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拟泄热消疡汤治疗老年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效果观察
1
作者 刘艳红 耿同磊 于宏环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5年第4期590-592,共3页
目的:探讨“分消走泄”理论在老年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应用及其对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17(IL-17)及消化道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2022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94例老年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观察对... 目的:探讨“分消走泄”理论在老年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应用及其对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17(IL-17)及消化道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2022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94例老年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给予四联疗法,观察组47例联合基于“分消走泄”理论下自拟泄热消疡汤。对比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血清炎症因子[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消化道激素[胃动素(MTL)、胃泌素(GAS)]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NO、IL-17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GSA、MTL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分消走泄”理论下自拟泄热消疡汤联合四联疗法用于治疗老年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调节消化道激素水平,降低炎症相关因子水平,改善炎症反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消走泄 消化性溃疡 消化道激素 白细胞介素-17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介入脑部血肿在神经内科的治疗效果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姜备海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8期188-189,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微创介入脑部血肿在神经内科的治疗效果。方法 60例脑部血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药物保守治疗,观察组行微创介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 目的探讨分析微创介入脑部血肿在神经内科的治疗效果。方法 60例脑部血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药物保守治疗,观察组行微创介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生活质量指数(QOL)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介入治疗脑部血肿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介入 脑部血肿 神经内科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疼痛致抑郁焦虑症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涛 张清贵 余振伟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2年第7期1061-1062,共2页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 疼痛 抑郁症 诊断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张守清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第3期137-138,共2页
目的分析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将89例确诊T2DM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给予米格列醇联合格列美脲治疗,实验组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连续治疗12周后对比血糖水平改善情况和不... 目的分析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将89例确诊T2DM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给予米格列醇联合格列美脲治疗,实验组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连续治疗12周后对比血糖水平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降低治疗后血糖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89%略低于对照组18.18%,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能够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对治疗方案和血糖控制效果进行大样本、长时间随访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精胰岛素 格列美脲 米格列醇 2型糖尿病 血糖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性化施护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李成霞 《中国现代医生》 2014年第19期103-104,107,共3页
目的分析个性化施护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0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分组,常规护理组予常规心内科护理干预,个性化施护组予个体化施护干预,观察两组干预措施对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两组均... 目的分析个性化施护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0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分组,常规护理组予常规心内科护理干预,个性化施护组予个体化施护干预,观察两组干预措施对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两组均能够提高干预后6min步行实验距离、左心室射血分数、生活质量评分,但个性化施护组提高6min步行实验距离、左心室射血分数幅度、生活质量评分幅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1)。结论个性化施护干预能够稳定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情绪,树立治疗信心,降低基础代谢率,促进肠道蠕动,降低心脏负荷,在改善心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个性化施护 心功能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张型心肌病52例临床诊断治疗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余振伟 《中国医药指南》 2008年第24期92-93,共2页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的心律失常的特点及临床治疗。方法对2002年2月至2007年1月本科诊治的52例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的心电图进行分析,并进行临床治疗。结果扩张型心肌病的心电图特点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可导致严重心律失常;52例扩张型...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的心律失常的特点及临床治疗。方法对2002年2月至2007年1月本科诊治的52例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的心电图进行分析,并进行临床治疗。结果扩张型心肌病的心电图特点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可导致严重心律失常;52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经对症处理和抗心力衰竭治疗后,45例病情缓解,4例行双腔心脏起搏器(DDD)治疗,3例死亡。