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新时期粮油检验实验室管理规范 被引量:2
1
作者 秦复霞 《食品安全导刊》 2017年第03X期67-68,共2页
民以食为天,粮食和食用油等均为人类生活与生产的必需品。对于国家而言,粮油是直接关系到国民生计的产品。粮油的检验是充分保障粮油质量的根本,因此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检验时应保障实验室管理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同时要保证其检测... 民以食为天,粮食和食用油等均为人类生活与生产的必需品。对于国家而言,粮油是直接关系到国民生计的产品。粮油的检验是充分保障粮油质量的根本,因此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检验时应保障实验室管理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同时要保证其检测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油检验 实验室管理 人类生活 食用油 油质量 科学性 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油检验工作及其检验技术的重要性探析 被引量:2
2
作者 王莉莉 《山东工业技术》 2015年第19期288-289,共2页
粮油食品安全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的生活,丝毫不能大意。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不断有先进的检验检疫技术涌现为粮油的检验工作提供助力。作为粮油检验的专业部门,更要借助不断涌现的新技术,主动探索更准确、便捷的检验方法,提升人... 粮油食品安全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的生活,丝毫不能大意。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不断有先进的检验检疫技术涌现为粮油的检验工作提供助力。作为粮油检验的专业部门,更要借助不断涌现的新技术,主动探索更准确、便捷的检验方法,提升人员业务能力,为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把好质量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油检验 技术 意义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薯全粉面条的制备及其品质影响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范会平 李菲菲 +2 位作者 符锋 许梦言 艾志录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51-158,273,共9页
为了研究高占比紫薯全粉面条的最佳制作条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择紫薯全粉添加量、谷朊粉添加量、食盐添加量为自变量,紫薯全粉面条的熟断条率、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利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原理设计3因素3水平实验,研究各自变量... 为了研究高占比紫薯全粉面条的最佳制作条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择紫薯全粉添加量、谷朊粉添加量、食盐添加量为自变量,紫薯全粉面条的熟断条率、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利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原理设计3因素3水平实验,研究各自变量交互作用及其对紫薯全粉面条品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高占比紫薯全粉面条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紫薯全粉与小麦粉的比例为44:56、谷朊粉添加量为7.0%、食盐添加量1.6%。在此条件下紫薯全粉面条的熟断条率为0.42%,感官评分为84.08。经中试验证,此工艺可规模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薯全粉 面条 品质影响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淀粉性质与其面条品质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范会平 许梦言 +2 位作者 符锋 艾志录 王雪竹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2021年第2期22-26,共5页
