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标准化培训与代理医生方法在消化内科实习带教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张英剑 王萍 +3 位作者 郑玉峰 潘新娟 夏晓燕 张瑜 《现代医药卫生》 2014年第7期1080-1082,共3页
目的探讨标准化培训与代理医生在消化内科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08、2009级进入消化内科实习的5年制临床专业学生150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标准化培训组(教改组)和对照组各75名。教改组应用标准化培训和代理医师的方法,对照组应... 目的探讨标准化培训与代理医生在消化内科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08、2009级进入消化内科实习的5年制临床专业学生150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标准化培训组(教改组)和对照组各75名。教改组应用标准化培训和代理医师的方法,对照组应用常规方法,通过评分表分别评价两组学生在问诊技能、体检技能和病例分析等方面的优劣。结果教改组学生在第3次实习后,病历作业成绩、医德风范、问诊技能、体检技能及病例分析等方面的及格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化培训和代理医生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病例少、病种局限性的问题,既提高了带教教师的实际经验,又增强了实习生的实习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改革 临床实习 内科学 消化 参考标准 仿生学 代理医生 标准化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合复位经皮微创内固定治疗内踝骨折 被引量:7
2
作者 杜浩 田笑笑 +4 位作者 李同森 储建军 熊明月 王俊生 许九生 《中国骨伤》 CAS 2011年第9期788-790,共3页
目的:探讨一种采用微创、有效、经济的手术方式治疗内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3月至2010年8月,治疗内踝骨折19例,男12例,女7例;年龄17~42岁,平均31.7岁。内踝骨折经闭合复位后,分别采用1枚空心加压螺钉经骨折面中央并与其垂直置... 目的:探讨一种采用微创、有效、经济的手术方式治疗内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3月至2010年8月,治疗内踝骨折19例,男12例,女7例;年龄17~42岁,平均31.7岁。内踝骨折经闭合复位后,分别采用1枚空心加压螺钉经骨折面中央并与其垂直置入,1枚克氏针过骨折面与内踝轴线一致斜行打入并过对侧骨皮质。术后通过Kaikkonen踝关节损伤功能评分与影像学检查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切口Ⅰ期愈合,均获随访,时间为6~30个月,平均18.7个月。均达骨性愈合,临床愈合时间2.6~3.8个月,平均3.2个月。按Kaikkonen功能评分,优5例,良10例,可3例,差1例。结论: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钉和克氏针联合内固定治疗内踝骨折微创、恢复快及费用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骨折 外科手术 微创性 功能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IL-18单克隆抗体对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张英剑 王萍 +3 位作者 王湖荣 金建军 贾竹敏 付杰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50-52,共3页
目的 探求抗IL- 18单克隆抗体对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作用。方法 建造昆明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模型 ,腹腔注射抗IL -18单克隆抗体 ,ELISA法测定血清中IL - 18、IL - 1、TNF- α含量 ,肝组织HE、VanGieson染色观察病理组织形态。结果 抗IL... 目的 探求抗IL- 18单克隆抗体对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作用。方法 建造昆明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模型 ,腹腔注射抗IL -18单克隆抗体 ,ELISA法测定血清中IL - 18、IL - 1、TNF- α含量 ,肝组织HE、VanGieson染色观察病理组织形态。结果 抗IL -18单克隆抗体组明显抑制了IL - 18、IL -1、TNF- α的升高 (P <0 . 0 5 ) ;抗IL - 18单克隆抗体组肝脏病理损害均不同程度减轻。结论 抗IL 18单克隆抗体能明显减轻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肝脏病理损害 ,对免疫性肝损伤起到了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8 免疫性肝损伤 单克隆抗体 昆明小鼠 作用研究 肝脏病理 减轻 形态 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剔除食物治疗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的价值 被引量:7
4
作者 郭虹 王金梁 +2 位作者 江涛 常永超 马海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3012-3014,共3页
