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位护理对心内科重症监护室中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病人心脏机能、临床转归的影响
1
作者 晋艳飞 《益寿宝典》 2020年第31期96-96,共1页
分析研究体位护理对心内科重症监护室中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病人心脏机能、临床转归的影响。 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90 例,研究时段选取范围为 2019 年 1 月 ~2020 年 10 月,遵循随机原则进行分组,对照组45 例,观察... 分析研究体位护理对心内科重症监护室中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病人心脏机能、临床转归的影响。 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90 例,研究时段选取范围为 2019 年 1 月 ~2020 年 10 月,遵循随机原则进行分组,对照组45 例,观察组 45 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体位护理,以两组患者的不同时间段心肌耗氧量、临床转归为观察指标,之后统计比较观察结果。 结果:分析不同时间段心肌耗氧量,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更低,P<0.05。 分析临床转归,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复发率(2.22% )、死亡率(2.22% )更低,但两组数据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实施体位护理方法,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具有降低心肌耗氧量、降低复发率、死亡率的效果,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护理水平,在临床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位护理 心内科 重症监护室 急性心肌梗死 心脏机能 临床转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岁及以上老年冠心病患者增强型体外反搏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20
2
作者 朱书艺 周晗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3-136,共4页
目的探讨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治疗对80岁及以上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连续入选2016年5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336例,根据年龄和治疗方法分为高龄EECP组84例,高龄对照组84例,老年EECP组... 目的探讨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治疗对80岁及以上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连续入选2016年5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336例,根据年龄和治疗方法分为高龄EECP组84例,高龄对照组84例,老年EECP组168例。高龄对照组给予抗血小板药物、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硝酸酯类、他汀类等常规治疗,高龄和老年EECP组患者在高龄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1个疗程EECP治疗(0.5h/次,2次/d,36d/疗程)。观察1个疗程后高龄对照组和高龄EECP组、老年EECP组患者的疗效[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变化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再住院率。结果1个疗程后,高龄EECP组和老年对照组躯体活动受限程度(35.7±10.7)分比(26.0±12.1)分、心绞痛稳定程度(53.3±22.9)分比(33.9±18.9)分、心绞痛发作频率分值(39.6±16.5)分比(30.4±21.1)分、治疗满意度分值(38.0±6.0)分比(33.7±4.7)分;睡眠质量分值(1.0±0.7)分比(2.8±0.7)分、入睡时间分值(1.3±0.6)分比(2.4±0.5)分、睡眠时间分值(0.9±0.6)分比(2.3±0.6)分、睡眠效率分值(1.1±0.6)分比(2.5±0.6)分、睡眠障碍分值(1.2±0.4)分比(2.2±0.6)分、催眠药物分值(1.2±0.6)分比(2.2±0.6)分、日间功能障碍分值(1.3±0.5)分比(2.3±0.6)分(均P<0.01)。高龄EECP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31.0%(26/84),低于对照组66.7%(56/84)(P<0.05)。高龄EECP组和老年EECP组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再住院率、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行EECP治疗相对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80以上 冠状动脉疾病 反搏动术
原文传递
美托洛尔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7
3
作者 秦明明 周晗 +2 位作者 王小虎 瞿珍清 张超伟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20年第2期128-130,共3页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CHF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对照组接受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加用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比较两组血浆脑钠肽(BNP)和高敏肌钙蛋白T(Hs-cTnT)浓度、心功...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CHF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对照组接受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加用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比较两组血浆脑钠肽(BNP)和高敏肌钙蛋白T(Hs-cTnT)浓度、心功能指标、心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浆BNP和Hs-cTnT浓度均低于对照组(P<0.01),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收缩末期内径(LVESD)低于对照组(P<0.01),心率低于对照组(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美托洛尔联合芪苈强心胶囊可降低CHF患者血浆BNP和Hs-cTnT浓度,改善心脏功能,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美托洛尔 芪苈强心胶囊 血浆脑钠肽 心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对患者血脂控制的效果 被引量:3
4
作者 张超伟 王娟 赵争明 《中国医学工程》 2020年第5期72-74,共3页
目的分析大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对于血脂控制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该院收治的200例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老年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小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组采... 目的分析大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对于血脂控制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该院收治的200例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老年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小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组采用大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血脂水平、颈动脉状况、心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甘油三酰(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分别为(1.16±0.13)mmol/L、(2.08±1.06)mmol/L、(4.02±0.08)mmol/L,低于对照组的(1.39±0.18)mmol/L、(3.11±1.01)mmol/L、(4.18±0.07)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为(1.02±0.10)mmol/L,高于对照组的(0.91±0.03)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及斑块面积分别为(1.18±0.32)mm、(0.048±0.015)cm2,均低于对照组的(1.45±0.33)mm、(0.068±0.021)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为(3.95±0.61)cm,低于对照组的(4.86±0.63)cm,射血分数(LVEF)、心排血量(CO)分别为(87.25±3.37)%、(5.14±0.85)L/min,高于对照组的(82.35±3.34)%、(4.12±0.64)L/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大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可有效增强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心功能,降低血脂水平,减少动脉斑块,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高血脂症 瑞舒伐他汀 血脂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效果及QOL评分影响评价
5
作者 司若楠 《益寿宝典》 2020年第31期58-58,共1页
