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OE-g-MAH增韧PA12T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4
1
作者 付鹏 王基班 +4 位作者 陈相见 张晓朦 崔喆 刘民英 赵清香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42-46,共5页
使用不同质量分数的马来酸酐接枝聚烯烃弹性体(POE-g-MAH)对半芳香尼龙聚对苯二甲酰十二碳二胺(PA12T)进行共混改性,制备了具有较高韧性的PA12T复合材料,并研究了POE-g-MAH含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热性能及断面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PO... 使用不同质量分数的马来酸酐接枝聚烯烃弹性体(POE-g-MAH)对半芳香尼龙聚对苯二甲酰十二碳二胺(PA12T)进行共混改性,制备了具有较高韧性的PA12T复合材料,并研究了POE-g-MAH含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热性能及断面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POE-g-MAH的加入有效地提高了复合材料的耐冲击性能,且当其质量分数为10%时,复合材料在冲击实验过程中便已无法冲断,即已具备了非常优异的耐冲击性能。由于POE-g-MAH相较于PA12T具有较低的强度,因此,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热变形温度随着POE-g-MAH含量的增加而有所下降。当复合材料中POE-g-MAH的质量分数为35%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以及热变形温度分别降低至49.8 MPa,24.4 MPa和113.1℃,相较于PA12T基体,其保持率分别为61.5%,39.7%和9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芳香尼龙 聚对苯二甲酰十二碳二胺 马来酸酐接枝聚烯烃弹性体 增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芳香尼龙PA12T 的微波辅助聚合与表征 被引量:4
2
作者 黄文蕊 黄正强 +5 位作者 付鹏 崔喆 张晓朦 庞新厂 赵清香 刘民英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36-342,共7页
半芳香尼龙具有优异的力学强度、耐热性能和耐溶剂性能,在电子电器、汽车、轨道交通、特种装备中具有重要应用,受到了国内外学者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然而,传统聚合方法存在的制备周期长、分子量分布宽等技术难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 半芳香尼龙具有优异的力学强度、耐热性能和耐溶剂性能,在电子电器、汽车、轨道交通、特种装备中具有重要应用,受到了国内外学者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然而,传统聚合方法存在的制备周期长、分子量分布宽等技术难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本文利用微波能够使吸波材料快速、均匀升温的特点,首次在微波辅助条件下制备了耐高温半芳香尼龙PA12T,研究了在密闭条件下,以水作为吸波介质,水的用量、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等条件对聚合产物特性黏数的影响,并对产物结构及热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微波辅助聚合与传统聚合方法相比,反应时间缩短三分之一以上,且产物分子量分布较窄,为解决传统半芳香尼龙聚合方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有价值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芳香尼龙 微波 聚合 热失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12T/SGF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棒棒 张娜娜 +4 位作者 付鹏 崔喆 张晓朦 赵清香 刘民英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7-111,共5页
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不同短切玻璃纤维(SGF)含量的聚对苯二甲酰十二碳二元胺(PA12T)/SGF复合材料(PA12T/SGF),研究了SGF含量对其分散性及最终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吸水率、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SGF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 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不同短切玻璃纤维(SGF)含量的聚对苯二甲酰十二碳二元胺(PA12T)/SGF复合材料(PA12T/SGF),研究了SGF含量对其分散性及最终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吸水率、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SGF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缺口冲击强度、硬度(邵D)不断提高,而断裂伸长率、吸水率不断降低。当SGF含量达到30%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缺口冲击强度分别为176MPa,181MPa,9.5kJ/m2,相比纯PA12T分别提高1.17倍、2.12倍、1.02倍;断裂伸长率为23%,降低至纯PA12T的46%;吸水率为0.78%,相比纯PA12T降低21.2%。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结果表明,SGF在复合材料中分散较均匀。动态力学分析结果表明,随着SGF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刚性增大,韧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酰十二碳二元胺 玻璃纤维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吸水率 分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光固化超支化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7
4
作者 王帅 李贵勋 +4 位作者 何素芹 刘浩 刘文涛 朱诚身 李勇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8,共8页
