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透明帽法黏膜切除术与黏膜多环套扎切除术治疗早期食管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
作者 吕坤昱 贾宇浩 +2 位作者 李益莹 刘志强 李保中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23年第10期940-944,共5页
目的探究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透明帽法黏膜切除术(EMR-Cap)与黏膜多环套扎切除术(MBM)对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21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内镜治疗的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患者246例,其中行ESD治疗84... 目的探究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透明帽法黏膜切除术(EMR-Cap)与黏膜多环套扎切除术(MBM)对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21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内镜治疗的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患者246例,其中行ESD治疗84例(ESD组)、行EMR-Cap治疗70例(EMR-Cap组)、行EMBL治疗92例(MBM组)。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结果EMR组、EMR-Cap组、MBM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5.48%、12.86%、8.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后1年、2年无复发生存率,1年、2年、3年无局部淋巴结转移生存率,1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后3年无复发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患者术后2年、3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ESD组中,随访过程中因淋巴转移发生死亡6例,死亡率为7.14%(6/84);EMR-Cap组中因淋巴转移发生死亡5例,死亡率为7.14%(5/70);MBM组中因淋巴转移发生死亡4例,死亡率为4.35%(4/92)。Kaplan-meier法显示,三组患者生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SD、EMR-Cap及MBM均为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有效治疗方法,临床可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选择手术治疗方案,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食管癌 癌前病变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透明帽法黏膜切除术 黏膜多环套扎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麻醉超声引导下QLB与TAPB在贲门癌手术患者的应用效果
2
作者 杨刘洋 李保中 +4 位作者 杨艳平 孟宏伟 卢弓静 储艳 王柳 《医药论坛杂志》 2024年第16期1788-1792,F0003,共6页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quadratus lumborum block,QLB)和肋缘下腹横肌平面阻滞(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 block,TAPB)对经腹贲门癌手术患者的镇痛效果及对炎症因子、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2年12...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quadratus lumborum block,QLB)和肋缘下腹横肌平面阻滞(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 block,TAPB)对经腹贲门癌手术患者的镇痛效果及对炎症因子、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2年12月安阳市肿瘤医院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经腹贲门癌根治术患者80例,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试验组(40例)。两组患者全身麻醉诱导前,对照组接受超声引导双侧肋缘下TAPB,试验组接受超声引导经外侧弓状韧带入路双侧QLB,两组每侧均给予0.333%的罗哌卡因30 mL,手术和麻醉均由同一高年资医师各带领其团队完成。比较两组术后2 h、8 h、12 h、24 h的数字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分,麻醉前(T0)、麻醉诱导后切皮前(T1)、术后24 h(T2)的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和应激反应指标心率(heart rate,HR)、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以及临床治疗疗效、ICU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2 h、8 h、12 h、24 h试验组N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T1、T2时点,两组TNF-α、IL-10较T0时点均升高(P<0.05),但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T1、T2时点,对照组HR、SBP较T0时点均升高(P<0.05),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临床治疗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试验组ICU治疗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50%(P<0.05)。结论与全身麻醉超声引导下TAPB比较,QLB应用于经腹贲门癌根治术患者,可有效提高镇痛效果,减轻炎症反应和应激反应,提高临床治疗疗效,缩短ICU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临床应用中优势明显,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腰方肌阻滞 超声引导 腹横平面阻滞 贲门癌 手术 镇痛效果 炎症因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