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86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标准抗结核方案治愈后复发的危险因素Logistic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梁维娟 廉桃梅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2期6-8,共3页
目的探讨86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接受标准抗结核方案治愈后出现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中共纳入86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所有病例均来源于济源市人民医院,选取时间为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标准抗结核... 目的探讨86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接受标准抗结核方案治愈后出现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中共纳入86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所有病例均来源于济源市人民医院,选取时间为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标准抗结核方案治疗,至少半年,在患者治愈后对其进行2年的随访,随访期间对患者进行痰标本细菌培养、痰标本结核分歧杆菌厚涂片检查,统计患者的转阴情况,以及是否出现复发,对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采用标准抗结核方案治愈后出现复发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之后进一步对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接受标准抗结核方案治愈后出现复发的高危因素进行筛选,分析年龄、转阴时间与复发率的相关性。结果68.60%的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在采用标准抗结核方案治疗2个月痰标本细菌培养、痰标本结核分歧杆菌厚涂片检查结果显示转阴,而23.26%的患者在治疗3个月时转阴,8.14%的患者在治疗3个月以上时转阴;共有8例患者出现复发,复发率为9.30%(8/86);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治愈后的复发率在不同年龄、痰菌转阴时间下,均有明显差异(均P<0.05);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标准抗结核方案治愈后复发的高危因素在于年龄≥60岁、痰菌转阴时间>3个月(OR=1.822、2.801,均P<0.05);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标准抗结核方案治愈后的复发率与年龄、痰菌转阴时间均呈正相关(r=0.422、0.495,均P<0.05)。结论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标准抗结核方案治愈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在于年龄≥60岁、痰菌转阴时间>3个月,临床应针对上述因素进行预防并随时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以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治 涂阳肺结核 标准抗结核方案 治愈 复发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癌免疫治疗后继发肺结核一例
2
作者 刘贝贝 陈俊辉 +3 位作者 蔡雨萌 吴素方 李东东 郭军辉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570-573,共4页
据全球癌症中心数据分析显示,肝癌发病率居第5位,死亡率居第2位[1]。其中,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占75%~85%[2]。多数HCC患者确诊时已为晚期,无法接受根治性治疗。传统治疗虽有效,但5年复发率高达38%~65%,生存率为50%[3]。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免疫治疗 肺结核 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pert MTB/RIF联合T-SPOT.TB对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价值
3
作者 邝红萍 李健康 +5 位作者 贾要丽 袁彦丽 张博 彭强 许路阳 周晓蕾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3期2351-2354,共4页
目的探讨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技术(Xpert MTB/RIF)联合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对结核性脑膜炎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0月至2022年9月于河南省胸科医院就诊的疑似结核性脑膜炎患者90例,经确诊分为脑膜... 目的探讨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技术(Xpert MTB/RIF)联合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对结核性脑膜炎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0月至2022年9月于河南省胸科医院就诊的疑似结核性脑膜炎患者90例,经确诊分为脑膜炎组(46例)和非脑膜炎组(44例)。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脑脊液抗酸杆菌涂片、脑脊液Xpert MTB/RIF和外周血T-SPOT.TB检测,比较各单一检测方法和联合检测的诊断阳性率、阴性率和准确率,采用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对各检测方法的诊断价值进行评价。结果TSPOT.TB和Xpert MTB/RIF单一检测诊断阳性率(分别为69.57%和60.87%)均高于涂片抗酸染色(19.57%),TSPOT.TB与Xpert MTB/RIF并联检测诊断阳性率(89.13%)高于串联检测(60.87%)和所有单一检测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联检测诊断准确率(90.00%)高于串联检测(78.89%)和Xpert MTB/RIF检测(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联检测对结核性脑膜炎诊断的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达到89.13%和88.89%,均高于串联检测和单一检测方法;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0.91%和91.11%,与串联检测和单一检测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曲线下面积最高,达到0.900(95%CI:0.828~0.972)。结论TSPOT.TB与Xpert MTB/RIF检测用于结核性脑膜炎诊断,相比较传统方法具有较好的敏感度和特异度,采取并联检测方式能够显著提高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效能,有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技术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 结核性脑膜炎 联合检测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
