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PDCA循环降低心内科患者静脉输液外渗率 被引量:3
1
作者 李雅倩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9年第2期246-248,共3页
目的探索PDCA循环法降低心内科患者静脉输液的外渗率的应用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方法选取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536例为对照组,分析患者静脉输液外渗原因,针对分析结果明确改善目的,根据实际情况,应用PDCA循环法,制定相关措施并严格落实... 目的探索PDCA循环法降低心内科患者静脉输液的外渗率的应用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方法选取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536例为对照组,分析患者静脉输液外渗原因,针对分析结果明确改善目的,根据实际情况,应用PDCA循环法,制定相关措施并严格落实。将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543例作为观察组进行对比。结果采用PDCA循环法后,观察组静脉输液外渗率为2.94%,明显低于对照组静脉输液外渗率8.76%。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PDCA循环法可以有效降低心内科患者静脉输液的外渗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法 静脉输液 外渗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CypA对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发病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张世魁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20年第2期8-11,共4页
目的:探究血清亲环素A(Cyclophilin A,CyPA)对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发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糖尿病患者,根据患者大血管是否发生病变将其分为大血管病变组(MCV组,n=64)与无大血管病变组(N-MCV组,n=... 目的:探究血清亲环素A(Cyclophilin A,CyPA)对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发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糖尿病患者,根据患者大血管是否发生病变将其分为大血管病变组(MCV组,n=64)与无大血管病变组(N-MCV组,n=20),另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经相关大血管病变检查正常者25例作为对照组(NC组,n=25),对三组患者进行临床一般资料收集后对其血清CypA、空腹血糖(FPG)、血清总胆固醇(TC)、身体质量(BMI)、甲状腺球蛋白(TG)、心室收缩压(SBP)、心室舒张压(DBP)、转录因子蛋白κB(NF-κ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等常规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可能造成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发病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N-MCV组、NC组的血清CypA、hs-CRP水平明显比MCV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患者不同年龄、身高、体重、TG、SBP、DBP、HbA1c等因素与其大血管病变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血清CypA和hs-CRP是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发病的影响因素.MCV组与N-MCV组患者体内血清CypA含量明显高于NC组,MCV组患者体内血清CypA含量高于N-MCV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ypA是影响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早期对糖尿病患者治疗来降低体内血清CypA值,对延缓其大血管病变的发展有一定帮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CypA 糖尿病患者 大血管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导睡眠图及CT在轻度认知损害老年病人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超 耿彩虹 +1 位作者 任月勤 王小虎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8年第7期55-58,共4页
目的研究多导睡眠图及CT在轻度认知损害老年病人中的应用。方法将45例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患者设为研究组,进行多导睡眠图及CT检查;将45例认知功能正常的老年人设为对照组,采取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比较两组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 目的研究多导睡眠图及CT在轻度认知损害老年病人中的应用。方法将45例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患者设为研究组,进行多导睡眠图及CT检查;将45例认知功能正常的老年人设为对照组,采取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比较两组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失眠严重指数(ISI)、血流动力学指标、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分量表(Mo CA量表)、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结果研究组PSQI和IS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MCA-IP、ACA-PI明显大于研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的Mo CA量表总分(25.50±3.57),明显大于研究组Mo CA量表总分(20.06±3.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MCAVm、ACA-Vm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HAMA、HAMD评分明显小于研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导睡眠图及CT可有效反应轻度认知损害老年病人的脑血管情况和睡眠情况,为临床治疗和控制病情提供科学依据,从而对老年痴呆起到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导睡眠图 CT 轻度认知损害 睡眠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托伐普坦相关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刘艳 刘慧 +5 位作者 王娟 高君 张娟娟 季荣星 杨柳 瞿珍清 《中南药学》 CAS 2021年第12期2704-2709,共6页
