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维管束状多孔炭材料的制备及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1
作者 周华 王丽 +5 位作者 崔伟娜 魏言真 张艳树 刘进 师兆忠 赵辉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76-1382,共7页
生物质是优异电极材料的重要来源,植物基生物质在制备多孔炭材料方面具有独特的结构优势。本文以面条菜为原料,KOH为活化剂,探讨了不同比例的KOH溶液对炭材料微观形貌的影响,制备出一系列具有二维管束状的炭材料,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衍... 生物质是优异电极材料的重要来源,植物基生物质在制备多孔炭材料方面具有独特的结构优势。本文以面条菜为原料,KOH为活化剂,探讨了不同比例的KOH溶液对炭材料微观形貌的影响,制备出一系列具有二维管束状的炭材料,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和拉曼光谱等物理手段对炭材料的结构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当碱碳比为3:1时,炭材料SCLC-3含有微孔-介孔等丰富的孔隙结构,为电解液离子在炭材料中的传输和存储提供了有利条件,在电流密度为1A·g^(-1)时SCLC-3比电容高达290F·g^(-1),经过5000次充放电循环测试电容保留率高达98%,表明炭材料具有良好的循环寿命。将其制作成固态电极材料进行不同角度的弯折,结果显示其电化学性能几乎没有发生变化,呈现出较好的抗弯折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基 二维管束多孔炭材料 柔性电极材料 超级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愈合”硅基电极材料的制备研究
2
作者 刘进 王勇兵 宋东华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5期4-9,共6页
合成了具有“自愈合”功能的高分子材料,并将其作为黏合剂应用于光伏行业回收切割高纯硅粉中,制备得到有效缓解硅基材料膨胀粉化问题的低成本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电极,对材料进行模拟电池测试,首次比容量达到了609.72 mAh/g,循环100次后容... 合成了具有“自愈合”功能的高分子材料,并将其作为黏合剂应用于光伏行业回收切割高纯硅粉中,制备得到有效缓解硅基材料膨胀粉化问题的低成本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电极,对材料进行模拟电池测试,首次比容量达到了609.72 mAh/g,循环100次后容量下降为508.85 mAh/g。为未来锂离子电池用硅材料的规模化生产和商业化应用提供了一条崭新的技术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自愈合材料 硅碳负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剂热法制备CdS@g-C3N4复合材料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王丽 刘进 +2 位作者 师兆忠 孙瑞敏 赵辉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8-42,共5页
以乙醇为溶剂,采用溶剂热法合成CdS@g-C3N4复合材料,利用SEM、XRD、UV-Vis等对其进行结构和形貌表征。以亚甲基蓝(MB)为降解底物,在模拟太阳光下考察了CdS@g-C3N4的光催化降解活性。结果表明,50%CdS@g-C3N4对MB的降解效率30 min就达到90... 以乙醇为溶剂,采用溶剂热法合成CdS@g-C3N4复合材料,利用SEM、XRD、UV-Vis等对其进行结构和形貌表征。以亚甲基蓝(MB)为降解底物,在模拟太阳光下考察了CdS@g-C3N4的光催化降解活性。结果表明,50%CdS@g-C3N4对MB的降解效率30 min就达到90%以上。在相同反应条件下,CdS@g-C3N4复合材料比纯g-C3N4以及CdS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CdS在CdS@g-C3N4复合材料中的作用主要有:提高了材料的光吸收能力,提高了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能力,同时促进了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此外,CdS@g-C3N4光催化剂在循环测试中表现出了足够的催化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S g-C3N4 光催化 溶剂热法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炸法制备TiO2-纳米碳复合材料及光催化降解染料废水研究
4
作者 王丽 赵辉 +2 位作者 陈永 韩冰 孙瑞敏 《山东化工》 CAS 2016年第12期12-14,19,共4页
利用爆炸辅助气相沉积法制备TiO_2-纳米碳复合材料,并考察原料添加比例对所得产物晶型,光吸收性能和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iO_2-纳米碳复合材料中TiO_2的晶型较原料P25的晶型有大的改变,光吸收范围拓宽;TiO_2-纳米碳复合材料的... 利用爆炸辅助气相沉积法制备TiO_2-纳米碳复合材料,并考察原料添加比例对所得产物晶型,光吸收性能和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iO_2-纳米碳复合材料中TiO_2的晶型较原料P25的晶型有大的改变,光吸收范围拓宽;TiO_2-纳米碳复合材料的可见光催化性能比P25的光催化性能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 TiO2-纳米碳复合材料 爆炸辅助气相沉积 纳米碳 掺杂 光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剂对溶剂热法可控合成CdS/g-C_(3)N_(4)复合材料的影响
