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对无症状性冠心病的诊断效果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淇惠 郭华 金峰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4期417-418,共2页
目的比较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无症状性冠心病的效能。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100例,均给予常规心电图检查及动态心电图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为依据,比较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的诊断效... 目的比较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无症状性冠心病的效能。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100例,均给予常规心电图检查及动态心电图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为依据,比较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的诊断效能。结果常规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的一致性一般(Kappa值=0.741,P<0.001),动态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的一致性较好(Kappa值=0.923,P<0.001)。动态心电图诊断无症状性冠心病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均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较常规心电图诊断无症状性冠心病具有更高的效能,可降低误诊、漏诊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症状性冠心病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诊断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miR-155、miR-302b、miR-208a水平与AMI患者PCI术后MACE发生的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孙大敬 王小虎 +2 位作者 曹凌飞 秦明明 龙慧珍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1年第6期925-928,共4页
目的分析血清miR-155、miR-302b、miR-208a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的关系。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89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PCI检查和血清miR-155、miR-302b、... 目的分析血清miR-155、miR-302b、miR-208a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的关系。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89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PCI检查和血清miR-155、miR-302b、miR-208a水平检测,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MACE将其分为MACE组(n=26)和无MACE组(n=63),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和血清miR-155、miR-302b、miR-208a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MI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的影响因素。结果 MACE组与MACE组心功能分级、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Ⅰ(c TnI)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ACE组血清miR-155、miR-302b、miR-208a水平均高于无MAC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功能分级、CK-MB、c TnI、miR-155、miR-302b、miR-208a是AMI患者PCI术后MACE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AMI患者血清miR-155、miR-302b、miR-208a水平与PCI术后发生MACE有关,监测上述指标变化对评估和防治MACE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MIR-155 miR-302b miR-208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计数、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即刻血流分级及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程保玲 李彦宏 田艳霞 《安徽医药》 CAS 2023年第3期470-474,共5页
目的 探讨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计数(PC)、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CD62P)预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即刻血流分级及预后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2月河南省直属机关第一门诊部收治的41例PCI即刻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 目的 探讨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计数(PC)、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CD62P)预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即刻血流分级及预后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2月河南省直属机关第一门诊部收治的41例PCI即刻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血流分级0~Ⅱ级病人(观察组)及41例PCI即刻TIMI血流分级Ⅲ级病人(对照组),比较两组及是否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病人的MPV/PC、CD62P指标水平。以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多因素分析,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各指标对预测评估PCI即刻血流分级、预后的效能。结果 观察组MPV/PC 0.05±0.02、CD62P(52.26±14.47)%高于对照组的0.04±0.01、(38.87±12.76)%(P<0.05)。