4
作者 王治国 李建军 焦亚洲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5期1-5,共5页
目的:分析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通许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治的203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所有患者均予以2HRZE/4HR抗结核方案治疗,治疗后3个月评估预后情况,采用Logisti... 目的:分析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通许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治的203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所有患者均予以2HRZE/4HR抗结核方案治疗,治疗后3个月评估预后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203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中,预后不良55例,占27.09%(55/203),设为预后不良组,预后良好148例,设为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年龄≥40岁、体质量指数<18.5 kg/m^(2)、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合并肺部感染、病情程度中重度、血清γ干扰素(IFN-γ)<10.73 pg/mL、CD3^(+)<53.86%、CD4^(+)<32.71%、CD4^(+)/CD8^(+)<0.93、白细胞介素(IL)-15≥42.85 ng/mL、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2.46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Ⅱ(APACHEⅡ)评分≥7.82分、高分辨率CT(HRCT)评分≥42.26分等占比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质量指数<18.5 kg/m^(2)、血清IFN-γ<10.73 pg/mL、CD3^(+)<53.86%、CD4^(+)<32.71%、CD4^(+)/CD8^(+)<0.93、IL-15≥42.85 ng/mL、SOFA评分≥2.46分、APACHEⅡ评分≥7.82分、HRCT评分≥42.26分等均为影响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体质量指数<18.5 kg/m^(2)、血清IFN-γ<10.73 pg/mL、CD3^(+)<53.86%、CD4^(+)<32.71%、CD4^(+)/CD8^(+)<0.93、IL-15≥42.85 ng/mL、SOFA评分≥2.46分、APACHEⅡ评分≥7.82分、HRCT评分≥42.26分等均为影响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初治 预后不良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技术联合T细胞斑点试验对泌尿系结核的诊断效果评价 被引量:10
5
作者 吴素方 梁丽丽 +1 位作者 郑淑兰 刘新 《安徽医药》 CAS 2020年第1期87-90,共4页
目的探讨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技术(GeneXpert MTB/RIF)联合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对泌尿系结核(urinary tuberculosis,UTB)的诊断效能。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河南省胸科医院就诊临床疑似UTB的病人。分... 目的探讨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技术(GeneXpert MTB/RIF)联合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对泌尿系结核(urinary tuberculosis,UTB)的诊断效能。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河南省胸科医院就诊临床疑似UTB的病人。分别采集样本进行抗酸涂片、液体培养、GeneXpert MTB/RIF和T⁃SPOT检测。使用χ2检验对不同检测方法的灵敏度进行比较。结果其中42例(47.1%)病人临床确诊为泌尿系结核。在泌尿系结核病例中,单项检测的阳性率最高的为T⁃SPOT,达到85.7%(36/42),但其在非泌尿系结核病例中的阳性率也最高,达到25.5%(12/47)。GeneXpert MTB/RIF和T⁃SPOT联合检测的特异度为100%;其联合检测灵敏度为89.4%,显著高于其他四项单独检测,分别为:抗酸涂片11.8%(χ2=57.225,P<0.001)、液体培养法42.8%(χ2=19.112,P<0.001)、GeneXpert MTB/RIF检测64.2%(χ2=7.823,P<0.01)和T⁃SPOT检测85.7%(χ2=2.573,P<0.05)。结论GeneXpert MTB/RIF和T⁃SPOT联合检测对于泌尿系结核的临床诊断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泌尿生殖系统 结核菌素试验 核酸扩增技术 聚合酶链反应 利福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检测方法对结核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6
作者 袁丽娜 党霞 +1 位作者 史慧敏 王子玲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45-947,共3页
近年结核病发病率呈增高趋势,WHO估计2000年至2020年,将有近10亿人新感染结核病[1]。目前全球每年约有900万人感染结核病,300万人死于结核病[2]。我国又是全球结核病高负担的国家之一,
关键词 结核病 涂片法 实时荧光定量PCR 血清结核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Janus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信号通路的乙胺丁醇片对肺结核大鼠模型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7
