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6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6-2018年河南科技大附属医院胸外科重症监护室感染性疾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张克 路遥 +1 位作者 李德冰 梁少杰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20年第2期367-371,共5页
目的分析2016-2018年河南科技大附属医院胸外科重症监护室感染性疾病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2018年河南科技大附属医院胸外科重症监护室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性。结果 2016-2018年送检样本主要来自于痰液和尿液,且随... 目的分析2016-2018年河南科技大附属医院胸外科重症监护室感染性疾病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2018年河南科技大附属医院胸外科重症监护室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性。结果 2016-2018年送检样本主要来自于痰液和尿液,且随着年限的增加,样本数逐渐增加。共检测样本36 298份,致病菌共检测出2 484株,检出率为6.84%。临床分离病原菌中分离率最高的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大肠埃希菌在2017年的分离率最高,为41.32%。2016-2018年主要病原菌的耐药率从总体来看,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其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呋喃妥因和头孢唑啉的耐药率较高。2016-2018年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呋喃妥因和头孢唑啉的耐药率均为100.00%,对厄他培南的耐药率较低,均为0.00%。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的耐药率上升最为明显,在2017年耐药率达到100.0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的耐药率较高,对阿米卡星、头孢他唑啶、厄他培南的耐药率较低;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氨苄西林、环丙沙星、头孢唑啉、哌拉西林、氨曲南的耐药率较高,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左旋氧氟沙星、厄他培南的耐药率较低。结论 2016-2018年河南科技大附属医院感染病原菌的检出率逐年升高,病原菌的耐药性也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应引起感染科及其他相关部门的重视,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感染性疾病 病原菌 耐药性
原文传递
胸外科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与预防对策分析
2
作者 曹晨阳 《抗感染药学》 2022年第11期1566-1568,1600,共4页
目的:探究胸外科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与预防对策,为保障患者术后健康、制定防治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1年3月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1 3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顺利完成手... 目的:探究胸外科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与预防对策,为保障患者术后健康、制定防治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1年3月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1 3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取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根据病原菌培养结果将患者分为感染组(n=32)与未感染组(n=1 328);统计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胸外科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据此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结果:回归分析结果,胸外科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与患者的年龄、是否合并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相关(P<0.05),其中年龄≥60岁、手术时间≥3 h、合并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呼吸机使用≥72 h、切口长度≥15 cm、住院时间≥2周是胸外科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OR≥1)。结论:年龄、手术时间、合并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呼吸机使用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是胸外科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临床可据此制定相应预防措施,从而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外科 术后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预防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神经内镜下不同入路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疗效观察
3
作者 古选民 杨晋生 +1 位作者 贾云玲 杨延辉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25年第2期167-172,共6页
目的基于应激反应、嗅觉功能及视觉功能变化探讨垂体腺瘤患者经神经内镜下不同入路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9月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102例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分为A组(53例)和... 目的基于应激反应、嗅觉功能及视觉功能变化探讨垂体腺瘤患者经神经内镜下不同入路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9月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102例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分为A组(53例)和B组(49例)。