5
作者 王丽 胡海霞 +1 位作者 王勇兵 巨友 《开封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76-81,共6页
采用不同溶剂,通过溶剂热法可控合成了系列CdS/g-C_(3)N_(4)复合光催化剂,并采用XRD和SEM对其结构、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发现,溶剂效应对CdS/g-C_(3)N_(4)复合材料中CdS的晶型和形貌以及g-C_(3)N_(4)都有较大影响,进而影响其光催化活... 采用不同溶剂,通过溶剂热法可控合成了系列CdS/g-C_(3)N_(4)复合光催化剂,并采用XRD和SEM对其结构、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发现,溶剂效应对CdS/g-C_(3)N_(4)复合材料中CdS的晶型和形貌以及g-C_(3)N_(4)都有较大影响,进而影响其光催化活性。在模拟太阳光下,CdS/g-C_(3)N_(4)复合材料比纯g-C_(3)N_(4)以及CdS具有更高的催化降解MB活性,且相同反应条件下,CdS/g-C_(3)N_(4)-DMF对MB的降解率最高,150分钟内达到9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 CDS g-C_(3)N_(4) 光催化 溶剂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_(1+x)V_(3)O_(8)研究进展
6
作者 赵辉 曹红霞 刘进 《山东化工》 CAS 2023年第18期97-100,共4页
Li_(1+x)V_(3)O_(8)材料是一种新型锂离子正极备选材料,其具有比容量大,环境友好和制造成本低廉等优势,拥有广泛的开发应用前景。就锂钒氧化物中Li_(1+x)V_(3)O_(8)材料的组成结构、充放电结构变化以及存在的优缺点等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Li_(1+x)V_(3)O_(8)材料是一种新型锂离子正极备选材料,其具有比容量大,环境友好和制造成本低廉等优势,拥有广泛的开发应用前景。就锂钒氧化物中Li_(1+x)V_(3)O_(8)材料的组成结构、充放电结构变化以及存在的优缺点等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对其制备方法和改性方法作了总结,指出了Li_(1+x)V_(3)O_(8)材料今后应进一步开发和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层状Li_(1+x)V_(3)O_(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类材料对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吸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郝延蔚 孙瑞敏 +2 位作者 赵辉 师兆忠 刘进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44-53,共10页
水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治理是近些年研究的热点。石墨烯类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能,在水污染治理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能。综述了石墨烯类材料的种类,不同类型石墨烯的吸附机理,以及近年来石墨烯类材料作为吸附剂在有机染料污染物、... 水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治理是近些年研究的热点。石墨烯类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能,在水污染治理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能。综述了石墨烯类材料的种类,不同类型石墨烯的吸附机理,以及近年来石墨烯类材料作为吸附剂在有机染料污染物、抗生素类污染物以及其他有机污染物处理中的应用现状;分析了石墨烯类材料的回收及再生性能;最后,对目前石墨烯类材料在水中有机污染物处理领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有机污染物 水处理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黏合剂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 被引量:2
8
作者 刘进 周站立 +1 位作者 周华 孙瑞敏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5-189,共5页
采用球磨与后烧结处理工艺,以光伏产业废硅粉为原料,白糖为碳包覆材料,在球料比1∶1下球磨30 h, 800℃下烧结2 h,制得纳米级硅碳材料。将该材料与二氧化钛、碳纳米管混合,制得锂离子电池用免黏合剂硅碳负极材料。以0.5 C的电流在0~2 V... 采用球磨与后烧结处理工艺,以光伏产业废硅粉为原料,白糖为碳包覆材料,在球料比1∶1下球磨30 h, 800℃下烧结2 h,制得纳米级硅碳材料。将该材料与二氧化钛、碳纳米管混合,制得锂离子电池用免黏合剂硅碳负极材料。以0.5 C的电流在0~2 V充放电,该材料的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713 mAh/g,第100次循环时仍保持在522 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碳负极材料 光伏废料 碳包覆 免黏合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碳负极材料的合成研究
9
作者 刘进 《山东化工》 CAS 2019年第21期11-14,共4页