分析评估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干预措施所取得的效果。 方法:随机抽取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符合研究标准者共计 76 例,遵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对象划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 分析评估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干预措施所取得的效果。 方法:随机抽取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符合研究标准者共计 76 例,遵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对象划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和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 QOL 评分。 结果:干预前,对照组、观察组 QOL 评分对比未见明显差异 P>0.05;干预后,观察组 QOL 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数值对比差异显著 P<0.05。 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期间应用循证护理措施对于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具有积极意义,可借鉴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护理效果 QOL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miR-155、miR-302b、miR-208a水平与AMI患者PCI术后MACE发生的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孙大敬 王小虎 +2 位作者 曹凌飞 秦明明 龙慧珍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1年第6期925-928,共4页
目的分析血清miR-155、miR-302b、miR-208a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的关系。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89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PCI检查和血清miR-155、miR-302b、... 目的分析血清miR-155、miR-302b、miR-208a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的关系。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89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PCI检查和血清miR-155、miR-302b、miR-208a水平检测,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MACE将其分为MACE组(n=26)和无MACE组(n=63),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和血清miR-155、miR-302b、miR-208a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MI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的影响因素。结果 MACE组与MACE组心功能分级、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Ⅰ(c TnI)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ACE组血清miR-155、miR-302b、miR-208a水平均高于无MAC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功能分级、CK-MB、c TnI、miR-155、miR-302b、miR-208a是AMI患者PCI术后MACE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AMI患者血清miR-155、miR-302b、miR-208a水平与PCI术后发生MACE有关,监测上述指标变化对评估和防治MACE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MIR-155 miR-302b miR-208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Hcy水平与24 h动态血压变异性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秦明明 周晗 +2 位作者 王小虎 瞿珍清 张超伟 《中国医学工程》 2020年第5期58-60,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24 h动态血压变异性(BPV)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7月就诊于该院的10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组,10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测定两组Hcy、BPV水平,分析两者相关性。结果研究组...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24 h动态血压变异性(BPV)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7月就诊于该院的10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组,10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测定两组Hcy、BPV水平,分析两者相关性。结果研究组血浆Hcy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24 h舒张压标准差(24hDSD)、24 h收缩压标准差(24hSSD)、24 h平均舒张压(24hDBP)、24 h平均收缩压(24hSBP)、日间舒张压标准差(dDSD)、夜间舒张压标准差(nDSD)、日间收缩压标准差(dSSD)、夜间收缩压标准差(nSSD)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Hcy组dDBP、dSBP、nDBP、nSBP、24hDSD、24hSSD、24hDBP、24hSBP、dDSD、dSSD、nDSD、nSSD均高于低Hcy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Hcy水平与4hDSD、24hSSD、24hDBP、24hSBP、dDSD、dSSD、nDSD、nSSD呈正相关(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Hcy水平存在明显升高,其水平升高与24h动态BPV增高呈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同型半胱氨酸 血压变异性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效果观察及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影响分析
8
作者 胡梦娜 《益寿宝典》 2020年第31期46-46,共1页
研讨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的效果。 方法:行此研究借助回顾性方式,抽取我院 2019 年 2 月 ~2020年 7 月内 87 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尊重患者意愿将其分为对照组(42 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45 例,整体护理);观察收缩压、舒张压水平... 研讨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的效果。 方法:行此研究借助回顾性方式,抽取我院 2019 年 2 月 ~2020年 7 月内 87 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尊重患者意愿将其分为对照组(42 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45 例,整体护理);观察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改善情况以及患者服药依从性。 结果:整体护理的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均出现大幅下降,服药依从性高达93.3% ,对照组仅为 76.2% ,两组数据对比,P<0.05。 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效果显著,可大幅改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并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高血压 整体护理 收缩压 舒张压 服药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降低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后出血率的护理方法
9
作者 李铮 胡沙沙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年第1期137-138,共2页
目的:对注射低分子肝素皮下出血引入有关护理措施的效果进行深入探索,并研究了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的合理操作程序。方法:自2018年5月至6月来我院采取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的病人中随机选择110人,并分为二个研究小组,对照组55人,观察组55... 目的:对注射低分子肝素皮下出血引入有关护理措施的效果进行深入探索,并研究了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的合理操作程序。方法:自2018年5月至6月来我院采取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的病人中随机选择110人,并分为二个研究小组,对照组55人,观察组55人。对二个小组病人引入相关护理手段,对比了二个小组病人皮下注射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出现皮下出血情况较少,对照组病人出现皮下出血情况较多,二个小组病人的基本情况不存在明显差异,表明此研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结论:利用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中引入相关护理手段可以有效减少出血情况,得到病人的高度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 皮下注射 出血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