A组给予神经内镜下经鼻腔-蝶窦入路手术治疗,B组给予神经内镜下经鼻中隔黏膜下蝶窦入路手术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对两组手术指标、嗅觉功能、视觉功能、应激反应、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与A组比较,B组术中出血量及鼻甲折断/切除占比更低、手术及术后住院的时间均更短(P<0.05),而A组和B组肿瘤全切占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五味试嗅液测试分值均高于术后3个月(P<0.05);A组术后6个月低于术前(P<0.05);术后3个月,两组五味试嗅液测试分值均低于术前;术后3、6个月,B组高于A组(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1个月两组视野模式标准差(PSD)均降低,视野指数(VFI)、视野平均缺损(MD)值均升高(P<0.05),但以上指标A、B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 d的应激指标较术前均升高(P<0.05),B组比A组低。两组术后1 d的血清MMP-9、IGF-1、SIRT1、HIF-1α水平较术前均降低(P<0.05),但A、B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随访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入路治疗垂体腺瘤均可取得较好的肿瘤切除效果,并调节患者血清MMP-9、IGF-1、SIRT1、HIF-1α水平,对患者视觉功能的影响差别不大,且安全性良好,但经鼻中隔黏膜下蝶窦入路在减少术中出血量、鼻甲折断/切除情况、缩短手术和住院时间及对患者嗅觉功能、应激反应的影响方面较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瘤 神经内镜 鼻腔-蝶窦入路 鼻中隔黏膜下蝶窦入路 应激反应 嗅觉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通道微创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影响
4
作者 古选民 杨晋生 贾云玲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40-143,153,共5页
目的分析软通道微创治疗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2月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04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软通道组(接受软通道微创治疗,n=50)和硬通... 目的分析软通道微创治疗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2月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04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软通道组(接受软通道微创治疗,n=50)和硬通道组(接受硬通道微创治疗,n=54)。比较两组术中抽吸血肿量及体积比等血肿相关指标;比较两组术前、术后7 d血清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水通道蛋白4(AQP4)、细胞纤维连接蛋白(cFN)等水平;比较两组预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结果与硬通道组相比,软通道组术中抽吸血肿量及体积比均较低,且术后血肿排空、脑脊液恢复正常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7 d两组血清sTREM-1、AQP4、cFN水平均降低,且软通道组低于硬通道组(P<0.05)。术后1个月,两组GOS、ADL评分均升高,且软通道组高于硬通道组(P<0.05)。术后1个月,两组NIHSS评分均降低,且软通道组低于硬通道组(P<0.05)。结论软通道微创治疗可改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肿吸收,降低血清sTREM-1、AQP4、cFN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脑出血 软通道 微创 血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发性结直肠癌患者心理痛苦轨迹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5
作者 徐伟 李君 +2 位作者 刘婧茹 卢鑫 刘娟 《海南医学》 2025年第1期107-112,共6页
目的探讨早发性结直肠癌患者心理痛苦轨迹变化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期间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113例早发性结直肠癌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心理痛苦温度计(DT)评估患者心理痛苦水平,观察患者... 目的探讨早发性结直肠癌患者心理痛苦轨迹变化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期间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113例早发性结直肠癌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心理痛苦温度计(DT)评估患者心理痛苦水平,观察患者入院当日(T1)、出院当日(T2)、出院后1个月(T3)、出院后3个月(T4)和出院后6个月(T5)五个时间点的心理痛苦水平变化。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患者在T1~T5任意2个时间点DT评分的相关性。运用潜类别增长模型(LCGA)识别不同患者的心理痛苦轨迹。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早发性结直肠癌患者心理痛苦轨迹变化的因素。结果早发性结直肠癌患者T1~T5时间点的DT评分分别为(4.91±1.11)分、(4.43±1.02)分、(3.68±0.84)分、(3.12±0.62)分、(2.51±0.48)分,持续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任意两个时间点的DT评分均呈正相关(r>0,P<0.05)。经过计算识别出3条心理痛苦变化轨迹,即持续高痛苦组8例、心理痛苦降低组32例和持续低痛苦组73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心理痛苦轨迹类别患者的结直肠癌家族史、性格特质、家庭支持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结直肠癌家族史、低家庭支持度是早发性结直肠癌患者心理痛苦轨迹类别倾向高心理痛苦的危险因素,性格特质为胆汁质及多血质是倾向高心理痛苦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早发性结直肠癌患者在治疗期间的心理痛苦情况呈现出不同的演变轨迹,大部分患者能较好地适应,无需特别干预。特定的性格特质、低家庭支持度和有家族病史的患者更可能出现较高水平的心理痛苦,临床应予以针对性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发性结直肠癌 心理痛苦 轨迹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可溶性B7-H4评估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及疾病转归的临床价值
6