以光伏产业废硅粉为原料,采用球磨工艺,CMC为碳源,得到了最优的碳包覆比例,得到了一种碳包覆硅碳负极材料。借助扫描电镜(SEM)和模拟电池测试等方法,对硅碳复合材料的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采用2.5%CMC添加量的碳... 以光伏产业废硅粉为原料,采用球磨工艺,CMC为碳源,得到了最优的碳包覆比例,得到了一种碳包覆硅碳负极材料。借助扫描电镜(SEM)和模拟电池测试等方法,对硅碳复合材料的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采用2.5%CMC添加量的碳包覆材料性能较优,其首次放电比容量为850.3 mAh/g,20次放电容量还保持690.8 mAh/g,为首次放电容量的81.24%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硅碳复合负极材料 光伏废料 碳包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金属掺杂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10
作者 王丽 陈永 +2 位作者 赵辉 韩冰 孙瑞敏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7-151,共5页
纳米TiO2作为一种功能型半导体材料,在光电转化和光催化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然而光响应范围窄、太阳光利用率低、光量子效率低等原因成为TiO2实际应用的瓶颈。对TiO2进行掺杂改性可以有效拓宽光响应范围、促使光生电荷有效分离以提高... 纳米TiO2作为一种功能型半导体材料,在光电转化和光催化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然而光响应范围窄、太阳光利用率低、光量子效率低等原因成为TiO2实际应用的瓶颈。对TiO2进行掺杂改性可以有效拓宽光响应范围、促使光生电荷有效分离以提高光量子效率、提高光催化剂的稳定性。介绍了TiO2掺杂前后的光催化作用机理,并综述了单一非金属元素掺杂和非金属元素与其他元素共掺杂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 掺杂 光催化 非金属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羟基超支化聚(胺-酯)接枝氧化石墨烯及在环氧树脂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孙瑞敏 郝延蔚 +8 位作者 周永恒 陈志隆 刘进 王丽 周华 师兆忠 曹红霞 魏言真 赵辉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69-76,共8页
采用改进的Hummer方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GO),再用核准一步酯化缩聚法接枝改性氧化石墨烯制备了端羟基超支化聚(胺-酯)接枝氧化石墨烯(HP-GO),将其与环氧树脂(EP)复配制得了HP-GO/EP复合材料。HP-GO的结构和特性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 采用改进的Hummer方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GO),再用核准一步酯化缩聚法接枝改性氧化石墨烯制备了端羟基超支化聚(胺-酯)接枝氧化石墨烯(HP-GO),将其与环氧树脂(EP)复配制得了HP-GO/EP复合材料。HP-GO的结构和特性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热重分析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GO上成功接枝上了端羟基超支化聚(胺-酯)。对复配的复合材料进行力学性能、拉伸断面形貌和热稳定性表征,并考察了GO和HP-GO在环氧树脂基体中的分散状态。结果表明,HP-GO有利于提高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在HP-GO的质量分数为0.5%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67.24MPa,86.09 MPa和12.64kJ/m^(2),与空白EP相比,分别增加了66.7%,37.39%和23.20%。拉伸断面形貌分析表明,纯EP是脆性断裂,而HP-GO/EP是典型的韧性断裂;热重分析发现,HP-GO较纯GO能更好地提高环氧树脂的热稳定性。HP-GO在环氧树脂基体中的分散状态更加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羟基超支化聚(胺-酯) 氧化石墨烯 接枝改性 环氧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相多酸催化剂在光催化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丽 赵辉 +2 位作者 刘进 师兆忠 周永恒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14,18,共7页
多酸作为一种温和的绿色光催化材料,因具有活性高、选择性好、无毒等优点而表现出很好的光催化应用前景。为方便回收与循环利用,近年来研究者一直致力于多酸基催化剂的异相化研究。介绍了多酸的结构和光催化作用机理,总结了制备异相多... 多酸作为一种温和的绿色光催化材料,因具有活性高、选择性好、无毒等优点而表现出很好的光催化应用前景。为方便回收与循环利用,近年来研究者一直致力于多酸基催化剂的异相化研究。介绍了多酸的结构和光催化作用机理,总结了制备异相多酸基催化材料的方法,并分类综述了非均相多酸催化剂在光催化领域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酸 光催化 非均相 固载 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O_3/N-TiO_2异质节可见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丽 赵辉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78-81,共4页
