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扩散峰度联合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对乳腺癌不同中医证型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金艳 王彦辉 +3 位作者 赵庆 李彩霞 赵福香 王唯伟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6期55-60,共6页
目的探讨扩散峰度成像(DKI)联合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对乳腺癌不同中医证型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170例,其中肝郁痰凝证88例,冲任失调证45例,正虚毒炽证37例,所有病例均行DKI及DCE-MRI检查。分析两组... 目的探讨扩散峰度成像(DKI)联合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对乳腺癌不同中医证型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170例,其中肝郁痰凝证88例,冲任失调证45例,正虚毒炽证37例,所有病例均行DKI及DCE-MRI检查。分析两组间的临床病例资料、常规MRI征象和DKI模型的平均扩散率(MD)、平均扩散峰度值(MK)及DCE-MRI模型的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e)、速率常数(Kep)和容量转移常数(Ktrans)值;并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诸定量参数的诊断效能。结果肝郁痰凝证、冲任失调证及正虚毒炽证病灶形态及强化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P=0.027)。肝郁痰凝证组的MD值小于冲任失调证组及正虚毒炽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郁痰凝证、冲任失调证及正虚毒炽证组的MK值逐渐减小(P<0.001),且两两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虚毒炽证组的Ktrans及Kep值最大,其次是冲任失调证组,肝郁痰凝证组最小(P<0.001),两两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MRI模型中病变形态特征及强化方式对鉴别正虚毒炽证与非正虚毒炽证乳腺癌有意义,ROC曲线下面积为0.772。DCE-MRI模型的Ktrans值对正虚毒炽证的诊断效能最高,AUC均大于其他定量参数(Z=2.729~3.852,P<0.05)。DKI模型(MD+MK)的AUC为0.745;DCE-MRI模型(Ktrans+Kep)的AUC为0.902,大于DKI及常规MRI模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002,P=0.003;Z=2.113,P=0.035)。DCE-MRI+DKI模型AUC为0.917,诊断效能高于DKI及常规MRI模型(Z=3.834,P<0.001;Z=2.556,P=0.011);DCE-MRI+DKI模型的准确度91.8%,均高于DCE-MRI、DKI及常规MRI单一模型。结论DKI和DCE-MRI模型可用于中医证型乳腺癌的鉴别诊断,其中DCE-MRI模型的Ktrans值诊断效能最高,DKI联合DCE-MRI模型对乳腺癌中医证型的鉴别能力优于单一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中医证型 磁共振成像 扩散峰度成像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DCE-MRI联合IVIM、DKI对三阴性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2
作者 金艳 王彦辉 +3 位作者 赵庆 李彩霞 赵福香 王唯伟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2期73-77,共5页
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扩散峰度成像(DKI)及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对三阴性乳腺癌(TNBC)及非TNBC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162例,其中TNBC组46例,非TNBC组116例,患者均行IVIM、DKI及DCE-MRI检... 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扩散峰度成像(DKI)及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对三阴性乳腺癌(TNBC)及非TNBC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162例,其中TNBC组46例,非TNBC组116例,患者均行IVIM、DKI及DCE-MRI检查。分析两组间的临床病理资料、常规MRI征象和IVIM、DKI及DCE-MRI模型的诸定量参数。结果TNBC组的病灶不规则形较非TNBC组少见,强化多不均匀,环形强化占比较大,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P=0.049)。TNBC组的D、f值及MD、Kep值高于非TNBC组(P<0.05),而TNBC组的MK、Ve值小于非TN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P<0.001)。Ve值对于诊断TNBC的AUC为0.820,大于其他定量参数(Z=2.336~3.706,P=0.002~0.020)。DCE-MRI模型的AUC为0.851,大于IVIM(AUC=0.732)及DKI(AUC=0.685)模型(AUC=0.660)(Z=2.408,P=0.016;Z=3.081,P=0.002)。联合模型的AUC为0.900,诊断效能高于单一模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94~5.330,P<0.05)。结论IVIM、DKI和DCE-MRI可用于TNBC及非TNBC的鉴别诊断,DCE-MRI模型诊断效能最高,三者联合的鉴别诊断能力优于单一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磁共振成像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7
