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重点实验室在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探索与实践——以河南省航空材料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高前程 刘要红 +1 位作者 郭晓琴 关莉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24期164-166,共3页
高校重点实验室作为高校创新基地,拥有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基础。结合河南省航空材料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的本科生培养模式,该文重点介绍了实验室对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必要保障和培养成效,以期为学校科研平台在本科生创... 高校重点实验室作为高校创新基地,拥有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基础。结合河南省航空材料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的本科生培养模式,该文重点介绍了实验室对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必要保障和培养成效,以期为学校科研平台在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方面的探索提供一些可借鉴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能力 重点实验室 本科生 实践 科研团队 开放模式
原文传递
应用于航天材料的高熵合金研究进展
2
作者 邢秋玮 夏松钦 +3 位作者 张新房 陈占兴 李国举 张昕喆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82-89,共8页
高熵合金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新型合金材料,具有质量轻、强度高、刚性大、耐高温等特性,这些特性使高熵合金有望在航天材料领域得到应用。为抵抗太空环境的极端温度变化,通过高熵化的成分设计,高熵合金能够获得远高于传统超合金的高温屈... 高熵合金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新型合金材料,具有质量轻、强度高、刚性大、耐高温等特性,这些特性使高熵合金有望在航天材料领域得到应用。为抵抗太空环境的极端温度变化,通过高熵化的成分设计,高熵合金能够获得远高于传统超合金的高温屈服强度。由于存在孪晶变形等特殊变形机制,高熵合金显示出良好的低温韧性。在轻量化领域,可通过鸡尾酒效应使高熵合金获得合适的比强度。在空间防护领域,高熵合金的自修复效应能够有效抵抗辐照损伤。利用合理的成分设计还能够使高熵合金具备良好的耐磨、耐蚀性能。这些研究成果全方位显示出高熵合金在航天领域的应用上具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熵合金 航天工程材料 轻质合金 高温合金 抗辐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S_(2)/rGO电磁屏蔽材料的可控制备及性能研究
3
作者 任玉美 杨帅 +3 位作者 严志铭 秦臻 李佩臣 冯德胜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72-81,共10页
随着电磁干扰(EMI)污染的问题日益凸显,亟待研制出具有高度适应性、高效能以及高性能的EMI屏蔽材料。借助水热法与热处理手段能够实现二硫化钼与还原氧化石墨烯(MoS_(2)/rGO)复合材料的制备。rGO片与在其表面原位生成的MoS_(2)纳米片共... 随着电磁干扰(EMI)污染的问题日益凸显,亟待研制出具有高度适应性、高效能以及高性能的EMI屏蔽材料。借助水热法与热处理手段能够实现二硫化钼与还原氧化石墨烯(MoS_(2)/rGO)复合材料的制备。rGO片与在其表面原位生成的MoS_(2)纳米片共同构建三维(3D)多孔网络框架,有效防止了二者的堆积。同时,MoS2纳米片与rGO片的结合可以形成稳定的3D导电网络,能够有效提升电子的导电能力和载流子的迁移速率,从而进一步降低体系的传导损耗。此外,该复合材料优异的EMI屏蔽性能可归因于电磁波在材料内部的多次反射和散射。MoS_(2)纳米片与rGO片存在的缺陷位点及其构筑的丰富界面诱导了偶极子极化和界面极化现象,赋予体系优异的EMI屏蔽性能。在X波段范围(8.2~12.4 GHz)内,由于多重损耗机制的协同效应,在厚度为2.0 mm时,MoS_(2)/rGO复合材料的总屏蔽效能(SET)最高可达62.7 dB(平均SET为59.9 dB)。由此可见,MoS_(2)/rGO复合材料具备优异的EMI屏蔽效能,为其他过渡金属硫化物在EMI屏蔽领域的应用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硫化钼 还原氧化石墨烯 电磁屏蔽 多重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吸波陶瓷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4
