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抗肿瘤抗体药PD-L1/TGF-β对小鼠脑原位人脑胶质瘤模型的抑制作用研究
1
作者 党明安 赵云霞 +1 位作者 王园园 江魁 《药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39-746,共8页
本研究主要探究程序性死亡配体1/转化生长因子β(PD-L1/TGF-β)双抗药物在huHSC-NCG小鼠脑原位移植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luciferase荷瘤模型中的抗肿瘤作用[本实验所有动物实验均获得集萃药康实验动物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审查编号:GPTAP2... 本研究主要探究程序性死亡配体1/转化生长因子β(PD-L1/TGF-β)双抗药物在huHSC-NCG小鼠脑原位移植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luciferase荷瘤模型中的抗肿瘤作用[本实验所有动物实验均获得集萃药康实验动物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审查编号:GPTAP20230706-3]。体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D-L1/TGF-β双抗药物与U251细胞表面PD-L1靶点的抗体抗原结合活性。通过人源化免疫系统的小鼠脑胶质瘤原位模型评价PD-L1/TGF-β双抗药物体内药效。小动物活体成像和脑组织重量(含肿瘤组织)结果表明,PD-L1/TGF-β双抗药对原位脑胶质瘤的生长有抑制作用。脑组织中药物含量(ELISA法)和药物分布(免疫组化法)结果表明,PD-L1/TGF-β双抗药物能够进入脑胶质瘤内部发挥免疫检查点的功能,从而对脑胶质瘤发挥抑制作用。小鼠脑组织的免疫荧光染色结果表明,药物激活了免疫系统,与免疫系统存在协同抗肿瘤效应。本研究结果表明,PD-L1/TGF-β双抗药物在小鼠脑原位人脑胶质瘤模型中透过血肿瘤屏障(BTB),因此表现出较强抑瘤作用。综上所述,PD-L1/TGF-β双抗药物对人脑胶质瘤的抑制作用为人脑胶质瘤的治疗提供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抗药物 huHSC-NCG小鼠 原位接种 脑胶质瘤 药效 血肿瘤屏障
原文传递
150 L生物反应器规模化扩增狂犬病病毒工艺的建立
2
作者 原国强 郭宏庄 +5 位作者 崔晓峰 崔艳霞 孙志华 安文珏 李津 潘若文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6期718-722,730,共6页
目的建立150 L生物反应器大规模培养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RABV)的工艺,为后期开发更大规模高密度微载体反应器工艺奠定基础。方法应用30 L(型号:C30-2)和150 L(型号:VESSEL FERMENTER 300L)生物反应器,以灌流方式培养Vero细胞和CTN... 目的建立150 L生物反应器大规模培养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RABV)的工艺,为后期开发更大规模高密度微载体反应器工艺奠定基础。方法应用30 L(型号:C30-2)和150 L(型号:VESSEL FERMENTER 300L)生物反应器,以灌流方式培养Vero细胞和CTN-1V株RABV,Cytodex-1微载体浓度20 g/L,培养温度36~38℃,DO 20%~60%,pH 7.0~7.4,连续13 d收获病毒液,培养过程中取样检测细胞密度、病毒滴度,并对病毒收获液进行无菌和支原体检查及抗原、宿主细胞蛋白(host cell protein,HCP)、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DNA残留量检测。结果30和150 L生物反应器的细胞培养密度均可达1.2×10^(7)个/mL以上,在培养过程中各时间点的细胞密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225~2.173,P=0.096~0.833)。2种规模生物反应器病毒收获液均在感染后6 d达最高病毒滴度(8.5 lgLD_(50)/mL),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00,P=0.374)。2种规模生物反应器病毒收获液的抗原、HCP、BSA和DNA残留量基本一致。结论可用150 L生物反应器大规模培养RABV,病毒收获液符合《中国药典》三部(2020版)相关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病毒 VERO细胞 生物反应器 微载体
原文传递
重组带状疱疹gE抗原等电点(毛细管电泳法)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3
作者 宋杰 林明 +2 位作者 王魁 杨利昂 潘若文 《生物医学》 2025年第2期443-451,共9页
目的:建立重组带状疱疹gE抗原等电点(isoelectric point, pI)的全柱成像毛细管等电聚焦电泳(capillary isoelectric focusing, cIEF)检测方法。方法:通过优化重组带状疱疹gE抗原等电点检测过程中的两性电解质比例、蛋白质浓度、稳定剂... 目的:建立重组带状疱疹gE抗原等电点(isoelectric point, pI)的全柱成像毛细管等电聚焦电泳(capillary isoelectric focusing, cIEF)检测方法。方法:通过优化重组带状疱疹gE抗原等电点检测过程中的两性电解质比例、蛋白质浓度、稳定剂比例参数,建立重组带状疱疹gE抗原的等电点检测方法(cIEF法)。在此基础上,对重组带状疱疹gE抗原进行脱糖酶处理后,采用cIEF法检测等电点。结果:优化后的检测条件为2 M尿素、0.35%甲基纤维素(methylcellulose, MC)、4%两性电解质、1%等电点标记物混合溶液作为样品缓冲液,聚焦条件为1500 V 1 min,3000 V 8 min。