3
作者 李彩霞 常慧贤 金艳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52-554,共3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MRI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临床、病理证实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的MRI表现。结果 10例病灶均位于子宫前下壁,呈圆形或类圆形;病灶内信号不均匀,表现为混杂长T1混杂长T2信号影,其中可见...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MRI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临床、病理证实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的MRI表现。结果 10例病灶均位于子宫前下壁,呈圆形或类圆形;病灶内信号不均匀,表现为混杂长T1混杂长T2信号影,其中可见多发囊泡状长T1长T2信号影。7例妊娠囊主要向宫腔内生长,植入子宫壁较浅,与局部子宫肌层分界清晰;3例妊娠囊种植于瘢痕深部,向子宫肌层生长或同时向子宫肌层及宫腔生长,妊娠囊植入子宫肌层较深,与局部肌层粘连较严重,妊娠处子宫壁明显较薄,较大妊娠囊可突出于子宫轮廓外压迫膀胱;10例中7例行DWI,表现为高信号。结论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的MRI影像表现有一定的特异性,对于临床及超声检查难以确诊的病例可进一步行MRI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 妊娠并发症 妊娠 异位 瘢痕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鞍旁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表现 被引量:1
4
作者 徐焱 常慧贤 李彩霞 《临床研究》 2014年第5期167-167,共1页
目的 探讨MRI在诊断鞍旁海绵状血管瘤中的应用.方法 对12例经病理确诊为鞍旁海绵状血管瘤患者行T1WI、T2WI及增强扫描,分析其形态及信号特点.结果 肿瘤主要位于鞍旁,不同程度涉及鞍内,呈类圆形、“哑铃”形或不规则形,周围均无水肿.T1W... 目的 探讨MRI在诊断鞍旁海绵状血管瘤中的应用.方法 对12例经病理确诊为鞍旁海绵状血管瘤患者行T1WI、T2WI及增强扫描,分析其形态及信号特点.结果 肿瘤主要位于鞍旁,不同程度涉及鞍内,呈类圆形、“哑铃”形或不规则形,周围均无水肿.T1WI呈稍低或较低信号,T2WI呈较明显高信号,增强扫描均呈渐进性明显强化.结论 鞍旁海绵状血管瘤MRI表现有一定的特性,MRI对鞍旁海绵状血管瘤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状血管瘤 鞍旁 磁共振 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组织脉管畸形的MRI诊断
5
作者 张小占 史大鹏 +2 位作者 董长宪 孔令非 张继良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945-948,共4页
目的探讨MRI对软组织脉管畸形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575例脉管畸形患者的MRI表现。结果490例血管畸形,T1WI等信号88例,混杂信号402例;T2WI不均匀高信号475例,较均匀高信号15例,圆形血管样高信号210例,在病变的边缘可见尖角... 目的探讨MRI对软组织脉管畸形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575例脉管畸形患者的MRI表现。结果490例血管畸形,T1WI等信号88例,混杂信号402例;T2WI不均匀高信号475例,较均匀高信号15例,圆形血管样高信号210例,在病变的边缘可见尖角样改变216例。43例淋巴管畸形,T1WI等信号2例,混杂信号36例;T2WI不均匀高信号38例,5例T1WI、T2WI表现为脂肪增厚,另见囊状灶26例。42例血管、淋巴管混合畸形,T1WI等信号2例,混杂信号40例;T2WI不均匀高信号42例。结论MRI能反映脉管畸形的特征,对其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 脉管畸形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的影像学表现
6
作者 李福亮 李彩霞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3年第6期477-478,共2页
