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1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汝阳县人民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
1
作者 李爱兰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788-789,共2页
关键词 抗菌药/治疗应用 药物疗法 联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汝阳县儿童维生素A缺乏及贫血情况调查
2
作者 王好典 陈慧中 +5 位作者 王传华 马官福 师晓东 杨英凡 王倩 张霆 《医学研究杂志》 2001年第11期47-48,共2页
河南省汝阳县呼吸道、消化道感染性疾病发病率较高,且每隔数年即有流行,为了获得这一地区0~10岁儿童维生素A低下及贫血发病率,维生素A缺乏与贫血、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辅食添加状况相互关系的资料,由首都儿科研究所和河南省汝阳县人... 河南省汝阳县呼吸道、消化道感染性疾病发病率较高,且每隔数年即有流行,为了获得这一地区0~10岁儿童维生素A低下及贫血发病率,维生素A缺乏与贫血、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辅食添加状况相互关系的资料,由首都儿科研究所和河南省汝阳县人民医院合作进行了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 血清 呼吸道 亚临床 儿童 佝偻病 维生素D缺乏病 汝阳县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汉族人群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蛋氨酸合成酶(MS A2756G)基因多态性检测 被引量:1
3
作者 李艾帆 许予明 +6 位作者 连建华 张世峰 贺颖 齐华 宋波 王茜 郑红 《中原医刊》 2007年第12期35-36,共2页
目的探讨河南汉族人群MS A2756G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51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及50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MS基因多态性分析并进行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检测。结... 目的探讨河南汉族人群MS A2756G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51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及50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MS基因多态性分析并进行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检测。结果MS A2756G的各种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河南汉族人群中,MS A2756G突变可能不足以构成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中的一个独立遗传危险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病 蛋氨酸合成酶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汝阳县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患病率调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好典 员聪敏 +2 位作者 李克伟 陈晨 李俊玲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2期128-129,共2页
目的:了解汝阳县0~2岁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的患病率和严重程度,并给予干预。方法:对全县辖区内2005~2007年出生的儿童进行调查,对心脏听诊异常的儿童进行初筛,同时对因先心病死亡儿童进行核实,对所有可疑患儿由专家复查,做彩色... 目的:了解汝阳县0~2岁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的患病率和严重程度,并给予干预。方法:对全县辖区内2005~2007年出生的儿童进行调查,对心脏听诊异常的儿童进行初筛,同时对因先心病死亡儿童进行核实,对所有可疑患儿由专家复查,做彩色超声心动图确诊。结果:先心病53例,总患病率为3.86‰,先心病患病人数以新生儿组最高,29d~1岁组次之,1~2岁组最低。0~2岁先心病主要类型为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1岁的先心病死亡儿童占死亡总数的85.71%。结论:降低儿童先心病死亡的重点应放在围生期,开展从孕期到婴幼儿期先心病监测,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可降低其死亡率,也有利于患儿的正常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心病 儿童 患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级医院创建癌痛示范病房护士发挥的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王丽霞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11期265-266,共2页
