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洛阳市白内障手术患者晶状体核硬度的变迁 被引量:5
1
作者 张波 赵大虹 《临床眼科杂志》 2010年第3期230-232,共3页
目的调查近4年来洛阳市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硬核白内障者比率变化。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期间接受手术治疗的2640例(2640只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根据LOCSⅢ(Lens Opacities ClassificationSystem III)白内障核硬度分级标准,统计... 目的调查近4年来洛阳市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硬核白内障者比率变化。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期间接受手术治疗的2640例(2640只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根据LOCSⅢ(Lens Opacities ClassificationSystem III)白内障核硬度分级标准,统计每例晶状体核硬度,对比分析4年来核硬度分布的变化趋势。结果 2006年间患者546例,年龄57~89岁,平均(70.6±7.6)岁,Ⅴ级核96例(17.6%);2007年间患者628例,年龄51~92岁,平均(70.0±7.6)岁,Ⅴ级核87例(13.9%);2008年间患者892例,年龄57~85岁,平均(69.0±6.6)岁,Ⅴ级核90例(10.1%);2009年间患者574例,年龄54~90岁,平均(68.5±6.4)岁,Ⅴ级核48例(8.4%)。各年份硬核(Ⅴ级核)白内障患者比例呈现逐渐减少趋势,结果具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随着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政府倡导的大规模白内障复明行动,白内障手术率逐渐增加,硬核白内障患者在减少,对于我们以后的白内障防治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核白内障 流行病学 白内障摘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值优化的LASIK术后视觉质量问卷调查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张波 刘力红 +1 位作者 薛丽霞 李秀玲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10期1782-1785,共4页
目的:通过视觉质量调查问卷对比研究Q值优化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术后患者视觉质量。方法:设计视觉质量调查问卷,123例245眼行Q值优化的LASIK手术患者为观察组,同期行标准LASIK手术患者152例... 目的:通过视觉质量调查问卷对比研究Q值优化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术后患者视觉质量。方法:设计视觉质量调查问卷,123例245眼行Q值优化的LASIK手术患者为观察组,同期行标准LASIK手术患者152例304眼设为对照组,两组进行术后常规视力、屈光状态检查及主观视觉质量问卷调查、评分,统计分析对比。结果:术后3mo BCVA较术前提高者,观察组238眼(97.1%),对照组291眼(9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8,P=0.38);屈光度(等值球镜)观察组为0.15±0.58D,对照组为0.11±0.59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5,P=0.45);观察组中央角膜Q值(0.28±0.10)明显低于对照组Q值(0.67±0.13)(t=-38.71,P=0.00)。术后3mo观察组视觉质量综合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3.01,P=0.00),观察组在夜视力、暗环境视野、精细辨别力、对比辨别力、夜间眩光及视疲劳症状项目上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Q值优化与标准模式的LASIK术治疗近视及近视散光均安全有效,但采用Q值优化由于能够更好地维持角膜非球面形态,与标准模式比较其术后主观视觉质量更好,满意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Q值引导 非球面 近视 视觉质量 问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珠单抗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的疗效及影响视力恢复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3
作者 宋华 李景波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09-512,共4页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RVO-ME)的效果,分析影响患者视力恢复的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18-01/2019-06在我院眼科门诊接受治疗的RVO-ME患者106例106眼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给予0.05mL雷珠...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RVO-ME)的效果,分析影响患者视力恢复的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18-01/2019-06在我院眼科门诊接受治疗的RVO-ME患者106例106眼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给予0.05mL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患眼治疗,观察治疗效果。根据治疗3mo后患者的视力恢复程度将其分为良好组和不良组,应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患者视力恢复的因素。结果:治疗后1d,1wk,1、3mo时的患眼BCVA(LogMAR)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RT)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小(均P<0.05),治疗前后患眼平均眼压比较无差异(P>0.05)。所有患者均未发生眼内炎、眼压升高、晶状体混浊、视网膜脱落等并发症。Logisitic回归分析显示,治疗前黄斑中心凹区毛细血管无灌注、黄斑中心凹区外界膜不完整、内丛状层结构不完整是影响视力恢复的因素。结论: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RVO-ME能有效减轻患眼ME,改善视力,治疗后眼压正常,而且具有操作方便、可重复进行、对组织损伤小、无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前黄斑中心凹区毛细血管无灌注、黄斑中心凹区外界膜不完整、内丛状层结构不完整是影响视力恢复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雷珠单抗 玻璃体腔注射 视力恢复效果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白内障伴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4
4
