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宫颈癌CT灌注成像分期与FIGO分期及病理分期的对照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陈辉 黄文起 褚爱鹏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7年第4期108-110,共3页
目的研究宫颈癌CT灌注成像分期与FIGO分期及病理分期的比较。方法采用GE Lightspeed UItra 16排多层螺旋CT扫描仪对我院148例宫颈癌患者进行增强扫描,图像传输至PACE系统并进行多平面重建(MPR),得到冠状位、矢状位、斜冠状位图像,比较C... 目的研究宫颈癌CT灌注成像分期与FIGO分期及病理分期的比较。方法采用GE Lightspeed UItra 16排多层螺旋CT扫描仪对我院148例宫颈癌患者进行增强扫描,图像传输至PACE系统并进行多平面重建(MPR),得到冠状位、矢状位、斜冠状位图像,比较CT分期、FIGO分期及术后病理分期的差异。结果148例宫颈癌患者CT分期诊断Ⅰa期27例、Ⅰb期41例、Ⅱa期28例、Ⅱb期18例、Ⅲa期6例,分期正确120例,占81.08%,其中7例CT、FIGO分期显示无病变,漏诊率4.73%,后经术后脱落细胞学检出,CT诊断过低分期8例,占5.41%,过高分期20例,占13.51%,FIGO分期过低分期31例,过高分期28例,诊断准确率60.14%。结论 CT灌注成像分期准确率高于FIGO分期,并可提供更多的病理信息,可作为FIGO分期后的纠错检查措施,CT对术前分期、手术方案选择及预后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CT灌注成像 FIGO分期 病理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VCDS、MRI单用或联用于宫颈癌术前分期诊断价值比较 被引量:18
2
作者 褚爱鹏 樊明 +1 位作者 成建华 黄文启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7年第3期103-105,共3页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S)、MRI单用或联用于宫颈癌术前分期诊断临床价值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期收治经术后病理确诊宫颈癌患者共120例TVCDS和MRI影像学检查资料,比较两种影像学方式单用、联用术前分期与术后临床分期...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S)、MRI单用或联用于宫颈癌术前分期诊断临床价值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期收治经术后病理确诊宫颈癌患者共120例TVCDS和MRI影像学检查资料,比较两种影像学方式单用、联用术前分期与术后临床分期一致率。结果 MRI单用于宫颈癌术前分期与术后临床分期一致率为87.50%(105/120);TVCDS单用于宫颈癌术前分期与术后临床分期一致率为85.00%(105/120);两种影像学方式联用于宫颈癌术前分期与术后临床分期一致率为92.50%(111/120);两种影像学方式联用于宫颈癌术前分期与术后临床分期一致率显著高于MRI、TVCDS单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VCDS与MRI联用可有效提高宫颈癌术前分期诊断准确程度,价值优于TVCDS、MRI单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 磁共振 宫颈癌 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良恶性病灶的影像学鉴别及诊断分析 被引量:40
3
作者 陈红梅 于湛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6年第1期69-72,共4页
目的比较MRI与乳腺X线钼靶在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且经病理诊断确诊为乳腺肿瘤的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良性乳腺肿瘤34例,恶性44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已接受乳腺数字化钼靶... 目的比较MRI与乳腺X线钼靶在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且经病理诊断确诊为乳腺肿瘤的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良性乳腺肿瘤34例,恶性44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已接受乳腺数字化钼靶及MRI检查,分析MRI及钼靶在乳腺良恶性病灶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78例乳腺病变乳腺钼靶患者检出良性30例,恶性48例,其诊断良恶性乳腺病变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80.0%、79.2%、79.5%;MRI检出良性病变34例,恶性病变44例,诊断良恶性乳腺病变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88.2%、91.7%、89.7%。结论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MRI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均高于钼靶。乳腺钼靶在诊断乳腺微小钙化灶方面有其优势,但MRI动态增强扫描可清晰显示乳腺软组织结构、性状、边缘、血管强化特点及早期强化特征,提高良恶性病变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 钼靶 良恶性 乳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多期扫描技术在直肠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15
4
作者 李晋荣 黄文起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8年第5期117-119,127,共4页