为了研究甘薯面条在加工过程中原料淀粉的特性对面条品质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对5种甘薯淀粉的性质(漯薯11、阜薯24、豫薯13、郑红23和紫薯1356)及其面条品质进行测定,并对甘薯淀粉性质与面条品质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5种甘薯原... 为了研究甘薯面条在加工过程中原料淀粉的特性对面条品质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对5种甘薯淀粉的性质(漯薯11、阜薯24、豫薯13、郑红23和紫薯1356)及其面条品质进行测定,并对甘薯淀粉性质与面条品质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5种甘薯原料所制的面条中,以紫薯1356为原料制备的面条品质最优。甘薯淀粉的理化性质对面条品质影响很大,按显著程度(P值大小)依次是:直链淀粉含量、凝沉性;淀粉的糊化特性指标与面条品质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按显著程度的大小(P值大小)依次是:糊化温度、衰减值、谷值黏度、最终黏度。淀粉糊化特性可作为判断其面条品质的重要指标,可通过选择含有更适宜于制备面条的淀粉的甘薯品种为原料以改善面条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淀粉 甘薯泥 面条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热菜肴竹笋鸡肉的品质变化及货架期预测 被引量:3
5
作者 符锋 范会平 +2 位作者 黄忠民 潘治利 侯冰洁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81-189,共9页
为探究自热菜肴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并对其货架期进行预测,该研究以自热菜肴竹笋鸡肉为研究对象,以色泽、质构、酸价、过氧化值和丙二醛为评价指标,利用恒温加速破坏性实验,研究了不同贮藏温度下(52、62℃)自热菜肴竹笋鸡肉品质的变化,... 为探究自热菜肴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并对其货架期进行预测,该研究以自热菜肴竹笋鸡肉为研究对象,以色泽、质构、酸价、过氧化值和丙二醛为评价指标,利用恒温加速破坏性实验,研究了不同贮藏温度下(52、62℃)自热菜肴竹笋鸡肉品质的变化,并预测出竹笋鸡肉的货架期。结果表明贮藏温度越高,自热菜肴竹笋鸡肉品质劣变越快;在贮藏温度62℃下,贮藏84 d和0 d相比,竹笋根部硬度值和竹笋尖部硬度值降幅分别为74.50%和70.31%;在贮藏温度为52℃下,贮藏112 d和0 d相比,竹笋根部和尖部硬度值降幅分别为67.37%和60.87%;52℃贮藏条件下竹笋鸡肉的感官评分在112 d降至62.6分,贮藏温度为62℃在84 d为52.8分;总体上自热菜肴竹笋鸡肉在贮藏前期各类指标变化较快,随着贮藏时间的进一步延长其各项指标变化变缓。根据贮藏期间测定指标与感官评分之间相关关系,并通过货架期预测模型得出25℃下的货架期为714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热菜肴 竹笋鸡肉 品质变化 贮藏温度 货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品质指标与面团流变学特性指标的相关性及多元回归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尹豪 路辉丽 +2 位作者 王亚平 胡纪鹏 尹成华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4-9,共6页
选取安徽、河北、河南、江苏、山东5个省的小麦样品313份,测定了样品品质指标和粉质拉伸特性指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并分别以面团稳定时间、最大拉伸阻力、拉伸面积为因变量,以硬度指数、体积质量、千粒重、沉淀指数、降落数值、蛋白质... 选取安徽、河北、河南、江苏、山东5个省的小麦样品313份,测定了样品品质指标和粉质拉伸特性指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并分别以面团稳定时间、最大拉伸阻力、拉伸面积为因变量,以硬度指数、体积质量、千粒重、沉淀指数、降落数值、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面筋指数为自变量,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硬度指数与面团吸水率、最大拉伸阻力、拉伸面积极显著正相关,与弱化度极显著负相关;体积质量与与形成时间和延伸度极显著负相关;千粒重与弱化度极显著正相关,与稳定时间、质量指数以及拉伸特性指标均极显著负相关;除降落数值与延伸度、湿面筋含量与弱化度相关性不显著外,降落数值、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面筋指数与粉质拉伸特性的其他指标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品质指标 流变学特性 相关性分析 多元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年我国黄淮麦区强筋小麦品种的品质特性 被引量:6
7
作者 胡纪鹏 王亚丽 +2 位作者 路辉丽 尹成华 张红云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2015年第7期9-15,共7页
