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场强磁共振弥散成像诊断短暂性脑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被引量:6
1
作者 单崴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6年第12期23-25,共3页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患者采用高场强磁共振弥散成像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97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为观察组,其中继发脑梗塞的39例进展型患者为观察A组,另58例初发型患者为观察B组,同期选择40例健康成...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患者采用高场强磁共振弥散成像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97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为观察组,其中继发脑梗塞的39例进展型患者为观察A组,另58例初发型患者为观察B组,同期选择40例健康成人为对照组,所有样本均开展高场强磁共振弥散成像检查与颈动脉彩超检查,并评估磁共振弥散成像与颈动脉检查结果的相关性,并分析该种诊断方式在短暂性脑缺血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磁共振检查病灶数、直径以及颈动脉彩超内膜-中层厚度、斑块发生率、血栓发生率与中重度狭窄率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A组患者上述指标除血栓发生率外均显著高于观察B组,磁共振弥散成像与颈动脉彩超数据呈正相关性,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场强磁共振弥散成像对短暂性脑缺血的检测结果同颈动脉彩超呈正相关性,在初发型与进展型病灶诊断均具良好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 高场强磁共振弥散成像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C在肝纤维化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附56例报告) 被引量:11
2
作者 单崴 陈思争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年第7期1172-1174,共3页
目的探讨ADC在肝纤维化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3年9月经肝穿刺活检确认的肝纤维化患者56例,同时建立由20名健康成人组成的对照组,开展超导磁共振的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结果通过对56例慢性肝炎患者和20例健... 目的探讨ADC在肝纤维化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3年9月经肝穿刺活检确认的肝纤维化患者56例,同时建立由20名健康成人组成的对照组,开展超导磁共振的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结果通过对56例慢性肝炎患者和20例健康志愿者开展MRI弥散加权成像测定ADC值,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肝纤维化分期增加和纤维化程度的升高,ADC值会出现逐渐的下降趋势。ADC值与纤维化分期存在负相关性关系,并且b值在500s/mm^2时,相关性表现最优。结论 ADC具有对肝纤维化患者的诊断价值,其中弥散加权成像是肝纤维化病情诊断、效果评估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诊断价值 弥散加权成像(DWI) 超导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