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度妊高征近十年发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赵耘 任利军 +1 位作者 鲁静 胡永芳 《北京医学》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334-337,共4页
对1986~1995年我院内分娩的重度妊高征病人,通过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其人群构成比及母儿合并症的相关因素,提出重度妊高征高危人群集中于经济状况差、来源于外地及孕期检查少的孕妇,其母儿合并症明显高于对照组。虽然近5年重度妊... 对1986~1995年我院内分娩的重度妊高征病人,通过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其人群构成比及母儿合并症的相关因素,提出重度妊高征高危人群集中于经济状况差、来源于外地及孕期检查少的孕妇,其母儿合并症明显高于对照组。虽然近5年重度妊高征组早产率、低体重儿分娩率有所上升,但由于围产医学发展,围产儿死亡率并未随之上升,由此本文探讨了相应的围产保健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围产保健 死亡率 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盘植入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付银菊 王双梅 王艳蕊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03年第7期35-36,共2页
目的 探讨引起胎盘植入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 4 8例植入性胎盘的产科情况。结果 我院胎盘植入发病率 3 86‰ ,胎盘植入随年龄增长、产次增多发病率相应提高。其发生原因与子宫内膜损伤、病变有紧密关系。临床以大出... 目的 探讨引起胎盘植入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 4 8例植入性胎盘的产科情况。结果 我院胎盘植入发病率 3 86‰ ,胎盘植入随年龄增长、产次增多发病率相应提高。其发生原因与子宫内膜损伤、病变有紧密关系。临床以大出血和感染为主要症状。结论 对产科有反复阴道出血的患者应及时尽早排除胎盘植入的可能 ,严格宫腔操作规程 ,减少子宫内膜病损的发生 ,预防和减少胎盘植入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植入 相关因素 预防 治疗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欣母沛预防和治疗宫缩乏力所致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时巧玲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25期165-166,共2页
目的分析研究欣母沛与缩宫素在预防和治疗宫缩乏力所致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本院收治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常规应用10U/ml缩宫素20U子宫体肌肉注射,... 目的分析研究欣母沛与缩宫素在预防和治疗宫缩乏力所致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本院收治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常规应用10U/ml缩宫素20U子宫体肌肉注射,无效时改用缩宫素20U静脉滴注,必要时重复使用,总量≤120U;观察组应用250μg/ml卡前列素250μg子宫体肌肉注射,必要时间隔15min重复使用,总量≤500μg。阴道分娩者药物经臀部或者静脉注射,剖宫产者于术中直接注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24h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欣母沛能显著促进子宫收缩,对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满意,能显著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合理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欣母沛 治疗 产后出血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痛分娩与正常分娩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6
4
作者 时巧玲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第17期72-73,共2页
目的分析探讨无痛分娩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4例单胎头位足月孕产妇根据患者要求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4例,观察组采用无痛分娩技术实施分娩,对照组不采用无痛技术实施分娩。结果观察组镇痛有效率达100%,产程明显低于对照组(P&... 目的分析探讨无痛分娩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4例单胎头位足月孕产妇根据患者要求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4例,观察组采用无痛分娩技术实施分娩,对照组不采用无痛技术实施分娩。结果观察组镇痛有效率达100%,产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妇选择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分娩有利于产妇度过一个安全、无痛、舒适的生产期,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痛分娩 正常分娩 镇痛 疗效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捆绑式缝合术在子宫大出血中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付银菊 《当代医学》 2011年第28期47-48,共2页
