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等农业院校植物保护专业英语教学探索 被引量:6
1
作者 李卫海 任向辉 +1 位作者 王洪亮 秦雪峰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98-299,共2页
通过对《植物保护专业英语》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探讨了如何提高该本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 植物保护 植保专业英语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植物保护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2
2
作者 高扬帆 孟景舟 郑东方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4年第10期39-40,共2页
植物保护在农业生产品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它不仅是农业生产活动中的主要措施,也是农业生态保护必不可少的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农业结构的调整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植物保护技术作为农业科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业可持续发... 植物保护在农业生产品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它不仅是农业生产活动中的主要措施,也是农业生态保护必不可少的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农业结构的调整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植物保护技术作为农业科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中国加入 WTO、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观念的不断转变,植物保护学科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如何在短时间内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使广大农民更新观念,合理取舍,已成为中国植保人必须正视的、认真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保护 学科建设 农业生产 生态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新乡市园林植物蚜虫种类调查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吕文彦 余昊 秦雪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65-465,470,共2页
通过对新乡市园林植物上的蚜虫进行系统调查,共采集蚜虫标本300余号,经整理鉴定表明,隶属1总科4科18属37种,为园林植物蚜虫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园林植物 蚜虫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卢氏地区半翅目昆虫区系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朱素梅 崔建新 李辉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8-102,共5页
一个地区的昆虫区系研究对当地昆虫种类的多样性和起源进化研究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还对当地农林害虫的可持续控制及资源昆虫的保护利用产生重要价值。查阅文献发现,卢氏地区的半翅目昆虫区系研究比较薄弱,为此,采用实地野外考察和查... 一个地区的昆虫区系研究对当地昆虫种类的多样性和起源进化研究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还对当地农林害虫的可持续控制及资源昆虫的保护利用产生重要价值。查阅文献发现,卢氏地区的半翅目昆虫区系研究比较薄弱,为此,采用实地野外考察和查阅文献相结合的方法,对河南西部卢氏地区的半翅目(狭义)昆虫区系进行了研究。调查后,卢氏地区的半翅目昆虫种类数量提升至12科33种。从世界动物区系属性上看,古北区和东洋区共有种为25种,占调查总数的75.8%,完全东洋区种类有5种,占调查总数的15.2%,其他类型极少发现,表明卢氏地区半翅目昆虫带有强烈的东洋区与古北区过渡属性。从中国动物区系属性看,华北、华中、华南和西南四区共有种为7种,占调查总数的21.2%;有3个分布类型都包含4种,分别是西南和华中区共同分布型,西南区、东北区、华南区、华中区、华北区共同分布型,西南区、蒙新区、东北区、华南区、华中区、华北区共同分布型,各占调查总数的12.1%。国内昆虫七大区系亚区对卢氏地区半翅目昆虫区系结构的影响作用大小依次是华中区、西南区、华北区、华南区、东北区、蒙新区、青藏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卢氏县 半翅目 昆虫 区系结构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植物提取物对两种储粮害虫的驱避作用 被引量:12
5
作者 邓天福 王争艳 +1 位作者 尉吉乾 王小姣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14-615,共2页
