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联合磁共振成像在急性期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1
作者 周芳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9年第2期186-187,共2页
急性脑梗死为脑血管疾病常见类型,发病快速、病情变化快、致残及致死率较高,故强化对急性期脑梗死的早期诊断,对指导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 急性脑梗死为脑血管疾病常见类型,发病快速、病情变化快、致残及致死率较高,故强化对急性期脑梗死的早期诊断,对指导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为急性脑梗死诊断中常用方法,但临床应用敏感度低,易出现漏诊、误诊现象]。近年来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影像学技术日益发展,其已在脑血管疾病诊断中逐渐应用[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急性期脑梗死 磁共振成像 早期诊断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急性脑梗死 血管疾病诊断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磁共振用于诊断肛周深部感染性病变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牛永超 刘中锋 李振玉 《临床研究》 2017年第1期174-175,共2页
目的 探讨核磁共振在肛周深部感染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120例肛周深部感染患者采用西门子公司生产的3.0T核磁共振扫描仪进行检查,并依据病变位置、特征以及MRI图像的不同对其进行分型,并将其与手... 目的 探讨核磁共振在肛周深部感染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120例肛周深部感染患者采用西门子公司生产的3.0T核磁共振扫描仪进行检查,并依据病变位置、特征以及MRI图像的不同对其进行分型,并将其与手术结果展开对比.结果 经MRI诊断结果显示患者中患有单存肛周软组织炎、单纯肛周脓肿、复合脓肿、高位脓肿的患者分别为14例、14例、60例、32例、其中发现瘘管内口90个.与手术结果比较,MRI对脓肿诊断符合率为10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核磁共振应用于肛周深部感染性病变的术前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尤其在脓腔和脓肿内口的诊断中准确性更高,因此,MRI可以为肛周深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诊断提供较高的参考价值,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大范围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肛周深部感染 价值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肝脏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周芳 《实用医技杂志》 2018年第10期1087-1089,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10月我院接诊的150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经术中病理、磁共振增强扫描检查等确诊,分析其弥散加权成像表现、弥散系数值及诊断...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10月我院接诊的150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经术中病理、磁共振增强扫描检查等确诊,分析其弥散加权成像表现、弥散系数值及诊断准确率。结果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信号表现中,转移瘤、血管瘤、肝癌及肝脓肿多表现为高信号,而经磁共振增强强化显示以显著强化居多;肝囊肿弥散加权成像呈低信号。与转移瘤、血管瘤、肝癌及肝脓肿相比,肝囊肿患者病灶表现弥散系数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联合磁共振增强扫描总体诊断准确率较高,且对血管瘤及肝囊肿诊断准确率可达100%。结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当与磁共振增强扫描联合使用时可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占位性病变 磁共振成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胎儿胼胝体缺如的产前超声及磁共振诊断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周芳 《临床研究》 2018年第3期190-192,共3页
目的探讨胎儿胼胝体缺如的产前超声及磁共振诊断价值。方法 2016年7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常规产前超声筛查怀疑为胼胝体异常的胎儿47例,对于产前超声检查怀疑胼胝体异常的胎儿行MRI检查,分析图像特征,探讨诊断准确率。结果本次研究的47... 目的探讨胎儿胼胝体缺如的产前超声及磁共振诊断价值。方法 2016年7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常规产前超声筛查怀疑为胼胝体异常的胎儿47例,对于产前超声检查怀疑胼胝体异常的胎儿行MRI检查,分析图像特征,探讨诊断准确率。结果本次研究的47例产前超声怀疑胼胝体缺如的产妇中,经MRI检测后胼胝体缺如病情被确诊:36例胼胝体完全缺如,9例胼胝体部分缺如,2例产妇经分析排除胼胝体缺如。经过超声检测的胎儿胼胝体缺如的征象如下:侧脑室体部外展分离,前角显现尖形,为"牛角状",后角扩张,如泪滴的形状;第三脑室扩张上移,其透明隔消失。US的诊断率为87.2%,MRI的诊断率为91.5%。χ~2=0.448,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和磁共振(MRI)各具优势,联合起来可实现优势互补,对筛查和确诊起到很大的作用。因此,对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的产前检查,超声以及磁共振是重要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检 MRI 胼胝体缺如 产前超声 临床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波谱成像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牛永超 《临床研究》 2016年第10期183-184,共2页