护士作为创建癌痛示范病房系统中的关键一份子,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扮演多个角色,包括:作为观察者、执行者、学习者、宣教者、管理者和监督者,每个角色都非常重要。护士应当利用"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活动这一平台,站好自... 护士作为创建癌痛示范病房系统中的关键一份子,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扮演多个角色,包括:作为观察者、执行者、学习者、宣教者、管理者和监督者,每个角色都非常重要。护士应当利用"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活动这一平台,站好自己的岗,为减轻癌症患者的痛苦而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痛 示范病房 疼痛管理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汝阳县166例急性中毒病例调查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谷灿立 赵二要 +1 位作者 付月箫 张银光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3-5,共3页
目的 了解中毒的特点和发生规律 ,为制定中毒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 ,设计调查表 ,调查 2 0 0 1年 7月 1日~ 2 0 0 2年 6月 3 0日汝阳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接诊的中毒患者。结果 共收治急性中毒 1 6 6例 ,女... 目的 了解中毒的特点和发生规律 ,为制定中毒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 ,设计调查表 ,调查 2 0 0 1年 7月 1日~ 2 0 0 2年 6月 3 0日汝阳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接诊的中毒患者。结果 共收治急性中毒 1 6 6例 ,女性 88例 ,男性 78例 ,男、女性别之比为 1 :1 1 3 ;其中 86 1 4 %通过消化道中毒 ;3 6 1 4 %的中毒意图是自杀 ;1 5~ 4 4岁是中毒的高发人群 ,占 5 4 89%;职业分布中农民排在首位 ,占 5 6 75 %;主要中毒类型是农药中毒 ,占 5 3 0 1 %;只有 6 0 2 %的中毒病人在中毒后 3 0min内送到医院救治 ;药物中毒和农药中毒的自杀率较高 ,分别占 78 95 %和 4 3 1 9%。结论 建立急性中毒的监测体系 ,制定中毒的预防和控制策略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汝阳县 急性中毒 药物中毒 身体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汝阳县婴幼儿流行性喘憋性肺炎暴发流行的病原学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邓洁 钱渊 +5 位作者 刘成贵 王好典 陈慧中 黄荣妍 王之樑 张霆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73-75,共3页
目的 了解 1999年 11月~ 2 0 0 0年 1月我国河南省汝阳县婴幼儿流行性喘憋性肺炎(简称流喘肺炎 )暴发流行的病原。方法 分别采集 12例流喘肺炎患儿的咽拭子和鼻咽分泌物标本进行病毒分离、间接免疫荧光检测常见的呼吸道病毒抗原以进... 目的 了解 1999年 11月~ 2 0 0 0年 1月我国河南省汝阳县婴幼儿流行性喘憋性肺炎(简称流喘肺炎 )暴发流行的病原。方法 分别采集 12例流喘肺炎患儿的咽拭子和鼻咽分泌物标本进行病毒分离、间接免疫荧光检测常见的呼吸道病毒抗原以进行快速诊断 ;用RT PCR对分离到的呼吸道合胞病毒 (RSV)株进行分型 ;16例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双份血清中RSV抗体滴度 ;用核苷酸序列测定对分离到的病毒株进行基因分析。结果  12例患儿咽拭子标本中 (除 1例污染外 ) 4例分离到RSV ,阳性率为 36 % ,3例为A亚型 ,1例为B亚型 ;12例鼻咽分泌物脱落细胞经免疫荧光法检测 9例为RSV阳性 ,阳性率为 75 % ,未检测到其它呼吸道病毒 ;16例患儿双份血清中 ,有 10例 (6 3 % )恢复期血清RSV特异性IgG抗体比急性期有 4倍以上升高 ,分离株F蛋白基因的部分序列测定显示与RSV的A亚型标准株有较高的同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病毒 病原学 暴发流行病学 流行性喘憋性肺炎 婴幼儿
原文传递
汝阳县204例急性损伤调查分析
8
作者 谷灿立 付月箫 +1 位作者 张银光 郭倩芳 《中原医刊》 2004年第2期3-5,共3页
目的 :了解急性损伤的特点和发生规律 ,为制定急性损伤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前瞻性的研究方法 ,对 2 0 0 1年 7月 1日至 2 0 0 2年 6月 3 0日期间来我院急诊科就诊的急性损伤病人进行抽样调查 ,具体抽样方法是对每季度第... 目的 :了解急性损伤的特点和发生规律 ,为制定急性损伤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前瞻性的研究方法 ,对 2 0 0 1年 7月 1日至 2 0 0 2年 6月 3 0日期间来我院急诊科就诊的急性损伤病人进行抽样调查 ,具体抽样方法是对每季度第一个月的 1— 15日接诊的急性损伤患者进行了调查。结果 :抽样期间共接诊急性损伤患者 2 0 4例 ,男性 15 9例 ,女性 45例 ,男、女性别之比为 3 5 3 :1,其中 2 0~ 3 9岁为急性损伤的高发人群 ;职业分布中农民排在首位 ,占 3 3 3 3 % ;伤害原因主要是运输事故 ,占 3 0 3 9% ;伤害发生的地点主要是街道公路 43 14 % ;伤害原因主要是意外 ,占 86 76% ;各种损伤类型中的浅表性损伤最常见占 2 6 96% ;急性损伤发生后 3 2 84%的患者是在 1小时后才到我院诊治的 ;有 5 6 3 7%的病人不是通过救护车送往医院的。