[目的]有效利用和开发植物源杀虫剂,实现安全和绿色储粮。[方法]采用冷浸提取法,制备蓖麻叶、曼陀罗叶、番茄叶和杏叶的乙醇提取物,研究它们对赤拟谷盗和锈赤扁谷盗成虫的驱避作用。[结果]蓖麻叶、曼陀罗叶、番茄叶和杏叶的乙醇提取物... [目的]有效利用和开发植物源杀虫剂,实现安全和绿色储粮。[方法]采用冷浸提取法,制备蓖麻叶、曼陀罗叶、番茄叶和杏叶的乙醇提取物,研究它们对赤拟谷盗和锈赤扁谷盗成虫的驱避作用。[结果]蓖麻叶、曼陀罗叶、番茄叶和杏叶的乙醇提取物对赤拟谷盗成虫12h后的驱避率分别为96.30%、96.30%、98.30%和86.20%,72h后杏叶提取物的驱避率为52.38%,其他3种提取物的驱避率均保持在65%以上。曼陀罗叶、蓖麻叶、番茄叶和杏叶的乙醇提取物对锈赤扁谷盗成虫12h后的驱避率分别为100.00%、94.50%、98.30%和94.50%,72h后的驱避率分别为72.22%、56.06%、56.65%和67.84%。[结论]4种植物叶的乙醇提取物对赤拟谷盗和锈赤扁谷盗的成虫均具有较好的驱避效果,且随处理时间的延长,驱避率下降,12h后驱避率均超过85%,72h后的驱避率也都保持在5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提取物 赤拟谷盗 锈赤扁谷盗 驱避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蓖麻等植物提取物对两种储粮害虫的活性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邓天福 王争艳 +1 位作者 尉吉乾 王小姣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9-70,共2页
研究了蓖麻、曼陀罗、番茄和杏树4种植物叶片的乙醇提取物对赤拟谷盗成虫和锈赤扁谷盗成虫的驱避作用。结果表明:4种植物提取物对两种储粮害虫成虫均具有较强的驱避效果,12 h的驱避率均超过85%,72 h后的驱避率也能保持在50%以上。
关键词 植物提取物 赤拟谷盗 锈赤扁谷盗 驱避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与罹病玉米根际微生物数量及真菌区系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陆宁海 吴利民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36-138,共3页
对玉米茎基腐病植株根际微生物数量及真菌区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健康与罹病玉米植株根际微生物数量存在明显差异,其中罹病玉米植株根际真菌、细菌数量明显高于健康玉米植株,而健康与罹病玉米植株放线菌数量无明显差异。健康玉米植株根系... 对玉米茎基腐病植株根际微生物数量及真菌区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健康与罹病玉米植株根际微生物数量存在明显差异,其中罹病玉米植株根际真菌、细菌数量明显高于健康玉米植株,而健康与罹病玉米植株放线菌数量无明显差异。健康玉米植株根系真菌种类为8种,常见真菌3~4种,优势种的菌落数占总菌落数的28.9%~53.7%。罹病植株根系真菌种类为2~4种,仅有稀少真菌和优势种,且优势种的菌落数占其总菌落数的87.7%以上,处于绝对优势,经证明引起玉米茎基腐病的是禾谷镰刀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根际微生物 真菌区系 微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提取液对菜青虫和小菜蛾的活性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邓天福 曹新江 杨萍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7-48,46,共3页
用菜青虫和小菜蛾幼虫对曼陀萝、蓖麻等6种植物的提取液进行了室内生物测定。结果表明:蓖麻提取液对菜青虫和小菜蛾幼虫均具有较强的拒食作用和胃毒作用,它们在48h的拒食率都在50%以上,在72h的拒食率均在80%以上。曼陀萝提取液的拒食作... 用菜青虫和小菜蛾幼虫对曼陀萝、蓖麻等6种植物的提取液进行了室内生物测定。结果表明:蓖麻提取液对菜青虫和小菜蛾幼虫均具有较强的拒食作用和胃毒作用,它们在48h的拒食率都在50%以上,在72h的拒食率均在80%以上。曼陀萝提取液的拒食作用较强,但胃毒作用和生长抑制作用却不太明显,其胃毒死亡率仅达到6.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提取液 生物测定 菜粉蝶 小菜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红吸浆虫滞育发生和解除过程中保护酶活力动态 被引量:4
9
作者 成卫宁 王洪亮 +3 位作者 李怡萍 李建军 李修炼 仵均祥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764-1768,共5页
采用保护酶活性测试盒分别测定了麦红吸浆虫滞育前、滞育期及滞育解除后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等3种保护酶的活力.结果表明:幼虫从老熟到进入滞育的初期,3种保护酶的活力均呈下降趋势.滞育年周期中,SOD... 采用保护酶活性测试盒分别测定了麦红吸浆虫滞育前、滞育期及滞育解除后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等3种保护酶的活力.结果表明:幼虫从老熟到进入滞育的初期,3种保护酶的活力均呈下降趋势.滞育年周期中,SOD和CAT活力对环境温度的反应相同,即低温促进其活力升高,高温导致其活力下降;POD活力与环境温度和滞育发育有关;整个滞育期间,裸露幼虫和结茧幼虫3种保护酶的活力随季节变化趋势相同,但同期的裸露幼虫活力略高于结茧幼虫;不同滞育年限幼虫3种保护酶的活力差异不显著.滞育解除后,3种保护酶的活力均随生长发育进程逐渐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红吸浆虫 滞育 保护酶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植物源农药苦皮藤素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广领 陈锡岭 郭彦亮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1期5594-5595,共2页
从杀虫活性和杀菌剂活性2方面综述了苦皮藤提取物的研究情况,指出了苦皮藤提取物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苦皮藤 杀虫活性 杀菌活性 新剂型研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椒提取液对4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吴利民 陆宁海 徐艳聆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66-667,共2页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花椒不同器官的提取液对苹果炭疽病菌、葡萄白腐病菌、番茄早疫病菌和稻瘟病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当质量浓度为0.1g·mL-1时,花椒不同器官的提取液对4种病原菌菌丝生长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不同器官的抑...