目的探讨螺旋CT多期扫描技术在直肠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经临床确诊的直肠癌患者120例,患者均行螺旋CT多期扫描,收集患者影像学资料及临床资料,明确患者T、N、M三期结果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 目的探讨螺旋CT多期扫描技术在直肠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经临床确诊的直肠癌患者120例,患者均行螺旋CT多期扫描,收集患者影像学资料及临床资料,明确患者T、N、M三期结果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120例患者以病理结果为基准,螺旋CT多期扫描结果显示:T分期诊断符合率为92.11%(35/38),N分期诊断符合率为69.05%(29/42),M分期诊断符合率为97.50%(39/40)。CT平扫图像中主要表现为局限性软组织密度肿块,横断面可见直肠壁增厚明显(呈环形或半环形),官腔变窄,密度均匀;CT增强扫描图像中,动脉期显示横断面增厚,直肠壁明显强化,静脉期显示直肠管壁增厚且持续强化,延迟期显示增厚管壁呈持续强化并管壁水肿较为明显,肿块CT值注射造影剂后明显升高。结论螺旋CT多期扫描技术在直肠癌早期诊断中应用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能良好显示肝脏血管瘤的典型影像特征,能为临床手术和治疗方案的制定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早期 螺旋CT 多期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线、CT、MRI、DSA对周围型肺癌诊断价值比较 被引量:1
5
作者 陈辉 肖海鹰 +1 位作者 张新力 韩玉海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5年第11期1174-1175,共2页
目的评价X线、CT、MRI、DSA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58例经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的X线正侧位胸片、CT、MRI及DSA片。结果X线片、CT对显示钙化和肋骨受侵情况较MRI好;CT对显示周围型肺癌的边缘有无毛刺分叶切迹、棘状突起较MRI... 目的评价X线、CT、MRI、DSA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58例经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的X线正侧位胸片、CT、MRI及DSA片。结果X线片、CT对显示钙化和肋骨受侵情况较MRI好;CT对显示周围型肺癌的边缘有无毛刺分叶切迹、棘状突起较MRI好;MRI对周围型肺癌不能显示空泡征及支气管充气征;CT、MRI对空洞、液化坏死及胸膜凹陷征较X线平片高。结论CT是周围型肺癌检查的首选方法,X线胸片是不可缺少的基础,MRI可作为参考补充,而DSA是周围型肺癌诊断与治疗的最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检查 计算机体层成像 磁共振成像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巨大纤维腺瘤7例钼靶X线诊断 被引量:4
6
作者 陈辉 李晋荣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30期150-151,共2页
目的探讨乳腺巨大纤维腺瘤的钼靶X线表现,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乳腺巨大纤维腺瘤的X线表现,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有4例肿块密度均匀增高,边界清楚,压迫乳腺结构向周围移位,2例肿块为等密度或略低密度,与腺体的略高... 目的探讨乳腺巨大纤维腺瘤的钼靶X线表现,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乳腺巨大纤维腺瘤的X线表现,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有4例肿块密度均匀增高,边界清楚,压迫乳腺结构向周围移位,2例肿块为等密度或略低密度,与腺体的略高密度之间形成较模糊界限,只显示肿块的轮廓,6例肿块前部边缘清楚,3例肿块的后部边缘清楚,3例肿块的后部界限不清。7例均未发现钙化影.所有病例均无皮肤增厚、血管增粗征象。7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7例乳腺巨大纤维腺瘤患者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结论巨大纤维瘤依据其肿块大,发病年龄小,钼靶X线表现典型,临床征症状轻微等特点,一般可做出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巨大纤维腺瘤 钼靶X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超声与X线钼靶联合应用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陈红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2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与X线钼靶联合应用对早期乳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45例经病理检查确诊为早期乳腺癌患者,对其采用高频超声与X线钼靶联合诊断,观察诊断结果。结果高频超声对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为82.2%(37/45),X线钼靶对早期乳腺癌...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与X线钼靶联合应用对早期乳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45例经病理检查确诊为早期乳腺癌患者,对其采用高频超声与X线钼靶联合诊断,观察诊断结果。结果高频超声对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为82.2%(37/45),X线钼靶对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为86.7%(39/45),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超声与X线钼靶联合应用对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为97.8%(44/45),高频超声与X线钼靶联合应用与单用一种诊断方法的检出率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超声与X线钼靶联合检查能够有效的提高早期乳腺癌的诊断率,为临床的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降低了误诊和漏诊率,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超声 X线钼靶 早期乳腺癌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用乳腺影像诊断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陈红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9期10-11,共2页