目的探讨托伐普坦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Web of Science和Embase数据库(截至2021年3月31日),收集关于托伐普坦相关不良反应个案报道,对纳入病例中患者一般情况、托伐... 目的探讨托伐普坦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Web of Science和Embase数据库(截至2021年3月31日),收集关于托伐普坦相关不良反应个案报道,对纳入病例中患者一般情况、托伐普坦用药情况、不良反应名称、发生时间、主要检验指标及临床表现、处置及转归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托伐普坦相关不良反应报道14篇,共计15例患者。患者平均年龄(64.87±19.16)岁,男性5例,女性10例。患者来自5个国家,以中国报道最多。不良反应主要发生在用药后1~7 d,以高钠血症和肝胆系统损害多见,黄绿视为新的不良反应。14例患者给予停药并对症处理后症状好转,1例经对症处理后症状无改善,患者死亡。结论临床中应加强托伐普坦的药学监护,密切防范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临床安全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伐普坦 不良反应 文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尿激酶溶栓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小虎 周晗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9期820-823,共4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尿激酶溶栓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河南省省立医院收治的STEMI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2组患者均给... 目的探讨小剂量尿激酶溶栓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河南省省立医院收治的STEMI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措施,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小剂量尿激酶溶栓联合PCI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PCI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即刻心肌灌注水平,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检测2组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内皮素-1(ET-1)水平,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2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心肌灌注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前血清NO、hs-CRP及ET-1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1周2组患者血清NO、hs-CRP水平升高,ET-1水平降低(P<0.05);治疗1后周,观察组患者NO水平高于对照组,hs-CRP及ET-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MACE发生率分别为6.90%(4/58)、20.69%(12/58),观察组患者MACE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641,P<0.05)。结论小剂量尿激酶溶栓联合PCI治疗可以显著改善STEMI患者心肌灌注水平和内皮功能,减轻炎症反应,降低MACE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尿激酶 溶栓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替罗非班冠脉内注射对无复流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小虎 周晗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8年第5期471-474,共4页
目的观察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中无复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急性STEMI行PCI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目的观察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中无复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急性STEMI行PCI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术前均予以负荷量阿司匹林和替格瑞洛治疗,术中对照组于心肌灌注梗死相关动脉(IRA)处注入硝酸甘油1μg,观察组于IRA处注入硝酸甘油1μg联合替罗非班10 g,两组均成功植入支架,比较两组术后即刻TIMI血流分级、TMP心肌灌注分级、校正的TIMI帧数(CTFC)、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即刻TIMI血流3级30例、TMP心肌灌注3级28例高于对照组24例、20例,CTFC(22.38±0.77)帧低于对照组(27.48±1.20)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13.3%、急性心力衰竭发生率10.0%低于对照组的40.0%、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血事件、心源性休克及再次心肌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STEMI患者PCI IRA处联合注入替罗非班及硝酸甘油可即刻改善梗死相关动脉的血流,减少无复流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替罗非班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内障患者血清及房水中VEGF、TGF-β1和IL-6表达及临床意义
7
作者 李桂珍 王翔 +4 位作者 崔莎 赵泽明 刘永帅 张培莉 瞿珍清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21年第6期1595-1597,1601,共4页
目的分析白内障患者血清及房水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白介素-6(IL-6)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经河南省省立医院眼科确诊并进行治疗的106例白内障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收集同期经... 目的分析白内障患者血清及房水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白介素-6(IL-6)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经河南省省立医院眼科确诊并进行治疗的106例白内障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收集同期经我院治疗的106例眼外伤患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本研究对象房水以及血清中VEGF、TGF-β1和IL-6水平,随后比较各组房水以及血清中VEGF、TGF-β1和IL-6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房水与血清中的VEGF、TGF-β1、IL-6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白内障患者房水中VEGF、TGF-β1、IL-6水平与血清中VEGF、TGF-β1、IL-6水平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白内障患者房水中VEGF与GF-β1呈正相关(r=0.458,P<0.05),房水中VEGF与IL-6呈正相关(r=0.414,P<0.05),白内障患者血清中VEGF与GF-β1呈正相关(r=0.362,P<0.05),血清中VEGF与IL-6呈正相关(r=0.334,P<0.05);房水中VEGF、TGF-β1、IL-6敏感度分别为88.67%、95.28%、90.57%,特异度分别为73.58%、79.25%、75.47%;血清中VEGF、TGF-β1、IL-6敏感度分别为84.91%、86.79%、98.11%,特异度分别为70.75%、71.70%、83.02%。其中血清中IL-6对白内障患者诊断的敏感度、特异性最高。结论白内障患者血清及房水中VEGF、TGF-β1和IL-6表达水平均升高,其水平变化与白内障的发生及发展存在关系,能够为临床白内障患者的诊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房水 血清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Β1 白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氯吡格雷抵抗的发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