目的:观察食物不耐受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发病中的作用,为IBS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符合罗马Ⅲ诊断标准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77例和健康对照组26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14种食物抗原的特异性IgG抗体,对检... 目的:观察食物不耐受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发病中的作用,为IBS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符合罗马Ⅲ诊断标准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77例和健康对照组26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14种食物抗原的特异性IgG抗体,对检测结果阳性的IBS-D患者,剔除阳性食物治疗12周,观察其主要症状的变化情况。结果: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组中有39例患者食物抗原的特异性IgG抗体升高,阳性率为50.65%,健康对照组为15.39%,两组间差异存在显著性(P<0.01)。饮食治疗4周后,IBS-D患者的症状总评分由(9.06±2.06)分降至(6.40±2.57)分,8周后降至(4.54±2.59)分,12周后降至(3.60±2.58)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2周,腹痛程度、腹痛频率、腹泻频率、腹胀程度、粪便性状、IBS总体症状评分均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食物特异性IgG抗体介导的体液免疫反应异常在IBS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据食物特异性IgG抗体剔除阳性食物治疗IBS-D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食物不耐受 IGG 饮食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硅油在胶囊内镜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张瑜 金建军 +4 位作者 赵双琴 张世同 张英剑 白艳丽 郑玉峰 《中国现代医生》 2011年第27期57-58,共2页
目的探讨二甲硅油在胶囊内镜检查中对图像清晰度及小肠通过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胶囊内镜检查的90例健康体检者,随机分为二甲硅油(50mL,浓度为0.5%)组、二甲硅油(100mL,浓度为0.5%)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各组图像的气泡量、... 目的探讨二甲硅油在胶囊内镜检查中对图像清晰度及小肠通过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胶囊内镜检查的90例健康体检者,随机分为二甲硅油(50mL,浓度为0.5%)组、二甲硅油(100mL,浓度为0.5%)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各组图像的气泡量、观察效果,记录胶囊内镜在小肠的通过时间,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二甲硅油(100mL)组小肠肠道内的气泡较少、图像清晰度较好,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胶囊小肠通过时间分别为(222.8±60.2)min、(220.8±60.2)min和(224.5±53.9)min,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硅油能够提高胶囊内镜检查时小肠黏膜观察的清晰度,并与其使用剂量相关,对小肠通过时间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硅油 胶囊内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雷贝拉唑、莫沙必利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1
6
作者 高磊 曹蕾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6年第4期448-450,共3页
目的:探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与雷贝拉唑、莫沙必利联合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100例慢性胃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雷贝拉唑、莫沙必利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与雷贝拉唑、莫沙必利联合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100例慢性胃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雷贝拉唑、莫沙必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疗程结束后,对2组患者的疗效、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量表评分及焦虑抑郁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0%(4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0%(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SF-36量表评分为(87.7±3.1)分,对照组为(68.3±4.0)分,2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2周时的焦虑抑郁评分为(8.9±1.4)分,治疗4周时为(6.1±2.0)分,与对照组的(9.5±1.1)、(8.6±1.7)分比较,2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哌噻吨美利曲辛与雷贝拉唑、莫沙必利联合治疗慢性胃炎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胃炎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 雷贝拉唑 莫沙必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63及TβR-Ⅱ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及其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董彩红 敖启林 +2 位作者 冯笑山 郝曙光 吴丽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86-290,共5页
