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引导下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三叉神经半月节和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效果对比
1
作者 郭威 张乐 任瑞涛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5年第5期769-771,共3页
目的:比较CT引导下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三叉神经半月节和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3月—2023年3月收治的80例PTN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术(PBC)... 目的:比较CT引导下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三叉神经半月节和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3月—2023年3月收治的80例PTN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术(PBC)组患者40例,使用CT引导下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三叉神经半月节治疗。射频热凝术(RFT)组患者40例,使用CT引导下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治疗。两组患者均观察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术前及术后第3天、1周、3周时疼痛程度[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不适程度[简化马克吉尔疼痛问卷(SF-MPQ)]、术后3个月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两组患者VAS评分较术前降低,PBC组患者术后第3天、1周、3周时VAS评分低于RFT组(P<0.05)。PBC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RFT组,住院时间长于RFT组(P<0.05)。PBC组术后SF-MPQ评分低于RFT(P<0.05)。PBC组患者术后3个月内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RFT组(P<0.05),术后3个月内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三叉神经半月节和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治疗PTN患者疗效显著,且短期内复发率无明显区别。而PBC手术时间较短,术后不适感较经,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RFT住院时间较短,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两种治疗方法各有优势,应当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术 CT引导 射频热凝术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外科中的外引流 被引量:3
2
作者 孙双华 杨东斌 +4 位作者 胡成杰 牛大伟 黄琦 牛顺和 周健 《中原医刊》 2002年第1期18-19,共2页
关键词 神经外科 外引流 引流材料 引流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性脑损伤患者围术期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与颅内感染及预后的相关性
3
作者 乔松鹤 张乐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5年第2期203-206,210,共5页
目的:观察创伤性脑损伤患者围术期CD3^(+)、CD4^(+)及CD8^(+)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趋势,及对颅内感染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72例,分别于术前(t_(0))、术后1d(t_(1))、术后7d(t_(2))检测其外周血... 目的:观察创伤性脑损伤患者围术期CD3^(+)、CD4^(+)及CD8^(+)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趋势,及对颅内感染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72例,分别于术前(t_(0))、术后1d(t_(1))、术后7d(t_(2))检测其外周血中CD3^(+)、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以及CD4^(+)/CD8^(+)比值,将患者按照昏迷程度分成轻中型组(44例)和重型组(28例),按照是否继发颅内感染分为感染组(11例)和未感染组(61例),按照1个月后结局分为预后良好组(46例)和预后不良组(26例),比较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趋势差异,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各指标的临床价值。结果:患者整体CD4^(+)细胞比例及CD4^(+)/CD8^(+)随时间变化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其中重型组患者CD4^(+)/CD8^(+)升高趋势较轻中型组低(P<0.05);未感染组患者CD3^(+)细胞水平先升高后下降、CD8^(+)无显著变化,而感染组CD3^(+)、CD8^(+)细胞水平先降低后升高;预后良好组患者CD8^(+)细胞水平先升高后降低,而预后不良组先降低后升高。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t_(1)时的CD3^(+)、CD4^(+)及CD8^(+),t_(2)时的CD4^(+)、CD4^(+)/CD8^(+)对于患者颅内感染的预测价值较高,t_(0)时的CD4^(+)/CD8^(+)、t_(1)时的CD4^(+)、t_(2)时的CD4^(+)及CD4^(+)/CD8^(+)对于患者的预后预测价值较高。结论:创伤性脑损伤患者围术期T淋巴细胞亚群整体呈先下降后升高趋势,且对患者继发颅内感染及预后具有一定预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脑损伤 围术期 T淋巴细胞亚群 颅内感染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睫神经痛23例诊治体会 被引量:1
4
作者 华玮 周建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1年第19期79-80,共2页
