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脂肪肝并发高三酰甘油血症78例 被引量:3
1
作者 李红伟 崔根基 仝用 《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9期887-888,共2页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脂肪肝并发高三酰甘油血症的疗效。方法患者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胆宁片,每次5片,tid,po;治疗组服用复方丹参滴丸,每次10粒,tid,po;疗程均为3个月,结束时观察肝脏超声及血清三酰甘油变...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脂肪肝并发高三酰甘油血症的疗效。方法患者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胆宁片,每次5片,tid,po;治疗组服用复方丹参滴丸,每次10粒,tid,po;疗程均为3个月,结束时观察肝脏超声及血清三酰甘油变化。结果疗程结束时治疗组和对照组显效率分别为48.7%,25.6%(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92.3%,59.0%(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清三酰甘油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对脂肪肝并发高三酰甘油血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滴丸 复方 脂肪肝 高三酰甘油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8例药物性肝损害临床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李红伟 侯鹏鹏 仝用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243-244,共2页
目的对58例药物性肝损害进行临床分析,以指导今后药物性肝损害的诊断。方法采用Maria等提出的药物性肝损害诊断(评分)标准,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年-2005年收治的符合标准的58例患者的用药史、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相关指标及出现异... 目的对58例药物性肝损害进行临床分析,以指导今后药物性肝损害的诊断。方法采用Maria等提出的药物性肝损害诊断(评分)标准,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年-2005年收治的符合标准的58例患者的用药史、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相关指标及出现异常时间和恢复时间。结果引起药物性肝损害的药物有9类,以抗生素类(27.6%)、皮肤科用药(20.7%)、中草药(12.1%)、抗结核药(8.6%)为主;临床上以肝细胞坏死型为主,表现以纳差、恶心、乏力多见,实验室检查以ALT、GGT升高多见,均在3个月内恢复。结论药物性肝损害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应用评分表法作出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性肝损害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米夫定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0例
3
作者 李红伟 孙建勋 仝用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298-299,共2页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效果。方法采用拉米夫定联合胸腺肽治疗60例CHB患者并与单用拉米夫定治疗的35例CHB对照。结果6个月、12个月时联合治疗组的生化应答率和病毒学应答率均优于拉米夫定组,差异有统计学...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效果。方法采用拉米夫定联合胸腺肽治疗60例CHB患者并与单用拉米夫定治疗的35例CHB对照。结果6个月、12个月时联合治疗组的生化应答率和病毒学应答率均优于拉米夫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者联用比单用拉米夫定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拉米夫定 胸腺肽 拉米夫定治疗 联合 病毒学应答率 CHB 治疗组 统计学 单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抗体阳性隐匿性乙型肝炎22例分析
4
作者 孙和才 李淑丽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36期316-317,共2页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阳性隐匿性乙型肝炎的发病情况、临床特点及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对158例抗一HBs阳性者进行血清HBVDNA荧光定量筛查,对检测出HBVDNA的22例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阳性隐匿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临...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阳性隐匿性乙型肝炎的发病情况、临床特点及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对158例抗一HBs阳性者进行血清HBVDNA荧光定量筛查,对检测出HBVDNA的22例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阳性隐匿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临床、生化、影像、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分析。结果22例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阳性隐匿性乙型肝炎患者中部分患者有慢性肝病的特征,影像学检查13.64%有终末期肝病表现有不同程度肝功能异常者达68.18%HBVDNA大多(86.36%)在1×102~103IU/mL之间;对影像学检查未见异常的病例肝组织穿刺活检63%有炎症活动,有纤维化表现者这81.8%。结论隐匿性乙型肝炎是HBV感染的特殊形式。表面抗体(抗-HBs)阳性隐匿性乙型肝炎,是终末期隐匿性肝脏疾病的原因之一。抗-HBs与HBVDNA同时存在是由HBV变异等多因素的结果,应引起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抗体阳性 隐匿性乙型肝炎 HBVDNA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0株铜绿假单孢菌耐药性分析
5
作者 李红伟 仝用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6年第9期1071-1071,共1页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总结该院2001~2003年所分离到的230株铜绿假单孢菌,并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铜绿假单孢菌主要分布于痰和脓液标本,分离到的铜绿假单孢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耐药率超过5...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总结该院2001~2003年所分离到的230株铜绿假单孢菌,并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铜绿假单孢菌主要分布于痰和脓液标本,分离到的铜绿假单孢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耐药率超过50%的有头孢唑林、头孢噻肟、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为24.1%~100%,明显高于其他报道;头孢他定、哌拉西林、环丙沙星2003年耐药率在17.5%~30.5%;环丙沙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对铜绿假单孢菌耐药率2003年为22.4%~30%,较2001年的45.7%~72.9%明显下降。结论t铜绿假单孢菌耐药情况严重,在该院不宜用氨基糖苷类药物,建议用头孢他定、哌拉西林联合氟喹诺酮类来治疗铜绿假单孢菌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孢菌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因不明发热66例临床分析
6
作者 李红伟 仝用 《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5期425-426,共2页
原因不明发热(FUO)是临床上常见疾病,涉及病种多、专业多,病因复杂,诊断棘手,有时需多科会诊、经多项检查或诊断性治疗后才能明确诊断。为给今后 FUO 的诊断提供好的思路和经验,现将我院2000~2005年以 FUO 为诊断收入院资料完整的66例... 原因不明发热(FUO)是临床上常见疾病,涉及病种多、专业多,病因复杂,诊断棘手,有时需多科会诊、经多项检查或诊断性治疗后才能明确诊断。为给今后 FUO 的诊断提供好的思路和经验,现将我院2000~2005年以 FUO 为诊断收入院资料完整的66例患者进行总结,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因不明发热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