作者 张莉 张杨 郭虹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1期14-18,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B7同源体4(sB7-H4)评估急性胰腺炎(AP)患者病情及疾病转归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9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2例AP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重症组(SAP组)、中度组(MSAP组)、轻...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B7同源体4(sB7-H4)评估急性胰腺炎(AP)患者病情及疾病转归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9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2例AP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重症组(SAP组)、中度组(MSAP组)、轻症组(MAP组);根据转归情况分为好转组(31例)、迁延组(38例)、死亡组(13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sB7-H4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sB7-H4对AP病情严重程度及疾病转归的预测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AP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SAP组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评分均高于MSAP、MAP组,MSAP组PCT、CRP、TNF-α、APACHE-Ⅱ评分高于MAP组(P<0.05)。SAP组血清sB7-H4水平高于MSAP组和MAP组,MSAP组血清sB7-H4水平高于MAP组(P<0.05)。好转组血清sB7-H4水平、APACHE-Ⅱ评分低于迁延组和死亡组,且迁延组血清sB7-H4水平、APACHE-Ⅱ评分低于死亡组(P<0.05)。SAP组、MSAP组、MAP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均与血清sB7-H4呈正相关(r=0.514、0.469、0.524,P<0.05)。血清sB7-H4水平与PCT、CRP、TNF-α呈正相关(r=0.464、0.634、0.514,P<0.05)。血清sB7-H4诊断AP患者重症和死亡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7(0.754~0.880)、0.897(0.815~0.979)。严重程度、CRP、APACHE-Ⅱ评分、血清sB7-H4高表达均为AP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AP患者血清可溶性B7-H4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和疾病转归有关,血清sB7-H4高表达为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其可作为临床诊治AP的生物标志物,为早期诊断、临床治疗、预后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血清可溶性B7同源体4 病情严重程度 疾病转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动达标理论的干预对胆囊癌患者术后健康恢复的影响
7
作者 张晓辉 李明莉 张倬萁 《癌症进展》 2025年第7期804-807,832,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互动达标理论的干预对胆囊癌患者术后健康恢复的影响。方法将87例胆囊癌患者根据围手术期干预措施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43,采用常规干预)和观察组(n=44,采用基于互动达标理论的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健康恢复状... 目的探讨基于互动达标理论的干预对胆囊癌患者术后健康恢复的影响。方法将87例胆囊癌患者根据围手术期干预措施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43,采用常规干预)和观察组(n=44,采用基于互动达标理论的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健康恢复状况[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体系的共性模板(QLICP-GM)]、自我护理能力[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生活质量[健康调查简表(SF-36)]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两组患者QLICP-GM、ESCA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干预前,观察组QLICP-GM、ESCA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观察组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互动达标理论的干预有利于促进胆囊癌患者术后健康恢复,有效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并且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癌 互动达标理论 术后健康恢复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顽固性癫痫致痫灶的综合定位和外科治疗 被引量:5
8
作者 史保中 程小兵 +4 位作者 孟秀芝 郭孝龙 郝晓伟 范波 赵勇刚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9-52,共4页
目的:探讨顽固性癫痫致痫灶定位方法和术式选择。方法:综合运用神经影像学、脑电图和SPECT等方法,对23例顽固性癫痫患者进行致痫灶定位和外科手术治疗,并评价其疗效。结果:23例患者中,致瘸灶定位VEEG与ECoG一致者19例,占82.6%... 目的:探讨顽固性癫痫致痫灶定位方法和术式选择。方法:综合运用神经影像学、脑电图和SPECT等方法,对23例顽固性癫痫患者进行致痫灶定位和外科手术治疗,并评价其疗效。结果:23例患者中,致瘸灶定位VEEG与ECoG一致者19例,占82.6%;MRI与ECoG一致者16例,占69.7%;SPECT与ECoG一致者5例,达100%。采用癫痫灶切除、前颞叶切除加杏仁棱和大部分海马切除,低功率皮层热灼等多种术式联合治疗,经0.5~2.3年的随访,满意8例,显著改善7例,良好5例,效差3例,总有效率为87.0%。结论:对于顽固性癫痫,多种检查方法联合应用能准确定位致痛灶,多种术式联合治疗可以取得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强直阵孪性/诊断 癫痫 强直阵孪性/外科学 神经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室-腹腔分流术后颅内感染的外科处理(附12例报告) 被引量:11
9
作者 史保中 孟晓峰 +2 位作者 崔涛 郭孝龙 李力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7年第12期748-749,共2页
目的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术(VPS)术后颅内感染的预防和外科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脑积水患者VPS术后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例除给予全身大剂量抗生素治疗外,9例拔除分流管,其中7例行脑室外引流术,2例腰穿置管引流脑脊液并鞘... 目的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术(VPS)术后颅内感染的预防和外科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脑积水患者VPS术后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例除给予全身大剂量抗生素治疗外,9例拔除分流管,其中7例行脑室外引流术,2例腰穿置管引流脑脊液并鞘内注射稀释的抗生素;另3例未拔除分流管,分流泵内注入抗生素。12例感染均控制满意。结论VPS术后颅内感染重在预防。对于术后感染者,要根据病情采取措施积极处理,分流泵内注入稀释的抗生素是控制分流术后感染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积水 脑室-腹腔分流术 感染 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科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腹腔镜微创技能培训模式探索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杨延辉 陈西论 +5 位作者 刘辉 贾招辉 桂洋 范华 窦中岭 孙君军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15期2701-2704,共4页