作者 王先龙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7年第11期2032-2035,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白内障伴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05/2014-12我院收治的113例120眼闭角型青光眼伴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88眼行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前房角分离术治疗(A组),另32眼行单纯白...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白内障伴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05/2014-12我院收治的113例120眼闭角型青光眼伴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88眼行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前房角分离术治疗(A组),另32眼行单纯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B组)。于术后1wk,1、2、6mo,1a进行随访,记录并比较随访各期间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视力、视野、眼压、前房深度、前房角分级和并发症。结果:视力:术后1wk,1、2、6mo,1a,两组患者平均视力均较术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较B组效果更好。视野:术后1wk,1、2、6mo,1a,两组患者视野均较术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A组增加幅度显著高于B组。眼压:术后1wk,1、2、6mo,1a,两组患者平均眼压均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A组下降幅度显著高于B组。前房深度:术后1wk,1、2、6mo,1a,两组患者前房深度平均值均较术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A组较B组升高幅度显著高于B组。前房角分级:术后1wk,1、2、6mo,1a,两组患者分级均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A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B组。两组患者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与单纯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伴闭角型青光眼相比,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更加安全有效,且在增加前房深度和视野、改善前房角开放程度、提高视力和降低眼压等方面,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白内障 超声乳化 房角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不同手术疗法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8
5
作者 张波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671-673,共3页
目的:对比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和睫状体冷凝术对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选取2006年在我院住院的38例43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一组采用常规睫状体冷凝术18眼,另一组采用810nm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25眼,术后处理相同,术... 目的:对比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和睫状体冷凝术对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选取2006年在我院住院的38例43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一组采用常规睫状体冷凝术18眼,另一组采用810nm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25眼,术后处理相同,术后12wk随诊期内观察患者眼部表现、视力、眼压情况。结果:睫状体冷凝组11眼(61%)、睫状体光凝组20眼(80%)术后3mo眼压稳定于11-24mmHg之间,各组术前、后眼压对比,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0);组间术后眼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69)。睫状体冷凝组10眼(56%)、睫状体光凝组21眼(84%)视力保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所有患者术后2wk虹膜新生血管开始逐渐减少,睫状体冷凝患者术后均有明显球结膜充血水肿,并颜面浮肿、眼痛、头痛;睫状体光凝患者术后仅有轻度球结膜混合充血,无颜面部浮肿、头痛及眼痛、前房出血。结论: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睫状体冷凝术及经睫状体激光光凝术控制眼压效果确切;而睫状体激光光凝术手术具有视力保存率高、并发症少,患者术后痛苦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新生血管性 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 睫状体冷凝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油填充眼并发性白内障的手术疗效观察 被引量:6
6
作者 王子君 李景波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475-476,共2页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割术后硅油填充眼并发白内障行超声乳化联合硅油取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32例32眼硅油填充术后并发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联合经睫状体平坦部切口取硅油及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3...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割术后硅油填充眼并发白内障行超声乳化联合硅油取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32例32眼硅油填充术后并发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联合经睫状体平坦部切口取硅油及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3~18(平均9)mo。结果: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光感~数指/眼前者3眼,0.02~0.1者10眼,>0.1~0.2者12眼,≥0.3者7眼。所有患者均无视网膜脱离、角膜内皮失代偿、人工晶状体移位或硅油残留等。结论:白内障行超声乳化联合硅油取出及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硅油填充眼并发性白内障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油 超声乳化 白内障 折叠式人工晶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瞳孔下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被引量:5
7
作者 万艳丽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750-751,共2页
目的:探讨在小瞳孔状态下白内障手术的操作方法和技巧。方法:对42例46眼小瞳孔白内障患者,行巩膜隧道小切口,利用黏弹剂钝性分离虹膜后粘连或瞳孔缘放射状剪开的方法扩大瞳孔,白内障囊外摘出,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结果:术后随访6~1... 目的:探讨在小瞳孔状态下白内障手术的操作方法和技巧。方法:对42例46眼小瞳孔白内障患者,行巩膜隧道小切口,利用黏弹剂钝性分离虹膜后粘连或瞳孔缘放射状剪开的方法扩大瞳孔,白内障囊外摘出,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结果:术后随访6~18mo,所有病例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最佳矫正视力0.04~0.1者8眼(17%),0.2~0.5者18眼(39%),0.6~1.0者20眼(44%),其中视力〈0.1者均为眼后段病变所致,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掌握好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技巧,小瞳孔下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同样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 白内障 小瞳孔 人工晶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ILE手术设计不同厚度角膜帽的临床对比观察 被引量:4