7
作者 李建军 吴素方 白丰玺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55-562,共8页
目的 探讨乙胺丁醇片(EMB)对肺结核(PTB)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是否与Janus激酶(JAK)/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TAT)信号通路有关。方法 将60只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PTB组、PTB+EMB组(30 mg/kg)、PTB+EMB+Colivelin(... 目的 探讨乙胺丁醇片(EMB)对肺结核(PTB)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是否与Janus激酶(JAK)/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TAT)信号通路有关。方法 将60只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PTB组、PTB+EMB组(30 mg/kg)、PTB+EMB+Colivelin(JAK/STAT通路激活剂)组(30 mg/kg+1 mg/kg),每组15只。除对照组外,其他组大鼠均通过注射0.2 ml 5 mg/ml的结核杆菌悬液构建PTB模型。建模成功后,进行连续4周(1次/d)的给药处理,检测大鼠在给药第1、14、28天时的体重变化;计数结核分枝杆菌菌落数;HE染色检测大鼠肺组织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α、IL-1β、γ干扰素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大鼠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16S rRNA测序检测各组大鼠肠道菌群属水平的相对丰度;Western blot检测JAK/STAT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PTB组大鼠体重减轻(第14、28天时)、结核分枝杆菌菌落数增加,肺组织呈现出严重的病理学变化,血清中IL-6、肿瘤坏死因子-α、IL-1β水平、CD8^(+)、肠道菌群中拟杆菌属、消化球菌属、梭状芽孢杆菌属、放线菌属、乳酸杆菌科、疣微菌科、韦荣球菌科相对丰度及肺组织中磷酸化JAK2、磷酸化STAT3蛋白均显著升高,CD3^(+)、CD4^(+)、CD4^(+)/CD8^(+)、γ干扰素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01);与PTB组比较,PTB+EMB组大鼠体重增加(第14、28天时),结核分枝杆菌菌落数减少,肺组织病理损伤减轻,血清中IL-6、肿瘤坏死因子-α、IL-1β水平、CD8^(+)、肠道菌群中拟杆菌属、消化球菌属、梭状芽孢杆菌属、放线菌属、乳酸杆菌科、疣微菌科、韦荣球菌科相对丰度及肺组织中磷酸化JAK2、磷酸化STAT3蛋白均显著降低,CD3^(+)、CD4^(+)、CD4^(+)/CD8^(+)、γ干扰素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01);Colivelin减弱了EMB对肺结核大鼠模型感染的改善作用(P均<0.001)。结论 EMB可通过抑制JAK/STAT信号通路改善肺结核大鼠模型的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胺丁醇片 肠道菌群 肺结核 JANUS激酶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归因心理调适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心理韧性及自我效能的影响
8
作者 李瑞盈 杨艳杰 +1 位作者 王宁 王艳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5年第1期61-65,共5页
目的:探讨归因心理调适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心理韧性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某院进行治疗的120例冠心病PCI术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PCI术后干预,研究... 目的:探讨归因心理调适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心理韧性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某院进行治疗的120例冠心病PCI术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PCI术后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归因心理调适干预。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韧性(心理韧性量表CD-RISC)、自我效能(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负面情绪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郁量表HAMD、生活质量(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SAQ)以及治疗依从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干预后的CD-RISC各维度评分明显较高(t=3.629,3.091,4.536,5.900;P<0.001),GSES评分明显较高(t=12.220,P<0.001),HAMA和HAMD评分明显较低(t=5.381,4.856;P<0.001),SAQ各维度评分明显较高(t=6.905,4.094,5.371,9.368,5.881;P<0.001),治疗依从性较高(χ^(2)=7.212,P=0.007)。结论:归因心理调适能有效提高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心理韧性、自我效能、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降低负面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归因心理调适 心理韧性 自我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假阴性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梁丽丽 吕娅敏 +3 位作者 马芸 刘新 孙书贞 张国龙 《医学研究杂志》 2019年第1期42-46,共5页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在结核病患者中出现假阴性结果的独立影响因素。方法对2016年1月~2017年9月河南省胸科医院和河南省人民医院诊治的结核病患者47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T-SPOT.TB结果分为假阴性组(224例...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在结核病患者中出现假阴性结果的独立影响因素。