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现代主义的教育观及其对师生关系的建构 被引量:26
1
作者 周思旭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48-150,共3页
后现代主义的师生关系是基于后现代的教育观。后现代主义的教育观主张建立非理性的、情感约定的师生关系,充分挖掘师生之间的情感资源;师生之间具有同等的话语权,在民主平等、合作对话的过程中共同成为知识的创造者;师生之间建立起以生... 后现代主义的师生关系是基于后现代的教育观。后现代主义的教育观主张建立非理性的、情感约定的师生关系,充分挖掘师生之间的情感资源;师生之间具有同等的话语权,在民主平等、合作对话的过程中共同成为知识的创造者;师生之间建立起以生活实践为基础的人际关系,达到真正的信任、尊重、沟通和合作;师生彼此之间既有充分的自由又有对对方的责任;师生之间以教育和学习共同的生命发展为基础,在交往中经历共同发展的过程,最终形成健康的情感和人格,达到生命的完整。后现代主义的师生关系向人们展现了一种开放的、多元的、新颖的师生关系,这对于我国正在进行的教育改革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 现代 师生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原城市群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高等学校的作用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6
2
作者 任长见 田志文 《教育信息化》 CSSCI 2005年第10X期16-20,共5页
“分析与研究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高校的地位、 作用以及中原城市群高校创新现状和发展对 策,将对建设中原城市群区域高校创新体系 以及制定与实施本区域内高校发展战略规划 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中原城市群 高等学校 发展战略规划 区域高校 高校创新 区域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后现代视角论师生关系重构 被引量:29
3
作者 周思旭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6-179,共4页
现代师生关系奉行的是师生主客二元对立、教师中心和权威、培养规格的统一性等理念,师生之间是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这种不平等不仅会造成师生之间的对立、冲突,也会造成学生片面发展。后现代师生关系则以批判现代理性教育观和认识论为... 现代师生关系奉行的是师生主客二元对立、教师中心和权威、培养规格的统一性等理念,师生之间是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这种不平等不仅会造成师生之间的对立、冲突,也会造成学生片面发展。后现代师生关系则以批判现代理性教育观和认识论为哲学基础,主张建立非理性的、情感约定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具有同等的话语权,在民主平等、合作对话的过程中共同成为知识的创造者。师生之间建立起以生活实践为基础的人际关系,彼此之间既有充分的自由又有对对方的负责,是自由、责任和权利的统一。师生之间在教育和学习中经历共同生命发展的过程,最终形成健康的情感和人格,达到生命的完整。后现代主义的师生关系向人们展现了一种开放的、多元的、新颖的师生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 现代 师生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中小学理财教育的四个发展阶段 被引量:14
4
作者 高佳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34-36,共3页
理财教育作为美国中小学课程的一项重要内容,成果颇丰。不同历史时期,美国理财教育的发展状况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特别是在当前的多样化发展阶段,无论是学校理财教育还是家庭理财教育和相关组织的发展,都值得我们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 美国 中小学 理财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普通高校学生焦虑与自我概念相关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李建芹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33-534,共2页
目的探讨大学生自我概念对焦虑的影响,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我概念问卷和状态-特质焦虑问卷对51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低焦虑组大学生的自我概念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大学生自我概念... 目的探讨大学生自我概念对焦虑的影响,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我概念问卷和状态-特质焦虑问卷对51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低焦虑组大学生的自我概念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大学生自我概念与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均呈显著负相关,自我概念总分及各因子都进入对焦虑的回归方程。自我概念对焦虑有较强的预测能力。结论大学生自我概念与焦虑之间存在十分密切的关系,培养大学生积极的自我概念是预防和减轻大学生焦虑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 自我概念 相互影响分析 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中小学理财教育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被引量:6
6
作者 高佳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6-68,共3页
理财教育作为美国中小学课程的一项重要内容,纵观其发展历史,可以将其影响因素归纳为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地域文化因素、个性与能力因素,并由此有其对应的对策。
关键词 美国 中小学 理财教育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趋势新思考 被引量:3
7
作者 高佳 安金梁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9-9,11,共2页
高等职业教育既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各国对此都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关注。纵观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均出现共同趋势:教育管理的法制化趋势、与普通高等教育在融合中向纵深发展趋势、市场需求决定高等... 高等职业教育既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各国对此都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关注。纵观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均出现共同趋势:教育管理的法制化趋势、与普通高等教育在融合中向纵深发展趋势、市场需求决定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方向趋势、发展体系终身化趋势、发展目标的国际化趋势,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发展趋势 新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大学生焦虑状况调查 被引量:8
