源性肿瘤最常见,其中最多见的是海绵状血管瘤,恶性病变中最多见的是淋巴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眶 占位性病变 组织病理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波西型血管内皮瘤29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雷 魏建国 +1 位作者 侯梦 孔令非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95-299,共5页
目的探讨卡波西型血管内皮瘤(Kaposiform hemangioendothelioma,KHE)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29例KHE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和免疫表型进行观察,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9例KHE中,男性15例,女性14例,除... 目的探讨卡波西型血管内皮瘤(Kaposiform hemangioendothelioma,KHE)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29例KHE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和免疫表型进行观察,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9例KHE中,男性15例,女性14例,除1例患者年龄25岁外,其余均﹤1岁;发生于浅表皮肤28例,包括四肢15例、头颈部5例、躯干4例、腋窝1例、多部位同时累及3例,盆腔内1例。临床表现为局限或弥漫的皮肤无痛性斑块,其中16例伴卡梅现象。镜下肿瘤由增生的小血管和梭形细胞构成,呈不规则结节状或分叶状分布,浸润性生长,梭形细胞呈束状排列,并见上皮样细胞和梭形细胞排列成巢,似肾小球样结构,后者边缘有月牙状血管裂隙形成。免疫表型:瘤细胞VEGFR-3、CD31、CD34、ERG强阳性,部分细胞SMA和D2-40阳性,Glut-1和HHV8恒定阴性,上皮样细胞CK阴性。结论 KHE是一种罕见的好发于婴幼儿和年轻成人的中间型局部侵袭性血管源性肿瘤,诊断主要靠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标记,须与簇状血管瘤、婴儿血管瘤、先天性血管瘤、梭形细胞血管瘤、疣状静脉畸形和卡波西肉瘤等鉴别,肿瘤扩大切除是治疗KHE的最佳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波西型血管内皮瘤 卡梅现象 临床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生性胸腺瘤5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雷 关会娟 +3 位作者 魏建国 杨斌凤 罗荣奎 孔令非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00-1103,共4页
目的探讨化生性胸腺瘤(metaplastic thymoma,MT)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收集5例MT的临床病理资料行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4例,男性1例,平均年龄49. 2岁。临床均表现为前... 目的探讨化生性胸腺瘤(metaplastic thymoma,MT)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收集5例MT的临床病理资料行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4例,男性1例,平均年龄49. 2岁。临床均表现为前纵隔肿块,肿瘤最大径6. 5~12. 0 cm,界限清楚或有包膜,切面呈均质、实性,质韧,灰白、灰黄色。镜下肿瘤显示双相分化特点,上皮细胞与梭形细胞交错分布并相互移行。上皮细胞呈岛状排列并相互吻合,细胞轻度异型,可见核沟和核内假包涵体;梭形细胞形态温和,呈束状排列;两种类型细胞中核分裂象均罕见。免疫表型:上皮细胞CK(AE1/AE3)呈强阳性,EMA呈灶阳性,CD20呈阴性,Ki-67增殖指数为1%~4%;梭形细胞vimentin呈弥漫阳性,EMA呈弱阳性,CD20呈阴性;间质淋巴细胞CD3呈阳性,Td T呈阴性。患者均无重症肌无力,术后无复发和转移。结论 MT是一种罕见的低度恶性的胸腺肿瘤,其独特的双相性组织学特征及免疫表型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瘤 化生性 免疫组织化学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表型鼻腔鼻窦肉瘤2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郭芳芳 胡桂明 +3 位作者 关会娟 张雷 孔令非 赵瑞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26-328,共3页
目的探讨双表型鼻腔鼻窦肉瘤(biphenotypic sinonasal sarcoma,BSNS)的组织病理学、免疫表型及分子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2例BSNS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采用HE、免疫组化En Vision法染色观察其镜下形态及免疫表型,采用FISH技术检测SYT基因... 目的探讨双表型鼻腔鼻窦肉瘤(biphenotypic sinonasal sarcoma,BSNS)的组织病理学、免疫表型及分子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2例BSNS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采用HE、免疫组化En Vision法染色观察其镜下形态及免疫表型,采用FISH技术检测SYT基因断裂,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患者分别为58岁女性和61岁男性。镜下均表现为鼻腔呼吸道黏膜下富于细胞梭形细胞肿瘤,呈束状或鱼骨样排列,胞质嗜伊红,浸润性生长;肿瘤细胞核细长、有波浪感、较一致,轻度异型,未见坏死及核分裂象。免疫表型:肿瘤细胞S-100蛋白、SMA、Calponin均有不同程度阳性,Ki-67增殖指数较低。FISH检测SYT基因无断裂。2例分别随访6、23个月未见复发。结论 BSNS有其特征的组织形态学特点和免疫表型,具有低度恶性生物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鼻窦肿瘤 肉瘤 双表型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部滤泡树突细胞肉瘤1例报道及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许梅 赵跃武 +2 位作者 薛霜 银平章 孔令非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49-1250,共2页