方法对2016年1月~2017年9月河南省胸科医院和河南省人民医院诊治的结核病患者47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T-SPOT.TB结果分为假阴性组(224例)和阳性组(253例)。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假阴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性别、红细胞沉降率、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空腹血糖、白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结核病灶的部位,这些因素对影响T-SPOT.TB的假阴性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年龄(OR=1.045,95%CI:1.031~1.059)、淋巴细胞计数(OR=0.242,95%CI:0.164~0.356)、单核细胞计数(OR=0.254,95%CI:0.134~0.480)是T-SPOT.TB出现假阴性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对于高龄,或有较低的淋巴细胞数、单核细胞计数的疑似结核病患者,若出现T-SPOT.TB阴性的结果,需结合临床进行综合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LOGISTIC回归分析 酶联免疫斑点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血清CXCL10及CXCR3表达与CD27^(+)CD4^(+)T细胞比例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建军 吴素方 白丰玺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2年第7期618-622,共5页
目的分析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血清CXC趋化因子配体10(CXCL10)及其受体CXC趋化因子受体3(CXCR3)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CD27^(+)CD4^(+)T细胞比例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河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00例(肺... 目的分析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血清CXC趋化因子配体10(CXCL10)及其受体CXC趋化因子受体3(CXCR3)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CD27^(+)CD4^(+)T细胞比例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河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00例(肺结核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96名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受试者血清CXCL10、CXCR3、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水平。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PBMC中CD27^(+)CD4^(+)T细胞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血清CXCL10、CXCR3水平与PBMC中CD27^(+)CD4^(+)T细胞水平以及血清IFN-γ、TNF-α水平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XCL10、CXCR3对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效能。结果肺结核组患者血清CXCL10、CXCR3、IFN-γ、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结核组PBMC的CD27^(+)CD4^(+)T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65±2.53)%vs(41.57±5.32)%;t=31.997,P=0.000]。Pearson相关性分结果显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血清CXCL10与CXCR3、IFN-γ、TNF-α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PBMC中CD27^(+)CD4^(+)T细胞比例呈负相关(P<0.05)。血清CXCR3水平与血清IFN-γ、TNF-α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PBMC中CD27^(+)CD4^(+)T细胞比例呈负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XCL10、CXCR3均具有诊断活动性肺结核的应用价值(AUC=0.825,AUC=0.820;P<0.05),联合两个指标可进一步提高诊断活动性肺结核的效能(AUC=0.938,P=0.000),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4.00%和91.70%。结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血清CXCL10及CXCR3水平上调,可能与CD27^(+)CD4^(+)T细胞比例低有关,联合两者检测可辅助诊断活动性肺结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性肺结核 CXC趋化因子配体10 CD27+CD4+辅助性T淋巴细胞 干扰素-γ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维生素D水平对肺结核病患者预后的影响:一项倾向评分匹配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建军 吴素方 白丰玺 《右江医学》 2022年第9期674-680,共7页