8
作者 穆建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7期1296-1298,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厚度角膜帽设计对飞秒激光微小切口基质透镜切除术(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SMILE)手术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拟行SMILE手术的近视患者46例92眼,随机平均分为两组,A组角膜帽厚度设计为110μm,B组角膜帽厚度... 目的:比较不同厚度角膜帽设计对飞秒激光微小切口基质透镜切除术(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SMILE)手术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拟行SMILE手术的近视患者46例92眼,随机平均分为两组,A组角膜帽厚度设计为110μm,B组角膜帽厚度设计为120μm,其余手术参数设计一致,手术均由同一手术医生完成。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发生不透明气泡层(opaque bubble layer,OBL)情况、透镜分离困难比率,以及术后各时间段的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和等效球镜度数(spherical equivalent,SE)。结果:术中OBL发生比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10μm组高于120μm组;透镜分离困难比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10μm组高于120μm组。术后1d和7d时120μm组UCVA较110μm组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术后1,3,6mo时两组UCVA相近,两组数据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两组SE在术后7d和6mo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10μm角膜帽设计较120μm设计的SMILE手术更容易出现OBL以及透镜分离困难,从而影响术后裸眼视力恢复的速度,远期裸眼视力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 微小切口基质透镜切除术 角膜帽厚度 屈光度 不透明气泡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局部用药与干眼症临床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王子君 李景波 马恒哲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17期32-33,共2页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局部用药与干眼症发生情况。方法 423例(423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合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患者,术后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11例(211眼)给予复方新霉素局部点眼4次/d,每周递减1次至停药。对照组212例(212眼)...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局部用药与干眼症发生情况。方法 423例(423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合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患者,术后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11例(211眼)给予复方新霉素局部点眼4次/d,每周递减1次至停药。对照组212例(212眼)给予复方新霉素局部点眼6次/d,每周递减1次至停药。观察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干眼症状,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发生干眼症状及角膜荧光染色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泪膜破裂时间则明显长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局部合理用药可以有效降低干眼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干眼症 泪膜破裂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术前检查100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薛丽霞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155-156,共2页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术前检查对于预防和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成功率的重要性。方法:对1000例2000眼行准分子激光术前检查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角膜后Diff≥50μm25例,眼底病变46例,角膜中央平均屈光度>47.50D者17例,薄角...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术前检查对于预防和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成功率的重要性。方法:对1000例2000眼行准分子激光术前检查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角膜后Diff≥50μm25例,眼底病变46例,角膜中央平均屈光度>47.50D者17例,薄角膜(中央厚度<450μm)13例,青光眼4例,角膜炎2例。结论:全面细致术前检查是准分子激光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 角膜屈光手术 术前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珠单抗治疗渗出型AMD伴浆液性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宋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7年第10期1942-1944,共3页
目的:探讨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AMD)伴浆液性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serous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 detachment,SPED)患者应用雷珠单抗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02/2016-02在我院治疗的渗出型AMD伴SPED患者60例60眼,给予玻璃体腔... 