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0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杜朝阳 李军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18期556-557,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总结我院2006~2010年间共收治的2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病例包括急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不合并肝内外胆管扩展,及梗阻性黄疽。全部采取腹腔镜手术...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总结我院2006~2010年间共收治的2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病例包括急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不合并肝内外胆管扩展,及梗阻性黄疽。全部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187例痊愈12例中转开腹,l例术后出血,开腹抢救成功,术后病检发现2例胆囊癌转上级医院诊治。随访1~4年无医源性胆管损伤、胆管狭窄、胆漏。结论术前充分评估,术中精细操作,必要时中转开放手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以在基层医院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医源性胆管损伤 胆管狭窄 胆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8例甲状腺手术患者避免喉返神经损伤体会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军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8期65-66,共2页
目的探讨并评价喉返神经损伤的原因以及避免损伤措施。方法对我院自2007年12月至2011年6月期间实施甲状腺手术的2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评价喉返神经损伤的原因以及避免损伤措施。结果在本组共258例甲状腺手术患者中有3例发... 目的探讨并评价喉返神经损伤的原因以及避免损伤措施。方法对我院自2007年12月至2011年6月期间实施甲状腺手术的2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评价喉返神经损伤的原因以及避免损伤措施。结果在本组共258例甲状腺手术患者中有3例发生喉返神经损伤,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为1.16%,3例均发生在单侧且均为暂时性损伤,未见两侧损伤及永久性损伤病例。全部3例损伤者均在术后6个月恢复声带功能。结论掌握甲状腺局部解剖结构、小心谨慎的手术操作以及正确地显露喉返神经能够有效避免喉返神经发生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手术 避免喉返神经损伤 预防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化联合断流术在急诊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大出血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军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21期626-627,共2页
目的 分析了门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手术治疗方法 和疗效.方法 我院于2009 年至2011 年急症共收治门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38 例,对38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8 例患者手术成功率为100%.4 例患者在住院期间因治疗无... 目的 分析了门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手术治疗方法 和疗效.方法 我院于2009 年至2011 年急症共收治门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38 例,对38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8 例患者手术成功率为100%.4 例患者在住院期间因治疗无效死亡,2 例患者在手术后因复发性出血死亡.其余32 例患者随访5 个月~3 年,均恢复良好.结论 简化联合断流术治疗门诊高压上消化道大出血疗效显著,值得临床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大出血 静脉曲张 断流术 急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治疗胫骨Pilon骨折18例体会 被引量:1
4
作者 杜朝阳 黄其军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36期133-133,共1页
目的探讨胫骨Pilon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8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愈合时间4~10个月。结果并发症:切口皮缘坏死2例,术后2周植皮覆盖创面后愈合,浅表感染1例,撤除外固定架,更换管型石膏... 目的探讨胫骨Pilon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8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愈合时间4~10个月。结果并发症:切口皮缘坏死2例,术后2周植皮覆盖创面后愈合,浅表感染1例,撤除外固定架,更换管型石膏3个月愈合。踝关节僵直1例,疗效按Mazur等制定的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评定,优8例、良5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72%。结论合理选择手术时机,术中细致复位腓骨、胫距关节面并给予坚强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是患者康复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Pilon骨折手术治疗 术后功能锻炼 创伤性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长骨粉碎性骨折临床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黄其军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8年第4期1424-1425,共2页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长骨粉碎性骨折临床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4月我院四肢长骨粉碎性骨折患者86例,依照治疗方法不同分组,各43例。对照组以单纯钢板螺钉内固定法治疗,观察组以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法...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长骨粉碎性骨折临床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4月我院四肢长骨粉碎性骨折患者86例,依照治疗方法不同分组,各43例。对照组以单纯钢板螺钉内固定法治疗,观察组以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及骨折愈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35%(41/43)高于对照组79.07%(34/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愈合率100%(43/43)高于对照组81.40%(35/43),并发症发生率2.33%(1/43)低于对照组23.26%(10/43),差异显著(P<0.05)。结论: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法应用于四肢长骨粉碎性骨折可有效促进患者骨折面愈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 四肢长骨粉碎性骨折 单纯钢板螺钉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骨折疗效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杜朝阳 《临床研究》 2017年第2期74-75,共2页