目的 探究血清维生素D水平对肺结核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2019年1月—2021年1月河南省胸科医院结核二科接受治疗的肺结核病患者357例并收集其临床资料,根据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将其分为充足组(64例)及不足组(293例),根据治疗结... 目的 探究血清维生素D水平对肺结核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2019年1月—2021年1月河南省胸科医院结核二科接受治疗的肺结核病患者357例并收集其临床资料,根据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将其分为充足组(64例)及不足组(293例),根据治疗结束后6个月的痰菌转阴情况评估预后。以倾向评分匹配法平衡组间差异,对数据进行1∶1匹配,两组数据各为64例。收集患者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具有差异的变量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影响肺结核病患者预后的因素。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的痰菌转阴率。结果 倾向性评分匹配后,不足组患者痰菌转阴率为70.31%(45/64),充足组痰菌转阴率为87.50%(56/6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80,P=0.017)。根据痰菌转阴情况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痰菌转阴者101例)和预后不良组(痰菌未转阴者27例)。不同预后患者FEV1%、FEV1/FVC、CD4~+、CD8~+计数及维生素D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01)。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D8~+计数、FEV1%、FEV1/FVC及血清维生素D水平较低为影响肺结核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低水平血清维生素D为影响肺结核病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与患者的痰菌转阴率较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病 维生素D 预后 倾向评分匹配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静脉导管接负压引流器治疗结核性胸膜炎30例临床分析
12
作者 张华 陈瑛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1期F003-F003,共1页
关键词 结核性胸膜炎 临床治疗 胸腔积液 中心静脉导管插入术 负压引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治疗联合免疫药物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3
作者 孙华启 李清华 刘新 《中国医药》 2011年第8期920-922,共3页
目的 探讨化疗联合免疫药物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方法,将189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分为治疗组(98例)和对照组(91例).2组患者除采用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利福喷丁、司帕沙星、丙硫异烟胺、克拉霉... 目的 探讨化疗联合免疫药物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方法,将189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分为治疗组(98例)和对照组(91例).2组患者除采用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利福喷丁、司帕沙星、丙硫异烟胺、克拉霉素和卷曲霉素治疗外,治疗组加用免疫调节剂母牛分枝杆菌菌苗,疗程共18个月.结果 治疗结束时治疗组和对照组痰抗酸菌涂片阴性,同时痰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阴性(涂阴培阴)分别为74.7%(73/98)、72.5%(66/9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9,P>0.05).X线影像结果 表明,2组的病灶显效率分别为72.6%(71/98)、46.8%(4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52,P<0.05);有效率分别为90.5%(89/98)、81.9%(75/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90,P>0.05);空洞闭合率分别为33.3%(33/98)、22.5%(20/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学指标CD8在治疗6个月时治疗组高于对照组,CD3治疗后与治疗前免疫指标差值在3个月和9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余CD4、CD4/CD8、自然杀伤细胞、白细胞介素2可溶性受体治疗各阶段,治疗组与对照组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症状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乏力等症状有改善;治疗组改善程度均大于对照组.结论 化疗联合免疫药物对耐多药肺结核病均有明确的疗效,加用免疫调节剂在促进病灶吸收、症状改善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耐多药 母牛分枝杆菌菌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利福布丁方案治疗复治肺结核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4
作者 赵勇 刘新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3年第7期525-528,共4页
目的观察含利福布丁方案治疗复治肺结核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将河南省商丘市结核病防治所2009年9月15日至2010年6月30日期间诊断为复治肺结核的120例患者以数字表法随机将患者分别纳入利福布丁组(60例)和利福平组(60... 目的观察含利福布丁方案治疗复治肺结核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将河南省商丘市结核病防治所2009年9月15日至2010年6月30日期间诊断为复治肺结核的120例患者以数字表法随机将患者分别纳入利福布丁组(60例)和利福平组(60例)进行治疗,比较两组各治疗阶段的痰菌转阴率、病灶吸收情况及空洞闭合率。利福布丁组的化疗方案为:2HBZES/6HBE(B:利福布丁),利福平组为:2HRZES/6HRE。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整理分析。组间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个月末,两组的痰菌转阴率:利福布丁组为48.33%(29/60),利福平组为30.0%(1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3,P<0.05)。X线胸片显示:利福布丁组与利福平组的显效率分别为21.67%(13/60)和8.33%(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8,P<0.05);有效率分别为36.67%(22/60)和18.33%(1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6,P<0.05)。