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花椒不同器官的提取液对苹果炭疽病菌、葡萄白腐病菌、番茄早疫病菌和稻瘟病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当质量浓度为0.1g·mL-1时,花椒不同器官的提取液对4种病原菌菌丝生长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不同器官的抑菌活性不同,其中花椒根和枝提取液的抑菌活性较低,抑制率均低于50%,果皮和叶提取液的抑菌活性较高,抑制率均高于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 提取液 抑菌活性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串珠镰刀菌粗毒素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根系的毒害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田雪亮 陈锡岭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3-15,共3页
串珠镰刀菌是小麦根腐病病原菌之一。利用串珠镰刀菌毒素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根系胁迫处理,研究表明:毒素对小麦萌发率和胚根、胚芽生长起着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毒素浓度越高,抑制效果越明显。毒素对小麦根系毒害作用明显,毒素浓度越高,... 串珠镰刀菌是小麦根腐病病原菌之一。利用串珠镰刀菌毒素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根系胁迫处理,研究表明:毒素对小麦萌发率和胚根、胚芽生长起着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毒素浓度越高,抑制效果越明显。毒素对小麦根系毒害作用明显,毒素浓度越高,处理时间越长,小麦根系相对电导率越高。说明串珠镰刀菌毒素是小麦根腐病的致病因子,可以利用毒素筛选抗病小麦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珠镰刀菌 粗毒素 小麦 相对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胁迫对黄粉虫幼虫3种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洪亮 王丙丽 +2 位作者 李卫海 王国昌 魏艳丽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129-131,共3页
采用不同浓度Cu2+处理的饲料饲喂黄粉虫幼虫,分别对不同阶段幼虫体内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随饲料中Cu2+浓度的增加,CAT活性在黄粉虫低龄阶段和中龄阶段均逐渐上升,而在高龄... 采用不同浓度Cu2+处理的饲料饲喂黄粉虫幼虫,分别对不同阶段幼虫体内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随饲料中Cu2+浓度的增加,CAT活性在黄粉虫低龄阶段和中龄阶段均逐渐上升,而在高龄阶段则先升后降;POD活性在低龄阶段先降后升又略下降,在中龄阶段先升高后急剧下降,而在高龄阶段呈先升又缓慢下降的趋势;无论是低龄、中龄还是高龄阶段,SOD活性均表现先降后升又降的变化规律。在同一Cu2+浓度处理下,CAT、POD和SOD活性均为中龄阶段最高,低龄阶段次之,高龄阶段最低。这表明低浓度的Cu2+能够诱导黄粉虫主要保护酶活性提高,当体内Cu2+含量逐渐富集,且随诱导时间延长,保护酶的活性受到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粉虫 CU2+ 过氧化氢酶 过氧化物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五氯酚钠光解体系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谢国红 孔凡彬 +2 位作者 赵娜娜 翟立新 陈锡岭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776-1777,共2页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对五氯酚钠在水溶液中光解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不直接参与五氯酚钠的光反应;在(ρSDBS)小于其临界胶束浓度(CMC)时,SDBS对五氯酚钠的光反应有抑制作用,而ρ(SDBS)大于其...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对五氯酚钠在水溶液中光解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不直接参与五氯酚钠的光反应;在(ρSDBS)小于其临界胶束浓度(CMC)时,SDBS对五氯酚钠的光反应有抑制作用,而ρ(SDBS)大于其CMC时,SDBS胶束的形成对五氯酚钠的光反应有加速的趋势。推测是由于ρ(SDBS)在达到CMC之前,对光解的影响以光吸收作用为主,对五氯酚钠光解有一定的抑制;而达到CMC后,胶束内部类似有机相的环境,对五氯酚钠有富集作用,从而加速五氯酚钠的光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氯酚钠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光解 表面活性剂 半衰期 临界胶束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栾川县采兰山区蕙兰炭疽病病原鉴定及植物源抑菌剂的筛选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起丽 张建新 +2 位作者 李建民 宋盼 曹金海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08-109,117,共3页