目的探讨子宫捆绑式缝合术和传统止血方法在剖宫产术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中的临床研究。方法将68例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而及时行子宫捆绑式缝合术的患者作为观察组,随机选择50例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而采用常规止血方... 目的探讨子宫捆绑式缝合术和传统止血方法在剖宫产术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中的临床研究。方法将68例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而及时行子宫捆绑式缝合术的患者作为观察组,随机选择50例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而采用常规止血方法或行宫腔填纱止血的病人作为对照组。在产后出血量、手术时间、产褥病率等方面对比两种术式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疗效显著,其产后出血量、手术时间、产褥病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无一例发生再次出血而行子宫切除,产后子宫复旧、月经恢复无异常,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子宫捆绑式缝合术是一种手术方法简单,止血效果可靠,尤其适用于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的止血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子宫收缩乏力 产后出血 子宫捆绑式缝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过期流产7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喜莲 《中国医刊》 CAS 2003年第6期49-50,共2页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并米索前列醇治疗过期流产的疗效观察。方法  70例过期流产分为阴道给药组和口服给药组各 3 5例。给米非司酮 5 0mg ,12小时口服 1次 ,共 2天 ,第 3日分别给予米索前列醇 40 0 μg,根据宫缩情况 ,再决定是否 3小时...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并米索前列醇治疗过期流产的疗效观察。方法  70例过期流产分为阴道给药组和口服给药组各 3 5例。给米非司酮 5 0mg ,12小时口服 1次 ,共 2天 ,第 3日分别给予米索前列醇 40 0 μg,根据宫缩情况 ,再决定是否 3小时重复给药 1次 ,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阴道给药组与口服给药组的成功率无显著差异性 (P <0 0 5 )。两组米索前列醇 1次成功率、平均用药量、药物不良反应、阴道出血量等方面有显著差异。结论 小剂量阴道后穹隆放置米索前列醇较口服给药具有用药剂量小、时间短、阴道出血少等优点 ,是较为理想的用药途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期流产 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 临床观察 治疗 终止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前列甲酯栓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7
作者 时巧玲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第10期78-79,共2页
目的观察探讨卡前列甲酯栓在预防产后出血方面的效果。方法将自然分娩的足月产妇1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4例。治疗组在胎儿娩出后立即向产妇肛门内置入卡前列甲酯栓lmg;对照组于胎儿前肩娩出后,立即予产妇臀部肌内注射缩宫素20U... 目的观察探讨卡前列甲酯栓在预防产后出血方面的效果。方法将自然分娩的足月产妇1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4例。治疗组在胎儿娩出后立即向产妇肛门内置入卡前列甲酯栓lmg;对照组于胎儿前肩娩出后,立即予产妇臀部肌内注射缩宫素20U,观察两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第三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产后2h出血量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应用卡前列甲酯栓能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不良反应少,对预防产后出血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前列甲酯栓 缩宫素 产后出血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5例头位难产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王双梅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24期519-520,共2页
目的了解头位难产的临床特征,并探讨分析头位难产的产生原因、分娩方式等,以便及时的解决临床中的头位难产显现,以达到顺利生产的目的。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内收治的105例头位难产患者,了解其在生产过程中的临床... 目的了解头位难产的临床特征,并探讨分析头位难产的产生原因、分娩方式等,以便及时的解决临床中的头位难产显现,以达到顺利生产的目的。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内收治的105例头位难产患者,了解其在生产过程中的临床特点以及患者的分娩方法及过程,以便分析头位难产的临床特征以及应对措施。结果在临床的分析中发现患者有26例患者出现明显的头盆不对称,30例在产前的检测中发现头盆异常,其余患者表现为胎头方位的其他异常,其中多表现为持续性枕横位以及持续性枕后位,并且多以剖宫产为主进行分娩。结论在临床中对于头位难产的早发现、早处理以及正确的分娩方式对于减少孕妇痛苦以及顺利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位难产 临床分析 分娩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控镇痛无痛分娩与传统阴道分娩对母婴结局及产后盆底组织功能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马向莉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8年第21期3254-3255,共2页
目的:观察自控镇痛无痛分娩与传统阴道分娩对母婴结局及产后盆底组织功能的影响差异。方法:纳入2015年1月—2016年3月于我院分娩的198例产妇为观察对象,根据分娩方式将其分为自控镇痛无痛分娩组(观察组,n=104)和传统阴道分娩组(对照组,n... 目的:观察自控镇痛无痛分娩与传统阴道分娩对母婴结局及产后盆底组织功能的影响差异。方法:纳入2015年1月—2016年3月于我院分娩的198例产妇为观察对象,根据分娩方式将其分为自控镇痛无痛分娩组(观察组,n=104)和传统阴道分娩组(对照组,n=94)。记录两组产妇第一、第二产程所需时间及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观察母婴结局,于产后第8周评估两组产妇盆腔器官脱垂情况[盆腔器官脱垂影响问卷(POPIQ-7)]、尿失禁发生情况及肌力检测情况差异。结果:两组产妇母婴结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各产程所需时间、疼痛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均<0. 05)。产后第8周,观察组POPIQ-7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肌力检测评分则高于对照组(P均<0. 