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直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
1
作者 任明杰 《中国伤残医学》 2014年第15期65-66,共2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自2007年1月~2013年6月间我院普外科收治的结直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行急症手术的患者36例,其中22例行1期切除吻合术(观察组),14例行1期近端造瘘2期肿瘤切除吻合...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自2007年1月~2013年6月间我院普外科收治的结直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行急症手术的患者36例,其中22例行1期切除吻合术(观察组),14例行1期近端造瘘2期肿瘤切除吻合术(对照组),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其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通过对2组结直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的分析,其中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5.45%,而对照组为78.57%,2组患者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期切除吻合术是治疗结直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的最佳手术方式,方便可行,安全有效,也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其他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急性肠梗阻 并发症 外科治疗
原文传递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并发胆漏的风险因素探讨: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法
2
作者 张萍 王莹 何智丽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4期593-599,共7页
目的: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法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并发胆漏的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23年6月在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10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并发胆漏分为并发组(n=56)和未并发组(n=9... 目的: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法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并发胆漏的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23年6月在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10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并发胆漏分为并发组(n=56)和未并发组(n=975)。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按照1∶1比例匹配并发组和未并发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Child-Pugh分级、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资料。匹配后,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并发胆漏的风险因素。结果:并发组和未并发组通过1∶1倾向性评分匹配后,共成功匹配51对患者,两组年龄、性别、BMI、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Child-Pugh分级、ASA分级均达到均衡(P>0.05);匹配后,两组手术时间、胆囊萎缩、胆囊炎症、胆囊颈部结石、胆囊结石数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组主刀医师临床经验<5年、局部解剖变异、Calot三角粘连、胆囊与周围脏器粘连及胆囊壁厚度≥5 mm占比均高于未并发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主刀医师临床经验<5年、局部解剖变异、Calot三角粘连、胆囊与周围脏器粘连、胆囊壁厚度≥5 mm是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并发胆漏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经倾向性匹配年龄、性别、BMI、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Child-Pugh分级、ASA分级资料后,主刀医师临床经验<5年、局部解剖变异、Calot三角粘连、胆囊与周围脏器粘连、胆囊壁厚度≥5 mm是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并发胆漏的风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胆漏 风险因素 倾向性评分匹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囊结石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肠粘连的风险预测Nomogram模型构建与验证
3
作者 郭蕊馨 刘艳 张春艳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4期2533-2538,共6页
目的分析胆囊结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肠粘连的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列线图(Nomoagram)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429例胆囊结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训练集(286例)... 目的分析胆囊结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肠粘连的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列线图(Nomoagram)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429例胆囊结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训练集(286例)与验证集(143例)。将训练集根据是否发生术后肠粘连分为发生组(41例)与未发生组(245例),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肠粘连的危险因素,R软件构建风险预测Nomogarm模型;基于该模型对训练集、验证集数据分别进行内部验证、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决策曲线分析(DCA)验证其效能。结果训练集与验证集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脐孔切口取胆(OR=5.546,95%CI:1.468~20.945)、施术者工龄(OR=0.590,95%CI:0.364~0.955)、使用预防肠粘连药物(OR=0.557,95%CI:0.332~0.932)、C反应蛋白(CRP)(OR=5.960,95%CI:1.693~20.975)均是术后肠粘连的影响因素(P<0.05);基于上述危险因素分析结果构建术后肠粘连的风险预测Nomogram模型,Bootstrap法验证发现C-index值为0.889、0.830,且校正曲线与标准曲线拟合度均良好;ROC曲线发现该模型对术后肠粘连的预测效能良好;DCA显示临床净收益理想。结论经脐孔切口取胆、施术者工龄、使用预防肠粘连药物、CRP均是胆囊结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肠粘连的影响因素,基于此构建的Nomogram模型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肠粘连 风险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浅静脉分段缝扎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420例报告)
4
作者 许永胜 冯元东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4年第4期68-68,共1页
关键词 经皮浅静脉分段缝扎术 大隐静脉曲张 周围血管疾病 手术治疗 手术疗效 临床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5例老年胆结石临床治疗分析
5
作者 李红卫 《中外医疗》 2009年第16期26-26,共1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胆结石病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分析手术治疗胆结石病40例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例全部治愈。结论老年胆结石的外科手术风险较大,术后并发症相对多,手术方式以胆总管十二指肠侧吻合术、胆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间置空肠胆... 目的探讨老年人胆结石病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分析手术治疗胆结石病40例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例全部治愈。结论老年胆结石的外科手术风险较大,术后并发症相对多,手术方式以胆总管十二指肠侧吻合术、胆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间置空肠胆管十二指肠吻合术为主。手术方式选择宜慎重,在围术期应控制病人的各种病理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胆结石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左叶切除术在治疗肝内胆管结石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3