目的:探讨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AMD)伴浆液性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serous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 detachment,SPED)患者应用雷珠单抗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02/2016-02在我院治疗的渗出型AMD伴SPED患者60例60眼,给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intravitreal injection of ranibizumab,IVR)治疗,检查患者治疗前后最佳视力矫正(best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PED高度和容积、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entral fovea thickness,CFT)以及房水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结果:患者治疗后1、3、6mo BCVA分别为0.6±0.1、0.4±0.1和0.3±0.1,均明显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1、3、6mo PED高度和容积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后6mo患者PED高度和容积分别为240.02±35.10μm和0.310±0.120mm3;患者治疗后6mo CFT为290.02±33.10μm,明显低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mo,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1、3、6mo房水VEGF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后6mo患者房水VEGF为149.11±28.89pg/mL;治疗期间未发现有眼内炎、葡萄膜炎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IVR治疗渗出型AMD伴SPED有较好的效果,能有效提高患者视力,降低PED高度和容积以及房水VEGF浓度,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出型黄斑变性 浆液性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 雷珠单抗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内障患者房水、血清及泪液中氧化应激指标表达水平变化及与年龄的相关性 被引量:7
12
作者 黄红艳 赵玉萍 《临床眼科杂志》 2017年第5期413-415,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白内障患者房水、血清以及泪液中氧化应激指标表达水平变化及其与年龄的相关性。方法将139例(163只眼)白内障患者作为观察组,再选择10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房水、血清以及泪液中氧化应激相关指标水平变化;根据... 目的探讨分析白内障患者房水、血清以及泪液中氧化应激指标表达水平变化及其与年龄的相关性。方法将139例(163只眼)白内障患者作为观察组,再选择10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房水、血清以及泪液中氧化应激相关指标水平变化;根据患者年龄的不同分为A组(年龄≤65岁)46例、B组(年龄66~75岁)53例、C组(年龄≥76岁)40例,比较不同年龄患者各氧化应激相关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房水、血清以及泪液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总抗氧能力(TA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房水、血清以及泪液丙二醛(MDA)、过氧化脂质(LPO)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白内障患者年龄的增长,血清SOD、TAC水平显著降低,而MDA、LPO水平显著升高。结论白内障患者房水、血清以及泪液中各氧化应激指标均存在明显变化,且患者年龄越大,变化越明显,可为白内障患者的临床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房水 血清 泪液 氧化应激 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氪激光视网膜光凝术治疗黄斑水肿42例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3
作者 穆建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169-170,共2页
目的:探讨给予激光光凝治疗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氪激光对42例72眼黄斑水肿患者进行格栅光凝治疗,以光凝后3mo为观察点,观察患者水肿消退情况及视力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平均视力0.42±0.20,治疗后3mo平均视力0.55±0... 目的:探讨给予激光光凝治疗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氪激光对42例72眼黄斑水肿患者进行格栅光凝治疗,以光凝后3mo为观察点,观察患者水肿消退情况及视力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平均视力0.42±0.20,治疗后3mo平均视力0.55±0.26,视力改善率为93%;水肿消退有效率为90%。结论:氪激光治疗黄斑水肿效果佳,疗效安全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水肿 氪激光 激光光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薛丽霞 《临床眼科杂志》 2009年第4期371-372,共2页
关键词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迟发性葡萄膜炎 植入术后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 严重并发症 医院治疗 术后视力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先龙 《淮海医药》 CAS 2018年第2期203-204,共2页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安全性。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50例硬核白内障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5例患者给予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25例患者给予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安全性。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50例硬核白内障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5例患者给予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25例患者给予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进行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经过手术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6.0%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4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手术治疗前2组患者角膜散光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角膜散光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具有效果好、安全性高、切口小、损伤小等优势,患者容易接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核白内障 小切口 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40例 被引量:6
16
作者 薛丽霞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09年第4期252-252,共1页
关键词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 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 晶状体植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辅助治疗伴玻璃体积血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效果 被引量:4
17