目的通过对食管鳞状细胞癌癌前病变及其癌组织标本中P63及转化生长因子受体Ⅱ型(TβR-Ⅱ)蛋白表达的研究,探讨两者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P63及TβR-Ⅱ蛋白在正常食管黏膜鳞状上皮和轻、中、重度非... 目的通过对食管鳞状细胞癌癌前病变及其癌组织标本中P63及转化生长因子受体Ⅱ型(TβR-Ⅱ)蛋白表达的研究,探讨两者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P63及TβR-Ⅱ蛋白在正常食管黏膜鳞状上皮和轻、中、重度非典型增生鳞状上皮以及鳞状细胞癌组织共162例中的表达。结果在食管正常鳞状上皮、非典型增生鳞状上皮及其癌组织中P63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呈递增趋势(P<0.01),TβR-Ⅱ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则呈递减趋势(P<0.01)。P63和TβR-Ⅱ蛋白的表达与性别无关(均P>0.05),但与癌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均显著相关(均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63和TβR-Ⅱ蛋白的表达与食管鳞状上皮各级病变呈负相关(rs=-0.498,P<0.05)。结论P63和TβR-Ⅱ蛋白的异常表达可能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癌变及其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联合检测二者表达可作为判断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和预测转移潜能的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癌前病变 P63 TβR-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条扩张治疗食管贲门狭窄52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董彩红 李敏 段明坤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196-198,共3页
目的探讨胃镜下探条扩张治疗食管贲门良、恶性狭窄的疗效。方法经胃镜活检孔将导丝通过狭窄部至胃腔深处,沿导丝送入扩张器,依次增加扩张器的直径,将狭窄处扩张,术后观察6-8h,如无不适,可常规给予抑酸治疗,酌情用粘膜保护剂、消... 目的探讨胃镜下探条扩张治疗食管贲门良、恶性狭窄的疗效。方法经胃镜活检孔将导丝通过狭窄部至胃腔深处,沿导丝送入扩张器,依次增加扩张器的直径,将狭窄处扩张,术后观察6-8h,如无不适,可常规给予抑酸治疗,酌情用粘膜保护剂、消炎止血等治疗。结果526例患者中,治疗前吞咽困难1级16例。2级104例,3级349例,4级57例。治疗后,445例吞咽困难降至0级,44例吞咽阻难降至1级,随访3个月,症状无复发,视为有效,占93%;37例吞咽困难始终不能降至1级而放弃扩张治疗,视为无效,占7%。结论胃镜下探条扩张治疗食管贲门良恶性狭窄具有安全、简便、创伤小、有效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贲门狭窄 胃镜 探条扩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0
9
作者 高磊 薛娟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5期143-145,148,共4页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8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美沙拉嗪肠溶片,观察组采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8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美沙拉嗪肠溶片,观察组采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IL-6、IL-8、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表达水平较治疗前与对照组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疗效确切,可改善机体细胞因子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 美沙拉嗪肠溶片 细胞因子 超氧化物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病良恶性腹腔积液前期处理后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英剑 王萍 +2 位作者 郭虹 郑玉峰 苏秀丽 《中国医药》 2014年第4期509-511,共3页