以尿素为氮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N掺杂TiO_2,然后与钨酸铵混合研磨,通过高温焙烧的方法原位制备WO_3复合N掺杂TiO_2的异质节光催化材料。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对样品进行分析,考察样品的光吸收阈值变... 以尿素为氮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N掺杂TiO_2,然后与钨酸铵混合研磨,通过高温焙烧的方法原位制备WO_3复合N掺杂TiO_2的异质节光催化材料。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对样品进行分析,考察样品的光吸收阈值变化。以亚甲基蓝为降解底物,考察了样品的可见光催化处理染料废水效果,结果表明,原位制备的WO_3和N掺杂TiO_2异质节光催化材料对亚甲基蓝表现出良好的可见光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 N掺杂 WO3 异质节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羟基超支化聚(胺-酯)非共价改性氧化石墨烯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瑞敏 周永恒 +3 位作者 郝延蔚 师兆忠 曹红霞 赵辉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4-69,共6页
采用改进的Hummer方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GO),并利用端羟基超支化聚(胺-酯)对其非共价功能化。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拉曼光谱(Raman)、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热重分析(TG)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等方法对氧化石墨烯表... 采用改进的Hummer方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GO),并利用端羟基超支化聚(胺-酯)对其非共价功能化。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拉曼光谱(Raman)、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热重分析(TG)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等方法对氧化石墨烯表面改性的性能进行了分析。FT-IR,Raman,XRD和TG分析结果表明,超支化聚(胺-酯)分子成功改性了氧化石墨烯;XRD分析表明,随着超支化聚(胺-酯)含量的增加,石墨烯片层层间距增大,这说明超支化分子能够渗透插入到氧化石墨烯片层之间;Raman分析表明,吸附在氧化石墨烯表面的超支化聚(胺-酯)提高了氧化石墨烯表面的无序化程度和石墨烯结构的不完善程度。SEM形貌分析表明超支化聚(胺-酯)大分子覆盖在氧化石墨烯的表面上,且通过对改性前后氧化石墨烯在乙醇和正己烷中透光率的对比,表明改性后的氧化石墨烯分散性能得到了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羟基超支化聚(胺-酯) 氧化石墨烯 非共价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_(2)SO_(4)分解铁-FeCl_(3)浸出焙烧金精矿中金 被引量:1
15
作者 师兆忠 王丽 +5 位作者 周华 王明瑞 韩艳霞 刘进 孙瑞敏 周永恒 《贵金属》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0-45,共6页
采用硫酸分解焙烧金精矿,金从黄铁矿中解离的同时金得到了富集,可采用氯化铁溶液非氰浸出金。研究了硫酸浓度及过量系数、分解温度对铁分解率的影响,优化工艺条件为,焙烧温度180℃,反应时间90 min,硫酸过量系数1.2,在此条件下,铁分解率... 采用硫酸分解焙烧金精矿,金从黄铁矿中解离的同时金得到了富集,可采用氯化铁溶液非氰浸出金。研究了硫酸浓度及过量系数、分解温度对铁分解率的影响,优化工艺条件为,焙烧温度180℃,反应时间90 min,硫酸过量系数1.2,在此条件下,铁分解率为92.14%,金含量从原来的51.7 g/t提高到106.1 g/t;研究了反应温度、液固比对氯化铁溶液浸出硫酸浸出渣中金的影响,优化浸出条件为,液固比1.5,80℃浸出90 min,在此条件下,金浸出率9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焙烧金精矿 硫酸 氯化铁 非氰浸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卟啉修饰多壁碳纳米管及其电荷传输性能研究
16
作者 王丽 陈永 赵辉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32-134,共3页
采用湿化学方法合成四(对羟基苯基)卟啉(THPP),通过羟基官能团与碳纳米管表面的酰氯反应而将卟啉分子修饰到碳纳米管的表面,并研究复合材料内部的电荷传输性能。结果表明:THPP和碳纳米管两个共轭结构之间存在明显的光致电荷传输。所得... 采用湿化学方法合成四(对羟基苯基)卟啉(THPP),通过羟基官能团与碳纳米管表面的酰氯反应而将卟啉分子修饰到碳纳米管的表面,并研究复合材料内部的电荷传输性能。结果表明:THPP和碳纳米管两个共轭结构之间存在明显的光致电荷传输。所得材料有望在有机太阳能电池,光致能量和电荷转移方面有很好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卟啉 多壁碳纳米管 有机太阳能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VO_(4)/GO纳米复合材料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17
作者 王丽 师兆忠 +3 位作者 崔伟娜 周华 占桂荣 刘进 《钢铁钒钛》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57,共7页