6
作者 赵长青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8年第2期36-37,共2页
目的介绍肝左叶切除术在治疗肝内胆管结石中的应用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0年来我科通过肝左叶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36例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全组36例患者均顺利通过手术治疗,无死亡病例。术后经B超或T管造影证实有4例患者有结石残... 目的介绍肝左叶切除术在治疗肝内胆管结石中的应用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0年来我科通过肝左叶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36例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全组36例患者均顺利通过手术治疗,无死亡病例。术后经B超或T管造影证实有4例患者有结石残留,经纤维胆道镜取石治愈。术后并发症为1例肺部感染,2例切口感染,均保守治愈。所有病例随访6~12个月,均未复发。讨论肝左叶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能减少结石残留和结石复发率,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胆管结石 肝叶切除 体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同期行自体植皮术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白鹏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6年第8期1411-1412,共2页
目的研究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同期行自体植皮术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2012年8月至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72例乳腺癌患者,抽签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单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期行自... 目的研究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同期行自体植皮术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2012年8月至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72例乳腺癌患者,抽签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单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期行自体移植皮术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两组皮瓣坏死及二次皮瓣移植情况,术后随访2 a观察两组乳房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16.6±2.8)d较对照组(18.7±3.5)d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手术时间和引流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瓣坏死率8.33%较对照组27.78%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显示两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乳房外观恢复优良率94.44%较对照组77.78%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乳腺癌患者的同时行自体植皮术操作简单安全,有利于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后皮瓣坏死发生和提高乳房美观恢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改良根治术 自体植皮术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远端胃癌D2根治术对进展期患者的短期疗效 被引量:7
8
作者 杨学堂 《实用癌症杂志》 2014年第7期786-788,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远端胃癌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远端胃癌的安全性、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腔镜辅助下远端胃癌D2根治术患者49例(腹腔镜组)的临床资料,选择同期行开腹远端胃癌根治术患者41例作为对照(开腹组)。结果与开...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远端胃癌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远端胃癌的安全性、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腔镜辅助下远端胃癌D2根治术患者49例(腹腔镜组)的临床资料,选择同期行开腹远端胃癌根治术患者41例作为对照(开腹组)。结果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更长[(273.4±62.7)min vs(228.6±31.9)min],但手术切口更小[(5.3±1.7)cm vs(23.2±3.1)cm]、术中出血量更少[(143.5±94.6)ml vs(331.6±157.9)ml],术后肠道恢复功能更快[(2.9±1.3)d vs(4.2±1.5)d],住院时间更短[(8.9±4.2)d vs(11.3±4.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24.5±11.7)枚vs(26.0±11.3)枚]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49(6.12%)vs 6/41(14.6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下远端胃癌D2根治术是治疗进展期远端胃癌的微创、可行、安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期胃癌 D2根治术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排空延迟症诊治体会 被引量:1
9
作者 林晓燕 《河南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2年第2期150-150,共1页
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排空延迟症(DGE)是一种功能性胃通过障碍性疾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时有发生.据报道本并发症发生率为10%~25%[1],多于术后2周内开始进食流质或由流质饮食改为半流饮食时出现.近年来我们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共遇7例DGE病例... 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排空延迟症(DGE)是一种功能性胃通过障碍性疾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时有发生.据报道本并发症发生率为10%~25%[1],多于术后2周内开始进食流质或由流质饮食改为半流饮食时出现.近年来我们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共遇7例DGE病例,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切除 残胃排空延迟症 DGE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内脂肪组织总面积对腹腔镜远端胃癌切除术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萍 杨学堂 王莹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9年第4期328-330,共3页
探讨腹腔镜远端胃癌切除术中患者腹内脂肪组织总面积(VAT)对手术效果的影响。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实施腹腔镜远端胃癌切除手术的120例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VAT水平分为A组64例(VAT≥100 cm2)、B组56例(VAT<100 cm2),对... 探讨腹腔镜远端胃癌切除术中患者腹内脂肪组织总面积(VAT)对手术效果的影响。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实施腹腔镜远端胃癌切除手术的120例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VAT水平分为A组64例(VAT≥100 cm2)、B组56例(VAT<100 cm2),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及相关实验室指标。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显著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清扫淋巴结数目、首次排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TNF-α、IL-6、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72 h,两组TNF-α、IL-6、CRP均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并发症率(20.31%)高于B组(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远端胃癌切除术中患者VAT增加会增加手术难度、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对术后康复有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内脏脂肪面积 腹腔镜 手术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11