分离纯化并鉴定了河南省栾川县合峪镇采兰山区的蕙兰炭疽病菌,对该地区进行了病害调查。利用滤纸片抑菌圈法,测定了9种植物提取液对所分离到的兰花炭疽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甘草、苍耳、烟草和大黄提取液的抑菌效果明显,甘草抑菌直径... 分离纯化并鉴定了河南省栾川县合峪镇采兰山区的蕙兰炭疽病菌,对该地区进行了病害调查。利用滤纸片抑菌圈法,测定了9种植物提取液对所分离到的兰花炭疽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甘草、苍耳、烟草和大黄提取液的抑菌效果明显,甘草抑菌直径最大,达3.57 cm。结合该病的栽培管理实际,提出了蕙兰炭疽病的环保型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蕙兰炭疽病 病原菌鉴定 抑菌剂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保护地蔬菜田根结线虫的分布及发生规律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鸣韬 孙化田 张定法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4-66,共3页
以番茄田和黄瓜田为对象,系统研究了春保护地蔬菜田根结线虫的分布及发生规律。结果表明:土壤中根结线虫的数量随土层的变化而不同,一般以表土层最多,随土层的加深呈明显减少趋势。同一土层中线虫数量在一个生长季节中变化不大。在春提... 以番茄田和黄瓜田为对象,系统研究了春保护地蔬菜田根结线虫的分布及发生规律。结果表明:土壤中根结线虫的数量随土层的变化而不同,一般以表土层最多,随土层的加深呈明显减少趋势。同一土层中线虫数量在一个生长季节中变化不大。在春提前保护地蔬菜生长过程中,土壤中根结线虫的数量消长呈明显规律性变化,在试验过程中呈现2个高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田 根结线虫 分布 发生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草坪主要杂草群落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运兵 徐小娃 +1 位作者 王进梅 余昊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60-1160,1162,共2页
对河南省草坪杂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河南草坪计有杂草59种。同时对各种草坪杂草,按生态功能或自然系统或草坪种类进行了分门别类,明确了不同类别的生态作用和为害特性。根据杂草的发生数量和对草坪的为害程度,从群落的角度确定了白三... 对河南省草坪杂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河南草坪计有杂草59种。同时对各种草坪杂草,按生态功能或自然系统或草坪种类进行了分门别类,明确了不同类别的生态作用和为害特性。根据杂草的发生数量和对草坪的为害程度,从群落的角度确定了白三叶草坪、高羊茅草坪、酢浆草草坪等4种草坪上杂草的优势种,为草坪草害在群落水平上进行综合治理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坪 杂草 群落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杀虫剂1%苦皮藤素微乳剂的研制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军 张莉 +1 位作者 孔凡彬 范辑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8期4688-4690,共3页
介绍了1%苦皮藤素微乳剂的配方制备方法,确立了较佳的配方组成及质量控制指标,研究了温度、水质和贮存时间对制剂稳定性的影响,以及该制剂的杀虫活性。结果表明:该农药制剂具有成本低、质量稳定、使用安全、市场前景好等特点,社会效益... 介绍了1%苦皮藤素微乳剂的配方制备方法,确立了较佳的配方组成及质量控制指标,研究了温度、水质和贮存时间对制剂稳定性的影响,以及该制剂的杀虫活性。结果表明:该农药制剂具有成本低、质量稳定、使用安全、市场前景好等特点,社会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皮藤素 微乳剂 配方 药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草坪主要病虫草害群落研究(英文)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运兵 徐小娃 +2 位作者 马新岭 王进梅 余昊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2006年第4期49-52,共4页
对河南省草坪病虫草害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摸清了全省草坪常见的病虫草害种类,计有病害8种,害虫107种,害虫天敌21种,杂草59种。同时,对各种草坪昆虫和杂草按生态功能或自然系统或草坪种类进行了分门别类,并根据病虫草的发生数量和对草坪... 对河南省草坪病虫草害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摸清了全省草坪常见的病虫草害种类,计有病害8种,害虫107种,害虫天敌21种,杂草59种。同时,对各种草坪昆虫和杂草按生态功能或自然系统或草坪种类进行了分门别类,并根据病虫草的发生数量和对草坪的为害程度,从群落的角度确定了白三叶草坪、高羊茅草坪、酢浆草草坪等四种草坪上害虫和杂草的优势种,为草坪病虫草害在群落水平上进行综合治理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 草坪 病害 虫害 杂草 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瓜优质自交系对白粉病的抗病性评价与应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鸣韬 孙化田 张定法 《吉林农业科学》 CSCD 2011年第1期30-32,共3页
在自然发病条件下,鉴定了38份南瓜自交系和部分杂交组合对白粉病的抗病性。结果表明:不同南瓜自交系对白粉病的抗病性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无免疫类型,高抗类型和抗病类型均为3份,占所有鉴定自交系的7.89%;中抗类型11份,占所有鉴定自交系... 在自然发病条件下,鉴定了38份南瓜自交系和部分杂交组合对白粉病的抗病性。结果表明:不同南瓜自交系对白粉病的抗病性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无免疫类型,高抗类型和抗病类型均为3份,占所有鉴定自交系的7.89%;中抗类型11份,占所有鉴定自交系的28.95%;感病类型21份,占所有鉴定自交系的55.26%。各杂交组合间抗性也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瓜 自交系 白粉病 抗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