采用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或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与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G)反应生成线型的分子结构,再加入甘油得到具有超支化结构的聚氨酯预聚体,接枝上丙烯酸酯制得超支化聚氨酯丙烯酸酯(PUA)。通过红外分析、核磁共振氢谱、凝胶... 采用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或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与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G)反应生成线型的分子结构,再加入甘油得到具有超支化结构的聚氨酯预聚体,接枝上丙烯酸酯制得超支化聚氨酯丙烯酸酯(PUA)。通过红外分析、核磁共振氢谱、凝胶渗透色谱和热重分析等对PUA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讨论了甘油和丙烯酸酯的加入比例、反应时间和温度等因素对PUA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合成了预期结构的超支化PUA;10 min左右即可快速UV固化成1 mm厚膜;随着交联剂含量的增加,2种PUA的拉伸强度均达到50 MPa以上;拉伸剪切强度接近0.8 MPa;固化膜沸水中的吸水率低于5%,丙酮中的溶胀率低于300%,在酸或碱溶液中浸泡7 d,无起泡、起皱和发白等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光固化 聚氨酯丙烯酸酯 超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对苯二甲酰癸二胺的固相聚合反应过程 被引量:2
5
作者 邹海龙 冯绪 +4 位作者 付鹏 崔喆 张晓朦 赵清香 刘民英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5,共5页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热失重分析和变温红外光谱等表征手段对聚对苯二甲酰癸二胺(PA10T)盐的固相聚合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PA10T盐固相聚合过程中,反应温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30℃以下固相聚合反应很难发生;在240℃...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热失重分析和变温红外光谱等表征手段对聚对苯二甲酰癸二胺(PA10T)盐的固相聚合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PA10T盐固相聚合过程中,反应温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30℃以下固相聚合反应很难发生;在240℃反应2 h或250℃反应1 h后,PA10T盐可以完全转化为聚合物。通过分析可知,反应过程主要分为2个阶段:第1阶段,部分PA10T盐分解并释放出癸二胺;第2阶段,PA10T盐发生缩聚反应并释放出水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酰癸二胺 固相聚合 聚合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质联用法分析丙烯腈和丙烯酸甲酯中对羟基苯甲醚 被引量:1
6
作者 楚艳杰 袁航 +3 位作者 张善营 刘文涛 刘浩 朱诚身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30-233,共4页
建立了一种测定工业丙烯腈和丙烯酸甲酯中微量阻聚剂对羟基苯甲醚(MEHQ)的气质联用法,利用SH-RXI-5MS(30 m×0.25 mm×0.25μm)型毛细管柱分离、质谱检测器(EI)检测、外标标准曲线法定量。MEHQ的加标回收率为99.4%~101.9%,相对... 建立了一种测定工业丙烯腈和丙烯酸甲酯中微量阻聚剂对羟基苯甲醚(MEHQ)的气质联用法,利用SH-RXI-5MS(30 m×0.25 mm×0.25μm)型毛细管柱分离、质谱检测器(EI)检测、外标标准曲线法定量。MEHQ的加标回收率为99.4%~101.9%,相对误差为0.1%~6.7%,检出限低至0.024 mg/L,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目标化合物MEHQ在0.400~80.000 mg/L范围内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R2≥0.999。不同日测量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均低于3.0%,具有较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该方法已成功应用于工业用丙烯腈和丙烯酸甲酯中微量MEHQ的检测,同时保证测试人员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质联用法 丙烯腈 丙烯酸甲酯 对羟基苯甲醚 安全 灵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树脂中温潜伏型固化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7
作者 赵玉春 刘浩 +4 位作者 李智慧 刘文涛 黄淼铭 何素芹 朱诚身 《热固性树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6-70,共5页
综述了双氰胺、咪唑、酸酐、微胶囊等几类中温潜伏型固化剂在环氧树脂体系中的应用和改性研究进展,并对该类固化体系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作出了展望。
关键词 环氧树脂 中温潜伏型固化剂 双氰胺 咪唑 酸酐 微胶囊
原文传递
炭纤维用聚丙烯腈合成工艺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楚艳杰 袁航 +3 位作者 刘浩 何素芹 黄淼铭 朱诚身 《炭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10,共6页
炭纤维是一种具备多种优异性能的新型炭材料,具有高强度、抗高温和密度低等特点。炭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航天、军事和体育等领域。聚丙烯腈基(PAN)炭纤维占炭纤维产业的90%以上,具有非常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本文主要介绍了溶液... 炭纤维是一种具备多种优异性能的新型炭材料,具有高强度、抗高温和密度低等特点。炭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航天、军事和体育等领域。聚丙烯腈基(PAN)炭纤维占炭纤维产业的90%以上,具有非常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本文主要介绍了溶液聚合、水相沉淀聚合、混合溶剂沉淀聚合、乳液聚合、离子聚合及一些新型丙烯腈聚合方法;论述了共聚单体的作用和选择,丙烯腈(AN)聚合过程的影响因素等,并对PAN聚合物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做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纤维 聚丙烯腈 聚合方法 共聚单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