结论 :建立急性损伤的监测体系 ,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控制策略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汝阳县 急性损伤 调查 干预措施 年龄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汝阳县一次流行性喘憋性肺炎的调查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好典 陈慧中 +8 位作者 张霆 宫守仁 甘小庄 黄荣妍 张武轩 张志敏 钱渊 邓洁 刘成贵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61-363,共3页
关键词 流行性喘憋性肺炎 毛细支气管炎 儿童
原文传递
平滑肌细胞成骨分化致血管钙化中MAPK信号通路基因的表达谱变化 被引量:4
10
作者 金波 尹恒冲 +4 位作者 汪凌清 包丽雯 李延林 朱军 施海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20期3618-3625,共8页
背景:血管钙化是一种细胞介导的主动的、可调控的复杂生物学过程,血管平滑肌细胞转分化为成骨样细胞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确切机制尚不清楚。目的:探讨尿毒症背景下动脉粥样硬化血管钙化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采用5/6肾切除法建立尿毒症背... 背景:血管钙化是一种细胞介导的主动的、可调控的复杂生物学过程,血管平滑肌细胞转分化为成骨样细胞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确切机制尚不清楚。目的:探讨尿毒症背景下动脉粥样硬化血管钙化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采用5/6肾切除法建立尿毒症背景下ApoE-/-小鼠动脉血管钙化模型,苏木精-伊红染色和VonKossa染色观察主动脉组织形态学特点,明确造模成功。应用小鼠全基因组Agilent芯片筛查MAPK信号通路的差异表达基因,实时定量PCR分析验证部分与MAPK信号通路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并结合通路分析来探索MAPK信号通路与血管钙化的内在联系。结果与结论:造模12周后,尿毒症ApoE-/-小鼠主动脉组织形态学特点证实动脉粥样硬化钙化斑块形成。Agilent基因芯片检测结果显示,MAPK信号通路中存在14个差异表达基因,RT-PCR验证结果与芯片检测结果相符合。经KEGG通路分析,ERK1/2信号通路可能在血管钙化的病理生理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说明5/6肾切除ApoE-/-小鼠主动脉钙化斑块形成与MAPK信号通路激活密切相关,该信号通路可能在平滑肌细胞转分化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构建 骨组织构建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钙化 尿毒症 平滑肌细胞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基因芯片 表达谱 MAPK信号通路 形态学变化 差异表达基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道闭锁肝脏病理组织学诊断标准的探讨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尧河 黄孝立 +3 位作者 霍玉琴 王家祥 李中立 杜晓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96-199,共4页
采用定量方法,对手术证实的20例胆道闭锁和3例新生儿肝炎患儿肝脏病理组织学进行观察研究。发现胆道闭锁肝脏的主要特征性病变为胆管明显增生。并提出平均3个汇管区胆管增生数目在15个以上,大部分小叶间、小叶内胆栓数目在2~... 采用定量方法,对手术证实的20例胆道闭锁和3例新生儿肝炎患儿肝脏病理组织学进行观察研究。发现胆道闭锁肝脏的主要特征性病变为胆管明显增生。并提出平均3个汇管区胆管增生数目在15个以上,大部分小叶间、小叶内胆栓数目在2~3个以上,结合参考多核巨肝细胞、间质增生成分、炎性细胞浸润程度及胆汁性肝硬化等变化即可确诊为胆道闭锁。另外,通过对20例胆道闭锁不同年龄组肝脏病理组织学比较观察,发现2月内年龄组病人与2月后患儿,肝脏形态学变化没有明显差异。从而认为胆道闭锁预后与手术时令关系不大,而与肝脏病变程度有关。从病理学角度提示在手术的选择上,年龄应提前至30天以前;术前月龄超过2个月患儿,应经皮肝穿活检,观察肝脏病理形态学变化,那些病变为严重不可逆肝硬化者应放弃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闭锁 肝脏 病理组织学 诊断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家系肿瘤谱特点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宏 王简 +4 位作者 吕操 宋豫军 张渊志 盛剑秋 李世荣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386-388,共3页