作者 陈政伟 范晓孟 +12 位作者 黄小萧 贾德昌 李均 邵刚 邵长伟 王海龙 殷小玮 杨治华 张西军 张锐 赵彪 周延春 周忠祥 《现代技术陶瓷》 CAS 2020年第1期1-98,共98页
高温陶瓷吸波材料具有低密度、耐高温、强吸收等优点,已成为解决电磁污染以及军事隐身技术的关键候选材料。如何优化最小反射系数、拓宽有效吸波频宽和提高高温稳定性是发展高温陶瓷吸波材料的关键。本文针对高温吸波和电磁屏蔽对陶瓷... 高温陶瓷吸波材料具有低密度、耐高温、强吸收等优点,已成为解决电磁污染以及军事隐身技术的关键候选材料。如何优化最小反射系数、拓宽有效吸波频宽和提高高温稳定性是发展高温陶瓷吸波材料的关键。本文针对高温吸波和电磁屏蔽对陶瓷吸波材料的需求,阐述了陶瓷吸波材料的基本原理,重点以电磁损耗机理为出发点,对现有陶瓷吸波材料体系、新型吸波材料及其吸波特性测试方法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对陶瓷吸波材料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天飞行器 吸波陶瓷材料 吸波材料设计要求 测试方法及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材料类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四年一贯制”过程管理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7
5
作者 赵新 张锐 +2 位作者 郭晓琴 程俊伟 卫萌 《高教学刊》 2021年第23期97-100,104,共5页
在高校建设新工科的背景下,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材料类专业实施了“毕业论文(设计)四年一贯制”改革,毕业论文质量和毕业生科研创新能力逐年提高。文章提出了“毕业论文(设计)四年一贯制”过程管理体系,主要包括选题管理、开题管理、... 在高校建设新工科的背景下,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材料类专业实施了“毕业论文(设计)四年一贯制”改革,毕业论文质量和毕业生科研创新能力逐年提高。文章提出了“毕业论文(设计)四年一贯制”过程管理体系,主要包括选题管理、开题管理、中期管理、答辩与成绩管理四大模块。实践表明:该体系有利于导师因材施教,有利于提高毕业生质量,有利于“毕业论文(设计)四年一贯制”的复制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生教育 毕业论文(设计)四年一贯制 材料类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立支撑三维石墨泡沫制备及电热性能研究
6
作者 毛博 丁佩 +4 位作者 任梦帅 牛璐阳 袁志 贾璇 王支缓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4-260,共7页
作为一种新型的三维石墨烯材料,石墨烯泡沫具有独特的网络/骨架结构,在诸多领域表现出比二维石墨烯更大的性能优势,但其自身结构的高孔隙率和低机械强度也给石墨烯泡沫的应用带来很大限制。采用化学气相沉积(CVD)方法,以2mm厚商用泡沫... 作为一种新型的三维石墨烯材料,石墨烯泡沫具有独特的网络/骨架结构,在诸多领域表现出比二维石墨烯更大的性能优势,但其自身结构的高孔隙率和低机械强度也给石墨烯泡沫的应用带来很大限制。采用化学气相沉积(CVD)方法,以2mm厚商用泡沫镍为生长模版制备出石墨烯片/层厚度在150~350nm,可独立支撑的三维石墨泡沫。进一步通过优化制备过程的碳氢比和压缩生长模板,获得了高质量的压缩石墨泡沫。实验证实石墨烯层更厚,结晶度更高,网络骨架结构更加致密的压缩石墨泡沫具有十分优越的电热性能。在3V的低驱动电压下,适度压缩的高质量石墨泡沫电加热温度可达580℃,比常规制备石墨泡沫加热温度提升了220℃左右。还证实了压缩石墨泡沫电热除冰效果显著,在具有高效传导加热的同时,兼具优越的辐射加热能力。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的新型电热材料,压缩石墨泡沫在家用电器、人工智能、健康医疗、能源、热管理等领域都有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石墨泡沫 电热 除冰 独立支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液混料对氧化锌压敏陶瓷微观结构与电学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刘雪婷 陈雷明 +3 位作者 高前程 陈博宇 何家乐 姚梦媛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90-97,共8页