目的 分析肝炎后肝硬化及其相关性原发性肝癌患者腹腔积液前期处理后差异蛋白质组学,探讨肝病癌性腹腔积液具有特征性的标志蛋白组合模式.方法 应用表面加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对46例肝炎后肝硬化(肝硬化... 目的 分析肝炎后肝硬化及其相关性原发性肝癌患者腹腔积液前期处理后差异蛋白质组学,探讨肝病癌性腹腔积液具有特征性的标志蛋白组合模式.方法 应用表面加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对46例肝炎后肝硬化(肝硬化腹腔积液组)及27例肝炎后肝硬化相关性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癌腹腔积液)腹腔积液前期处理后蛋白质进行检测,对蛋白质波谱进行分析,并寻找合理运算规则以确定能够区分原发性肝癌和肝炎后肝硬化腹腔积液患者的蛋白质组学图谱.结果 浓缩前肝硬化腹腔积液组的蛋白质浓度低于肝癌腹腔积液组[(8 ±4)g/L比(39±4) 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浓缩后,肝硬化腹腔积液组蛋白质浓度与肝癌腹腔积液组的蛋白浓度接近[(54±5)g/L比(58±5)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离心前,肝癌腹腔积液组腹腔积液细胞计数明显多于肝硬化腹腔积液组[(3146±1362)×10^6/L比(287 ±51)×10^6/L] (P<0.05);离心1次后,肝硬化腹腔积液组腹腔积液细胞计数为(9 ±3)×10^6/L,肝癌腹腔积液组腹腔积液细胞计数为(19 ±7)×10^6/L,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离心2次后,2组腹腔积液中细胞计数均为0.在质荷比为11 467、4 475时,肝癌腹腔积液组特征峰表达值均高于肝硬化腹腔积液组,7 852时,肝癌腹腔积液组特征峰表达值低于肝硬化腹腔积液组.SELDI-TOF-MS技术检测肝癌与肝硬化的灵敏度为81.5%(22/27),特异性为87.0%(40/46).结论 腹腔积液前期处理能满足SELDI-TOF-MS技术的要求,确立的标志蛋白组合模式的特异性及敏感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蛋白质组学 表面加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腹腔积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后免疫状态及转归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英剑 李建生 +1 位作者 刘英华 金建军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3076-3078,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后免疫状态的变化及转归.方法:采用双抗体酶联分析法检测急性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不同时期外周血细胞因子IFN-γ,IL-4和IL-12的水平;流式细胞仪免疫荧光法检测急性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细... 目的:探讨急性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后免疫状态的变化及转归.方法:采用双抗体酶联分析法检测急性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不同时期外周血细胞因子IFN-γ,IL-4和IL-12的水平;流式细胞仪免疫荧光法检测急性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含量.结果:观察结束时,96例抗-HEVIgM转阴,14例未转阴.急性戊型肝炎抗-HEVIgM转阴患者,急性期IL-12,IFN-γ,IL-4和Th1/Th2水平、CD3+,CD4+和CD4+/CD8+细胞亚群比例明显升高(P<0.05);恢复期IL-12,IFN-γ,IL-4和Th1/Th2水平、CD3+,CD4+和CD4+/CD8+细胞亚群比例明显降低(P<0.05).急性戊型肝炎抗-HEVIgM未转阴阳性患者,急性期IL-12,IFN-γ,IL-4和Th1/Th2水平、CD3+,CD4+和CD4+/CD8+细胞亚群比例明显升高(P<0.05),而CD8+细胞亚群比例无明显变化;恢复期IL-12、IFN-γ和Th1/Th2水平、CD3+,CD4+和CD4+/CD8+细胞亚群比例明显降低(P<0.05),且Th1/Th2水平、CD4+/CD8+细胞亚群比例低于对照组,但IL-4水平、CD8+细胞亚群比例明显升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戊型肝炎抗-HEVIgM未转阴阳性患者,恢复期持续高水平的IL-4不利于疾病恢复,Th1/Th2细胞的失衡可能是戊型肝炎病毒持续感染的一条途径.增高的CD8+细胞亚群比例和CD4+/CD8+失调可能影响机体清除戊型肝炎病毒的能力,导致感染的持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病毒性肝炎 TH1/TH2 免疫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易激综合征易感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金建军 王素玲 +2 位作者 郏建臣 张世同 张英剑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2期1287-1288,共2页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班磷酸钠联合钙剂和维生素D治疗炎症性肠病性骨质疏松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瑜 金建军 +4 位作者 赵双琴 张世同 张英剑 白艳丽 郑玉峰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17期181-182,共2页
目的探讨伊班磷酸钠联合钙剂和维生素D治疗炎症性肠病性骨质疏松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来自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定量CT(QCT)诊断为炎症性肠病骨质疏松和骨量减少的49例患者,给予钙剂和维生素D治疗,另外静脉滴注伊班磷酸钠1mg,每3... 目的探讨伊班磷酸钠联合钙剂和维生素D治疗炎症性肠病性骨质疏松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来自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定量CT(QCT)诊断为炎症性肠病骨质疏松和骨量减少的49例患者,给予钙剂和维生素D治疗,另外静脉滴注伊班磷酸钠1mg,每3个月1次,在治疗前、后6个月和1年进行QCT扫描。结果治疗6个月、1年后腰椎骨密度较治疗前有明显增加(P<0.05、P<0.01)。结论静脉滴注伊班磷酸钠联合口服钙剂和维生素D治疗炎症性肠病引起的骨质疏松和骨量减少是一项耐受性较好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班磷酸钠 炎症性肠病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脂肪因子网膜蛋白⁃1和内脏脂肪组织来源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4