作者 候瑞 郑秋杰 刘倩倩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15期2766-2770,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双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TEP)治疗老年腹股沟疝(IH)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在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确诊的82例老年IH患者,随机分为双腹腔镜组(41例)和传统腹腔镜组(41例)。传统腹腔镜组... 目的探讨应用双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TEP)治疗老年腹股沟疝(IH)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在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确诊的82例老年IH患者,随机分为双腹腔镜组(41例)和传统腹腔镜组(41例)。传统腹腔镜组患者接受传统腹腔镜下TEP术治疗,双腹腔镜组接受双腹腔镜下TEP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IH检出情况、血清应激指标、术后疼痛程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双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传统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传统腹腔镜组患者(P<0.05)。双腹腔镜组患者的术中嵌顿疝内容物检出率为36.59%,对侧隐匿疝检出率为31.71%,均高于传统腹腔镜组患者的4.88%和7.32%(P<0.05)。双腹腔镜组患者的术后12、24 h的疼痛程度小于传统腹腔镜组患者(P<0.05)。术后双腹腔镜组患者的皮质醇、肾上腺素(E)和C反应蛋白(CRP)指标水平均低于传统腹腔镜组患者(P<0.05)。双腹腔镜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9.76%,传统腹腔镜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4.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腹腔镜下TEP术治疗老年IH患者具有较好效果,可以降低患者的应激反应和炎症状态,减轻术后疼痛,促进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 腹腔镜 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三角入路在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患者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中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园园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18期3029-3030,共2页
目的:观察后三角入路在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患者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76例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患者,根据入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胆囊三角组(n=38)经胆囊三角入路,后三角组(n=38... 目的:观察后三角入路在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患者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76例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患者,根据入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胆囊三角组(n=38)经胆囊三角入路,后三角组(n=38)经胆囊后三角入路,均接受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后三角组手术时间短于胆囊三角组(P<0.05);后三角组术后12h、术后24h、术后48h CRP、TNF-α水平低于胆囊三角组(P<0.05);后三角组未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胆囊三角组(15.79%)(P<0.05)。结论: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应用后三角入路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操作相对简单,视野相对宽大,能缩短手术时间,减轻炎症反应,提高手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后三角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切除的腹腔镜治疗10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曹学庆 《吉林医学》 CAS 2015年第18期4141-4142,共2页
目的:探究在完全腹腔镜下进行脾切除手术的安全性以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9例腹腔镜脾切除手术的临床治疗,其中血液病46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42例;脾占位性病变11例;合并胆囊结石10例。依据首例手术时间<12... 目的:探究在完全腹腔镜下进行脾切除手术的安全性以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9例腹腔镜脾切除手术的临床治疗,其中血液病46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42例;脾占位性病变11例;合并胆囊结石10例。依据首例手术时间<120 min为临界点将所有病例分为两组,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10例病例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4例巨脾病例采取全腹腔镜脾切除术。由于肥胖、巨脾、脾胰韧带较短、粘连、出血等原因,29例采取手助腹腔镜脾切除术,其中4例中转开腹手术。手术过后,两组病例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脾切除术在临床治疗中安全可靠,适用于各种脾脏疾病的治疗,创伤较小,术后恢复快,值得在临床上积极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切除 腹腔镜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骨上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效果及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白鹏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17期111-113,共3页
目的分析胸骨上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效果及并发症。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68例拟行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甲状腺切除... 目的分析胸骨上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效果及并发症。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68例拟行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甲状腺切除术,观察组采取胸骨上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以及呼吸困难、声音嘶哑、切口感染、吞咽不适等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及住院时间分别为(46.28±6.54)min、(40.63±2.89)ml、(4.17±0.58)cm、(6.11±1.33)d,与对照组比较显著较低(P〈0.05);且观察组术后出现声音嘶哑、吞咽不适及并发症总比例分别为2.94%、5.88%、11.76%,与对照组比较显著较低(P〈0.05),出现呼吸困难及切口感染的比例分别为2.94%、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骨上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且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并发症较少,效果优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骨上小切口 甲状腺切除术 甲状腺结节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上消化道穿孔68例临床治疗体会 被引量:3
15