重组带状疱疹gE抗原经PNGase F酶脱糖后,采用该方法分析等电点,可得到峰型清楚且分离度高的图谱。结论:本研究建立的cIEF方法适用于重组带状疱疹gE抗原的pI检测及分析,可为重组带状疱疹gE抗原的表征以及相关疫苗研发和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和参考。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full column imaging capillary isoelectric focusing (cIEF) detection method for recombinant herpes zoster gE antigen isoelectric point (pI). Method: By optimizing the parameters such as reagent ratio, final sample concentration, and sample stabilizer in the process of detecting recombinant herpes zoster gE antigen, a cIEF method for determining recombinant herpes zoster gE antigen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is, the recombinant herpes zoster gE antigen was subjected to enzymatic digestion before cIEF detection. Results: The optimized method uses a mixed solution of 2 M urea, 0.35% methylcellulose (MC), 4% zwitterionic electrolyte, and 1% isoelectric point marker as the sample buffer, with focusing conditions of 1500 V for 1 min and 3000 V for 8 min. After PNGase F enzyme deglycosylation, this method can be used to analyze the isoelectric point of recombinant herpes zoster gE antigen, and a clear peak pattern and high separation degree can be obtained. Conclusion: The established cIEF method is suitable for pI detection and analysis of recombinant herpes zoster gE antigen, which can provide a basis for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recombinant herpes zoster gE antigen and a reference for quality control in the development and production of related vacci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ZV 等电点 毛细管等电聚焦电泳 脱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体倍增水平评价悬浮培养HEK293细胞的传代稳定性
4
作者 王朋超 孙志华 +8 位作者 崔晓峰 孟丽 尚雪 王夏楚 时琪琪 李玉华 李津 安文珏 潘若文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9期1127-1132,共6页
目的采用群体倍增水平(population doubling level,PDL)评价悬浮培养HEK293细胞的传代稳定性,并进行验证,以期为该细胞工业化生产培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工作种子批HEK293细胞连续传代60 d,每2 d传1代,评价PDL增加至10~60时的细胞稳... 目的采用群体倍增水平(population doubling level,PDL)评价悬浮培养HEK293细胞的传代稳定性,并进行验证,以期为该细胞工业化生产培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工作种子批HEK293细胞连续传代60 d,每2 d传1代,评价PDL增加至10~60时的细胞稳定性。通过相关研究结果计算获得当HEK293细胞传代培养至2500 L规模时,各代PDL应控制在2±0.2范围内。将工作种子批HEK293细胞经摇瓶(125、500、1000、3000 mL,共传4代)、细胞扩增系统(cell expansion system,CES)(25、25及50 L,共传3代)、生物反应器(100、500、500,共传3代)阶段培养,各代PDL均控制在2±0.2范围内,共培养3批,并分析细胞密度、活率、结团率、直径等指标。500 L生物反应器培养HEK293细胞72 h,按MOI=5~10接种工作种子批腺病毒,培养2 d,收获病毒培养液,检测病毒颗粒数。结果工作种子批HEK293细胞连续传代至PDL达60时仍能维持较高的细胞密度和活率。将PDL控制在2±0.2范围内,3批HEK293细胞在摇瓶、CES、生物反应器培养阶段的密度均>2.0×10^(6)个/mL,活率均>96%,细胞直径约为17μm;结团率均<35%。3批500 L生物反应器培养的HEK293细胞接毒2 d后,病毒颗粒数分别达11.68×10^(10)、12.55×10^(10)和9.38×10^(10)vp/mL。结论采用PDL评价HEK293细胞传代稳定性是可行的,可更科学地反映传代细胞的生长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倍增水平 HEK293细胞 悬浮培养 传代 稳定性
原文传递
重组E.coli宿主中质粒DNA拷贝数q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验证