作者 苏秀丽 王同生 张英剑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94-96,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脂肪因子网膜蛋白⁃1(Omentin⁃1)、内脏脂肪组织来源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中的表达和意义及其与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的关系。方法纳入NAFLD患者138例(NAFLD组),129... 目的探讨血清脂肪因子网膜蛋白⁃1(Omentin⁃1)、内脏脂肪组织来源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中的表达和意义及其与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的关系。方法纳入NAFLD患者138例(NAFLD组),129例健康者为对照组,记录其身高、体重、腰围,计算BMI;检测其血生化指标、Omentin⁃1、Vaspin、IL⁃6和CRP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NAFLD组IL⁃6、CRP、Vaspin水平明显升高,Omentin⁃1水平明显下降(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Vaspin水平与腰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RP、IL⁃6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Omentin⁃1呈负相关(P<0.05)。血清Omentin⁃1水平与腰围、CRP、IL⁃6呈负相关,与HDL⁃C呈正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Vaspin、腰围、CRP、IL⁃6为患者发生NAFLD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Vaspin可能是NAFLD发生的预测因子,而Omentin⁃1可能是预防NAFLD发生的保护性因子,其机制可能与炎症因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网膜蛋白⁃1 内脏脂肪组织来源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原文传递
难治性肝硬化腹水浓缩腹腔回输术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煜娟 邹洛斌 姚兰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361-362,共2页
关键词 肝硬化/病理生理学 腹水/治疗 腹水/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患者血IL-1β、TNF-α及尿crosslaps水平与骨密度关系 被引量:1
16
作者 白艳丽 金建军 +1 位作者 张瑜 郑玉峰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17期200-201,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IL-1β、TNF-α及尿Crosslaps变化对肝硬化患者骨密度变化的影响。方法测定46例肝硬化患者血清IL-1β、TNF-α及尿Crosslaps水平及骨密度,并与25例健康者对照。结果 :肝硬化组血清IL-1β、TNF-α及尿Crosslaps水平显著升高(... 目的探讨血清IL-1β、TNF-α及尿Crosslaps变化对肝硬化患者骨密度变化的影响。方法测定46例肝硬化患者血清IL-1β、TNF-α及尿Crosslaps水平及骨密度,并与25例健康者对照。结果 :肝硬化组血清IL-1β、TNF-α及尿Crosslaps水平显著升高(P<0.05),骨质疏松组(OP)较非骨质疏松(NOP)升高更显著(P<0.05),OP组IL-1β、TNF-α及尿Crosslaps水平与骨密度呈负相关。结论 IL-1β、TNF-α及尿Crosslaps水平升高导致骨吸收增强,参与了肝性骨病的发生,降低体内IL-1β、TNF-α及尿Crosslaps水平对HBD防治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心理学中的教学改革模式探索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萍 张英剑 +1 位作者 潘新娟 冯艳铭 《现代医药卫生》 2014年第9期1407-1408,共2页
医学心理学是医学和心理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其研究心理变量与健康或疾病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医学领域中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心理行为问题。从医学的分支来看,医学心理学研究医学中的心理行为问题,包括各种患者的心理行为特点、各种疾病的... 医学心理学是医学和心理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其研究心理变量与健康或疾病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医学领域中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心理行为问题。从医学的分支来看,医学心理学研究医学中的心理行为问题,包括各种患者的心理行为特点、各种疾病的心理行为变化等;从心理学的分支来看,医学心理学研究如何把心理学的系统知识和技术应用于医学各方面,包括在疾病过程中如何应用有关心理科学知识和技术问题等。病案导学式教学法是一种启发式教学法之一,是有利于教学质量提高的可行方法。