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颅骨修补术治疗脑外伤并颅骨缺损的效果分析
1
作者 常守刚 梁森 夏炫 《淮海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267-270,共4页
目的:分析早期颅骨修补术对脑外伤并颅骨缺损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某院行早期(去骨瓣减压术后2~3个月)颅骨修补术的脑外伤并颅骨缺损患者40例为观察组,采用1:1配对原则,选取同期行晚期(去骨瓣减压术后6个月... 目的:分析早期颅骨修补术对脑外伤并颅骨缺损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某院行早期(去骨瓣减压术后2~3个月)颅骨修补术的脑外伤并颅骨缺损患者40例为观察组,采用1:1配对原则,选取同期行晚期(去骨瓣减压术后6个月后)颅骨修补术治疗的脑外伤并颅骨缺损患者4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随访期间失访2例,最终纳入38例;对照组失访3例,最终纳入37例)。比较2组恢复指标[卒中量表(NIHSS)评分、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Bathel指数量表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术后6个月,观察组NIHSS[(12.50±1.39)分]评分低于对照组[(15.23±1.30)分],MMSE[(25.50±2.39)分]、Bathel[(88.20±3.07)分]评分高于对照组[(21.23±2.30)分、(80.12±2.36)分](P>0.05);观察组躯体、心理、社会、物质功能评分分别为(84.11±5.28)分、(85.65±3.37)分、(88.00±4.34)分、(86.43±4.04)分,均高于对照组的(78.52±4.10)分、(76.22±2.60)分、(80.62±4.30)分、(77.20±3.4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6%,低于对照组的21.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外伤并颅骨缺损患者行早期颅骨修补术,可减轻患者神经缺损,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外伤 颅骨缺损 早期颅骨修补术 神经功能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切口小骨窗经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对基底节脑出血的疗效 被引量:1
2
作者 尉卫桥 常守刚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5期839-841,共3页
目的探讨直切口小骨窗经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对基底节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河南神火集团职工总医院基底节脑出血患者68例。根据手术方法分为常规组和直切口组,各34例。常规组患者接受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 目的探讨直切口小骨窗经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对基底节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河南神火集团职工总医院基底节脑出血患者68例。根据手术方法分为常规组和直切口组,各34例。常规组患者接受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直切口组患者接受直切口小骨窗经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血肿清除率。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周改良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卒中量表(MESSS)评分及脑脊液中白细胞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直切口组术中出血量较常规组少,住院时间及手术时间较常规组短,血肿清除率较常规组高(P<0.05)。直切口组并发症发生率[5.88%(2/34)]较常规组[23.53%(8/34)]低(P<0.05)。术后1周,两组MESSS评分和IL-4、TNF-α水平均降低,直切口组MESSS评分和IL-4、TNF-α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于基底节脑出血患者,直切口小骨窗经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可缩短手术时间,提高血肿清除率,减轻脑损伤,改善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节脑出血 直切口小骨窗经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 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积水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付春林 耿亚东 +1 位作者 刘志军 张悠然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2年第4期241-246,共6页
本文回顾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积水的定义,并从转化生长因子β及其拮抗剂、肌腱蛋白-C、继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免疫失调、脑膜淋巴系统功能失调等方面对发病机制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积水的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进展进... 本文回顾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积水的定义,并从转化生长因子β及其拮抗剂、肌腱蛋白-C、继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免疫失调、脑膜淋巴系统功能失调等方面对发病机制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积水的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进展进行了总结,尤其是脑室外引流的拔管时机。以期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并发脑积水患者的诊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积水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联合尿激酶灌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6
4
作者 尉卫桥 《临床研究》 2021年第8期1-3,共3页
目的分析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联合尿激酶灌注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神火集团职工总医院2016年1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11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n=58)和对照组(n=60)。... 目的分析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联合尿激酶灌注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神火集团职工总医院2016年1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11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n=58)和对照组(n=60)。观察组给予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术后尿激酶灌注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和康复效果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肿量和颅内压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联合尿激酶灌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疗效明显,可根据患者损伤程度综合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 颅脑损伤 NIH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骨窗脑室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尉卫桥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0年第8期97-98,共2页
目的:研究小骨窗脑室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5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28例。参照组采用传统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研... 目的:研究小骨窗脑室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5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28例。参照组采用传统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小骨窗脑室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个月和3个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巴氏量表评分、再出血率及并发症(颅内、肺部、尿路感染及消化道出血)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和3个月,研究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巴氏量表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颅内感染、尿路感染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再出血率、肺部感染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骨窗脑室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能明显改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降低再出血率及肺部感染率,提高其术后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脑出血 小骨窗脑室镜下血肿清除术 传统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