共选取安徽、河北、河南、江苏、山东等省黄淮麦区2013年产高产强筋小麦样品326份,对其籽粒感官性状、质量指标、品质性状进行了全面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达到优质强筋小麦国家标准的样品占样品总数的33.7%,分别是7516、84380、安农127... 共选取安徽、河北、河南、江苏、山东等省黄淮麦区2013年产高产强筋小麦样品326份,对其籽粒感官性状、质量指标、品质性状进行了全面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达到优质强筋小麦国家标准的样品占样品总数的33.7%,分别是7516、84380、安农1274、宝丰1082、存麦5号、藁优9415、邯麦14、淮麦20、济麦20、济南17、连麦2号、洛麦3、山农21、师栾02-1、泰山4173、泰山6426、皖麦38、西农979、新麦0208、新麦19、新麦2111、新麦26、新乡060221、宿553、徐麦30、徐麦31、徐麦33、烟农19、郑麦3596、郑麦366、郑麦7698、郑育麦518、中洛08-1、周麦24、周麦26、洲元9369。通过试验筛选出适合该区域种植的高产优质强筋小麦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筋小麦 品种 品质特性 黄淮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与《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比较之解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孙巍巍 尹成华 +2 位作者 路辉丽 张红云 陆靖博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19年第7期142-144,共3页
2017年10月16日,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了《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RB/T214-2017)等五项涉及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和管理的认证认可行业标准。文章对该通用要求与《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 2017年10月16日,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了《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RB/T214-2017)等五项涉及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和管理的认证认可行业标准。文章对该通用要求与《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2016)的区别及新增要求进行了解读,便于检验检测机构完善相应的管理体系并确保资质认定工作的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验检测机构 资质认定能力评价 资质认定评审准则 区别 新增要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验检测机构管理体系文件的换版和实施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孙巍巍 尹成华 +2 位作者 路辉丽 张红云 陆靖博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19年第6期147-148,共2页
随着《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RB/T214-2017)等5项涉及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和管理的认证认可行业标准的颁布实施,检验检测机构的管理体系文件面临着换版的问题。文章总结了换版过程中的细节和难点,... 随着《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RB/T214-2017)等5项涉及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和管理的认证认可行业标准的颁布实施,检验检测机构的管理体系文件面临着换版的问题。文章总结了换版过程中的细节和难点,便于检验检测机构以换版为契机,完善相应的管理体系,实现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持续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体系文件 检验检测机构 行业标准 换版 实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年我国黄淮麦区强筋小麦品质状况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尹成华 路辉丽 +4 位作者 胡纪鹏 张红云 倪冰 孙巍巍 王莉莉 《粮食加工》 2014年第1期1-5,共5页
通过对黄淮麦区2012年收获的313份高产强筋小麦样品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小麦样品的千粒重平均值为(39.38±4.12)g,容重平均值为(794.03±21.07)g/L,籽粒硬度指数平均值为(65.82±5.64)%,粗蛋白质含量平均值为(15.5... 通过对黄淮麦区2012年收获的313份高产强筋小麦样品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小麦样品的千粒重平均值为(39.38±4.12)g,容重平均值为(794.03±21.07)g/L,籽粒硬度指数平均值为(65.82±5.64)%,粗蛋白质含量平均值为(15.51±1.26)%,湿面筋平均值含量为(36.05±4.58)%,面筋指数平均值为(77.08±23.14)%,降落数值平均值为(374.76±46.06)s,沉降值数平均值为(43.21±10.05)mL,吸水率平均值为(61.08±2.98)%,形成时间平均值为(9.77±9.90)min,稳定时间平均值为(16.74±10.76)min,弱化度平均值为(47.08±25.92)BU,最大拉伸阻力平均值为(515.91±220.19)E.U.,延伸度平均值为(165.67±24.65)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淮麦区 小麦 品质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油真菌毒素检测技术及应用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秦祎芳 张红云 +2 位作者 高敬铭 彭星星 戴冠苹 《食品安全导刊》 2020年第6期107-107,109,共2页