疗程结束时,利福布丁组与利福平组的痰菌转阴率为81.67%(49/60)和61.67%(3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1,P<0.05)。影像学检查结果:利福布丁组和利福平组空洞的闭合率分别为47.92%(23/48)和27.45%(14/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3,P<0.05)。病灶吸收情况,利福布丁组和利福平组的显效率53.33%(32/60)和35.00%(2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9,P<0.05);有效率分别为68.33%(41/60)和48.33%(2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4,P<0.05)。结论在联合相同化疗药物时,含利福布丁方案组对于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的疗效优于含利福平方案组,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药物疗法 利福布丁 利福平 临床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FN-γ、IL-6、sIL-2R在初治型肺结核患者血清中的变化意义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信鸽 刘新 赵丹晖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0年第6期777-780,共4页
目的探讨痰菌阳性的初治型肺结核患者血清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6(IL-6)、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 IL-2R)水平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0月在本院治疗的初治型肺结核患者142例(观察组),同时选取健康志愿者120例作为对照... 目的探讨痰菌阳性的初治型肺结核患者血清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6(IL-6)、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 IL-2R)水平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0月在本院治疗的初治型肺结核患者142例(观察组),同时选取健康志愿者12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2HREZ/10HR方案治疗,检测治疗前及治疗两个月后血清IFN-γ、IL-6、sIL-2R水平,观察强化治疗前后血清IFN-γ、IL-6、sIL-2R水平变化及痰菌转阴情况,并绘制ROC曲线,评估IFN-γ、IL-6、sIL-2R对痰菌转阴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sIL-2R、IL-6、IFN-γ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两个月后观察组患者IFN-γ、IL-6、s IL-2R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菌转阴患者血清s IL-2R、IL-6、IFN-γ水平低于痰菌未转阴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FN-γ、IL-6、s IL-2R单独及联合检测预测痰菌转阴的AUC值分别为0.845、0.791、0.745、0.918。结论初治型肺结核患者血清IFN-γ、IL-6、sIL-2R水平明显升高,与结核的活动有关,痰菌转阴后IFN-γ、IL-6、sIL-2R水平明显下降,痰菌阳性肺结核患者联合检测IFN-γ、IL-6、sIL-2R水平有助于对痰菌转阴情况进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干扰素Γ 白细胞介素-6 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达喹啉联合莫西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16
作者 廉桃梅 李坤营 +5 位作者 梁维娟 贾会英 白玺 崔晓华 杨莉 陈瑛 《临床研究》 2023年第5期69-72,共4页
目的探讨耐多药肺结核(MDR-TB)患者采用贝达喹啉联合莫西沙星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河南省胸科医院2020年2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MDR-TB患者共计116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58,贝达喹啉联合莫西沙星治疗)与对照组(N=58,莫西沙... 目的探讨耐多药肺结核(MDR-TB)患者采用贝达喹啉联合莫西沙星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河南省胸科医院2020年2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MDR-TB患者共计116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58,贝达喹啉联合莫西沙星治疗)与对照组(N=58,莫西沙星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免疫功能、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4.83%)高于对照组(8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咳嗽、胸闷、气喘、咳血症状评分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免疫球蛋白(Ig)A、IgM、IgG水平提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提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7.24%)与对照组(10.3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DR-TB患者给予贝达喹啉联合莫西沙星治疗能够提升临床疗效,改善症状,提高免疫功能,改善生活质量,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达喹啉 莫西沙星 耐多药肺结核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动性肺结核诊断中应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Xpert法检测的临床价值
17
作者 梁维娟 廉桃梅 《实用医技杂志》 2023年第12期837-841,共5页