结论尽早发现有临床意义的心律失常,对发现有恶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及时进行处理,同时配合药物治疗以改善预后,降低患者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诊断治疗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索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及对患者左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余振伟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第2期163-164,共2页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以及其对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共100例,实施停药2周处理,然后采用比索洛尔治疗,每天1次,每次5 mg。后期进行监测,根据病情进行药物量...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以及其对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共100例,实施停药2周处理,然后采用比索洛尔治疗,每天1次,每次5 mg。后期进行监测,根据病情进行药物量加减处理,治疗6周。结果经过治疗后,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均有所降低,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测,治疗总有效率为92%;在心室功能上,患者在E/A的比值上有所升高,与治疗前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相比治疗前稍微有所降低,但是与治疗前相比均无显著差异,经统计学检验,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比索洛尔对原发性高血压治疗有显著的效果,且不会对心室功能产生影响,值得医院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索洛尔 原发性高血压 临床治疗 左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心颗粒合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5
8
作者 余振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7期147-148,共2页
目的探索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胺碘酮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稳心颗粒+胺碘酮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目的探索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胺碘酮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稳心颗粒+胺碘酮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P<0.05)。结论在冠心病心律失常临床治疗中,稳心颗粒与胺碘酮的联合使用能有效提高治疗安全性,减少患者的不适,具有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心颗粒 胺碘酮 冠心病心律失常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西孟旦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余振伟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36期201-202,共2页
目的分析探讨左西孟旦应用于难治性心力衰竭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之间收治的86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的方式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参比组各43例。参比组患者给予常规利尿剂和地高... 目的分析探讨左西孟旦应用于难治性心力衰竭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之间收治的86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的方式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参比组各43例。参比组患者给予常规利尿剂和地高辛等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左西孟旦静脉注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成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参比组患者,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改善情况优于参比组,差异同样显著;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的差异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左西孟旦进行治疗,能够快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心力衰竭 左西孟旦 临床效果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马金辉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7年第4期509-510,共2页
目的:分析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抽签法将我院神经内科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113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56例给予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观察组57例给予颅内血肿微创清除... 目的:分析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抽签法将我院神经内科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113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56例给予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观察组57例给予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日常生活活动功能的改善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96%,高于对照组的62.50%;死亡率为3.51%,低于对照组的19.64%;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联合亚低温,能够通过快速去除血肿降低颅内压,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愈率,改善神经、日常生活活动功能效果确切,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 亚低温 高血压脑出血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小血管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水平变化及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国胜 李纯妤 王民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15期2320-2323,共4页
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高血糖为引起脑小血管病(CSVD)的主要因素,也是诱导CSVD的高危因素;其临床主要表现为缺血或脑实质出血性卒中,可导致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情感异常及排尿异常等^([1])。脑小血管病的发生与一些血清因子水平有关... 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高血糖为引起脑小血管病(CSVD)的主要因素,也是诱导CSVD的高危因素;其临床主要表现为缺血或脑实质出血性卒中,可导致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情感异常及排尿异常等^([1])。脑小血管病的发生与一些血清因子水平有关,如同型半胱氨酸(Hcy)正常情况下其在机体内水平较低,而出现血管性疾病时,其水平会增高,且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关;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以及白细胞介素-1(IL-1)都是由巨噬细胞分泌的一种炎性因子,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常作为炎症反应的重要指标,其水平升高,预示着疾病的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敏C反应蛋白 脑小血管病 出血性卒中 巨噬细胞分泌 排尿异常 炎性因子 高胆固醇 血管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体定向血肿穿刺置管引流术联合亚低温疗法对老年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及颅内压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罗国臣 赵睿超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9期1080-1083,共4页
