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科创伤中采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效果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陈延军 《中国医学工程》 2011年第3期73-,75,共2页
目的观察分析骨科创伤中采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创面处理方式,并与采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术治疗的研究组进行临床效果比较。结果采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术治疗... 目的观察分析骨科创伤中采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创面处理方式,并与采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术治疗的研究组进行临床效果比较。结果采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术治疗进行替换换药治疗骨科创伤时,维持125~450 mm Hg的负压,及时处理漏气和堵管,从而有效地达到VSD及培养伤口肉芽组织的效果,促进局部炎性反应消退以及创面愈合,缩短疗程。结论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具有促进肉芽生长,促进创面愈合,降低创面感染率,缩短病程,降低医疗费用等优点;对于复杂创伤性感染患者使用VSD技术可起到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创伤 持续负压 封闭 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PVP术后病情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2
作者 张小雷 张仕峰 《淮海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375-378,共4页
目的:分析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术后病情复发的危险因素,探讨具体管理对策。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2021年5月—2023年1月PVP治疗的101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 目的:分析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术后病情复发的危险因素,探讨具体管理对策。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2021年5月—2023年1月PVP治疗的101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入组患者术后病情复发率,根据是否再发骨折,将其分为发生组(40例)和未发生组(61例),收集2组患者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经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PVP术后病情复发的危险因素,并探讨具体管理对策。结果:101例患者PVP术后病情复发率为39.60%。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指数>22.00 kg/m 2(OR=5.536,95%CI:1.241~9.811,P=0.021)、合并糖尿病(OR=5.772,95%CI:1.231~9.889,P=0.005)、有长期糖皮质激素服用史(OR=6.481,95%CI:1.288~8.617,P=0.029)、术前骨密度(BMD)≤0.5g/cm 2(OR=4.415,95%CI:1.221~9.926,P=0.014)、术前骨盆指数(PI)>60°(OR=6.331,95%CI:1.233~9.916,P=0.016)、术前骨盆倾斜角(PT)>25°(OR=5.233,95%CI:1.252~8.931,P=0.021)、术中单节骨水泥注入量>5 mL(OR=5.281,95%CI:1.288~6.717,P=0.029)、未应用高黏度骨水泥(OR=5.229,95%CI:1.452~8.446,P=0.018)、术后骨水泥渗漏(OR=4.339,95%CI:1.241~8.811,P=0.019)、术后未实施抗骨质疏松治疗(OR=4.621,95%CI:1.411~9.133,P=0.021)为患者PVP术后病情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PVP术后可因体重较重、合并糖尿病、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术前BMD偏低、脊柱骨盆矢状力线异常、术中骨水泥注入量过多、骨水泥黏度低、术后骨水泥渗漏及未开展抗骨质疏松治疗而再发骨折。完善术前评估、积极治疗原发病、纠正BMD及骨盆矢状力线、合理控制骨水泥注入量、采用高黏度骨水泥、术后予以积极抗骨质疏松治疗可预防病情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压缩性 骨质疏松 经皮椎体成形术 病情复发 危险因素 管理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Gamma钉固定在股骨转子周围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海军 徐宝立 宫爱民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4期1115-1116,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经皮Gamma钉固定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2例股骨转子周围骨折患者进行经皮Gamma钉内固定术。所有患者均在骨科手术床牵引下整复骨折及C型臂X线机透视下经皮手术。根据切口情况、全身情况以及合并骨质疏松... [目的]探讨应用经皮Gamma钉固定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2例股骨转子周围骨折患者进行经皮Gamma钉内固定术。所有患者均在骨科手术床牵引下整复骨折及C型臂X线机透视下经皮手术。根据切口情况、全身情况以及合并骨质疏松的程度决定何时下床活动及负重量的大小。[结果]随访10—36个月,骨折全部愈合,髋关节功能优良率94%。未出现股骨干骨折、拉力螺钉切出股骨头及退出,无锁钉及主钉断裂,有1例出现轻度的髋内翻。[结论]经皮Gamma钉固定可用于各种类型的股骨转子周围骨折,具有操作简便、手术损伤小、出血少、固定牢固,患者下床早等优点。Gamma钉是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 转子骨折 GAMMA钉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骨骨干骨折内固定物取出术后原位再发骨折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赵学寨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4年第17期2429-2430,共2页