目的探讨鼻睫神经痛的临床特征及手术疗效。方法对23例鼻睫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3例均在鼻内镜下行鼻中隔矫正术、中鼻甲部分切除术加外折术。结果 23例术后随访6~24个月,治愈21例(91.3%),有效2例(8.7%),总有效率100%... 目的探讨鼻睫神经痛的临床特征及手术疗效。方法对23例鼻睫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3例均在鼻内镜下行鼻中隔矫正术、中鼻甲部分切除术加外折术。结果 23例术后随访6~24个月,治愈21例(91.3%),有效2例(8.7%),总有效率100%。结论本病主要表现为与筛窦炎、额窦炎相似的头痛,但无流脓涕,鼻窦CT扫描及鼻内镜检查可防止误诊漏诊,手术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 鼻中隔 中鼻甲 神经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显微外科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94例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黄琦 胡成杰 陆卫风 《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4年第6期86-87,共2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脑出血逐渐成为现代医学和社会共同关注的多发病、危重病和难治病,死残率极高.内科治疗一般死亡率为40%~60%.目前,外科治疗已被神经外科医师广泛接受,所采用的外科治疗手段也多种多样,且临床报道结果各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脑出血逐渐成为现代医学和社会共同关注的多发病、危重病和难治病,死残率极高.内科治疗一般死亡率为40%~60%.目前,外科治疗已被神经外科医师广泛接受,所采用的外科治疗手段也多种多样,且临床报道结果各异[1].我院自1998-11~2003-11采用微创显微外科对94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进行手术治疗,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高血压性脑出血 高血压脑出血 显微外科治疗 难治病 内科治疗 危重病 临床报道 医师 现代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科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式选择的临床探讨
6
作者 吕光华 牛大伟 +3 位作者 周建 孙双华 牛顺和 杨东斌 《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1年第3期22-23,共2页
关键词 高血压 脑出血 外科手术 术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烟对重度颅脑损伤伴急性肺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杨东斌 王晓鸣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年第19期41-43,共3页
本研究回顾分析16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探讨吸烟对重型颅脑损伤后急性肺损伤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我院2011-01-2012-12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62例,男139例,女23例;年龄18~72岁,平均(44.86±13... 本研究回顾分析16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探讨吸烟对重型颅脑损伤后急性肺损伤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我院2011-01-2012-12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62例,男139例,女23例;年龄18~72岁,平均(44.86±13.51)岁.其中交通事故伤85例,高空坠落伤30例,跌倒伤28例,暴力伤8例,其他11例.入选标准:影像学检查确诊;GCS评分3~8分,昏迷&gt;6h或在伤后24 h内意识恶化再次昏迷&gt;6 h,颅脑损伤≤12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烟 重型颅脑损伤 肺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例硬脊膜内脓肿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1
8
作者 黄琦 郭效东 +1 位作者 张劲梅 胡成杰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55-255,263,共2页
硬脊膜内脓肿临床少见,因病情隐匿,进展迅速,极易造成脊髓功能的不可逆缺损,甚至死亡.1995年12月至2004年12月,河南省鹤壁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共收治4例,其中脊髓内脓肿1例,硬脊膜下脓肿3例,第四军医大学附属唐都医院神经外科收治1... 硬脊膜内脓肿临床少见,因病情隐匿,进展迅速,极易造成脊髓功能的不可逆缺损,甚至死亡.1995年12月至2004年12月,河南省鹤壁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共收治4例,其中脊髓内脓肿1例,硬脊膜下脓肿3例,第四军医大学附属唐都医院神经外科收治1例脊髓内脓肿,现结合文献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脊膜内脓肿 X线检查 广谱抗生素 细菌学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伤后颅骨缺损修补时机的选择 被引量:12
9
作者 孙双华 杨东斌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09-310,共2页
我们选择外伤后颅骨缺损患者60例,在颅骨修补前后进行生活质量评估,以探讨手术时机的选择,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外伤后颅骨缺损 修补术 生活质量 手术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期和分期脑室-腹腔分流术联合颅骨修补术治疗脑积水的临床效果对比 被引量:19
10
作者 杜吴杰 许俊华 +1 位作者 杨东斌 赵彩红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9年第12期1454-1457,共4页
目的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术联合颅骨修补术同期治疗脑积水的临床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9年2月河南省鹤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脑积水患者98例,根据手术分期方法不同分为同期组51例和分期组47例。分期组患者做脑室-腹腔... 目的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术联合颅骨修补术同期治疗脑积水的临床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9年2月河南省鹤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脑积水患者98例,根据手术分期方法不同分为同期组51例和分期组47例。