目的:探究磁共振波谱成像(MRS)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我院2013年5月~2014年8月实行磁共振波谱成像的60例患者,按照临床活检证实、病理活检证实进行划分,前列腺癌为观察组,前列增生为对照组,各30例。比较两组前列腺增生C... 目的:探究磁共振波谱成像(MRS)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我院2013年5月~2014年8月实行磁共振波谱成像的60例患者,按照临床活检证实、病理活检证实进行划分,前列腺癌为观察组,前列增生为对照组,各30例。比较两组前列腺增生CC/C的差异(胆碱+肌酸/枸缘酸盐比),将两组磁共振波谱成像诊断前列腺癌敏感性和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等。结果观察组CC/C为2.07±0.78,对照组CC/C为0.61±0.19,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磁共振波谱成像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2%、85.2%,阳性预测值85.2%,阴性预测值92%,准确度88.4%。结论前列腺癌通过磁共振波谱成像诊断,可确保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的准确,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谱成像 前列腺癌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磁共振诊断骨挫伤应用及价值评述
6
作者 周芳 《中国伤残医学》 2016年第2期50-52,共3页
目的:核磁共振对骨挫伤患者在诊断过程中的应用效果以及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100 例骨挫伤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相应的核磁共振相关检查,在检查完成后对患者的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并探讨核磁共振对骨挫伤患者在诊断过程中... 目的:核磁共振对骨挫伤患者在诊断过程中的应用效果以及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100 例骨挫伤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相应的核磁共振相关检查,在检查完成后对患者的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并探讨核磁共振对骨挫伤患者在诊断过程中的应用效果以及临床应用价值. 结果: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发现,所有患者通过使用核磁共振的检查(图像)均表现出不规则形态,其中所有患者均出现了胫骨内侧平台下骨挫伤、股骨内侧髁骨挫伤、韧带损伤等情况,同时也有患者会同时存在有胫骨内侧平台下骨挫伤以及股骨内侧髁骨挫伤的情况,部分患者出现了半月板损伤的情况,通过核磁共振检查共发现120个病灶,对于T1WI信号而言,呈稍低信号,并表现为骨皮质下松骨区的斑片、大片状形态,边界模糊. T2 WI 则主要见于病灶及周边骨髓,呈高信号. 结论:通过使用核磁共振的检测方法,能够及时有效地对于骨挫伤患者的实际病情进行相应的检测并对患者的病情状况进行较好的判定,在临床对于骨挫伤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应用价值以及应用效果,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骨挫伤 应用价值 评述
原文传递
单纯性侧脑室扩张胎儿产前MRI检查诊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杨帆 周芳 赵国千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年第14期90-91,共2页
目的分析单纯性侧脑室扩张胎儿产前MRI检查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经MRI、超声诊断的单纯性侧脑室扩张、活产无异常的胎儿30例为扩张组,再选取同时期经MRI、超声诊断的正常胎儿20例为对照组。在所有胎儿出生后,分别在其3、6... 目的分析单纯性侧脑室扩张胎儿产前MRI检查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经MRI、超声诊断的单纯性侧脑室扩张、活产无异常的胎儿30例为扩张组,再选取同时期经MRI、超声诊断的正常胎儿20例为对照组。在所有胎儿出生后,分别在其3、6与12个月时进行定期随访,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采用GDS(Gesell发育量表)进行评估,以此来对胎儿出生后的神经系统发育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出生后12个月与出生后3个月时GDS评分对比得到改善,差异显著(P<0.05);出生后12个月与出生后6个月时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单侧侧脑室扩张与双侧侧脑室扩张GDS评分结果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单纯性侧脑室扩张胎儿产前MRI检查诊断的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性侧脑室扩张 产前MRI检查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底沟通性脑膜瘤患者CT与MRI诊断结果分析 被引量:18
8
作者 牛永超 路慧彬 +2 位作者 李振玉 彭保成 刘斌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7年第3期33-35,共3页