5
作者 王魁 殷吉祥 +3 位作者 程之铭 郭冰峰 郝一楠 潘若文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0期1263-1267,1274,共6页
目的建立重组E.coli宿主中质粒DNA(pDNA)拷贝数的qPCR检测方法,并进行验证,以期为mRNA疫苗研发提供可靠的检测方法。方法根据E.coli Top10基因组DNA序列设计用于qPCR扩增的引物及探针,并优化引物浓度。提取重组E.coli/pUC57-HA的全DNA(... 目的建立重组E.coli宿主中质粒DNA(pDNA)拷贝数的qPCR检测方法,并进行验证,以期为mRNA疫苗研发提供可靠的检测方法。方法根据E.coli Top10基因组DNA序列设计用于qPCR扩增的引物及探针,并优化引物浓度。提取重组E.coli/pUC57-HA的全DNA(宿主DNA+pDNA),以其为模板,建立pDNA拷贝数的qPCR检测方法,并验证方法的线性范围、特异性及重复性。将重组E.coli/pUC57-HA于37℃培养24 h,每2 h取样,采用建立的方法检测pDNA拷贝数。结果确定最佳引物(F/R)浓度均为0.5μmol/L。重组E.coli/pUC57-HA全DNA在10~1~10~5倍稀释范围内,与Ct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均=1.00;E.coli/pUC57-HA及E.coli Top10的扩增结果为阳性,阴性对照(ddH_(2)O)未见扩增曲线;3次重复检测重组E.coli/pUC57-HA的pDNA拷贝数CV<5%。E.coli/pUC57-HA培养0~6 h期间pDNA拷贝数呈平稳趋势,6~12 h期间呈下降趋势,12~16 h期间呈增长趋势,16~24 h又趋于平稳。结论建立的qPCR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及重复性,可用于重组E.coli宿主中pDNA拷贝数的检测,有效监测菌株培养过程中pDNA含量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OLI 质粒DNA拷贝数 qPCR mRNA疫苗
原文传递
2022年某国产儿童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质量检测分析
6
作者 张勇朝 韩斌 +4 位作者 董洁 尚艳 潘若文 安文珏 孙伟 《现代疾病预防控制》 2024年第1期43-46,共4页
目的 回顾评估某国产儿童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关键质量指标,分析疫苗的有效性、安全性和批间一致性。方法以某国产公司生产的14批儿童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为研究样品,检测样品血凝素含量、总蛋白含量、总蛋白/血凝素比值、卵清蛋白含... 目的 回顾评估某国产儿童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关键质量指标,分析疫苗的有效性、安全性和批间一致性。方法以某国产公司生产的14批儿童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为研究样品,检测样品血凝素含量、总蛋白含量、总蛋白/血凝素比值、卵清蛋白含量、细菌内毒素含量、游离甲醛含量,和企业注册标准、中国药典标准及WHO标准比较,同时计算标准差(s),评价产品质量。结果 14批儿童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血凝素含量为31.9~35.9μg/m L(s 0.6~1.2)、总蛋白含量223.4~256.0μg/mL(s 9.0)、总蛋白/血凝素比值1.7~1.8(s 0.06)、卵清蛋白含量0.84~2.32 ng/mL(s 0.47)、细菌内毒素含量0.03~0.04 EU/mL(s 0.004)、游离甲醛含量2.05~2.70μg/mL(s 0.23),检测符合标准要求。结论 该国产儿童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14批产品检测结果均符合企业注册标准、中国药典标准及WHO标准,批间一致性好,产品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 卵清蛋白 细菌内毒素 游离甲醛 血凝素 总蛋白
原文传递
离子交换和疏水层析法代替盐析沉淀技术精制破伤风毒素初探
7
作者 田贝贝 崔晓峰 +5 位作者 郭旺 孙伟 李津 安文珏 潘若文 高新灿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CAS 2023年第4期25-29,共5页
目的用离子交换+疏水层析法代替传统的盐析沉淀技术制备高纯度精制破伤风毒素。方法破伤风毒素浓缩液经Q Sepharose Fast Flow(QFF)离子交换层析去除杂蛋白,将收集到目标蛋白破伤风毒素经2.0 mol/L硫酸铵-磷酸盐缓冲液等量稀释后,再用Ph... 目的用离子交换+疏水层析法代替传统的盐析沉淀技术制备高纯度精制破伤风毒素。方法破伤风毒素浓缩液经Q Sepharose Fast Flow(QFF)离子交换层析去除杂蛋白,将收集到目标蛋白破伤风毒素经2.0 mol/L硫酸铵-磷酸盐缓冲液等量稀释后,再用Phenyl Sepharose^(TM)6 Fast Flow(high sub)疏水层析去除大部分杂质及色素制得纯度较高的精制破伤风毒素。结果用离子交换+疏水层析法纯化破伤风毒素实验重复3次,精制破伤风毒素絮状单位平均值达到3600 Lf/mL,纯度平均值为100%,精制破伤风毒素的特异蛋白条带相对分子质量分别在148000~153000、98000~103000、53000~57000范围内。与盐析法相比,离子交换+疏水层析法各项指标均有较大提高。结论离子交换+疏水层析法能有效、稳定地制备符合要求的精制破伤风毒素。在破伤风毒素的纯化中,离子交换+疏水层析法可取代传统的盐析沉淀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伤风毒素 离子交换层析 疏水层析 纯度 纯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