目的研究比较常用乳腺影像诊断方法的诊断准确性。方法 200例乳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确诊为乳腺癌101例,乳腺良性病变99例),所选患者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钼靶检查以及近红外线检查,观察分析3种影像诊断方法的准确率情况。结果... 目的研究比较常用乳腺影像诊断方法的诊断准确性。方法 200例乳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确诊为乳腺癌101例,乳腺良性病变99例),所选患者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钼靶检查以及近红外线检查,观察分析3种影像诊断方法的准确率情况。结果多普勒超声检查、钼靶检查以及近红外线检查对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7.1%、90.1%、74.3%,多普勒超声检查、钼靶检查的准确率显著优于近红外线检查(P<0.05);炎性病变和导管瘤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多普勒超声检查、钼靶检查显著优于近红外线检查,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用乳腺影像诊断方法中多普勒超声检查、钼靶检查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具有临床推广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影像诊断方法 多普勒超声检查 钼靶检查 近红外线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部分栓塞术治疗脾功能亢进 被引量:2
9
作者 陈辉 李有仓 张新力 《医药论坛杂志》 2005年第14期20-21,共2页
目的通过部分脾栓塞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继发性脾亢和原发性脾亢。方法28例肝硬化脾功能亢进、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及其它原因引起的巨脾患者,分别经股动脉穿刺引入COBRA导管或肝导管超选择至脾脏中、下部分进行动脉造影,采用1mm左右的... 目的通过部分脾栓塞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继发性脾亢和原发性脾亢。方法28例肝硬化脾功能亢进、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及其它原因引起的巨脾患者,分别经股动脉穿刺引入COBRA导管或肝导管超选择至脾脏中、下部分进行动脉造影,采用1mm左右的明胶海绵碎块+庆大霉素+造影剂进行栓塞。结果最先发生反应的是白细胞升高,其次是血小板升高,脾脏体积逐渐缩小及肝功能改善。结论PSE既能抑制亢进的脾功能,又能保留脾脏的正常免疫功能和预防感染的能力,具有适应证广、简便、安全、效果显著、创伤小、并发症少、费用低廉等优点,是替代外科脾切除的首选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脾栓塞术 脾亢 血象 超选择 明胶海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中的诊断价值及鉴别诊断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晋荣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 2007年第8期14-16,共3页
目的 探讨CT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中的诊断价值和鉴别诊断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10例患者的CT资料,全部患者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CT平扫表现为圆形、类圆形低密度或混杂密度团块影,增强后肿... 目的 探讨CT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中的诊断价值和鉴别诊断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10例患者的CT资料,全部患者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CT平扫表现为圆形、类圆形低密度或混杂密度团块影,增强后肿瘤包膜强化明显,动脉期实性部分略有强化,门静脉期明显强化,但仍低于正常胰腺组织,囊性部分无强化。结论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综合分析其CT特征并注意其与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黏液性囊腺瘤(癌)、浆液性囊腺瘤(癌)、胰腺癌囊变、胰腺假囊肿等进行鉴别,术前一般可做出正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CT 诊断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线胸片和CT对纵隔型肺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11
作者 褚爱鹏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8年第22期32-32,共1页
目的:研究纵隔型肺癌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纵隔型肺癌的X线和CT资料。结果:胸片显示纵隔增宽,气管受压移位;CT可见单侧肿块,外缘分叶、毛刺,与纵隔锐角相交,内缘脂肪线影,支气管以及肺内继发性改变,淋巴... 目的:研究纵隔型肺癌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纵隔型肺癌的X线和CT资料。结果:胸片显示纵隔增宽,气管受压移位;CT可见单侧肿块,外缘分叶、毛刺,与纵隔锐角相交,内缘脂肪线影,支气管以及肺内继发性改变,淋巴结肿大以中纵隔和肺门多见。结论:X线胸片和CT相结合,大部分纵隔型肺癌都可以作出准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胸片 CT 纵隔型肺癌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在活动性肺结核临床诊断中应用观察 被引量:4