目的:探讨中国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肿瘤谱特点,为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收集的69个H NPCC家系(符合Am sterdam标准Ⅱ33个、Japan标准24个、Bethesda指导原则1~3项12个)肿瘤谱特点进行分析。结果:69个家系共有癌症患者277人,其... 目的:探讨中国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肿瘤谱特点,为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收集的69个H NPCC家系(符合Am sterdam标准Ⅱ33个、Japan标准24个、Bethesda指导原则1~3项12个)肿瘤谱特点进行分析。结果:69个家系共有癌症患者277人,其中肠癌患者213人,占76.9%。肠外癌患者64人,占癌患者的23.1%,其中胃癌、子宫内膜癌分别占癌患者的6.5%和4%,列前两位。结论:肠癌在中国人H NPCC肿瘤谱中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胃癌和子宫内膜癌。肠外癌谱是H NPCC家系的重要特点,对诊断有较大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直肠肿瘤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 肿瘤谱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拿手法治疗小儿伤食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勇 刘首芳 +1 位作者 张欣 李阿可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0年第6期525-526,共2页
目的观察推拿治疗小儿伤食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53例伤食泻患儿以健脾和胃,消食导滞为治疗原则,主要通过手法刺激腹、龟尾、七节骨等有关穴位。结果痊愈24例(45.28%),显效20例(37.74%),有效8例(15.09%),无效1例(1.89%),总有效率为98.11%... 目的观察推拿治疗小儿伤食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53例伤食泻患儿以健脾和胃,消食导滞为治疗原则,主要通过手法刺激腹、龟尾、七节骨等有关穴位。结果痊愈24例(45.28%),显效20例(37.74%),有效8例(15.09%),无效1例(1.89%),总有效率为98.11%。结论推拿手法治疗小儿伤食泻简便易学,且使小儿免受针药之痛苦,易为广大家长及患儿所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拿手法 泄泻 消食导滞 外治法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应用牛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对晚期早产儿及足月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克伟 娄丹 魏晓霞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5年第1期52-53,共2页
目的观察研究牛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在治疗晚期早产儿及足月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疗效。方法将16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晚期早产儿及足月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1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出生后6h内给予牛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对照组出生后... 目的观察研究牛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在治疗晚期早产儿及足月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疗效。方法将16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晚期早产儿及足月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1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出生后6h内给予牛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对照组出生后单纯采用常规机械通气及综合治疗6h后,病情如无缓解则给予牛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两组患儿如治疗12h后仍无效,均给予第二剂牛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观察两组新生儿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新生儿症状均改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症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牛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可有效缓解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症状,减少治疗后并发症,缩短机械通气及治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表面活性物质 婴儿 早产 婴儿 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乙肝疫苗接种失败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淑丽 孙和才 杨亚丽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60-561,共2页