采用固-液相混料法(湿化学法)制备ZnO-Bi_(2)O_(3)-Sb_(2)O_(3)-MnO_(2)-Cr_(2)O_(3)-Co_(3)O_(4)压敏陶瓷样品,并与传统的氧化物混合法(固相混料法)进行对比,分别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对两种方法制... 采用固-液相混料法(湿化学法)制备ZnO-Bi_(2)O_(3)-Sb_(2)O_(3)-MnO_(2)-Cr_(2)O_(3)-Co_(3)O_(4)压敏陶瓷样品,并与传统的氧化物混合法(固相混料法)进行对比,分别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对两种方法制备样品的微观结构进行表征,使用电流/电压源表和阻抗分析仪研究样品的电学性能。实验发现:相比于固相混料法,固-液相混料法能够明显提升样品晶界相分布的均匀性,同时也可以有效提升样品的电学性能,其击穿电压梯度E_(1mA)为313.42 V/mm,提高了67%;非线性系数α为15.45,提高了69.8%;漏电流JL为27.58μA/cm^(2),降低了6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液相混料法 压敏陶瓷 晶界分布 非线性电学性能 阻抗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2MoO6/膨胀石墨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8
作者 郑宾国 牛俊玲 +5 位作者 姚娇娇 梁丽珍 张珂 张继彪 王荣红 李春光 《非金属矿》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6-98,共3页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Bi_2MoO_6/膨胀石墨复合光催化材料。通过SEM、XRD、FT-IR、UV-Vis等对Bi_2MoO_6/膨胀石墨复合材料的外观形貌、结构特征及吸光特性进行了表征和测定。结果表明:水热合成法过程简单,膨胀石墨与Bi_2MoO_6有效复合。...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Bi_2MoO_6/膨胀石墨复合光催化材料。通过SEM、XRD、FT-IR、UV-Vis等对Bi_2MoO_6/膨胀石墨复合材料的外观形貌、结构特征及吸光特性进行了表征和测定。结果表明:水热合成法过程简单,膨胀石墨与Bi_2MoO_6有效复合。由于膨胀石墨载体电子转移速率较快,Bi_2MoO_6/膨胀石墨复合后显示出较高的可见光催化活性,2.5 h内能光催化降解80%以上的亚甲基蓝,重复使用3次,光催化活性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2MoO6/膨胀石墨 复合材料 光催化性能 亚甲基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速激光熔覆耐腐蚀涂层研究进展
9
作者 王康龙 常云峰 +3 位作者 刘晓芳 张陕南 付毅帅 薛行雁 《电焊机》 2025年第2期85-94,共10页
超高速激光熔覆作为一种新型的表面涂层制备技术,与常规激光熔覆相比,具有熔覆效率高、涂层质量好、稀释率低、热输入小、粉末利用率高等优势,广泛应用于液压油缸、轧辊、曲轴等轴类零件表面功能涂层制备中。本文介绍了超高速激光熔覆... 超高速激光熔覆作为一种新型的表面涂层制备技术,与常规激光熔覆相比,具有熔覆效率高、涂层质量好、稀释率低、热输入小、粉末利用率高等优势,广泛应用于液压油缸、轧辊、曲轴等轴类零件表面功能涂层制备中。本文介绍了超高速激光熔覆技术的基本原理与特征、设备发展进展,重点综述了超高速激光熔覆功能涂层材料的研究现状,总结了超高速激光熔覆铁基、钴基、镍基、非晶、高熵和复合材料合金等合金涂层的研究及其应用现状,简述了超高速激光熔覆的技术应用,最后对超高速激光熔覆耐腐蚀涂层材料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以期望对超高速激光熔覆耐腐蚀涂层材料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速激光熔覆 耐腐蚀性 涂层材料 绿色制造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RGO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吸波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白中义 郭晓琴 +1 位作者 赵彪 张锐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42-146,共5页