目的探讨长骨骨干骨折内固定物取出术后原位再发骨折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长骨骨干骨折内固定物取出术后原位再发骨折患者30例,给予骨折端明显位移患者闭合复位手术治疗,其他患者给予切开复位手... 目的探讨长骨骨干骨折内固定物取出术后原位再发骨折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长骨骨干骨折内固定物取出术后原位再发骨折患者30例,给予骨折端明显位移患者闭合复位手术治疗,其他患者给予切开复位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给予微创锁定系统治疗。对疗效及初次显效时间进行分析。结果 12例(40.0%)患者行闭合复位手术治疗,经微创锁定系统治疗后,治愈8例、好转3例、显效1例,初次显效时间为(2.2±0.5)个月。18例(60.0%)患者行切开复位手术治疗,经微创锁定系统治疗后,治愈12例、好转5例、显效1例,初次显效时间为(3.5±0.5)个月。所有患者均愈合出院。结论采用微创锁定系统治疗长骨骨干骨折内固定物取出术后原位再发骨折,能有效提高疗效,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骨骨干骨折 内固定物取出术 原位再发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性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郭志辉 叶亚罡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23期231-232,共2页
目的 评价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复杂性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至2012年8月42例老年肱骨近端二部分以上骨折采用骨折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其中男15例,女27例,年龄52-78岁(平均64.7岁)。按Neer分类法... 目的 评价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复杂性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至2012年8月42例老年肱骨近端二部分以上骨折采用骨折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其中男15例,女27例,年龄52-78岁(平均64.7岁)。按Neer分类法:2部分骨折11例,3部分骨折23例,4部分骨折8例。结果 4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32个月(平均15个月),骨折均得到愈合,肩关节功能按Neer功能评分标准,优14例,良23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达83.8%。有2例肱骨头内翻,1例肱骨头缺血坏死,3例出现肩峰撞击综合征。结论 锁定钢板治疗复杂性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固定可靠,并发症少,便于早期功能锻炼,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锁定钢板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鹅头钉治疗股骨转子区骨折的并发症 被引量:4
6
作者 徐宝立 李养琛 尚文娟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1997年第1期60-61,共2页
我院自1988年~1991年11月对股骨转子区骨折行切开复位鹅头钉内固定24例,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4例。男18例,女6例;年龄46~74岁,平均65岁;转子间骨折6例,经转子骨折10例,转子下骨折8例;合并小转子骨折17例,占70.8... 我院自1988年~1991年11月对股骨转子区骨折行切开复位鹅头钉内固定24例,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4例。男18例,女6例;年龄46~74岁,平均65岁;转子间骨折6例,经转子骨折10例,转子下骨折8例;合并小转子骨折17例,占70.8%;左侧13例,右侧11例;术前心电图示有心肌缺血或陈旧性心肌梗塞6例,占25%。 1.2 材料与方法 本组全部行切开复位鹅头钉内固定,所用鹅头钉为天津市骨科医疗器械二厂生产;手术按常规手术方法进行(略)。其中股骨颈内击入三刃钉21例,双头加压螺纹钉3例,通过尾螺钉及垫片连接三刃钉与钢板在恰当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鹅头钉 转子区 并发症 深静脉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后自然吸收(针刀疗法)的疗效观察及护理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孟彩云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1年第16期42-43,共2页
目的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寻找一种能从症状及体征治愈,又能从影像学上观察突出的椎间盘缩小或消失的非手术治疗方法。方法用非开放性手术疗法——针刀疗法对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进行闭合性松解、切割、减压治疗。结果针刀疗法对... 目的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寻找一种能从症状及体征治愈,又能从影像学上观察突出的椎间盘缩小或消失的非手术治疗方法。方法用非开放性手术疗法——针刀疗法对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进行闭合性松解、切割、减压治疗。结果针刀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很好治疗效果的同时,对突出的腰椎间盘具有促进吸收的作用。结论腰椎间盘突出后运用针刀疗法治疗可以改善病变腰椎间盘周围组织的血氧供应,同时又可以激惹或引发机体自身的免疫反应。该疗法是治疗本病的最佳方法之一,也是促进突出腰椎间盘吸收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针刀疗法 自然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重建膝前后交叉韧带6例(7肢)报告
8
作者 徐宝立 李海军 +2 位作者 杨长山 尚文娟 陈彦军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2期1216-1217,共2页
目的 :对于膝前、后交叉韧带同时断裂未能一期修复的陈旧性损伤 ,探讨一个切口修复 2条韧带的术式。方法 :采取带骨块的胫骨结节、髌韧带、髌骨、股四头肌腱一次重建。结果 :本组术后平均随访 1年零 9个月 ,从主观评价分析治疗结果 :优 ... 目的 :对于膝前、后交叉韧带同时断裂未能一期修复的陈旧性损伤 ,探讨一个切口修复 2条韧带的术式。方法 :采取带骨块的胫骨结节、髌韧带、髌骨、股四头肌腱一次重建。结果 :本组术后平均随访 1年零 9个月 ,从主观评价分析治疗结果 :优 40 % ,良 40 % ,可 2 0 %。结论 :本法在探查膝关节内部时可一次修复 2条韧带 ,扩大了手术适应证 ,是治疗陈旧性膝关节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交叉韧带 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理论在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整体护理中的应用
9
作者 孟彩云 《中国民康医学》 2011年第12期1523-1523,1566,共2页