目的探讨颅底沟通性脑膜瘤患者CT与MRI诊断结果。方法将2012/1至2016/1来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经外科手术及病理确诊的颅底沟通性脑膜瘤患者纳入本研究。对患者进行CT检查、MRI检查,观察患者临床表现、肿瘤位置、肿瘤CT、MRI影像特点、CT... 目的探讨颅底沟通性脑膜瘤患者CT与MRI诊断结果。方法将2012/1至2016/1来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经外科手术及病理确诊的颅底沟通性脑膜瘤患者纳入本研究。对患者进行CT检查、MRI检查,观察患者临床表现、肿瘤位置、肿瘤CT、MRI影像特点、CT、MRI诊断准确率、CT、MRI诊断对颅底沟通性脑膜瘤侵犯周围骨质、软组织的诊断符合情况。结果两种方法诊断准确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对颅底沟通性脑膜瘤侵犯周围骨质的诊断准确率高于CT,有统计学差异(P<0.05)。MRI对颅底沟通性脑膜瘤侵犯周围软组织的诊断准确率高于CT,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颅底沟通性脑膜瘤患者CT与MRI诊断准确率一致,MRI颅底沟通性脑膜瘤侵犯周围骨质和软组织的诊断准确率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沟通性脑膜瘤 CT MRI 诊断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腱鞘巨细胞瘤的影像学特征 被引量:3
9
作者 朱止平 岳军艳 +4 位作者 窦文广 王娟 吴清武 陈杰 梁长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8年第10期1724-1727,共4页
目的分析和总结腱鞘巨细胞瘤(GCTTS)的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特点,旨在提高对GCTTS的诊断水平。方法分析43例经病理证实的GCTTS患者的影像及病理资料。23例行X线检查; 9例行CT平扫检查; 25例行MRI平扫,8例同时行增强检查。结果 1) 43例患... 目的分析和总结腱鞘巨细胞瘤(GCTTS)的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特点,旨在提高对GCTTS的诊断水平。方法分析43例经病理证实的GCTTS患者的影像及病理资料。23例行X线检查; 9例行CT平扫检查; 25例行MRI平扫,8例同时行增强检查。结果 1) 43例患者无特征性临床表现;病灶在四肢大小关节发病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 05); 2) X线平片7例骨质破坏,16例骨质及关节间隙正常,仅见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CT平扫关节周围等密度肿块,密度均匀,边缘清楚; 1例见明显骨质破坏; 8例骨质结构未见明显破坏。在T1WI与骨骼肌信号对比11例呈等信号,10例呈稍低信号,4例呈等低信号;在T2WI与骨骼肌信号对比10例呈等信号,11例呈低信号,4例呈混杂信号;增强扫描肿块呈中度到明显的不均匀强化。结论 GCTTS主要发生在手足部,MRI对于GCTTS的诊断具有极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腱鞘巨细胞瘤 磁共振成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性假瘤的MRI特征与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孙长录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7年第12期8-10,共3页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性假瘤磁共振成像(MRI)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对2010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15例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性假瘤(均经临床或病理证实)患者的MRI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图像特征。结果 MR...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性假瘤磁共振成像(MRI)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对2010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15例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性假瘤(均经临床或病理证实)患者的MRI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图像特征。结果 MRI平扫特征:颅内病变12例(其中单发7例,多发5例),C2-C5层面颈髓病变3例;单发病变直径平均(3.89±1.45)cm,颈髓病变均为条带状;不规则形态10例,类圆形或卵圆形2例;边界清晰9例,边界不清6例;病灶周边轻微水肿12例。MRI信号及增强扫描特征:长T1长T2信号12例,等T1长T2信号3例;均不存在囊变及钙化;增强后环状强化4例,半开环状强化2例("开环征"、"垂直征")。结论 "开环征"等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性假瘤MRI增强扫描典型特征对疾病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 脱髓鞘性假瘤磁共振成像 影像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软骨损伤的MRI诊断与关节镜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李振玉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第15期168-170,共3页