目的探索外科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腹腔镜微创技能培训模式。方法选取2015年10月10日至2017年12月31日就读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医学院)外科学专业学位的27名硕士研究生,分3期培训,每期9人,培训4周,每期培训30学时。培训内容... 目的探索外科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腹腔镜微创技能培训模式。方法选取2015年10月10日至2017年12月31日就读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医学院)外科学专业学位的27名硕士研究生,分3期培训,每期9人,培训4周,每期培训30学时。培训内容包括腹腔镜基础理论学习、手术视频学习、体外模拟箱基本技能操作训练(拾豆、缝合打结、动物组织缝合)以及腹腔镜手术虚拟训练系统培训。根据每期学员的反馈意见调整下期课时安排,对比3期不同课时安排下学员理论考核成绩、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及学员培训满意度。结果 3期所有培训学员理论考核成绩均合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学员完成培训后,完成体外模拟箱基本技能操作训练(拾豆、缝合打结、动物组织缝合)操作用时均短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体外模拟箱基本技能操作训练、腹腔镜手术虚拟训练系统培训分配课时较多学员在第2、3期培训后完成拾豆、缝合打结、动物组织缝合用时均短于分配课时少的第1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第2、3期学员完成拾豆、缝合打结、动物组织缝合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培训后反馈结果提示,第3期学员满意度和参与积极性最高。结论科学的安排培训时间及培训方法可以提高外科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腹腔镜微创技能,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腹腔镜微创技能培训模式 腹腔镜手术虚拟训练系统 临床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干预前后心外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比较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彩娥 曾光伟 +1 位作者 陈小莉 杨瀚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321-324,共4页
目的:评价综合干预前后我院心外科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现状,提高抗菌药的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干预前(2012年1~6月)及干预后(2012年7~12月)心外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的应用种类、给药时机、用药天... 目的:评价综合干预前后我院心外科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现状,提高抗菌药的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干预前(2012年1~6月)及干预后(2012年7~12月)心外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的应用种类、给药时机、用药天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施综合干预后,我院心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预防使用合理率有明显上升,第2代头孢菌素使用率由52.9%提高到81.5%;术前0.5~2 h预防用抗菌药的比例由61.1%提高到99.3%;术后用抗菌药时间≤2d1的比例由2.6%提高到31.5%;治疗使用限制级。特殊级抗菌药微生物送检率达到67.7%、86.9%。结论:实施综合干预可提高我院心外科围术期抗菌药合理用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 综合干预 心外科 Ⅰ类切口 围手术期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治疗失败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脱位的原因分析
12
作者 张国瑞 孙振江 +1 位作者 徐永申 穆杰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7-254,共8页
目的探究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femoral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FIF)髓内治疗失败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femoral head replacement,FHR)后脱位的原因。方法选择2018年12月至2023年1月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因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 目的探究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femoral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FIF)髓内治疗失败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femoral head replacement,FHR)后脱位的原因。方法选择2018年12月至2023年1月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因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后髓内钉失效行FHR治疗的FIF老年患者17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FHR术后股骨头是否脱位,分为脱位组(45例)和未脱位组(130例)。评估FHR的临床疗效,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围术期资料等)进行对比分析,判断影响FHR效果的因素是否存在多重共线性,采用LASSO回归分析筛选预测因子,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通过各危险因素的比值比(OR)构建简易风险评分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模型的区分度,以Hosmer-Lemeshow(H-L)检验判断模型的校准度。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1、12个月患者的各Harris评分均显著改善(均P<0.05);FHR术后患者并发症较少,主要包括肺部感染(2.86%)、下肢静脉血栓(2.86%)以及心功能障碍(2.86%)。