目的 探讨儿童肱骨骨折采用经皮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84例儿童肱骨骨折患儿,所有患儿均经临床检查,确诊为肱骨踝上骨折,患儿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对84例患儿实施经皮克氏针交叉内固... 目的 探讨儿童肱骨骨折采用经皮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84例儿童肱骨骨折患儿,所有患儿均经临床检查,确诊为肱骨踝上骨折,患儿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对84例患儿实施经皮克氏针交叉内固定与石膏外固定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84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切口均甲级愈合;术后实施X线检查,结果显示骨折均达到解剖或接近解剖复位程度;所有患儿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12个月,无一例患儿出现医源性神经受损情况,肘关节可自行活动;肘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6.4%(81/84):70例为优,11例为良,3例为可,0例为差.结论 儿童肱骨骨折采用经皮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治疗,能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且具有创伤小、愈合快、功能恢复快等特点,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肱骨骨折 经皮克氏针交叉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切口股骨头置换在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黄其军 《中国伤残医学》 2016年第14期24-25,共2页
目的:评价小切口股骨头置换在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效果,寻找改善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病情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笔者随机选择本院骨科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取并予以全面诊治的43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实验组),选择小切口股骨... 目的:评价小切口股骨头置换在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效果,寻找改善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病情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笔者随机选择本院骨科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取并予以全面诊治的43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实验组),选择小切口股骨头置换方案进行治疗;同期选取43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对照组),以常规疗法进行治疗。观察2组病患治疗效果,并且进行比较。结果:较之对照组,实验组在髋关节功能分数、并发症例数、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长等方面表现出优势(P<0.05)。结论:对于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选择小切口股骨头置换方案进行治疗,有助于改善病患临床指标,控制不良反应形成,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股骨头置换 常规疗法 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 效果
原文传递
椎弓根钉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临床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杜朝阳 《临床研究》 2017年第3期67-68,共2页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采用椎弓根钉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68例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确诊为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并知情同意。68例患者均择期行椎弓根...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采用椎弓根钉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68例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确诊为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并知情同意。68例患者均择期行椎弓根钉固定治疗。术后随访12个月,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6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12个月,68例患者均得到骨性愈合,且能自理生活,均未出现脊柱侧弯、内固定松动等并发症;CT、X线检查显示,所有患者均恢复矢状位生理曲度。无一例患者出现严重术后并发症。结论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采用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能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且并发症少,安全可靠,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骨折 椎弓根钉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肠出血50例诊断治疗体会
9
作者 李军 杜朝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年第12期54-55,共2页
目的探讨小肠出血的原因、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小肠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小肠出血原因中肿瘤占首位(21/50),良恶性肿瘤差异不明显,其他原因依次为炎性肠病(9/50)、小肪憩室(9/50)、小肠息肉(6/50)及血管病... 目的探讨小肠出血的原因、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小肠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小肠出血原因中肿瘤占首位(21/50),良恶性肿瘤差异不明显,其他原因依次为炎性肠病(9/50)、小肪憩室(9/50)、小肠息肉(6/50)及血管病变(5/50)。全组患者均经手术治疗,以肠段切除为主要手术方法。结论小肠出血原因肿瘤占首位,共次分别为炎性肠病、小肠憩室及血管病变。小肠气钡双重造影、选择性肠系膜血管连影及核素扫描为诊断小肠出血的主要手段,剖腹探查对常规检查难以确诊且又高度怀疑小肠出血的患者也是一种主要诊断手段。小肠出血治疗以药物、内镜治疗为首选,如效果不佳则行手术治疗,主要为包括病变在内的肠段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 出血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