05);两组产妇尿失禁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自控镇痛无痛分娩方式可减轻产妇疼痛程度,减少分娩对产妇盆底功能的损伤,各产程所需时间缩短,且不影响母婴结局,于改善产妇分娩过程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控镇痛无痛分娩 传统阴道分娩 母婴结局 盆底组织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双梅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23期119-119,121,共2页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月本院收治的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4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月本院收治的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4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治疗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子宫内膜厚度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30%,对照组为60.87%,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为(1.75±0.28)mm,对照组为(6.32±0.45)mm,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眩晕乏力、下腹痛、闭经、潮红发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效果优于单纯米非司酮治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康唑联合制霉菌素阴道片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付银菊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12期1686-1688,共3页
目的:观察氟康唑联合制霉菌素阴道泡腾片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RVVC)的临床效果。方法:68例RVVC患者口服氟康唑,阴道放置制霉菌素阴道片1片,有效后口服氟康唑6个月进行维持期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68例RVVC... 目的:观察氟康唑联合制霉菌素阴道泡腾片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RVVC)的临床效果。方法:68例RVVC患者口服氟康唑,阴道放置制霉菌素阴道片1片,有效后口服氟康唑6个月进行维持期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68例RVVC患者首次治疗后临床治愈率为55.9%,好转率为42.6%,而维持期治疗后治愈率为100.0%,明显高于首次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例(5.9%)口服氟康唑胶囊有轻度恶心,1例(1.5%)阴道给药有阴道局部烧灼感,6个月后检查,无1例发生肝肾功能损害。结论:氟康唑联合制霉菌素阴道片经维持期治疗后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复发率明显降低,可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康唑 制霉菌素阴道片 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维持期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治疗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艳蕊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7年第8期945-946,共2页
关键词 子宫瘢痕 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86例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艳蕊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3期3099-3100,共2页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外科学 腹腔镜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例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双梅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7年第5期573-574,共2页
关键词 异位妊娠 保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立特喷雾剂治疗细菌性阴道病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付银菊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10期556-557,共2页
目的观察优立特喷雾剂配合甲硝唑栓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5例,用优立特喷雾配合甲硝唑栓治疗,对照组85例,用1:5000高锰酸钾液坐浴配合甲硝唑栓治疗,7d为一疗程,停药7d,21d进行复查。结果治... 目的观察优立特喷雾剂配合甲硝唑栓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5例,用优立特喷雾配合甲硝唑栓治疗,对照组85例,用1:5000高锰酸钾液坐浴配合甲硝唑栓治疗,7d为一疗程,停药7d,21d进行复查。结果治疗组治愈率82.1%,总有效率96.84%,复发率6.31%。对照组治愈率71.77%,总有效率90.59%,复发率14.11%,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立特喷雾配合甲硝唑栓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立特 细菌性阴道病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1
16