12
作者 褚爱鹏 《临床研究》 2016年第9期4-5,共2页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在活动性肺结核临床诊断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接收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CT针对活动性肺结核进行检查,观察组患者采用多...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在活动性肺结核临床诊断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接收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CT针对活动性肺结核进行检查,观察组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检查。比较两组患者诊断准确率,相关活动性征象检出情况及复发诊断准确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及对照组患者诊断准确率分别为100%,73.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磨玻璃密度影、空洞、树芽征及腺泡结节等四项相关活动性征象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复发诊断准确率分别为100%、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多层螺旋CT在活动性肺结核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对于相关的活动性征象检出率较高,且后期复发诊断准确率也较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活动性肺结核 诊断准确率 检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在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诊断中的价值及鉴别诊断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晋荣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内科版)》 2007年第11期61-62,共2页
目的探讨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XGPN)的CT表现及其与肾癌、肾脓肿的鉴别诊断。方法9例XGPN患者均做了肾区CT平扫和增强扫描。回顾性分析其CT表现及特点。结果局灶型XGPN3例,弥漫型XGPN6例;肾周筋膜增厚7例;腰大肌肿胀6例;合并肾... 目的探讨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XGPN)的CT表现及其与肾癌、肾脓肿的鉴别诊断。方法9例XGPN患者均做了肾区CT平扫和增强扫描。回顾性分析其CT表现及特点。结果局灶型XGPN3例,弥漫型XGPN6例;肾周筋膜增厚7例;腰大肌肿胀6例;合并肾结石者5例。结论XGPN通过CT检查并结合临床可做出诊断,并可与其他肾脏疾病相鉴别,如肾癌、肾脓肿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 CT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泡蛋白沉积症的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晋荣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内科版)》 2008年第2期46-47,共2页
目的探讨肺泡蛋白沉积症(PAP)的X线、常规CT及高分辨率CT(HRCT)表现特点。以提高PAP的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8例PAP患者的X线、常规CT及HRCT表现,并结合文献进行总结分析。结果8例常规cT及HRCT均表现为两肺弥漫分布... 目的探讨肺泡蛋白沉积症(PAP)的X线、常规CT及高分辨率CT(HRCT)表现特点。以提高PAP的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8例PAP患者的X线、常规CT及HRCT表现,并结合文献进行总结分析。结果8例常规cT及HRCT均表现为两肺弥漫分布的斑片影与磨玻璃影,边界清晰锐利。HRCT扫描呈地图样变6例,可见支气管充气征2例,铺路石样变5例。结论X线对PAP的诊断无特征性,常规CT表现虽优于X线,但也不理想,而HRCT的地图样变、铺路石样变及支气管充气征表现具有特征性,对PAP的诊断和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泡蛋白沉积症 X线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导管造影对导管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红梅 《中原医刊》 2004年第10期52-52,共1页
目的 :通过探讨乳腺导管造影X线表现 ,以便早期发现导管癌。方法 :采用本院 5 0例经乳腺导管造影 ,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导管癌 ,对其X线表现作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 :导管癌引起管壁本身破坏性改变 ,X线片上呈断续征 8例 ,虫蚀征 2 0... 目的 :通过探讨乳腺导管造影X线表现 ,以便早期发现导管癌。方法 :采用本院 5 0例经乳腺导管造影 ,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导管癌 ,对其X线表现作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 :导管癌引起管壁本身破坏性改变 ,X线片上呈断续征 8例 ,虫蚀征 2 0例 ,潭湖征 10例、鼠尾征 9例 ,其它 11例 ,可伴有或不伴有肿块的形成。结论 :乳腺导管造影是发现导管内癌的重要手段 ,尤其是早期导管内癌更具有深远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导管造影 导管癌 影像学诊断 乳头溢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线CT MRI DSA对周围型肺癌诊断价值的评价
16
作者 陈辉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北京)》 CAS 2004年第19期31-32,共2页