中医护理原则建立在中医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其基本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现代的整体护理模式与中医护理有着十分相似的内涵。在中医院开展整体护理的目的就是要将现代的护理观与中医的基本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创建具有中国特色... 中医护理原则建立在中医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其基本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现代的整体护理模式与中医护理有着十分相似的内涵。在中医院开展整体护理的目的就是要将现代的护理观与中医的基本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整体护理,以进一步丰富整体护理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护理模式 中医理论 骨筋膜室综合征 应用 患者 护理原则 辨证施护 中医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间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10
作者 郑毅 徐宝立 +1 位作者 方凯 杨凯 《河南诊断与治疗杂志》 1999年第3期180-181,共2页
手外伤皮肤软组织缺损,深部组织外露,应尽早完成皮肤软组织覆盖,缩短创面开放时间,减少感染机会发生,利于手功能恢复,我们自1996年以来,应用前臂骨间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15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 手外伤皮肤软组织缺损,深部组织外露,应尽早完成皮肤软组织覆盖,缩短创面开放时间,减少感染机会发生,利于手功能恢复,我们自1996年以来,应用前臂骨间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15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5例,男11例,女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外伤 软组织缺损 外科皮瓣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出院前健康教育分析
11
作者 孟彩云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1年第17期98-98,共1页
目的提高患者远期手术的效果及其生活自理能力。方法我科对10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在出院前就其生理、心理、文化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开展了以患者的健康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向其讲解有关医学、护理方面的知识、技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的提高患者远期手术的效果及其生活自理能力。方法我科对10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在出院前就其生理、心理、文化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开展了以患者的健康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向其讲解有关医学、护理方面的知识、技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树立其战胜疾病的信心。结果患者出院前均得到了系统的宣教,手术远期效果及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结论术后出院指导对患者术后康复,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置换术 出院指导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FNA结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5
12
作者 叶亚罡 《临床医学》 CAS 2021年第5期64-65,共2页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联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3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8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联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3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8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进行PFNA手术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抗骨质疏松药物。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骨密度恢复情况、骨折愈合情况及髋关节评分。结果术后3个月,观察组Harri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则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骨密度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18个月骨密度比较,观察组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PFNA联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可显著缩短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提高髋关节功能恢复效率,平衡骨密度,促进病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 骨质疏松药物 老年 股骨粗隆间骨折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效果观察
13
作者 陈延军 《临床医学》 CAS 2017年第9期86-87,共2页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观察组采用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及术后恢复优良...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观察组采用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及术后恢复优良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肩关节恢复有效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创伤小,对骨折局部血液运行破坏少,可早期进行肩关节功能锻炼,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 切开复位内固定 复杂肱骨近端骨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