8
作者 李建芹 《中国健康教育》 2006年第3期211-212,共2页
目的了解河南省大学生的焦虑现状。方法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对河南省3所普通高校51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的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与全国常模存在显著差异(P<0.01);大学生状态焦虑在年级和专业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 目的了解河南省大学生的焦虑现状。方法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对河南省3所普通高校51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的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与全国常模存在显著差异(P<0.01);大学生状态焦虑在年级和专业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不同性别、不同生源地、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的状态焦虑与特质焦虑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大学生的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均高于全国常模;大学新生和毕业生的状态焦虑水平较高;师范生的状态焦虑水平较低。高校应进一步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年级和专业差异,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态焦虑 特质焦虑 大学生 心理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末中学教育萌芽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2
9
作者 冯丽 耿红卫 《贵州文史丛刊》 2006年第4期63-67,共5页
清末中学教育是随着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进程不断深入发展的。现代中学产生于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欧洲,清末中学教育是在学习和借鉴西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本文力求在全面搜集史料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全面展示清末中学教育是如何在中国这... 清末中学教育是随着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进程不断深入发展的。现代中学产生于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欧洲,清末中学教育是在学习和借鉴西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本文力求在全面搜集史料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全面展示清末中学教育是如何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大地上出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 中学教育 萌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仓库与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艳艳 《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 CSSCI 2008年第8期20-22,共3页
数据仓库是一个面向主题的、集成的、非易失的、且随时间变化的数据集合,用于支持管理人员的决策。本文针对教育管理信息化中存在的缺乏决策支持能力的问题,结合数据仓库技术探讨了教育管理数据仓库的功能和规划。
关键词 数据仓库 教育管理 信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职业学校学生SCL-90调查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建芹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 2006年第2期93-95,共3页
采用SCL-90对4所职业学校243名学生的调查显示:职业学校学生除躯体化因子外,总分、其余因子分均明显高于全国常模;职业学校男生躯体化、敌对和精神病因子分高于女生;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明显高于城市职业学校学生... 采用SCL-90对4所职业学校243名学生的调查显示:职业学校学生除躯体化因子外,总分、其余因子分均明显高于全国常模;职业学校男生躯体化、敌对和精神病因子分高于女生;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明显高于城市职业学校学生;一年级学生总分及各因子分明显高于三年级学生,二年级学生除焦虑和恐怖因子外,均分及其余因子分均高于三年级。由此可知,职业学校学生存在明显心理问题,男生比女生严重,农村学校学生较城市学校学生严重,低年级学生比高年级学生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L-90 职业学校 学生 心理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人是目的”的教育观——从马克思的人的本质观谈起 被引量:1
12
作者 毛伟霞 《继续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08-109,共2页
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对人的本质的认识决定了对教育的根本价值追求。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教育目的偏于强调教育的经济功能和政治功能,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个体的根源性价值。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在于,人们混淆了"本原"与&qu... 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对人的本质的认识决定了对教育的根本价值追求。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教育目的偏于强调教育的经济功能和政治功能,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个体的根源性价值。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在于,人们混淆了"本原"与"本质"之别,造成对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的认识偏离,遮蔽了人是自由自觉的存在这一人的本质观。由此,我们期冀对个体价值的尊重,树立"人是目的"的教育目的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目的 本质 人是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与严初等教育思想刍议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珍珍 冯丽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 2007年第6期74-76,共3页