作者 任明杰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年第16期2157-2158,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上消化道穿孔手术方式选择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自2008年1月-2013年12月间我院普外科收治的急性上消化道穿孔患者68例,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手术方式选择中行穿孔修补术58例,... 目的:探讨急性上消化道穿孔手术方式选择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自2008年1月-2013年12月间我院普外科收治的急性上消化道穿孔患者68例,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手术方式选择中行穿孔修补术58例,行胃大部切除术或根治性切除6例,内科保守治疗4例;其中65例上消化道穿孔患者痊愈出院,3例死亡,其中1例癌性穿孔经保守治疗无效死亡,1例肺心病患者经穿孔修补术后6h死于呼衰,1例因术后肺栓塞死亡。结论:急性上消化道穿孔起病急、疼痛剧烈、病情重、易传变,而手术治疗是根治该疾病疗效确切的方法,具有安全可靠、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上消化道穿孔 穿孔修补术 手术方式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开窗引流术与传统开腹治疗肝囊肿的疗效及对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要朋 《淮海医药》 CAS 2019年第3期261-263,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开窗引流术与传统开腹治疗肝囊肿的疗效及对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89例肝囊肿患者分为传统组43例和腹腔镜组46例。传统组给予传统开腹治疗,腹腔镜组给予腹腔镜开窗引流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情况、... 目的:探讨腹腔镜开窗引流术与传统开腹治疗肝囊肿的疗效及对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89例肝囊肿患者分为传统组43例和腹腔镜组46例。传统组给予传统开腹治疗,腹腔镜组给予腹腔镜开窗引流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情况、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的变化及机体应急水平。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均优于传统组(P<0.01);腹腔镜组术后24h, 72h CRP水平低于传统组,皮质醇浓度、术后24h血糖浓度比传统组升高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开腹治疗肝囊肿比较,腹腔镜开窗引流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切口长度小、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患者肝功能恢复好,机体应激反应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囊肿 腹腔镜开窗引流术 传统开腹开窗术 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露喉返神经对全甲状腺切除术患者喉返神经功能和甲状旁腺功能影响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园园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19期3202-3204,共3页
目的:观察显露喉返神经(RLN)对全甲状腺切除术患者RLN功能和甲状旁腺功能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9年1月在我院行全甲状腺切除术患者112例,依照治疗方案分为显露组(n=56)与常规组(n=56)。常规组于全甲状腺切除术术中未显露RLN,... 目的:观察显露喉返神经(RLN)对全甲状腺切除术患者RLN功能和甲状旁腺功能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9年1月在我院行全甲状腺切除术患者112例,依照治疗方案分为显露组(n=56)与常规组(n=56)。常规组于全甲状腺切除术术中未显露RLN,显露组于全甲状腺切除术术中显露RLN。观察对比2组围手术期基本情况、RLN功能、甲状旁腺功能损伤、术前术后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及血钙(Ca 2+)浓度。结果:显露组术中失血量较常规组少,住院天数较常规组短,且术后24h、72h PTH、Ca 2+水平较常规组高(P<0.05);显露组RLN功能及甲状旁腺功能损伤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显露喉返神经应用于行全甲状腺切除术患者,可降低RLN功能及甲状旁腺功能损伤发生率,维持PTH、Ca 2+水平在正常范围内,缩短术后康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LN 全甲状腺切除术 甲状旁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拟排石护胆汤应用于胆囊结石患者微创保胆取石术后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要朋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2年第2期24-26,94,共4页
目的:探究自拟排石护胆汤应用于胆囊结石患者微创保胆取石术后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78例胆囊结石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取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自拟排石护胆... 目的:探究自拟排石护胆汤应用于胆囊结石患者微创保胆取石术后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78例胆囊结石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取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自拟排石护胆汤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胃肠功能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前、术后1年及术后2年,比较两组患者胆囊功能指标;术后6个月、术后1年、术后18个月及术后2年,比较两组患者胆囊结石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9.74%(P<0.05);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及首次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胆囊壁厚度及胆囊收缩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不同时间观察组胆囊壁厚度低于对照组,胆囊收缩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术后1年、术后18个月及术后2年,观察组胆囊结石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排石护胆汤应用于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患者临床疗效较好,促进胃肠功能与胆囊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与胆囊结石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 排石护胆汤 微创保胆取石术 胃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萍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7年第3期24-25,共2页
目的:研究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4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开腹切除手术治疗。比较分析... 目的:研究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4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开腹切除手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为99.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为82.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4.0%,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患者效果较好,不仅可以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胃功能恢复时间,还可以有效降低术中出血量,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 腹腔镜 胆道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手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研究
20
作者 白鹏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第9期69-70,共2页
目的分析不同手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腹股沟疝患者86例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43例。常规组给予传统疝无张力修补治疗;研究组给予经腹腔镜无张力疝修补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等基本情况进... 目的分析不同手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腹股沟疝患者86例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43例。常规组给予传统疝无张力修补治疗;研究组给予经腹腔镜无张力疝修补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等基本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出血量明显少于常规组,同时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于腹股沟疝患者而言,给予经腹腔镜无张力疝修补治疗能够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同时降低患者的出血量,效果明显,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手术 腹腔镜手术 腹股沟疝 无张力疝修补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