利用水热还原法在石墨烯(RGO)表面负载磁性金属Ni粒子,通过XRD、FT-IR、拉曼、SEM对其物相、形貌等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水热原位还原法,直径约100nm的Ni粒子被均匀负载到RGO表面,成功制备了镍负载石墨烯(Ni/RGO)复合材料。利用... 利用水热还原法在石墨烯(RGO)表面负载磁性金属Ni粒子,通过XRD、FT-IR、拉曼、SEM对其物相、形貌等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水热原位还原法,直径约100nm的Ni粒子被均匀负载到RGO表面,成功制备了镍负载石墨烯(Ni/RGO)复合材料。利用矢量网络分析仪对其吸波性能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样品1(0.25mmolNi负载RGO)表现出了优异的吸波性能,在吸波涂层厚度为4.5mm,吸波频率为7.2GHz时,最佳反射损耗为-55.9dB,其有效吸波宽度为5.8~9.2GHz。Ni/RGO复合材料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具有低密度、强吸收、宽频带、厚度薄的微波吸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原位还原法 Ni/RGO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含量对渣线用锆碳材料抗侵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高前程 李童 +2 位作者 陈勇强 关莉 孙德建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97-104,共8页
渣线是决定浸入式水口使用寿命的关键部位,一般采用锆碳材料。为了了解锆碳材料抗侵蚀性影响因素,给不同连铸现场设计渣线材料方案提供参考,文章研究了石墨含量对锆碳材料抗侵蚀性能的影响,建立了锆碳材料侵蚀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碳... 渣线是决定浸入式水口使用寿命的关键部位,一般采用锆碳材料。为了了解锆碳材料抗侵蚀性影响因素,给不同连铸现场设计渣线材料方案提供参考,文章研究了石墨含量对锆碳材料抗侵蚀性能的影响,建立了锆碳材料侵蚀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碳含量对锆碳材料抗不同保护渣、钢液侵蚀有决定性的影响。总体上看,石墨含量为6wt%时,试样的抗侵蚀性能最差。当为低碳钢或中碳钢保护渣时,锆碳材料的抗侵蚀性在石墨含量为14wt%时抗侵蚀性能最佳。保护渣、钢液对锆碳材料的侵蚀模型为连续反应侵蚀。脱碳和脱碳层蚀损是锆碳材料侵蚀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渣线 石墨 锆碳材料 抗侵蚀性能 动力学 连续反应侵蚀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始组织对FGH4096高温合金锻造组织及室温拉伸性能的影响
12
作者 吴冠华 孙德建 +2 位作者 杨梦伟 高阳 高前程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53-58,105,共7页
粉末冶金高温合金是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用关键材料,通常采用烧结—锻造工艺制备成形,烧结态样品组织(以下简称初始组织)对锻造过程中的组织演化及锻后样品力学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基于此,本文采用热压烧结(HP)技术制备了高、低原始颗粒边... 粉末冶金高温合金是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用关键材料,通常采用烧结—锻造工艺制备成形,烧结态样品组织(以下简称初始组织)对锻造过程中的组织演化及锻后样品力学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基于此,本文采用热压烧结(HP)技术制备了高、低原始颗粒边界(PPBs)缺陷等级的两种样品,研究了不同初始组织经热锻处理后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高PPBs缺陷等级的样品经热锻处理后,其缺陷等级明显降低,室温拉伸抗拉强度和延伸率由1220±74MPa和18.1±3.6%增加至1402±3MPa和26.8±1.5%,性能显著提升且趋于稳定,断裂模式由沿颗粒断裂变为穿颗粒断裂。低PPBs缺陷等级的样品经热锻处理后,其缺陷等级略有降低,室温拉伸抗拉强度和延伸率由1209±27MPa和18.8±1.0%增加至1249±3MPa和24.9±1.5%,拉伸性能略有提升,断裂模式由沿颗粒断裂变为沿颗粒+穿颗粒混合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合金 粉末冶金 晶粒尺寸 原始颗粒边界 γ'相 拉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可设计介孔外壳的中空碳微球及其宽频带吸波性能
13
作者 张明举 申志豪 +2 位作者 王梦飞 姚辰斐 徐东卫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59-65,共7页