目的分析小儿乙肝疫苗接种后免疫失败原因并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筛选经乙肝疫苗全程接种后抗-HBs阴性者280例,分析其接种失败相关因素。结果引起免疫失败相关因素有:免疫力低下(71.8%)、反复呼吸道感染(63.6%)、锌缺乏(67.4%)、母婴传... 目的分析小儿乙肝疫苗接种后免疫失败原因并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筛选经乙肝疫苗全程接种后抗-HBs阴性者280例,分析其接种失败相关因素。结果引起免疫失败相关因素有:免疫力低下(71.8%)、反复呼吸道感染(63.6%)、锌缺乏(67.4%)、母婴传播(29.1%)、滥用激素(14.4%)等。结论可通过免疫疗法、补锌、合理应用激素及产前、产后联合阻断母婴传播等措施,提高乙肝疫苗免疫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乙肝疫苗 免疫失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ternet网上的病理学论坛及其利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连君 司晓辉 +3 位作者 冯志军 任丁丁 李永杰 许颖 《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116-117,共2页
关键词 计算机 信息网络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系统化整体护理病房临床带教体会
17
作者 水根会 代丽莉 +1 位作者 张玉霞 王葳莉 《中医正骨》 2001年第8期59-60,共2页
关键词 护理教学 系统化整体护理 临床实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63例流行性喘憋性肺炎5年随访观察 被引量:9
18
作者 王好典 陈慧中 +5 位作者 张梓荆 张武刊 王传华 钱渊 张霆 李静亚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0-42,共3页
关键词 流行性喘憋性肺炎 随访观察 呼吸道合胞病毒 儿童支气管哮喘 毛细支气管炎 暴发流行 高危因素 肺炎患儿 汝阳县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6例儿童支气管哮喘5年随访观察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好典 陈慧中 +5 位作者 张霆 员聪敏 李克伟 陈晨 李俊玲 钱渊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71-273,共3页
目的探讨农村地区儿童哮喘的转归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建立住院或门诊就医的哮喘患儿档案,对356例随访档案进行整理,分析哮喘与多因素的关系。结果哮喘停止发作2年以上239例,占67.1%;5年仍在发作的117例,占32.9%。发病诱因以下呼吸道... 目的探讨农村地区儿童哮喘的转归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建立住院或门诊就医的哮喘患儿档案,对356例随访档案进行整理,分析哮喘与多因素的关系。结果哮喘停止发作2年以上239例,占67.1%;5年仍在发作的117例,占32.9%。发病诱因以下呼吸道感染最多。停止发作的相关因素中,下呼吸道感染所诱发的哮喘缓解率最高,达81.3%;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诱发占第2位,达68.5%;有过敏性鼻炎、湿疹等特应性疾病所诱发的最低,为32.8%;长期规范化治疗与其他治疗方法在缓解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年后仍在发作的患儿中,个人为特应质、父母有哮喘史和嗜酸性细胞(EOS)升高是哮喘持续发作的主要相关性因素(P<0.01)。结论感染性哮喘症状持续至学龄期多数可缓解;哮喘长期发作的主要危险指标为父母有哮喘病史、个人为特应质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儿童 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离前臂皮瓣修复口腔癌术后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7
20
作者 黄兰 郭福君 +1 位作者 段文锴 王君 《医学研究杂志》 2009年第3期101-102,107,共3页
目的总结采用游离组织瓣移植行口腔颌面部缺损组织重建的方法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口腔癌手术后软组织缺损应用前臂桡侧游离皮瓣修复的方法,分析受区血管、组织瓣成活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前臂皮瓣移植成功率为100%(1... 目的总结采用游离组织瓣移植行口腔颌面部缺损组织重建的方法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口腔癌手术后软组织缺损应用前臂桡侧游离皮瓣修复的方法,分析受区血管、组织瓣成活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前臂皮瓣移植成功率为100%(12/12),皮瓣术后血栓的发生率为8.3%(1/12),抢救成功率为100%(1/1),受区并发症发生率为8.3%(1/12)。结论应用游离前臂皮瓣行口腔癌术后多器官缺损修复重建安全可靠,成功率高,有利于改善患者术后的功能和外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臂皮瓣 口腔癌 组织缺损 修复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