8
作者 张世魁 石建元 《慢性病学杂志》 2021年第10期1585-1587,1590,共4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氯吡格雷抵抗的发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河南省省立医院接受PCI治疗的103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在术后采用阿...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氯吡格雷抵抗的发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河南省省立医院接受PCI治疗的103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在术后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进行抗血小板治疗,对患者进行血小板抑制率的测定,根据测定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氯吡格雷抵抗组和氯吡格雷敏感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性别、年龄、吸烟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不稳定型心绞痛史、既往PCI治疗史)、生化指标(血小板计数、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C反应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心肌肌钙蛋白Ⅰ)、影像学参数(病变血管支数、置入支架数、病变长度、病变血管参考直径、左心室射血分数)。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冠心病患者PCI术后氯吡格雷抵抗的影响因素。结果103例患者中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为30.10%(31/103)。氯吡格雷抵抗患者与氯吡格雷敏感患者性别、吸烟史、糖尿病史、空腹血糖、心肌肌钙蛋白Ⅰ、糖化血红蛋白和甘油三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吸烟史、女性、高空腹血糖、糖尿病史、高糖化血红蛋白、高甘油三酯均是冠心病患者PCI术后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临床上应当注意控制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血糖、血脂,患者戒烟,从而降低氯吡格雷抵抗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氯吡格雷抵抗
原文传递
血清BDNF、Ghrelin水平与冠心病患者抑郁情绪的关系 被引量:7
9
作者 程保玲 王小虎 田艳霞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22年第1期87-89,96,共4页
目的 探讨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胃饥饿素(Ghrelin)与冠心病患者抑郁情绪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9年2月~2021年2月106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抑郁筛查,并设为抑郁组(重度亚组10例、中度亚组15例... 目的 探讨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胃饥饿素(Ghrelin)与冠心病患者抑郁情绪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9年2月~2021年2月106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抑郁筛查,并设为抑郁组(重度亚组10例、中度亚组15例,轻度亚组17例)以及无抑郁组,分别为42例,64例,比较各组血清BDNF、Ghrelin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BDNF、Ghrelin水平与HAMD评分的关系,通过绘制ROC曲线判断血清BDNF、Ghrelin水平对冠心病合并抑郁诊断价值。结果 抑郁组血清BDNF、Ghrelin水平显著低于无抑郁组,重度亚组血清BDNF、Ghrelin水平显著低于中度亚组,中度亚组显著低于轻度亚组(P<0.05);血清BDNF、Ghrelin水平与HAMD评分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BDNF、Ghrelin水平诊断冠心病合并抑郁AUC值为0.99、0.93,临界值为0.15、0.24,敏感性为98.66%、95.23%,特异性为97.34%、 84.40%。结论 血清BDNF、Ghrelin水平与冠心病患者的抑郁情绪关系密切,与抑郁严重程度呈负相关关系,对冠心病合并抑郁可能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抑郁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胃饥饿素
原文传递
同型半胱氨酸、白介素-1β、白介素-6与冠心病并发抑郁的关系 被引量:2
10
作者 程保玲 王小虎 田艳霞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22年第4期650-652,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与冠心病并发抑郁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对象为2019年1月~2022年1月我院100例冠心病患者,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抑郁筛查,设为抑郁组与非抑郁组,比较两组患...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与冠心病并发抑郁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对象为2019年1月~2022年1月我院100例冠心病患者,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抑郁筛查,设为抑郁组与非抑郁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以及血清Hcy、IL-1β、IL-6水平,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冠心病并发抑郁的影响因素。结果100例冠心病患者筛查出抑郁38例;抑郁组与非抑郁组病变程度、年龄、文化程度、血清Hcy、IL-1β、IL-6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吸烟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三支病变、年龄>70岁、血清Hcy、IL-1β、IL-6水平是冠心病并发抑郁的影响因素。结论冠心病患者抑郁发生率较高,血清Hcy、IL-1β、IL-6水平、病变严重程度、年龄等是并发抑郁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6 冠心病 抑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