中空多孔结构有助于延长电磁波在吸波介质材料内部的传播距离,诱导产生多重反射和散射,增强对电磁能量的衰减损耗。在本项工作中,通过原位聚合—高温碳化—碱液蚀刻工艺设计构筑具有可设计介孔外壳的碳中空微球。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中空多孔结构有助于延长电磁波在吸波介质材料内部的传播距离,诱导产生多重反射和散射,增强对电磁能量的衰减损耗。在本项工作中,通过原位聚合—高温碳化—碱液蚀刻工艺设计构筑具有可设计介孔外壳的碳中空微球。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衍射(XRD)及拉曼光谱(Raman spectrum)等测试手段分别对其形貌结构、元素组成、晶体结构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高温碳化温度对材料样品碳结构的缺陷含量及石墨化程度具有重要影响,进而影响材料的介电性能及其微波吸收性能。800℃碳化得到的中空碳微球具有最优异的微波吸收性能,在匹配厚度为3.0mm时,最小反射损耗值(RLmin)可以达到-42.26dB,对应的有效吸收频带(EAB)达到5.12GHz;当匹配厚度为2.3mm时,中空碳微球的最宽有效吸收频带达到7.8GHz,远优于其他碳基吸波材料。对其进行吸波机理分析得知,其优异的吸波性能主要与其增强的阻抗匹配性能和衰减系数及特殊中空结构诱导的多重散射和反射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微球 中空结构 微波吸收性能 阻抗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超疏水宽频吸波性能的磁功能化石墨烯气凝胶
14
作者 申志豪 关淋月 +3 位作者 农芳桂 张健熙 侯子明 徐东卫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9-96,共8页
三维“泡沫型”结构石墨烯气凝胶具有高比表面积及独特的多孔结构特性,使其成为了最具发展潜力的轻质宽频微波吸收材料。采用化学还原自组装法构筑含有金属乙酰丙酮络合物的石墨烯水凝胶,经冷冻干燥、原位热解过程成功制备Co磁性纳米粒... 三维“泡沫型”结构石墨烯气凝胶具有高比表面积及独特的多孔结构特性,使其成为了最具发展潜力的轻质宽频微波吸收材料。采用化学还原自组装法构筑含有金属乙酰丙酮络合物的石墨烯水凝胶,经冷冻干燥、原位热解过程成功制备Co磁性纳米粒子修饰的超疏水石墨烯气凝胶(Co@SMGA),通过粉末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等手段测试表征复合材料的结构和物相组成,基于同轴法测试其电磁参数并利用Matlab模拟反射损耗。实验结果表明:煅烧温度对磁功能化石墨烯气凝胶复合材料的微波吸收性能有重要影响,煅烧温度450℃、超低填充量4 wt%的复合材料具有最优异的吸波性能,其最小反射损耗(RLmin)为-45.3 dB,匹配厚度为2.5 mm时,有效吸收带宽(EAB)达到6.5 G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气凝胶 自组装 微波吸收性能 阻抗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Ag/TiO_(2-x)光阳极用于光电催化分解水
15
作者 任玉美 张紫宣 +1 位作者 严志铭 冯德胜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5-72,共8页
环境污染和破坏以及缺乏足够的清洁能源是目前全球范围内面临的严重的问题。半导体光催化材料因其可以利用太阳能且催化效率高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二氧化钛(TiO_(2))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环境兼容性,是传统半导体... 环境污染和破坏以及缺乏足够的清洁能源是目前全球范围内面临的严重的问题。半导体光催化材料因其可以利用太阳能且催化效率高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二氧化钛(TiO_(2))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环境兼容性,是传统半导体光催化材料之一。然而,其仍存在如催化活性易受光生载流子复合的影响及对太阳光的利用率低等缺陷。为了改善TiO_(2)的光电催化性能,使用硼氢化钠(NaBH4)氢化处理以及复合等离子体金属银(Ag)纳米粒子的方法制备得到Ag/TiO_(2)-x异质结构。借助SEM、TEM、XRD、XPS和固体紫外—可见漫反射测试手段对样品的形貌、结构、组成、表面元素以及光吸收性能进行表征。通过光电流密度、电化学阻抗谱以及光电转换效率(IPCE)对样品的光电活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Ag/TiO_(2-x)异质结构的光电流密度约为TiO_(2)的5倍,且具有较小的阻抗以及较高的IPCE活性。因此,富缺陷TiO_(2)-x和等离子体金属Ag纳米粒子的协同作用能促进其光电催化性能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硼氢化钠氢化 银纳米粒子 光电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型冷阴极结构形态对场发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霍海波 杨卫飞 +2 位作者 麻华丽 丁佩 曾凡光 《人工晶体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38-1142,共5页