LASSO回归模型获得6个预测因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其中患者年龄、神经及肌肉系统疾病、手术入路、术后生活习惯、术后护理为股骨头发生脱位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简易风险评分模型的评分在0~21.6分,可划分为低危(<11分)、中危(11~15分)和高危(>15分)3个风险等级;训练集和验证集患者的脱位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模型验证结果显示,其区分度和校准度较好。结论高龄患者FIF髓内钉固定失效后行FHR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且术后并发症较少。年龄、神经及肌肉系统疾病、手术入路、术后生活习惯、术后护理等为FHR后股骨头发生脱位的独立影响因素,在临床治疗时要加以重视及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级医院开展全胸腔镜袖式支气管肺叶切除治疗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克 王红岩 +1 位作者 李简 赵松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15期47-49,56,共4页
目的 探讨市级医院行全胸腔镜下袖式支气管肺叶切除治疗早期中心型肺癌的临床应用及其适应证。方法 回顾分析2012年2月~2013年7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早期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35例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全胸腔镜袖式... 目的 探讨市级医院行全胸腔镜下袖式支气管肺叶切除治疗早期中心型肺癌的临床应用及其适应证。方法 回顾分析2012年2月~2013年7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早期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35例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全胸腔镜袖式支气管肺叶切除术+系统性淋巴结清扫的手术方式,观察患者的手术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35例患者均成功进行了全胸腔镜袖式支气管肺叶切除术加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手术时间为(82.5±24.8)min,术中出血量为(350±45)mL。3例同时行支气管及肺动脉成形术,无围术期死亡。术后出现血胸1例,经通畅引流后好转,6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经抗炎,雾化吸入,气管镜吸痰后好转。无支气管胸膜瘘、肺不张、吻合口狭窄或瘘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在市级医院开展全胸腔镜袖式支气管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但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娴熟的手术技巧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 全胸腔镜 袖式支气管肺叶切除术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iariⅠ型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的外科治疗(附35例报告) 被引量:1
14
作者 史保中 朱莉雅 +7 位作者 崔涛 朱刚毅 张鸿日 陆兆丰 乔鹏 郭孝龙 周江朝 孟晓峰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99-103,共5页
目的探讨ChiariⅠ型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的外科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ChiariⅠ型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排除合并寰枢椎脱位和/或齿状突型颅底凹陷者)。所有患者均行"有限的后颅窝减压+小脑扁桃体切除+枕... 目的探讨ChiariⅠ型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的外科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ChiariⅠ型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排除合并寰枢椎脱位和/或齿状突型颅底凹陷者)。所有患者均行"有限的后颅窝减压+小脑扁桃体切除+枕大池成形术"。结果按Tator标准,出院时优30例,良5例;随访32例患者,随访时间6个月~6年,其中优23例,良7例,差2例;空洞缩小21例,消失7例。结论"有限的后颅窝减压+小脑扁桃体切除+枕大池成形术"是目前治疗ChiariⅠ型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的主要手术方式之一,并且治疗效果比较令人满意。但不适合于合并寰枢椎脱位和/或齿状突型颅底凹陷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ARI畸形 脊髓空洞症 后颅窝减压术 小脑扁桃体 枕大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神经外科临床实习质量的一些体会 被引量:2
15
作者 史保中 孟晓峰 +4 位作者 崔涛 郭孝龙 陆兆丰 张鸿日 周江朝 《中国现代医生》 2012年第19期118-119,125,共3页
医学生在我院神经外科实习期间,首先向他们简要介绍神经外科的研究范畴、最基本的病理生理基础(颅高压和脑疝、脑水肿)以及神经外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基本诊治原则,然后采用PBL、CBL、医学模拟教学等多种方法指导学生实习,同时注意培养... 医学生在我院神经外科实习期间,首先向他们简要介绍神经外科的研究范畴、最基本的病理生理基础(颅高压和脑疝、脑水肿)以及神经外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基本诊治原则,然后采用PBL、CBL、医学模拟教学等多种方法指导学生实习,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读片能力和沟通能力,达到了强化"三基"知识,实现"实践-理论-实践"的良性循环,为培养德才兼备的合格医务人员打下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教学 临床实习 神经外科 医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FOXD2-AS1调节miR-338-3p/ABTB1轴促进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16