本文从粮油中真菌毒素的种类与危害出发,对粮油中真菌毒素检测技术及其应用进行研究,并提出多种方法,以为粮油的真菌毒素检测技术提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 粮油 真菌毒素 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年我国黄淮麦区强筋小麦品质状况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崔国有 尹成华 +4 位作者 路辉丽 胡纪鹏 张红云 孙巍巍 王莉莉 《粮食加工》 2015年第1期13-17,共5页
通过对黄淮麦区2013年收获的326份高产强筋小麦样品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小麦样品的千粒重平均值为(41.28±5.40)g,容重平均值为(788.68±24.92)g/L,籽粒硬度指数平均值为(64.11±5.03)%,粗蛋白质含量平均值为(15.7... 通过对黄淮麦区2013年收获的326份高产强筋小麦样品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小麦样品的千粒重平均值为(41.28±5.40)g,容重平均值为(788.68±24.92)g/L,籽粒硬度指数平均值为(64.11±5.03)%,粗蛋白质含量平均值为(15.79±1.55)%,湿面筋平均值含量为(35.22±4.92)%,面筋指数平均值为(83.38±18.61)%,降落数值平均值为(294.77±72.07)s,沉淀指数平均值为(45.48±12.56)m L,吸水率平均值为(59.64±3.81)%,形成时间平均值为(6.86±7.60)min,稳定时间平均值为(13.27±10.76)min,弱化度平均值为(63.95±42.40)BU,最大拉伸阻力平均值为(554.36±234.35)E.U.,延伸度平均值为(162.81±59.00)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淮麦区 小麦 品质 分析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年我国黄淮麦区强筋小麦品种的品质特性
13
作者 路辉丽 尹成华 +2 位作者 胡纪鹏 张红云 尹豪 《粮食加工》 2014年第2期3-9,共7页
选取安徽、河北、河南、江苏、山东五省黄淮麦区2012年高产强筋小麦样品313份,对籽粒感官性状、质量指标、品质性状进行了全面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达到优质强筋小麦国家标准的样品占样品总数的68.4%,分别是矮抗58、存麦1号、泛麦8号... 选取安徽、河北、河南、江苏、山东五省黄淮麦区2012年高产强筋小麦样品313份,对籽粒感官性状、质量指标、品质性状进行了全面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达到优质强筋小麦国家标准的样品占样品总数的68.4%,分别是矮抗58、存麦1号、泛麦8号、藁优9415、衡观35、淮麦20、济麦20、济南17、连麦2号、漯麦8号、山农21、师栾02-1、泰山4173、泰山6195、皖麦38、西农979、新麦0208、新麦19、新麦26、新乡185、宿553、徐麦30、徐麦31、烟农19、豫教5号、郑麦26、郑麦366、郑麦7698、郑麦9023、周麦24和洲元9369品种。通过试验筛选推荐适合该区域种植的高产优质强筋小麦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淮麦区 小麦品种 品质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薯全粉面条预混粉的研制 被引量:4
14
作者 范会平 许梦言 +3 位作者 符锋 艾志录 高凯 杨峰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2018年第12期11-16,共6页
为了研究并优化紫薯全粉面条预混粉的加工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小麦粉、谷朊粉和食盐3个因素的添加量为变量,根据Box-Behnken中心组合原理设计三因素三水平试验,以紫薯全粉面条预混粉制得面条的干物质损失率、断条率和感官评分... 为了研究并优化紫薯全粉面条预混粉的加工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小麦粉、谷朊粉和食盐3个因素的添加量为变量,根据Box-Behnken中心组合原理设计三因素三水平试验,以紫薯全粉面条预混粉制得面条的干物质损失率、断条率和感官评分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当小麦粉添加量55%、谷朊粉6%、食盐1.4%时制得的紫薯面条品质最优,这时的紫薯全粉面条预混粉的比例最好,配制出的预混粉品质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薯全粉面条预混粉 面条 响应曲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性功效系数法的紫薯面条高效干燥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范会平 侯冰洁 +2 位作者 符锋 马晨晨 艾志录 《农产品加工》 2021年第8期38-42,45,共6页