通过在圆铜片上用导电银胶固定圆柱体和长方体形成3D型冷阴极,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仿真分析了圆柱体和长方体上表面的电场分布,圆柱体直径为12.7 mm,长方体阴极上表面为正方形,边长为12.7 mm。两种阴极高度相同,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 通过在圆铜片上用导电银胶固定圆柱体和长方体形成3D型冷阴极,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仿真分析了圆柱体和长方体上表面的电场分布,圆柱体直径为12.7 mm,长方体阴极上表面为正方形,边长为12.7 mm。两种阴极高度相同,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CVD),以酞菁铁(FePc)为催化剂,在圆柱体和长方体上表面合成了碳纳米管薄膜(CNTs),合成的碳纳米管形貌由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进行表征,采用二极管结构,以涂有荧光粉的ITO导电玻璃作为阳极,在真空室中真空度为2×10^(-4)Pa测设了两种3D型冷阴极的场发射特性,结果表明,随着两种阴极场强最大值比值增大,长方体阴极的场发射性能优于圆柱体阴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 阴极结构 场发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锆氧化物/石墨烯的制备及其对PO_4^(3-)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2
17
作者 史春燕 范冰冰 +2 位作者 李娅娅 胡永宝 张锐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3-28,共6页
采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采用超声-搅拌-共沉淀法制备出氢氧化锆/石墨烯(Zr(OH)4/rGO)复合材料,并利用氢氧化锆/石墨烯前驱体采用水热法制备氧化锆/石墨烯(ZrO_2/rGO)复合材料.通过Zr(OH)4/rGO、ZrO_2/rGO对磷酸根的吸附性... 采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采用超声-搅拌-共沉淀法制备出氢氧化锆/石墨烯(Zr(OH)4/rGO)复合材料,并利用氢氧化锆/石墨烯前驱体采用水热法制备氧化锆/石墨烯(ZrO_2/rGO)复合材料.通过Zr(OH)4/rGO、ZrO_2/rGO对磷酸根的吸附性能研究表明:两种吸附剂材料对PO_4^(3-)的吸附容量均随着pH值的升高而降低,吸附容量均随PO_4^(3-)浓度与溶液温度升高而升高.当pH值为2时,Zr(OH)4/rGO、ZrO_2/rGO对PO_4^(3-)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81.84 mg/g、63.58 mg/g.Zr(OH)4/rGO与ZrO_2/rGO样品对PO_4^(3-)吸附过程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等温吸附过程均满足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Zr(OH)4/rGO的再利用吸附PO_4^(3-)容量有所下降,而ZrO_2/rGO再生后吸附PO_4^(3-)容量与初次吸附性能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氢氧化锆 氧化锆 吸附 PO4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Cu-Pb三元合金的快速凝固组织及电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高卡 郭晓琴 张锐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99-105,共7页