钒酸铋(BiVO_(4))因其便宜易得、制备条件温和简单、窄带隙(~2.4 eV)、突出的光响应能力和优异的稳定性而在光催化领域受到广泛关注。以硝酸铋和偏钒酸铵为原料,采用水热法成功制备了鱼骨状钒酸铋/石墨烯(BiVO_(4)/GO)复合光催化材料,通... 钒酸铋(BiVO_(4))因其便宜易得、制备条件温和简单、窄带隙(~2.4 eV)、突出的光响应能力和优异的稳定性而在光催化领域受到广泛关注。以硝酸铋和偏钒酸铵为原料,采用水热法成功制备了鱼骨状钒酸铋/石墨烯(BiVO_(4)/GO)复合光催化材料,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对复合光催化材料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并考察其模拟太阳光下对阿昔洛韦(AC)的降解活性。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照片显示,钒酸铋(BiVO_(4))为独特的鱼骨状结构,GO片层穿插其间,将BiVO_(4)纳米结构很好地连接起来。GO的加入改变了BiVO_(4)原有的纯单斜白钨矿结构。BiVO_(4)/GO(BG-3)对AC的降解效率高达97.23%,循环使用5次后降解效率还可以达到87.15%,说明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循环使用活性。采用Langmuir-Hinshelwood(L-H)一级动力学模型方程拟合催化降解过程,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说明L-H一级动力学模型方程非常适合于拟合该催化动力学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VO_(4) GO 纳米复合材料 光催化 阿昔洛韦
原文传递
硝酸体系制备缺陷态二氧化钛纳米材料及其在光催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进 王丽 +1 位作者 周华 赵辉 《钢铁钒钛》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2-56,共5页
以硝酸为形貌控制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TiO_(2)纳米材料。所获得的TiO_(2)纳米材料为锐钛矿型,并具有缺陷态结构,粒径保持在5 nm以下。制备过程中,材料中晶体的生长遵循定向附着(Oriented attachment,OA)机制。将该锐钛矿型TiO_(2)材... 以硝酸为形貌控制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TiO_(2)纳米材料。所获得的TiO_(2)纳米材料为锐钛矿型,并具有缺陷态结构,粒径保持在5 nm以下。制备过程中,材料中晶体的生长遵循定向附着(Oriented attachment,OA)机制。将该锐钛矿型TiO_(2)材料应用于亚甲基蓝的光催化降解中,实现了95%的催化降解效果,表现出较好的光催化性能。该工艺过程简单,制备中未使用高温工艺,非常易于工业化生产,为TiO_(2)纳米光催化材料的低成本制备提供了一条简便的技术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纳米材料 硝酸 缺陷态结构 光催化 降解率
原文传递
LiV3O8材料的固相配位法合成及机理研究
19
作者 刘进 王丽 +3 位作者 孙瑞敏 师兆忠 赵辉 罗京 《钢铁钒钛》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共5页
采用固相配位法合成出了层状锂钒氧化物LiV3O8,并借助TG-DTA与XRD对其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热处理温度550℃,烧结24 h可得到单一相产物LiV3O8,材料首次放电量达到了180 mAh/g,表现出较优的容量储存性能。采用Coats-Redfern积... 采用固相配位法合成出了层状锂钒氧化物LiV3O8,并借助TG-DTA与XRD对其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热处理温度550℃,烧结24 h可得到单一相产物LiV3O8,材料首次放电量达到了180 mAh/g,表现出较优的容量储存性能。采用Coats-Redfern积分法和Anderson-Freeman微分法得出合成过程最概然机理为随机成核和随后增长,并推出反应方程及反应动力学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LIV3O8 固相配位法 合成动力学
原文传递
盐酸浸出焙烧金精矿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师兆忠 刘进 +1 位作者 王丽 娄童芳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7-32,共6页
在盐酸体系中,Fe^3+可以氧化金生成AuCl4^-,利用这一反应,开展了搅拌速率、反应温度、盐酸浓度、液固比和反应时间对盐酸与焙烧金精矿反应浸出金的小型试验研究,同时对浸出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了该反应的动力学模型.获得优化工艺条件为... 在盐酸体系中,Fe^3+可以氧化金生成AuCl4^-,利用这一反应,开展了搅拌速率、反应温度、盐酸浓度、液固比和反应时间对盐酸与焙烧金精矿反应浸出金的小型试验研究,同时对浸出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了该反应的动力学模型.获得优化工艺条件为:温度90℃,盐酸浓度8 mol/L,液固比1.5∶1,反应时间90 min,搅拌速度400 r/min,反应温度、盐酸浓度对浸出反应影响显著,优化条件下浸出率高达95.53%;利用动力学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发现该反应属于收缩核模型反应,较好地符合1-(1-x)1/3=k1 t方程,经过数据处理,得到反应表观活化能Ea=13.88 kJ/mol,浓度反应级数为0.61,速率常数0.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焙烧金精矿 浸出 动力学 表观活化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