目的探究立体定向血肿穿刺置管引流术联合亚低温疗法对老年脑出血患者术后预后程度的影响。方法将我院符合标准的91例脑出血老年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的方式分为2组,对照组共有45例(全部行立体定向血肿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试验组共有46例... 目的探究立体定向血肿穿刺置管引流术联合亚低温疗法对老年脑出血患者术后预后程度的影响。方法将我院符合标准的91例脑出血老年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的方式分为2组,对照组共有45例(全部行立体定向血肿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试验组共有46例(行立体定向血肿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后立即予以亚低温疗法),对比2组术后的神经功能、颅内压、血糖等情况,记录病死率。结果术后5 d、7 d试验组的颅内压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5 d、7 d试验组的血糖及S-100B蛋白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周、4周试验组患者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病死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低温疗法辅助立体定向血肿穿刺置管引流术可降低老年脑出血患者术后的颅内压、血糖值及S-100B蛋白水平,改善术后神经功能,减轻术后脑损伤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颅内压 立体定向血肿穿刺置管引流术 亚低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双胍联合谷胱甘肽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49例效果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守清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年第12期1589-1590,共2页
目的:分析二甲双胍联合谷胱甘肽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97例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住院患者进行分组,维生素E组给予二甲双胍联合维生素E治疗,谷胱甘肽组给予二甲双胍联合谷胱甘肽治疗,均治疗6个... 目的:分析二甲双胍联合谷胱甘肽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97例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住院患者进行分组,维生素E组给予二甲双胍联合维生素E治疗,谷胱甘肽组给予二甲双胍联合谷胱甘肽治疗,均治疗6个月后观察血液生化指标变化、综合疗效和药物安全性。结果:两组均能够改善血液生化指标,但谷胱甘肽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维生素E组,P<0.01;谷胱甘肽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1.84%明显高于维生素E组77.08%,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谷胱甘肽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效果确切,能够通过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有效控制血糖和促进肝脏功能恢复等机制提供治疗效果,在改善预后和提高生存质量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谷胱甘肽罗格列酮 2型糖尿病 非酒精性脂肪肝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志坤 秦秀举 马凤娥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9期1054-1056,共3页
原发性肝癌是指患者由非由其他器官组织转移产生、原本就在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发生的癌肿瘤,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临床资料表明,乙型肝炎病毒(HBV )感染是原发性肝癌的潜在诱发因素之一,当感染者肝功能正常或仅有轻度肝组织... 原发性肝癌是指患者由非由其他器官组织转移产生、原本就在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发生的癌肿瘤,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临床资料表明,乙型肝炎病毒(HBV )感染是原发性肝癌的潜在诱发因素之一,当感染者肝功能正常或仅有轻度肝组织炎症坏死时都可诱发肝硬化,甚至进展至肝癌,但对于乙型肝炎肝硬化与原发性肝癌之间的相关性及乙型肝炎肝硬化的致癌机制目前仍不十分明显[1]。为此,我院对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相关危险致病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现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肝硬化 原发性肝癌 相关因素 并发 肝组织炎症坏死 乙型肝炎病毒 诱发因素 肝功能正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脑钠肽与硝酸甘油治疗老年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高胜芬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7年第7期984-985,共2页
目的:分析重组人脑钠肽与硝酸甘油治疗老年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抽签法将我院内科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103例老年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分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 目的:分析重组人脑钠肽与硝酸甘油治疗老年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抽签法将我院内科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103例老年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分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51例增加硝酸甘油治疗,观察组52例增加重组人脑钠肽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15%,高于对照组的78.43%(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低于对照组的23.53%(P<0.05)。结论:采用重组人脑钠肽,能够去除老年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及体征,改善心功能效果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脑钠肽 硝酸甘油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失代偿性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注射美托洛尔治疗心绞痛并发急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余振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6期153-154,共2页
目的探索心绞痛并发急性心力衰竭应用美托洛尔静脉注射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125例心绞痛并发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美托洛尔静脉注射治疗。对比两组疗效... 目的探索心绞痛并发急性心力衰竭应用美托洛尔静脉注射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125例心绞痛并发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美托洛尔静脉注射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13%;观察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血量(CO)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心绞痛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心力衰竭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绞痛并发急性心力衰竭中运用美托洛尔静脉注射治疗,有助于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托洛尔 心绞痛 急性心力衰竭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与福辛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对比 被引量:2