采用单辊快速凝固技术研究Co-Cu-Pb三元难混溶合金薄带的快速凝固组织特征及电学性能,并通过将金属熔体热传导方程与Navier-Stokes方程相耦合,理论计算合金薄带的冷却速率。结果表明:在急冷快速凝固条件下,Co-Cu-Pb三元难混溶合金薄带... 采用单辊快速凝固技术研究Co-Cu-Pb三元难混溶合金薄带的快速凝固组织特征及电学性能,并通过将金属熔体热传导方程与Navier-Stokes方程相耦合,理论计算合金薄带的冷却速率。结果表明:在急冷快速凝固条件下,Co-Cu-Pb三元难混溶合金薄带的凝固组织由优先生长的Co(Cu)相枝晶骨架和枝晶间的富Pb相组成。随着冷却速率的增大,Co(Cu)相枝晶尺寸明显减小,凝固组织均匀性得到改善;而随着Pb含量的增大,少量的Pb相析出存在于Co(Cu)相枝晶干上。冷却速率的增大,合金薄带组织均匀性引起电子散射源减少,导致自由电子的散射作用减弱,使得合金薄带的电阻率减少。而合金中Pb含量的增大,减少了导电的有效电荷数,使得合金薄带的电阻率增大。快速凝固技术有效地改善了Co-Cu-Pb难混溶合金薄带的凝固组织均匀性和电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Co-Cu-Pb难混溶合金 快速凝固 微观组织 电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班80表面活性剂改性氢氧化铝粉体 被引量:3
19
作者 万赈民 郑宾国 +4 位作者 谢祥兵 王佳康 王晶晶 罗文凤 周辉 《非金属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1-54,共4页
采用司班80表面活性剂对超细氢氧化铝粉体(ATH)进行了湿法改性,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红外光谱分析仪(FT-IR)、紫外分光光谱仪(T9CS)等表征,分析了改性工艺条件对氢氧化铝粉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司班80改性剂用量为1%、温度为70℃... 采用司班80表面活性剂对超细氢氧化铝粉体(ATH)进行了湿法改性,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红外光谱分析仪(FT-IR)、紫外分光光谱仪(T9CS)等表征,分析了改性工艺条件对氢氧化铝粉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司班80改性剂用量为1%、温度为70℃、搅拌速率为600 r/min、改性时间为35 min时,改性后氢氧化铝粉体的活化指数可以达到97.8796%、吸光度(Abs)可达2.748、吸油值可低至35.2 mL/100g,改性效果较好。司班80改性后氢氧化铝粉体的粒径分布变得更加均匀,颗粒表面的润湿性由亲水疏油转变为亲油疏水,可以完全漂浮在去离子水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铝 司班80 粉体表面改性 湿法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S_(2)/TiO_(2)异质结构的制备及其模拟太阳光下的分解水性能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任玉美 严志铭 +2 位作者 张紫宣 冯德胜 郭晓琴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90-96,共7页
二氧化钛(TiO_(2))因其合适的带隙、稳定的化学性质、耐腐蚀和绿色环保等特点作为光催化材料被广泛应用。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因TiO_(2)存在光催化活性低、光利用率低等缺点而极大地限制了其作为光催化材料的应用前景。鉴于此引入半导体... 二氧化钛(TiO_(2))因其合适的带隙、稳定的化学性质、耐腐蚀和绿色环保等特点作为光催化材料被广泛应用。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因TiO_(2)存在光催化活性低、光利用率低等缺点而极大地限制了其作为光催化材料的应用前景。鉴于此引入半导体层状材料二硫化钨(WS_(2)),通过绿色、无污染的超临界流体技术成功地制备出了二维WS_(2)/TiO_(2)异质结构。以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图谱与光电子射线能谱图等测试方法对WS_(2)/TiO_(2)异质结构的形貌、结构进行表征。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线性扫描伏安曲线、光电流密度以及电化学阻抗谱等测试方法,对WS_(2)/TiO_(2)异质结构的光吸收性能及光电催化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WS_(2)纳米片的引入可以明显增强体系的光吸收强度,提高了光电流密度并且降低其阻抗,使得WS_(2)/TiO_(2)异质结构展现出优异的光电化学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二硫化钨 异质结构 光电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