MPV/PC、CD62P仍是PCI即刻血流分级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P<0.05);预测PCI即刻血流分级的ROC曲线下面积(AUC):MPV/PC为0.78,CD62P为0.81,MPV/PC+CD62P为0.86(P<0.05);MACE病人MPV/PC 0.06±0.02、CD62P(60.19±15.02)%高于无MACE者的0.05±0.01、(41.75±11.27)%(P<0.05);预测MACE的AUC:MPV/PC为0.76,CD62P为0.80,MPV/PC+CD62P为0.84(P<0.05)。结论 MPV/PC、CD62P均与PCI即刻TIMI血流分级有关,并能相互影响,两者联合具有较高的血流分级、MACE预测价值,有望成为预测PCI病人即刻血流分级和MACE的新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肌再灌注 无复流现象 平均血小板体积 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 血流分级 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西孟旦联合双联抗血小板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后心力衰竭患者心肌损伤及血清Periostin、sST2水平的影响
4
作者 郭兴 刘宝 《医药论坛杂志》 2024年第4期419-423,共5页
目的观察左西孟旦联合双联抗血小板对急性心肌梗死(AMI)介入后心力衰竭患者心肌损伤及血清骨膜蛋白(Periostin)、可溶性致癌抑制因子(sST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在河南省直属机关第一门诊进行介入治疗后出现心力衰... 目的观察左西孟旦联合双联抗血小板对急性心肌梗死(AMI)介入后心力衰竭患者心肌损伤及血清骨膜蛋白(Periostin)、可溶性致癌抑制因子(sST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在河南省直属机关第一门诊进行介入治疗后出现心力衰竭的AMI患者108例为对象,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双抗组(n=53)和左西孟旦组(n=55)。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双抗组给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左西孟旦组给予左西孟旦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比较两组心肌损伤指标、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Periostin、sST2、血管形成抑制素-2(VS-2)、心功能的差异,统计两组疗效和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左西孟旦组和双抗组治疗后肌钙蛋白I(cTnI)、NT-pro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Periostin、sST2、肌红蛋白(Myo)均较治疗前下降,左西孟旦组更低(P<0.05)。左西孟旦组和双抗组治疗后VS-2均较治疗前升高,左西孟旦组更高(P<0.05)。左西孟旦组和双抗组治疗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均较治疗前下降,左西孟旦组更低(P<0.05)。左西孟旦组和双抗组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较治疗前升高,左西孟旦组更高(P<0.05)。左西孟旦组总有效率为90.91%高于双抗组的75.47%(P<0.05)。结论左西孟旦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AMI介入后心力衰竭可减轻心肌损伤,改善心功能,调节血清Periostin、sST2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西孟旦 双联抗血小板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心肌损伤 心功能
原文传递
无典型症状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血清Hs-CRP、BNP、GGT及动态心电图特征与意义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郭兴 刘宝 《医药论坛杂志》 2023年第14期31-35,共5页
目的探究无典型症状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脑利钠肽(BNP)、γ-谷氨酰转肽酶(GGT)以及动态心电图特征与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河南省直属机关第一门诊部收治的161例无典型症状的疑似冠心病心肌缺... 目的探究无典型症状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脑利钠肽(BNP)、γ-谷氨酰转肽酶(GGT)以及动态心电图特征与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河南省直属机关第一门诊部收治的161例无典型症状的疑似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根据患者的检查结果对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组纳入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阳性患者98例,对照组纳入经冠状动脉检查阴性患者63例,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组患者间的血清Hs-CRP、BNP、GGT水平,分析两组的动态心电图特征差异,探究影响患者发生无典型症状冠心病心肌缺血的影响因素,并采用ROC曲线探究血清Hs-CRP、BNP、GGT及动态心电图特征对无典型症状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研究组患者的血清BNP、Hs-CRP、GGT水平升高(P<0.05)。研究组患者心肌缺血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间ST段压低发作时间分布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收集两组患者的资料,可知在年龄、性别、收缩压、心率、是否吸烟、高血压、高血脂、空腹血糖、病变血管及Gensini积分方面两组无差异(P>0.05),在舒张压、糖尿病史、尿酸、ST段下移距离方面比较存在差异(P<0.05)。对上述结果中存在差异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患者是否为冠状动脉造影阳性为因变量,以患者血清BNP、hs-CRP、GGT水平,发作持续时间,舒张压,糖尿病,尿酸,ST段下移距离为自变量,进行分析可知血清BNP、hs-CRP、GGT水平对患者发生无典型症状冠心病心肌缺血存在影响(P<0.05)。血清BNP、hs-CRP、GGT水平,发作持续时间诊断无典型症状冠心病心肌缺血的AUC值分别为0.937、0.889、0.853、0.679(P<0.05)。结论在无症状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中,血清Hs-CRP、BNP、GGT水平升高,心肌缺血持续时间更长,且患者的血清Hs-CRP、BNP、GGT水平对其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典型症状冠心病 心肌缺血 超敏C-反应蛋白 脑利钠肽 Γ-谷氨酰转肽酶 动态心电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