目的 通过对X线CT MRI DSA对周围型肺癌的对照研究,评价四者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58例周围型肺癌均经病理证实,男38例,女20例,年龄38—68岁,X线机正侧位胸片,CT、MRI及DSA片。结果 X线片,CT对显示钙化和肋骨受侵情况较... 目的 通过对X线CT MRI DSA对周围型肺癌的对照研究,评价四者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58例周围型肺癌均经病理证实,男38例,女20例,年龄38—68岁,X线机正侧位胸片,CT、MRI及DSA片。结果 X线片,CT对显示钙化和肋骨受侵情况较MRI好;CT对显示周围型肺癌的边缘有无毛刺分叶切迹、棘状突起较MRI好;MRI对周围型肺癌空泡征与支气管充气征无一例肯定;CT、MRI对空洞、液化坏死及胸膜凹陷征较X线平片高。结论 CT对周围型肺癌的检查、研究应作为首选。X线胸片是不可缺少的基础,MRI可作为参考补充,而数字血管造影是对周围型肺癌诊断与治疗融一体值得推广的最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CT MRI DSA 周围型肺癌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udd-Chiari综合征:下腔静脉闭塞顿性开通的技术探讨
17
作者 李晋荣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24期41-42,共2页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闭塞型Budd-Chiari综合征的顿性开通技术及临床疗效。方法经B超、CT、血管造影检查确诊为IVC型Budd-Chiari综合征伴肝静脉开放的患者56例,膜性闭塞37例,节段性闭塞19例,56例中53例经股静脉开通,行PTA术和内支架植入术。...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闭塞型Budd-Chiari综合征的顿性开通技术及临床疗效。方法经B超、CT、血管造影检查确诊为IVC型Budd-Chiari综合征伴肝静脉开放的患者56例,膜性闭塞37例,节段性闭塞19例,56例中53例经股静脉开通,行PTA术和内支架植入术。3例经股静脉开通困难,经颈内静脉逆行开通。结果56例介入治疗均获成功,下腔静脉开通率100%,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于术后2周内临床症状全部或部分消失。结论顿性开通下腔静脉闭塞段操作简单、安全有效、费用低,无严重并发症,值得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腔静脉 综合征 综合病症 开通 BUDD-CHIARI 肝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晚期肾癌根治术前肾动脉栓塞化疗25例临床分析
18
作者 周健 《中国医药》 2007年第5期297-298,共2页
目的对中晚期肾癌术前肾动脉栓塞化疗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中晚期肾癌25例,术前2~7d行选择性肾动脉栓塞化疗,对手术过程及病理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本组25例患者栓塞化疗均获成功,栓塞后造影证实靶血管栓塞完全。术中可见肾动脉搏动... 目的对中晚期肾癌术前肾动脉栓塞化疗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中晚期肾癌25例,术前2~7d行选择性肾动脉栓塞化疗,对手术过程及病理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本组25例患者栓塞化疗均获成功,栓塞后造影证实靶血管栓塞完全。术中可见肾动脉搏动消失或明显减弱,肿瘤表面的静脉萎陷,肾周水肿,易剥离,出血少。结论中晚期肾癌术前肾动脉栓塞化疗有助于改善肾癌手术条件,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癌 肾动脉栓塞 化学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段食管癌放疗前后的X线影像学对照分析
19
作者 李晋荣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5年第1期16-17,共2页
目的 :探讨上段食管癌放疗前后的X线食管吞钡片变化。方法 :收集采用60 Co或直线加速器单纯放射治疗的上段食管癌 86例 ,对比分析放疗前后的X线食管吞钡片。结果 :放疗后X线影像学变化与食管癌的X线分型关系密切 ,髓质型、蕈伞型对放射... 目的 :探讨上段食管癌放疗前后的X线食管吞钡片变化。方法 :收集采用60 Co或直线加速器单纯放射治疗的上段食管癌 86例 ,对比分析放疗前后的X线食管吞钡片。结果 :放疗后X线影像学变化与食管癌的X线分型关系密切 ,髓质型、蕈伞型对放射线较敏感 ,而溃疡型、浸润型较差。结论 :上段食管癌放疗后其X线影像学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分析其放疗前后的X线影像学变化 ,有助于帮助判断疗效及放疗结束时近期疗效与生存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X线影像学 放疗后 对照分析 X线分型 浸润型 溃疡型 放射线 敏感 改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
20
作者 李晋荣 《中原医刊》 2007年第2期17-19,共3页
目的 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资料,其中超声检查5例,CT扫描7例,磁共振成像(MRI)扫描4例。结果 CT检查发现胰腺囊实性低密度占住性病变,造... 目的 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资料,其中超声检查5例,CT扫描7例,磁共振成像(MRI)扫描4例。结果 CT检查发现胰腺囊实性低密度占住性病变,造影增强后肿瘤包膜强化明显,动脉期实性部分轻度强化,门静脉期明显强化,但仍低于正常胰腺组织,囊性部分不强化。MRI在T1WI、T2WI上呈现混杂信号,实性成份在T1WI呈中低信号,T2WI呈中高信号。造影增强扫描呈不均性的中高强化。B超发现胰腺低回声囊实性占位。结论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性,综合分析其影像特征并注意与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粘液性囊腺瘤(癌)、浆液性囊腺瘤(癌)、胰腺癌囊变、胰腺假囊肿等进行鉴别。术前一般可做出正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影像检查 诊断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