为了提高紫薯面条品质,减少干燥后易断条、浑汤的问题,采用线性功效系数法对紫薯面条四阶段干燥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通过考查各阶段干燥温度、干燥湿度和干燥时间对紫薯面条品质的影响,最终确定紫薯面条最佳干燥工艺条件为预干燥阶段,温... 为了提高紫薯面条品质,减少干燥后易断条、浑汤的问题,采用线性功效系数法对紫薯面条四阶段干燥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通过考查各阶段干燥温度、干燥湿度和干燥时间对紫薯面条品质的影响,最终确定紫薯面条最佳干燥工艺条件为预干燥阶段,温度40℃,湿度80%,时间60 min;干燥前期,温度45℃,湿度85%,时间100 min;主干燥阶段,温度30℃,湿度70%,时间90 min;干燥后期阶段干燥条件是温度25℃,环境湿度,时间60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干燥所得紫薯面条弯曲断条率8.87%,自然断条率0.19%,熟断条率0.67%,蒸煮损失12.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薯面条 干燥 线性功效系数法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盐对小麦粉面筋特性和面条蛋白质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范会平 陈月华 +2 位作者 符锋 艾志录 卞科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61-69,共9页
为研究碱性盐(Na2CO3+K2CO3)对小麦粉和其面条品质变化的影响,以3种不同筋力的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结合SDS-PAGE电泳法,探讨了Na2CO3和K2CO3复配比例和碱性盐添加量对其小麦粉面筋特性和面条中蛋白质组分及分子量变化的影响,并结合SDS-P... 为研究碱性盐(Na2CO3+K2CO3)对小麦粉和其面条品质变化的影响,以3种不同筋力的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结合SDS-PAGE电泳法,探讨了Na2CO3和K2CO3复配比例和碱性盐添加量对其小麦粉面筋特性和面条中蛋白质组分及分子量变化的影响,并结合SDS-PAGE电泳法考察了碱性盐对面条中蛋白质分子量分布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碱性盐后,3种小麦粉的湿面筋和干面筋含量减少而面筋指数增加,其中西农979湿面筋含量由36.04%逐渐下降至26.58%,干面筋含量由12.22%下降至7.74%。碱性盐使得3种小麦面条粉中的清蛋白和盐溶蛋白含量整体上显著增加而球蛋白和面筋蛋白含量整体上显著减少,GMP含量变化不显著但醇溶蛋白与谷蛋白含量减少,其中由矮抗58制得的面条中醇溶蛋白含量随着碱性盐添加量的增加由4.12%降至1.69%,而谷蛋白含量则由4.44%降至2.77%,研究结果可以为面条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盐 蛋白质 麦谷蛋白大聚体 盐溶蛋白 面筋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亲和柱的制备及在真菌毒素检测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7
作者 袁艺 陆廷瑾 +5 位作者 沈腾腾 秦学磊 刘莹 焦志培 廖惊殊 张东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396-400,共5页
真菌毒素是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是引起谷物和饲料污染的重要元凶,其检测手段日趋完善。目前免疫亲和柱在真菌毒素检测分析方面已经被广泛使用,本文综述了免疫亲和柱的原理及其制备方式,及其在几种常见真菌毒素检测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 免疫亲和柱 黄曲霉毒素 赭曲霉毒素 伏马毒素 玉米赤霉烯酮 脱氧雪腐镰刀烯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检测能力验证中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13
18
作者 戴冠苹 张红云 +2 位作者 高海军 刘莹 彭星星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491-2496,共6页