目的 探讨活动性肺结核诊断中应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技术(Xpert MTB/RIF试验)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2年10月河南省济源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均进行... 目的 探讨活动性肺结核诊断中应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技术(Xpert MTB/RIF试验)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2年10月河南省济源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均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及痰液标本Xpert法、直接涂片抗酸染色法、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分枝杆菌培养鉴定药敏系统(BACTEC MGIT 960)培养法。对比4种检测方法检测78份电子支气管镜灌洗液的结果,以BACTEC MGIT 960培养作为诊断的金标准,分析涂片抗酸染色法、Xpert法、荧光定量PCR检测的诊断效能,对比Xpert法检测电子支气管镜灌洗液与痰液阳性率。结果 78例肺结核患者中,涂片抗酸染色法、BACTEC MGIT 960培养法、荧光定量PCR检测,以及Xpert法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25.6%、51.3%、38.5%、57.7%,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66.7%,BACTEC MGIT 960培养法、荧光定量PCR检测、Xpert法检测的阳性率均比涂片抗酸染色法高,且Xpert法检测的阳性率比荧光定量PCR检测的阳性率高,4种方法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比涂片抗酸染色法、BACTEC MGIT 960培养法、荧光定量PCR检测、Xpert法检测高;以BACTEC MGIT 960培养法为金标准,涂片抗酸染色法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22.50%、71.05%,Xpert法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5.00%、81.57%,荧光定量PCR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47.50%、71.05%;Xpert法检测电子支气管镜灌洗液的阳性率为57.69%,比痰液标本检测的阳性率(32.05%)高(P<0.05)。结论 活动性肺结核诊断中应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Xpert法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均比涂片抗酸染色法、荧光定量PCR检测高,采用Xpert法检测可有效提升肺结核尤其是耐药结核的诊断率,可为临床肺结核的治疗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扩增技术 结核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结核病耐药水平对全程督导短程化疗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6
18
作者 王国杰 徐吉英 +3 位作者 王国斌 甄新安 高三友 杜长梅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527-530,共4页
目的探讨河南省结核病耐药水平对全程督导短程化疗效果的影响。方法于2001年8月至2002年6月,河南省与WHO合作开展了第2轮结核病耐药监测,采用比例法进行药敏试验,采用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的全程督导短程化疗技术(DOTS)对入选的痰涂片阳... 目的探讨河南省结核病耐药水平对全程督导短程化疗效果的影响。方法于2001年8月至2002年6月,河南省与WHO合作开展了第2轮结核病耐药监测,采用比例法进行药敏试验,采用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的全程督导短程化疗技术(DOTS)对入选的痰涂片阳性肺结核患者1 571例进行化疗。结果痰涂片阳性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成功率为85.5%(1 343/1 571),其中初治成功率为89.6%(1 159/1 293);耐药患者治疗成功率为76.6%(433/565),其中初治成功率为86.8%(341/393),复治成功率为53.5%(92/172);耐多药患者治疗成功率为58.6%(126/215),其中初治成功率为75.4%(83/110),复治成功率为41.0%(43/105)。耐2~4种药物的初治患者的治疗成功率均显著高于复治患者。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与治疗失败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因素为复治和耐2种及以上药物,与因结核病死亡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因素为复治、年龄较大和耐多药。结论河南省采用DOTS技术对初治肺结核患者治疗效果较好,对复治患者,尤其是对耐多药复治患者的疗效非常差。复治、年龄较大、耐2种及以上药物或耐多药是导致患者化疗效果差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抗药性 多药 药物疗法
原文传递
活性氧/蛋白激酶RNA样内质网激酶信号轴对卡介苗诱导RAW264.7小鼠巨噬细胞铁死亡的调控作用
19
作者 陈飞飞 郑永智 +2 位作者 吴素芳 康乾 晋春阳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48-1458,共11页
目的:探讨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蛋白激酶RNA样内质网激酶(protein kinase RNA-like endoplasmic reticulum kinase,PERK)信号通路对卡介苗(BCG)感染引起的RAW264.7小鼠巨噬细胞铁死亡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铁死亡螯合... 目的:探讨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蛋白激酶RNA样内质网激酶(protein kinase RNA-like endoplasmic reticulum kinase,PERK)信号通路对卡介苗(BCG)感染引起的RAW264.7小鼠巨噬细胞铁死亡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铁死亡螯合剂去铁胺(deferoxamine,DFO)研究铁死亡在BCG感染诱导细胞死亡中的作用,将RAW264.7细胞分为对照组、BCG组、DFO组、BCG+DFO组;采用PERK抑制剂GSK2606414研究PERK信号通路在BCG感染诱导细胞铁死亡中的作用,将RAW264.7细胞分为对照组、BCG组、GSK2606414组、BCG+GSK2606414组;采用ROS清除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观察ROS在调控PERK中的作用,将RAW264.7细胞分为对照组、BCG组、NAC组和BCG+NAC组。