所谓病案导学式教学法,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自学、自练的一种方法。其把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认知活动视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让学生用自己的智慧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发展各自的潜能,从而达到在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基础上,渗入教师的正确引导,使教学双方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该研究着重探讨病案导学式教学法在医学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以及教师和学生角色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案 教学方法 心理学 导学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心理学病案导学式教学法中教师角色的构建 被引量:9
18
作者 王萍 田敏 张英剑 《西北医学教育》 2006年第6期728-729,共2页
病案导学式教学法以病例为先导、问题为基础,能充分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文章介绍了病案导学式教学法,探讨了该教学方法在医学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以及教师角色的构建。
关键词 病案导学式教学法 医学心理学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炎后肝硬化病人检测载脂蛋白A1和补体C3的意义
19
作者 吴利娟 金建军 常永超 《世界感染杂志》 2006年第3期219-220,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乙肝肝硬化病人血清载脂蛋白A1(ApoA1)和补体C3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对98例肝硬化病人与健康对照组30例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血清ApoA1,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补体C3。结果随着Child—Pugh积分的增加,血清ApoA1...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乙肝肝硬化病人血清载脂蛋白A1(ApoA1)和补体C3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对98例肝硬化病人与健康对照组30例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血清ApoA1,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补体C3。结果随着Child—Pugh积分的增加,血清ApoA1、C3水平逐渐下降,A、B、C级3组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或P〈0.01),血清ApoA1、C3水平与血清白蛋白呈正相关(r=-0.592,r=628),与血清总胆红素呈负相关(r=0.603,r=0.584)。结论血清ApoA1和补体C3水平可以反映肝功能损害的程度,对肝硬化的诊断、肝功能分级及判断预后均有较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补体C3 载脂蛋白A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UDCA缓解小鼠肠炎对内质网应激与双氧化酶2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梁君 高强 +4 位作者 崔梅花 郁卫东 侯晓琳 杨成 李想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40-44,共5页
目的探讨特异性内质网应激抑制剂牛磺熊去氧胆酸(Tauroursodeoxycholate,TUDCA)缓解DSS诱导的小鼠肠炎对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蛋白与肠黏膜过氧化氢产生酶双氧化酶2(dual oxidase2,Duox2)表达的研究。方法 7周C... 目的探讨特异性内质网应激抑制剂牛磺熊去氧胆酸(Tauroursodeoxycholate,TUDCA)缓解DSS诱导的小鼠肠炎对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蛋白与肠黏膜过氧化氢产生酶双氧化酶2(dual oxidase2,Duox2)表达的研究。方法 7周C57BL/6J雄性小鼠适应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对照组、炎症组、干预组。炎症组和干预组饮用2.5%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phate sodium,DSS)溶液诱导小鼠肠炎,干预组再以500 mg/kg的TUDCA灌胃。8 d后处死小鼠,收集结肠作HE和免疫组化染色,Western blotting检测Duox2及ERS相关蛋白Grp78、Atf6、P-Ire1α/Ire1α、Ire1β、P-Perk/Perk的表达。结果 TUDCA明显减轻DSS诱导的小鼠肠炎。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炎症组Grp78、P-Perk/Perk蛋白及Duox2表达均升高,干预组这三种蛋白表达恢复到对照组水平,其余ERS相关蛋白表达无变化。免疫组化结果显示Grp78和Duox2三组表达水平与Western blotting结果相一致。结论 TUDCA缓解小鼠肠炎可能与抑制内质网Grp78-Perk通路有关,该通路与Duox2表达相互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内质网应激 牛磺熊去氧胆酸 双氧化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