目的参加编号为CFAPA-375的食品中沙门氏菌的检测能力验证,验证实验室沙门氏菌的检测能力。方法采用国家标准法检测沙门氏菌能力验证样品,同时采用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LAMP)法作为辅助方... 目的参加编号为CFAPA-375的食品中沙门氏菌的检测能力验证,验证实验室沙门氏菌的检测能力。方法采用国家标准法检测沙门氏菌能力验证样品,同时采用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LAMP)法作为辅助方法。对分离出的可疑菌落,采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和实时荧光LAMP法进行全面鉴定。结果样品N1和N3中检出沙门氏菌,样品N2中未检出沙门氏菌,实时荧光LAMP法与国家标准法检测结果一致。结论本次实验室的能力验证结果为"满意",验证了实验室沙门氏菌的检测能力。实时荧光LAMP法快速、简便、特异性强,可与国家标准法配合使用,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快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鉴定 能力验证 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C结合GC-MS/MS法快速测定植物油中多环芳烃 被引量:5
19
作者 彭星星 高海军 +4 位作者 尹成华 刘莹 戴冠苹 赵胜男 曹晶晶 《粮油食品科技》 CAS 2022年第6期138-146,共9页
建立了凝胶渗透色谱(GPC)前处理技术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检测植物油中16种多环芳烃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1)添加16种多环芳烃的大豆油样品上GPC净化时其流出液采取分段收集的方法进行测定,0~19 min的流出液为油脂类杂质,... 建立了凝胶渗透色谱(GPC)前处理技术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检测植物油中16种多环芳烃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1)添加16种多环芳烃的大豆油样品上GPC净化时其流出液采取分段收集的方法进行测定,0~19 min的流出液为油脂类杂质,19~28 min的流出液为前十种小分子量多环芳烃,28~36 min的流出液为后六种大分子量多环芳烃,说明凝胶渗透色谱并不是严格按照分子量大先出峰分子量小后出峰的顺序,在分离多种化合物时应该采用分段收集分段测定的方法才能保证结果的准确性;(2)与GB/T 23213—2008中前处理方法相比,通过将样品量从4 g减少到1 g,使用环己烷乙酸乙酯(1+1)溶解后直接上GPC净化的方法,减少了提取过程,缩短了实验时间,节约了提取试剂,避免了提取过程中可能造成的含量损失;(3)植物油中16种多环芳烃在GC-MS/MS上色谱峰响应值与其质量浓度(10~200 ng/mL)之间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超过0.99,检出限范围是0.02~0.50μg/kg,定量限范围是0.08~1.67μg/kg;(4)在16种多环芳烃标液添加水平为20μL、40μL、80μL时16种多环芳烃平均回收率分别在85.30%~103.86%、91.08%~106.71%、88.01%~105.87%范围内,RSD分别0.69%~2.93%、0.64%~2.74%、0.75%~2.81%。该方法的精确度和灵敏度均能满足植物油中16种多环芳烃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C GC-MS/MS 植物油 多环芳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粮食中6种真菌毒素 被引量:5
20
作者 高敬铭 范自营 +5 位作者 张红云 高海军 刘莹 戴冠萍 彭星星 秦祎芳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3-87,共5页
为了克服现有粮食中真菌毒素检测方法存在检测时间长、效率低、成本较高的缺点,开发了一种成本相对较低,能够同时检测多种真菌毒素的方法。采用复合免疫亲和柱净化、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同时测定粮食中黄曲霉毒素B1(AFB1)、赭曲霉毒素A(OTA... 为了克服现有粮食中真菌毒素检测方法存在检测时间长、效率低、成本较高的缺点,开发了一种成本相对较低,能够同时检测多种真菌毒素的方法。采用复合免疫亲和柱净化、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同时测定粮食中黄曲霉毒素B1(AFB1)、赭曲霉毒素A(OTA)、玉米赤霉烯酮(ZEN)、呕吐毒素(DON)、伏马毒素B1(FB1)、伏马毒素B2(FB2)6种真菌毒素的方法。选择V乙腈∶V乙酸∶V水=80∶1∶19和V甲醇∶V水=80∶20的混合溶液对粮食中的真菌毒素进行两次提取,复合免疫亲和柱对提取液进行净化,去除提取液中的色素、脂类、蛋白等杂质,降低基质对毒素离子化效率的影响,用甲醇作为流动相A,0.1%甲酸和1 mmol/L乙酸铵的混合水溶液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20 min内液相色谱对6种毒素能够实现良好的分离。6种真菌毒素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0.995;6种毒素加标回收率为75.6%~102.6%。批内相对标准偏差为3.8%~9.6%,符合《GB/T 27404—2008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食品理化检测》要求。该方法定量准确、快速、灵敏度高,适用于大米、小麦等粮食中真菌毒素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毒素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免疫亲和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