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后现代主义的教育观及其对师生关系的建构 |
周思旭
|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5 |
26
|
|
2
|
中原城市群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高等学校的作用与发展对策 |
任长见
田志文
|
《教育信息化》
CSSCI
|
2005 |
6
|
|
3
|
从后现代视角论师生关系重构 |
周思旭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5 |
29
|
|
4
|
美国中小学理财教育的四个发展阶段 |
高佳
|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4
|
|
5
|
河南省普通高校学生焦虑与自我概念相关研究 |
李建芹
|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
2006 |
9
|
|
6
|
美国中小学理财教育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
高佳
|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6
|
|
7
|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趋势新思考 |
高佳
安金梁
|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
2006 |
3
|
|
8
|
河南省大学生焦虑状况调查 |
李建芹
|
《中国健康教育》
|
2006 |
8
|
|
9
|
清末中学教育萌芽的历史考察 |
冯丽
耿红卫
|
《贵州文史丛刊》
|
2006 |
2
|
|
10
|
数据仓库与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 |
李艳艳
|
《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
CSSCI
|
2008 |
3
|
|
11
|
河南省职业学校学生SCL-90调查研究 |
李建芹
|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
|
2006 |
3
|
|
12
|
论“人是目的”的教育观——从马克思的人的本质观谈起 |
毛伟霞
|
《继续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13
|
方与严初等教育思想刍议 |
张珍珍
冯丽
|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
|
2007 |
1
|
|
14
|
数字化对促进教育技术发展的探讨 |
李艳艳
|
《新校园(上旬刊)》
|
2017 |
2
|
|
15
|
由凯洛夫论苏联教育科学的启示 |
闫梅红
|
《科技资讯》
|
2007 |
0 |
|
16
|
高师教育学课程的现状与改革 |
刘秋云
|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
|
2006 |
0 |
|
17
|
清末赴日考察学务官员对日本教育的观察和考量 |
冯丽
|
《普洱学院学报》
|
2014 |
0 |
|
18
|
后工业化理论对远程教育传播方式的影响研究 |
刘广
曹云云
|
《软件导刊》
|
2006 |
0 |
|
19
|
关于高等师范院校“教育技术”公共课程的思考 |
李兆锋
刘兰淇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2006 |
0 |
|
20
|
班主任应该处理好的三个关系 |
吴磊
李亚玲
|
《科技信息》
|
200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