通过比色法检测细胞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释放率、Fe^(2+)、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及脂质过氧化水平;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磷酸化PERK(p-PERK)、活化转录因子4(activat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4,ATF4)及C/EBP同源蛋白(C/EBP-homologous protein,CHOP)表达水平;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ROS含量;通过免疫荧光法检测p-PERK蛋白水平;通过菌落形成单位(colony-forming unit,CFU)实验计算BCG在细胞内的存活。结果:与BCG组比较,BCG+DFO组细胞存活率[(84.72±3.62)%vs.(58.41±2.73)%]、GSH水平[(8.85±0.54)μmol/mg vs.(4.81±0.36)μmol/mg]和GPX4蛋白相对表达水平(0.82±0.06 vs.0.33±0.03)升高(t=-4.263,P=0.004;t=-10.116,P<0.001;t=-10.519,P<0.001),LDH释放率[(15.70±3.18)%vs.(56.24±4.98)%]、Fe^(2+)含量[(8.15±0.64)μmol/mg vs.(18.68±1.27)μmol/mg]和脂质过氧化水平[(22.18±2.24)%vs.(58.13±4.47)%]均明显降低(t=35.982,P<0.001;t=20.203,P<0.001;t=32.528,P<0.001)。与BCG组比较,BCG+GSK2606414组细胞中p-PERK蛋白相对表达水平(0.23±0.02 vs.0.69±0.04)、ATF4蛋白相对表达水平(0.39±0.02 vs.0.91±0.06)和CHOP蛋白相对表达水平(0.24±0.03 vs.0.61±0.04),以及Fe^(2+)[(11.70±0.91)μmol/mg vs.(17.92±1.22)μmol/mg]和脂质过氧化[(19.17±1.75)%vs.(53.28±3.01)%]水平均明显降低(t=17.177,P<0.001;t=21.024,P<0.001;t=19.358,P<0.001;t=11.999,P<0.001;t=30.292,P<0.001),细胞中GPX4蛋白相对表达水平(0.57±0.04 vs.0.20±0.02)和GSH水平[(8.15±0.47)μmol/mg vs.(4.69±0.22)μmol/mg]则明显升高(t=-15.044,P<0.001;t=-9.316,P<0.001)。此外,BCG感染GSK2606414处理后的巨噬细胞,其24 h和48 h的菌载量[(1.72±0.15)×10^(5) CFU和(1.48±0.12)×10^(5) CFU]较BCG组[(3.51±0.28)×10^(5) CFU和(2.94±0.21)×10^(5) CFU]明显降低(t=17.576,P<0.001;t=15.225,P<0.001)。与BCG组(3.24±0.14)比较,BCG+NAC组细胞中的相对ROS水平(1.59±0.11)明显降低(t=20.215,P<0.001)。BCG感染NAC处理后的巨噬细胞,其24 h和48 h的菌载量[(0.91±0.12)×10^(5) CFU和(0.80±0.13)×10^(5) CFU]较BCG组[(2.18±0.18)×10^(5) CFU和(2.37±0.21)×10^(5) CFU]明显降低(t=16.672,P<0.001;t=20.630,P<0.001)。结论:BCG感染诱导的巨噬细胞铁死亡与ROS/PERK信号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巨噬细胞 铁死亡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b感染Ⅱ型肺泡上皮细胞来源外泌体通过miR-145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建军 吴素方 白丰玺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78-685,共8页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Mtb)感染Ⅱ型肺泡上皮细胞(AECⅡ)来源外泌体(Exos)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实验1:体外培养AECⅡ和Mtb毒株H37Rv,用Mtb感染AECⅡ并分离Exos,分为AECⅡ组和Mtb-AECⅡ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纳米粒子追踪分析(N...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Mtb)感染Ⅱ型肺泡上皮细胞(AECⅡ)来源外泌体(Exos)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实验1:体外培养AECⅡ和Mtb毒株H37Rv,用Mtb感染AECⅡ并分离Exos,分为AECⅡ组和Mtb-AECⅡ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纳米粒子追踪分析(NTA)观察Exos形态,检测Exos的数量和大小;流式细胞术鉴定Exos表面特征标志物CD63、CD81和HSP70表达;BCA法检测Exos的蛋白质含量;miRNA微阵列检测2组间差异miRNA表达谱并进行验证;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和IL-10水平。实验2:将AECⅡ分为对照组、mimic-NC组、miR-145 mimic组、inhibitor-NC组、miR-145 inhibitor组,用过表达或沉默miR-145的慢病毒转染AECⅡ后用Mtb感染并分离Exos,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转染后Mtb-AECⅡExos中miR-145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巨噬细胞M1型标志物(CD86)、M2型标志物(CD163)表达;qPCR检测巨噬细胞中miR-145、TNF-α、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精氨酸酶1(Arg-1)和IL-10的mRNA水平。结果实验1:Mtb感染的AECⅡ分泌Exos为球形囊泡,直径约为100 nm;Exos中CD63、CD81、HSP70均呈阳性;与AECⅡ组相比,Mtb-AECⅡ组中Exos的数量和蛋白质含量、miR-145、IL-10水平增加(P<0.05),TNF-α和IL-6水平降低(P<0.05)。实验2:与对照组相比,miR-145 mimic组Mtb-AECⅡExos中miR-145水平、CD163阳性巨噬细胞百分比及巨噬细胞中miR-145、Arg-1和IL-10 mRNA水平升高(P<0.05),CD86阳性巨噬细胞百分比、巨噬细胞中TNF-αmRNA、iNOS mRNA水平降低(P<0.05),miR-145 inhibitor组上述指标的变化与miR-145 mimic组相反。结论Mtb感染AECⅡ来源Exos可能通过miR-145刺激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并抑制M1型极化,对抗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巨噬细胞 肺泡 肺泡上皮细胞 外泌体 基因表达调控 Ⅱ型肺泡上皮细胞 microRNA-14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