作者 任恩伯 贺小铭 +3 位作者 董陆佳 汪建光 袁鹏飞 刘德纯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2025年第1期18-26,共9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叉头盒转录基因D2反义RNA1(LncRNA FOXD2-AS1)通过调节miR-338-3p/含蛋白1的Ankyrin重复序列和BTB/POZ结构域(ABTB1)轴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结直肠癌患者...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叉头盒转录基因D2反义RNA1(LncRNA FOXD2-AS1)通过调节miR-338-3p/含蛋白1的Ankyrin重复序列和BTB/POZ结构域(ABTB1)轴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结直肠癌患者组织以及细胞系(SW620、HCT116、SW480)中LncRNA FOXD2-AS1和miR-338-3p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ABTB1、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MMP-2等蛋白的表达,通过克隆形成实验和CCK-8实验进行评估细胞增殖能力,通过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通过miR-338-3p抑制实验进一步分析miR-338-3p对LncRNA FOXD2-AS1沉默后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逆转作用,同时验证LncRNA FOXD2-AS1与miR-338-3p、miR-338-3p与ABTB1的相互关系。结果在结直肠癌组织和细胞系中,LncRNA FOXD2-AS1和ABTB1蛋白表达上调,miR-338-3p表达下调;SW480细胞中的LncRNA FOXD2-AS1和ABTB1表达最高,miR-338-3p表达最低。沉默LncRNA FOXD2-AS1的SW480细胞其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显著下降,miR-338-3p表达升高,ABTB1、MMP-9、PCNA、MMP-2蛋白水平下调。miR-338-3p抑制实验表明,miR-338-3p的抑制可逆转LncRNA FOXD2-AS1沉默对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抑制作用及对ABTB1、MMP-9、PCNA、MMP-2蛋白水平的下调作用。结论沉默LncRNA FOXD2-AS1可通过调节miR-338-3p/ABTB1轴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叉头盒转录基因D2反义RNA1 miR-338-3p 锚蛋白重复和BTB/POZ域蛋白1 结直肠癌 增殖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外科患者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特点与耐药性 被引量:1
17
作者 崔涛 史保中 徐东晓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3637-3639,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患者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预防对策,以期为控制鲍氏不动杆菌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0年1月-2013年12月神经外科住院患者送检的3 623份标本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2微生物鉴定仪进行菌株鉴定,对分离...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患者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预防对策,以期为控制鲍氏不动杆菌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0年1月-2013年12月神经外科住院患者送检的3 623份标本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2微生物鉴定仪进行菌株鉴定,对分离出的鲍氏不动杆菌以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数据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11、2012、2013年住院患者送检标本分离出鲍氏不动杆菌分别占14.97%、20.32%、27.81%、36.90%;痰液标本为分离出鲍氏不动杆菌主要来源,共检出116株占62.03%;鲍氏不动杆菌对庆大霉素、莫西沙星、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哌拉西林、头孢他啶等耐药率均>70.00%,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较低为21.39%。结论神经外科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率有逐年升高、对常用抗菌药物均耐药等特点,医务人员需针对以上特点进行干预,以降低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氏不动杆菌 神经外科 临床特点 耐药性
原文传递
先心病膜部多发性室间隔缺损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
18
作者 曹劝省 石辛格 +1 位作者 安卓翌 王静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42-,共1页
关键词 心脏缺损 先天性/外科学 室间隔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记奖励法对外科手术住院患儿围术期静脉输液依从性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周亚丽 李丽军 许波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第11期1772-1773,1758,共3页
目的:探讨标记奖励法对外科手术住院患儿围术期静脉输液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56例行外科手术治疗的住院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78)和观察组(n=78),对照组给予围手术期常规静脉输液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标记奖励法干预,观... 目的:探讨标记奖励法对外科手术住院患儿围术期静脉输液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56例行外科手术治疗的住院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78)和观察组(n=78),对照组给予围手术期常规静脉输液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标记奖励法干预,观察两组患儿围手术期静脉输液依从性、穿刺时间、穿刺成功率及患儿家属穿刺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静脉输液依从性良好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静脉穿刺时间较对照组更短(P<0.05),穿刺成功率较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标记奖励法应用于外科手术住院患儿的围手术期静脉输液治疗及护理中,可有效提高患儿静脉输液依从性,利于提高穿刺工作效率及成功率,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记奖励法 外科手术 住院患儿 静脉输液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外科术后补钾的不同途径及护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孟海英 张淑梅 王静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1年第2期91-92,共2页
心脏外科术后使用利尿剂减少循环系统容量负荷,减轻心脏负担,缓解和预防水肿[1],而利尿药的应用引起钾的丢失,导致低钾血症。术后低钾血症容易引发各种心律失常及传导阻滞[2],如不及时纠正会危及生命,
关键词 心脏手术 补钾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