作者 马恒哲 《淮海医药》 CAS 2021年第3期242-244,248,共4页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辅助治疗伴玻璃体积血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8月某院伴玻璃体积血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98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采用复合式小...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辅助治疗伴玻璃体积血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8月某院伴玻璃体积血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98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观察组采用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比2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随访3个月,对比2组不同时间眼压水平、最佳矫正视力及滤过泡眼数。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78.72%(P<0.05);随访3个月,2组均无脱落病例,有效随访98例,术后1周、术后1个月眼压逐渐降低,术后3个月眼压升高,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观察组功能性滤过泡眼数和术后3个月非功能性滤过泡眼数高于对照组(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伴玻璃体积血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效果显著,能有效控制眼压,保护视功能且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新生血管性 玻璃体腔 雷珠单抗 小梁切除术 玻璃体积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安奈德球后注射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60例 被引量:4
18
作者 朱兰香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09年第2期105-106,I0004,共3页
目的探讨球后注射曲安奈德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thyroid 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TAO)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80眼)TAO患者,球后注射曲安奈德,对比观察手术前后患者自觉症状、眼部体征、无复视面积及眼肌大小。结果治疗后患者平均... 目的探讨球后注射曲安奈德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thyroid 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TAO)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80眼)TAO患者,球后注射曲安奈德,对比观察手术前后患者自觉症状、眼部体征、无复视面积及眼肌大小。结果治疗后患者平均眼球突出度下降(3.9±0.2)mm,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无复视面积增幅(119.6±20.1)mm2,肌肉厚度减幅(0.4±0.1)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畏光、流泪、异物感等刺激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61眼,有效率76.25%;眼睑肿胀消失42眼,由中度转为轻度33眼,有效率97.40%;结膜充血消失70眼,8眼无改变,有效率89.74%。所有病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球后注射曲安奈德可使眼球突出度明显下降,有效减轻患者的复视及眼外肌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相关眼病 曲安奈德 眼球后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氪黄激光治疗黄斑水肿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9
作者 万艳丽 《临床眼科杂志》 2009年第4期326-327,共2页
目的探讨氪黄激光治疗视网膜血管病所致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对60例(75只眼)视网膜血管病所致黄斑水肿患者行氪黄激光光凝治疗,局限性水肿行微血管瘤或扩张的毛细血管直接光凝。弥漫性水肿行C形格栅或环形格栅光凝。术后1、3、6个月、1... 目的探讨氪黄激光治疗视网膜血管病所致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对60例(75只眼)视网膜血管病所致黄斑水肿患者行氪黄激光光凝治疗,局限性水肿行微血管瘤或扩张的毛细血管直接光凝。弥漫性水肿行C形格栅或环形格栅光凝。术后1、3、6个月、1年复查视力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结果光凝后视力提高2行以上者14只眼,占18.7%,下降2行以上者6只眼,占8%,视力不变者55只眼,占73.3%。复查FFA:显示毛细血管无灌注基本消失,血管渗漏基本消失,新生血管萎缩,黄斑水肿减轻者41只眼,占77.4%,新生血管无消退迹象者5只眼,占9.4%。结论根据黄斑水肿范围、类型选择激光参数,并随时核对黄斑中心凹的位置,可使黄斑水肿的光凝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氪黄激光 黄斑水肿 激光光凝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的观察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波 薛丽霞 +1 位作者 刘力红 李秀玲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0年第5期291-294,共4页
目的对比评价保留和抛弃乙醇法上皮瓣的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r sub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治疗角膜形态学不正常近视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76例(152只眼)近视患者行乙醇法上皮瓣LASEK,所有患者自身对照分析,完成激... 目的对比评价保留和抛弃乙醇法上皮瓣的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r sub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治疗角膜形态学不正常近视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76例(152只眼)近视患者行乙醇法上皮瓣LASEK,所有患者自身对照分析,完成激光切削后随机将一眼角膜上皮瓣去除设为A组,另一眼保留上皮瓣设为B组,术后双眼处理相同,分别于术后第1、3、5天,1、2周,1、3、6、12个月,观察两组角膜上皮愈合情况、眼部刺激症状、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情况、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及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并对比分析。结果术后A组角膜上皮愈合时间为(3.84±0.85)d,B组为(4.45±1.0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术后第3天A组眼部刺激症状综合评分为(3.21±0.94)分,B组为(4.59±1.08)分,A组眼部刺激症状较B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两组术后第6个月UCVA大于等于术前BCVA者比率及术后第12个月Haz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常规乙醇法制瓣的LASEK,弃上皮瓣后角膜上皮愈合更快,眼部刺激症状较轻,维持时间短,对于角膜形态学不正常的近视患者,远期疗效稳定;但此法不能确保上皮瓣鲜活,若设法制作具完全活性的上皮瓣,术后辅助用药维持其活性,是否结果相同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 角膜上皮瓣 近视 角膜 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