17
作者 余振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第6期108-109,共2页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与福辛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福辛普利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口服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与福辛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福辛普利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口服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血压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1.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药物治疗有明显效果,值得医院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 福辛普利 原发性高血压 临床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胶质细胞生长因子-1β对慢性心衰大鼠心功能及促血管生成素、大麻素受体、蛋白激酶C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余振伟 王学慧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8年第12期1492-1495,1499,共5页
目的分析神经胶质细胞生长因子-1β(neuregulin-1β)对慢性心衰大鼠心功能及促血管生成素(Ang2)、大麻素受体(CB1)、蛋白激酶C(PKC)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neuregulin-1β干预组(each n=10)。采用尾... 目的分析神经胶质细胞生长因子-1β(neuregulin-1β)对慢性心衰大鼠心功能及促血管生成素(Ang2)、大麻素受体(CB1)、蛋白激酶C(PKC)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neuregulin-1β干预组(each n=10)。采用尾静脉注射阿霉素(20 mg/kg)的方法建立慢性心衰大鼠模型,并通过心脏超声确定模型成功。干预组于建模成功后连续1周每天尾静脉给予neuregulin-1β(10μg/kg·d),正常组给予与模型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三组大鼠均于实验第9周行大鼠心脏超声及血流动力学检测,取心肌组织进行HE染色进行病理学检测,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三组大鼠心肌组织中PKC蛋白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三组大鼠心肌组织中Ang2、CB1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模型组和neuregulin-1β干预组在第8周心脏超声指标均显示慢性心衰大鼠模型建立成功。neuregulin-1β干预1周后,与模型组比较,干预组的心脏超声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均显著性降低(P<0.05),左室缩短率与左室射血分数均显著性升高(P<0.05);血流动力学指标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左心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均显著性升高(P<0.05),左心室舒张末期压显著性降低(P<0.05);PKC相对蛋白量显著减少(P<0.05);Ang2和CB1阳性区域评分明显降低(P<0.05);同时病理结果显示,neuregulin-1β干预组较模型组心肌病变较轻,除部分心肌水肿外,未见明显的心肌细胞坏死、炎证浸润及明显的血管充血扩张。结论 neuregulin-1β的干预显著改善大鼠心肌细胞的病变情况,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PKC蛋白及Ang2、CB1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细胞生长因子-1β 慢性心衰 促血管生成素 大麻素受体 蛋白激酶C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新液联合泮托拉唑钠对RE患者MOT、 GAS及VIP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慧彬 赵勇 +1 位作者 于宏环 余自然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第10期1681-1682,共2页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联合泮托拉唑钠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的效果及对血浆胃动素(MOT)水平、血清胃泌素(GAS)水平及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的影响。方法:按照抽签分组法将我院2019年2—10月收治的62例RE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给予泮托拉...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联合泮托拉唑钠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的效果及对血浆胃动素(MOT)水平、血清胃泌素(GAS)水平及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的影响。方法:按照抽签分组法将我院2019年2—10月收治的62例RE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给予泮托拉唑钠治疗,观察组31例增加康复新液治疗。治疗2个月后,观察综合疗效、MOT、GAS、VIP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7%,高于对照组的80.65%(P<0.05);治疗后观察组MOT、GAS水平高于对照组,VI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新液联合泮托拉唑钠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可提高治疗效果,提高MOT和GAS水平,降低VIP水平,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新液 泮托拉唑钠 反流性食管炎 胃肠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超声溶栓联合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军伟 《北方药学》 2017年第10期136-137,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采用经颅超声溶栓和尿激酶溶栓进行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1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每组55例,常规组给予常规尿激酶溶栓进行治疗,联...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采用经颅超声溶栓和尿激酶溶栓进行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1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每组55例,常规组给予常规尿激酶溶栓进行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经颅超声溶栓进行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组治疗后2h、1d及7d的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TCD检查血管再通率,联合组治疗后2h、1d及7d的血管再通率显著高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联合组总有效率较常规组显著增加,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经颅超声溶栓联合尿激酶溶栓进行治疗的疗效确切,提高了临床疗效,改善患者了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提高了血管再通率,安全性较高,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尿激酶溶栓 经颅超声溶栓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