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ALD)是一种x染色体.连锁隐性遗传性疾病,是机体过氧化物酶缺乏,不能将饱和极长链脂肪酸(VLCFA)切断为短链脂肪酸,导致VLCFA在脑白质及肾上腺皮质内沉积,表现为脑白质脱髓鞘和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的临床症... 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ALD)是一种x染色体.连锁隐性遗传性疾病,是机体过氧化物酶缺乏,不能将饱和极长链脂肪酸(VLCFA)切断为短链脂肪酸,导致VLCFA在脑白质及肾上腺皮质内沉积,表现为脑白质脱髓鞘和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的临床症状[1]。本病较为罕见,主要以听觉和视觉功能损害、智能倒退及肢体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嘲。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1993年4月至2011年10月间经我院临床证实的ALD的病例共11例,男性10例,女性1例;年龄3~18岁,平均7.8岁。病程长短不一,3个月至5年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 影像学表现 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 隐性遗传性疾病 极长链脂肪酸 脑白质脱髓鞘 视觉功能损害 肢体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动态增强鉴别良恶性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价值 被引量:9
7
作者 李彩霞 任仙 +2 位作者 任翠萍 程敬亮 李莹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497-1500,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me-signal intensity curve,TIC)和动态强化参数早期动态增强的斜率值(Slope)、边缘-中心向心强化程度比(Rrim-center)在鉴别良、恶性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价值。资料与方法选择临床资料完...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me-signal intensity curve,TIC)和动态强化参数早期动态增强的斜率值(Slope)、边缘-中心向心强化程度比(Rrim-center)在鉴别良、恶性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价值。资料与方法选择临床资料完整的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患者61例行动态增强扫描,利用工作站配置的MeanCurve分析软件直接得到病变实质、邻近肌肉及相同层面的动脉TIC,测量指标包括TIC类型、Slope、Rrim-center。统计学分析结果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61例良恶性骨肿瘤TIC类型:23例良性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中,I型0例,Ⅱ型7例(30.4%),Ⅲ型13例(56.5%),Ⅳ型3例(13.0%);38例恶性骨肿瘤中,I型11例(28.9%),Ⅱ型17例(44.7%),Ⅲ型10例(26.4%),Ⅳ型0例;良、恶性骨肿瘤TIC类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IC取I、Ⅱ型曲线为恶性诊断标准,诊断恶性肿瘤的敏感性为73.68%,特异性为69.57%,准确性为72.13%,阳性预测值为80%,阴性预测值为61.54%。动态增强参数比较,良性骨肿瘤Slope为(4.67±2.36)%/s,Rrim-center为0.39±0.22;恶性骨肿瘤Slope为(10.72±9.57)%/s,Rrim-center为0.63±0.27,良恶性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之间动态增强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磁共振动态增强结合形态学表现,能够提高MRI鉴别骨肿瘤良恶性病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
原文传递
四肢腺泡状软组织肉瘤MRI诊断 被引量:6
8
作者 李彩霞 徐焱 赵福香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730-1734,共5页
目的探讨腺泡状软组织肉瘤(ASPS)的MRI表现特征。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ASPS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分析其MRI表现。结果女5例,男1例,中位年龄(17.67±2.63)岁。肿瘤发生位置:上肢1例,大腿4例,小腿1例。MRI显示肿瘤体积较大,边... 目的探讨腺泡状软组织肉瘤(ASPS)的MRI表现特征。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ASPS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分析其MRI表现。结果女5例,男1例,中位年龄(17.67±2.63)岁。肿瘤发生位置:上肢1例,大腿4例,小腿1例。MRI显示肿瘤体积较大,边界清晰,肿瘤实质内、肿瘤边缘或周围可见大量蜿蜒迂曲的流空血管。T1WI和T2WI均为高信号,增强后明显强化。病理显示大量多边形肿瘤细胞围成肿瘤巢,呈腺泡样排列,PAS染色阳性,CD34染色显示细胞巢之间的血窦内皮细胞阳性。结论 ASPS为富血供恶性肿瘤,其临床、MRI及病理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肉瘤 软组织腺泡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