方与严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忠实实践者,是“生活教育”理论的宣传者和执行者。他对中国近代初等教育的改革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为初等教育的近现代化做出了突出贡献。
关键词 方与严 初等教育 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对促进教育技术发展的探讨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艳艳 《新校园(上旬刊)》 2017年第4期47-47,共1页
如今高等教育的教学方式已经全面进入信息化、数字化时代,这是一场全新的变革,其对传统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同时也影响相应的教育管理和教育环境,是我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环节。其特点是利用网络资源与多媒体平台,... 如今高等教育的教学方式已经全面进入信息化、数字化时代,这是一场全新的变革,其对传统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同时也影响相应的教育管理和教育环境,是我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环节。其特点是利用网络资源与多媒体平台,使用高科技的电子终端产品来进行课件的播放与演示,采用全新的电子信息方式进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教育素质与教育质量,提升学生的科研创新思维,对于培养高等教育人才意义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教育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凯洛夫论苏联教育科学的启示
15
作者 闫梅红 《科技资讯》 2007年第29期136-136,共1页
凯洛夫的教育科学理论对苏联教育科学化进程的推进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不管是从教育实践的角度还是理论建设的角度,都对我国目前的教育改革和教育理论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 凯洛夫 苏联教育科学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师教育学课程的现状与改革
16
作者 刘秋云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 2006年第3期117-118,共2页
高师教育学在课程设置与教学实践中存在若干问题,对该课程进行整体改革势在必行。要更新教育理念;明确课程性质,科学定位教学目标;不断更新课程内容,改善微观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技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 高师教育学在课程设置与教学实践中存在若干问题,对该课程进行整体改革势在必行。要更新教育理念;明确课程性质,科学定位教学目标;不断更新课程内容,改善微观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技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师 教育学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末赴日考察学务官员对日本教育的观察和考量
17
作者 冯丽 《普洱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57-60,共4页
在清末教育改革的历程中,清末赴日考察学务官员对清末的教育改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怀着教育救国的梦想,远赴日本,对日本的教育进行全面的观察和考量,为清末的教育改革提供了大量的资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发展。
关键词 晚清 赴日考察学务官员 日本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工业化理论对远程教育传播方式的影响研究
18
作者 刘广 曹云云 《软件导刊》 2006年第05X期6-7,共2页
上世纪60年代,彼得斯将远程教育比作教育的工业化和技术化形态,认为远程教育是工业化社会的产物,具有工业化生产的特征。80年代末、90年代初,远程教育工业化理论进一步发展,形成了远程教育的后工业化理论。探讨了后工业化社会远程教育... 上世纪60年代,彼得斯将远程教育比作教育的工业化和技术化形态,认为远程教育是工业化社会的产物,具有工业化生产的特征。80年代末、90年代初,远程教育工业化理论进一步发展,形成了远程教育的后工业化理论。探讨了后工业化社会远程教育理论对远程教育传播方式的影响及其对远程教育发展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工业化社会 远程教育理论 传播过程 传播方式 传播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高等师范院校“教育技术”公共课程的思考
19
作者 李兆锋 刘兰淇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6年第1期40-42,共3页
探讨了高等师范院校加强和普及教育技术公共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针对目前《教育技术》公共课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教学内容,完善组织和管理,加强实验教学等改善措施。
关键词 教育技术 公共课 教学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班主任应该处理好的三个关系
20
作者 吴磊 李亚玲 《科技信息》 2009年第8期248-248,共1页
班主任工作琐碎繁杂,劳神费心,十分辛苦,使人时时感到郁闷烦躁,身心疲惫。其原因是班主任面临巨大压力,来自学校、家长、学生、同事等各个方面。如何缓和压力,减少矛盾,让班主任愉快地工作?构建和谐班级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班主任工作琐碎繁杂,劳神费心,十分辛苦,使人时时感到郁闷烦躁,身心疲惫。其原因是班主任面临巨大压力,来自学校、家长、学生、同事等各个方面。如何缓和压力,减少矛盾,让班主任愉快地工作?构建和谐班级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所谓和谐,实际上就是适当调配各方面的力量,使之保持均衡。在一个班级中,需要调配任课教师之间、任课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各种关系,使之相互配合,达到和谐,其中班主任是桥梁,是调度中心。和谐班级的创建,离不开班主任对各种关系的协调,也离不开班主任对学生的正确教育和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主任工作 调度中心 学生 和谐 压力 调配 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