作者 付银菊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12期562-563,共2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8年2月至2011年2月本院住院治疗的160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入腹腔镜组与开腹手术组,每组各80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显著少于开腹手术组(5...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8年2月至2011年2月本院住院治疗的160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入腹腔镜组与开腹手术组,每组各80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显著少于开腹手术组(50.68±8.26 vs 80.26±11.29min,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5.42±6.25)(、86.35±11.82)mL,腹腔镜组显著少于开腹手术组(P<0.05);腹腔镜组肛门排气时间、常规留置尿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显著少于开腹手术组(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恢复正常工作生活时间显著少于开腹手术组(P<0.05)。结论相对于开腹手术,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具有疗效确切、对机体损伤小,患者恢复快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妊娠 腹腔镜手术 开腹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膜早破患者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爱民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9年第4期57-58,共2页
胎膜早破是一种并发症,在产科中极为常见,通常发生在孕37周以内,主要表现为胎膜自然破裂,液体从阴道中流出,后穹隆可见液池,在做阴道检查时,脑膜囊无法触及,可引发产妇宫内感染、宫内窘迫以及新生儿窒息等,也可导致胎儿发生比较严重的感... 胎膜早破是一种并发症,在产科中极为常见,通常发生在孕37周以内,主要表现为胎膜自然破裂,液体从阴道中流出,后穹隆可见液池,在做阴道检查时,脑膜囊无法触及,可引发产妇宫内感染、宫内窘迫以及新生儿窒息等,也可导致胎儿发生比较严重的感染,对产妇以及新生儿均产生巨大危害[1]。为进一步分析胎膜早破患者的相关性感染因素,在我院2013年10月~2016年12月接诊的胎膜早破患者中选取合适的受试者,探讨其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为早期做出预防干预提供依据和保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性感染 胎膜早破 危险因素 患者 新生儿窒息 阴道检查 主要表现 宫内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后抑郁的早期诊断与防治 被引量:2
18
作者 时巧玲 《中外妇儿健康(学术版)》 2011年第4期195-195,共1页
产后抑郁多缓性起病,不易被病患自己和家属发现,如得不到及时治疗,严重危害母婴健康。本文简单介绍产后抑郁的症状和成因,并针对其特点给予诊断和治疗建议。
关键词 产后抑郁 早期诊断 防治 母婴健康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炔雌醇环丙孕酮联合二甲双胍对PCOS合并糖耐量异常及肥胖患者血清相关性激素水平及自然妊娠率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会娟 王双梅 《北方药学》 2019年第4期158-159,共2页
目的:研究炔雌醇环丙孕酮联合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糖耐量异常及肥胖患者血清相关性激素水平及自然妊娠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5月PCOS合并糖耐量异常及肥胖患者92例,按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各46例。对照... 目的:研究炔雌醇环丙孕酮联合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糖耐量异常及肥胖患者血清相关性激素水平及自然妊娠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5月PCOS合并糖耐量异常及肥胖患者92例,按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观察组采用炔雌醇环丙孕酮+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自然妊娠率、治疗前后血清相关性激素[睾酮(T)、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素(FSH)]水平变化及治疗前后BMI水平比较。结果:观察组自然妊娠率43.48%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T、E2、LH、FS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T、E2、LH、FSH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BMI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BMI水平均有所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炔雌醇环丙孕酮联合二甲双胍应用于PCOS合并糖耐量异常及肥胖治疗可显著降低血清相关性激素水平,提高自然妊娠率,且体质量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OS 糖耐量异常 肥胖 二甲双胍 炔雌醇环丙孕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10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双梅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7年第6期698-700,共3页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4例确诊为子宫肌瘤的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口服米非司酮12.5mg,1次/d,连服3个月为一个疗程。治疗前后均行彩色超声检测子宫及肌瘤大小,实验室观察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结果:104例...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4例确诊为子宫肌瘤的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口服米非司酮12.5mg,1次/d,连服3个月为一个疗程。治疗前后均行彩色超声检测子宫及肌瘤大小,实验室观察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结果:104例患者在治疗期间均出现闭经,痛经和下腹坠胀感症状消失,贫血得以纠正。子宫肌瘤体积明显缩小,缩小率为50.25%(P<0.01)。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效果好,副反应小,复发率低,是一种理想的药物治疗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非司酮 子宫肌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