目的:探讨膝关节软骨损伤的MRI诊断与关节镜相关性。方法笔者对我院骨科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66例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66个膝关节)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了回顾分析,全部患者均接受MRI和关节镜检查,回顾分析两种技术检查结果的相... 目的:探讨膝关节软骨损伤的MRI诊断与关节镜相关性。方法笔者对我院骨科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66例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66个膝关节)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了回顾分析,全部患者均接受MRI和关节镜检查,回顾分析两种技术检查结果的相关性。结果3D-FS-SPGR序列检查的特异度为97.8%,敏感性为90.9%,而FS-FSE-T2w序列检查的特异度为95.0%,敏感性为80.0%,MRI检查与关节镜检查的符合率为93.8%。两种方法检查结果对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检查是一种较为可靠的膝关节软骨损伤临床诊断技术,应与关节镜检查相结合,为患者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软骨损伤 MRI诊断 关节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例胰肾联合移植术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慧 李振玉 孙长录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9年第3期111-111,共1页
目的总结13例胰肾联合移植术患者的资料,阐述胰肾移植术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3例患者在术前进行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及相关的术前护理,术后执行严格的隔离制度及无菌操作制度,进行各项基础护理,认真观察术后并发症,对并发症进行预防,... 目的总结13例胰肾联合移植术患者的资料,阐述胰肾移植术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3例患者在术前进行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及相关的术前护理,术后执行严格的隔离制度及无菌操作制度,进行各项基础护理,认真观察术后并发症,对并发症进行预防,出现并发症后积极处理,提高手术成功率。结果13例患者中,3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其中2例经积极治疗好转,1例抢救无效死亡;2例出现严重排斥反应死亡。结论对患者进行认真术前及术后的护理,是提高移植物和患者存活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肾联合移植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Gd-EOB-DTPAMRI增强扫描时肝局灶性病变的表现及此新型对比剂的诊断效能
13
作者 周芳 周玉来 《中国伤残医学》 2015年第21期34-35,共2页
目的:探讨Gd-EOB-DTPA MRI增强扫描时肝局灶性病变的表现及此新型对比剂的诊断效能. 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7月已知或可疑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40例. 全部患者依次行MRI平扫、Gd-EOB-DTPA三期(动脉期、门脉期、平衡期)增强... 目的:探讨Gd-EOB-DTPA MRI增强扫描时肝局灶性病变的表现及此新型对比剂的诊断效能. 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7月已知或可疑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40例. 全部患者依次行MRI平扫、Gd-EOB-DTPA三期(动脉期、门脉期、平衡期)增强扫描以及延迟20分钟肝实质期扫描. 对Gd-EOB-DTPA增强前后的肝脏、病灶信号变化、病灶-肝脏对比噪声比绝对值变化情况进行测量分析,对病灶Gd-EOB-DTPA增强扫描的表现和特征进行观察. 结果:Gd-EOB-DTPA增强后各期肝实质信号和病灶-肝脏对比噪声比绝对值均显著增加,和Gd-EOB-DTPA增强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动脉期、门脉期、平衡期全部病灶均符合应用常规含Gd对比剂时的强化表现和特征;延迟20分钟肝实质期扫描时,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成等信号-高信号. 结论:Gd-EOB-DTPA MRI增强扫描和延迟肝实质期扫描联合应用,能提供血供、细胞来源、功能以及病变形态等更多的信息,让诊断准确性和诊断信息得到有效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增强扫描 肝局灶性病变 对比剂
原文传递
系统性红斑狼疮致延髓背外侧综合征一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范文强 吴洁 +1 位作者 李振玉 穆荣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72-573,共2页
患者女,39岁.面部红斑、发热2个月,加重伴胸闷1周于2013年7月入我院呼吸内科.患者于2012年5月始反复出现光照后颜面部片状红斑;发热,体温最高达38.3℃,伴乏力、纳差、关节肿痛.当地医院查类风湿因子(RF)阳性,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给予非... 患者女,39岁.面部红斑、发热2个月,加重伴胸闷1周于2013年7月入我院呼吸内科.患者于2012年5月始反复出现光照后颜面部片状红斑;发热,体温最高达38.3℃,伴乏力、纳差、关节肿痛.当地医院查类风湿因子(RF)阳性,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给予非甾体消炎药及中药治疗(具体不详),症状时轻时重.1周前再次发热达38.6℃,伴胸闷,活动时加重,X线胸片:双下肺部病变.予头孢曲松(2 g,静脉点滴,每12小时1次)抗感染治疗7d无效.既往因肝硬化、全血细胞减少于2011年行脾切除术.无肝炎病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 类风湿关节炎 非甾体消炎药 全血细胞减少 类风湿因子 抗感染治疗 面部红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