目的探讨肺部滤泡树突细胞肉瘤(follicular dendriticcell sarcoma,FDCS)的病理学特点。方法对1例肺部FDCS标本进行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免疫组化标记及光镜观察。结果肿瘤细胞呈梭形或椭圆形,呈漩涡状、席纹状、束状排列。免疫组化... 目的探讨肺部滤泡树突细胞肉瘤(follicular dendriticcell sarcoma,FDCS)的病理学特点。方法对1例肺部FDCS标本进行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免疫组化标记及光镜观察。结果肿瘤细胞呈梭形或椭圆形,呈漩涡状、席纹状、束状排列。免疫组化示肿瘤细胞CD21、CD35及D2-40阳性。结论肺部FDCS是一种罕见的肿瘤。本文对该肿瘤的临床特点、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等进行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泡树突细胞肉瘤 肺部 病理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粒细胞肉瘤临床病理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秋雨 史玉洁 +4 位作者 贺慧 张梦阳 李真 郝远瑞 孔令非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3年第6期471-475,共5页
目的探讨宫颈粒细胞肉瘤(GS)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报道我院近期诊断的1例宫颈孤立性GS,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例GS以阴道流血为首发症状,镜下由弥漫分布淋巴样细胞构成,免疫组化显示MPO、CD43均阳性。结论宫颈GS是一... 目的探讨宫颈粒细胞肉瘤(GS)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报道我院近期诊断的1例宫颈孤立性GS,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例GS以阴道流血为首发症状,镜下由弥漫分布淋巴样细胞构成,免疫组化显示MPO、CD43均阳性。结论宫颈GS是一种罕见肿瘤,初诊时易误诊为炎症或恶性淋巴瘤,免疫组化对诊断很有意义;早期确诊有助于早期治疗和延长患者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 粒细胞肉瘤 免疫组织化学 临床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S试剂在病理自动化染色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孙廷谊 谢红建 孔令非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54-254,共1页
常规病理技术常用的固定剂为4%甲醛,脱水、透明的主要试剂为乙醇和二甲苯。甲醛和二甲苯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挥发性,不仅污染环境而且严重危害身体健康。因此,寻找一种对人体无毒、
关键词 GS试剂 病理技术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7例肺癌纤维支气管镜细胞病理学方法的诊断价值探讨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梦阳 贺慧 +2 位作者 刘秋雨 董新敏 吴凯彦 《海军医学杂志》 2015年第4期347-350,共4页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细胞学方法诊断肺肿瘤的敏感性。方法对207例明确诊断的肺癌病例,从组织学类型上,分析刷片和灌洗液2种细胞学方法的诊断阳性率。结果 207例肺癌中,单独刷卡诊断阳性率68.1%(141/207),单独灌洗诊断阳性率37.2%(77/20...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细胞学方法诊断肺肿瘤的敏感性。方法对207例明确诊断的肺癌病例,从组织学类型上,分析刷片和灌洗液2种细胞学方法的诊断阳性率。结果 207例肺癌中,单独刷卡诊断阳性率68.1%(141/207),单独灌洗诊断阳性率37.2%(77/207),2种方法相结合的诊断阳性率为76.3%(158/207);较单独灌洗液诊断敏感性高(P<0.05);而与单独刷片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按组织学类型进行统计,腺癌和鳞癌中刷片比灌洗液具有更高的敏感性。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刷片和灌洗液在不同的肺癌组织学类型中,诊断敏感性不同,2种细胞病理学方法结合能更好的提高肺癌的阳性诊断率;同时与组织学诊断联合应用,尤其是在支气管镜活检组织病理阴性情况下,对肿瘤最终诊断起互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支气管镜刷片 灌洗液 肺肿瘤 细胞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细胞胶质瘤:以伸长细胞型室管膜瘤为胶质成分的病理特点 被引量:2
20
作者 许梅 孔令非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349-352,共4页
目的探讨以伸长细胞型室管膜瘤为胶质成分的节细胞胶质瘤的组织病理学特点。方法对1例节细胞胶质瘤患者的肿瘤组织标本进行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及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临床主要表现为间断性肢体抽搐、头晕。MRI... 目的探讨以伸长细胞型室管膜瘤为胶质成分的节细胞胶质瘤的组织病理学特点。方法对1例节细胞胶质瘤患者的肿瘤组织标本进行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及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临床主要表现为间断性肢体抽搐、头晕。MRI检查显示右侧顶叶占位性病变。术中可见肿瘤位于右侧顶叶,大小4.50 cm×4.00 cm×4.00 cm,质地柔韧,血运一般,大部分肿瘤组织边界清楚,呈灰红色,分块切除肿瘤后可见术腔与侧脑室相通。HE染色,肿瘤组织由肿瘤性胶质成分和散在其中的神经细胞构成,胶质成分为伸长细胞型室管膜瘤,呈伸展形束状排列,可见血管周围假"菊形团"结构;神经细胞分布疏密不均匀,多分化良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伸长细胞型室管膜瘤成分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波形蛋白和上皮膜抗原表达阳性;而神经细胞则表达神经元核抗原和神经微丝蛋白。结论节细胞胶质瘤为分化良好、生长缓慢的临床罕见神经上皮来源肿瘤,由肿瘤性成熟节细胞和肿瘤性胶质细胞混合构成。大多数肿瘤性胶质成分为星形细胞,以伸长细胞型室管膜瘤为胶质成分的节细胞胶质瘤十分罕见。掌握其组织病理学特点,对诊断和治疗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脑肿瘤 室管膜瘤 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