分期组患者做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2~3个月后再做颅骨修补术,同期组患者给予脑室-腹腔分流术联合颅骨修补术进行同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评分、四肢感觉功能评测(Fugl-Meyer)评分、格拉斯哥昏迷(Glaspow coma scale,GCS)评分、格拉斯哥预后(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脑灌注异常指数和脑积水程度,对患者进行6个月随访,观察两组患者预后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同期组总有效率(96.08%)高于分期组(72.34%),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同期组GCS、GOS评分均明显高于分期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前两组患者Barthel、Fugl-Meyer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两组患者评分均升高,且同期组患者评分明显高于分期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前两组脑灌注异常指数和脑积水程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两组脑灌注异常指数和脑积水程度均改善,但两组脑灌注异常指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同期组术后脑积水程度改善程度优于分期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同期组并发症发生率(3.92%)明显低于分期组(17.02%),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术联合颅骨修补术同期治疗脑积水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提高脑积水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和运动能力,明显改善患者预后,且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腹腔分流术 颅骨修补术 脑积水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下腺样体切吸电凝术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劲梅 黄琦 +1 位作者 李秋珍 王海鹤 《解剖与临床》 2005年第4期319-319,321,共2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腺样体切吸电凝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80例腺样体肥大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其中42例行鼻内镜下腺样体切吸电凝术,38例行腺样体刮匙刮除术。结果:两组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术中出血及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方...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腺样体切吸电凝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80例腺样体肥大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其中42例行鼻内镜下腺样体切吸电凝术,38例行腺样体刮匙刮除术。结果:两组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术中出血及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鼻内镜下腺样体切吸电凝术是治疗腺样体肥大有效、安全的方法,较传统腺样体刮匙刮除术有明显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检查 腺样体 腺样体切除 电凝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及基因检测技术在支架辅助栓塞颅内动脉瘤老年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芷薇 玄飞越 +5 位作者 郑法康 李琪 李海鹏 唐华 常树峰 龚海东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40-343,共4页
目的分析血栓弹力图参数、氯吡格雷基因检测及阿司匹林基因检测的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对接受支架辅助栓塞老年颅内动脉瘤患者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21年10月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及鹤壁市人民医院接受支架辅助栓... 目的分析血栓弹力图参数、氯吡格雷基因检测及阿司匹林基因检测的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对接受支架辅助栓塞老年颅内动脉瘤患者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21年10月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及鹤壁市人民医院接受支架辅助栓塞治疗的老年颅内动脉瘤患者192例。经血栓弹力图参数、氯吡格雷及阿司匹林基因检验结果调整的抗血小板治疗患者为调整组(144例),未进行检验的标准双抗血小板治疗患者为对照组(48例)。调整组继续分为:增加抗血小板药物剂量患者为增加组(20例),余下患者为非增加组(124例)。2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住院期间出血事件、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情况,比较术后首次及出院前血栓弹力图参数。结果调整组与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非增加组出血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4%vs 12.5%,P=0.029),增加组、非增加组、对照组在出院时改良的Rankin量表评分≤2分、栓塞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调整组出院前的二磷酸腺苷(ADP)受体途径血凝块最大强度较术后首次显著升高,ADP受体途径诱导血小板聚集的抑制率较术后首次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栓弹力图参数以及基因检测技术的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会积极影响老年颅内动脉瘤患者支架辅助栓塞术后的出血及栓塞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血栓弹力描记术 栓塞 治疗性 基因检测 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显微镜下CO_2激光手术治疗声带息肉和声带小结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劲梅 黄琦 +1 位作者 李秋珍 王海鹤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4期2675-2676,共2页
关键词 声带/外科学 息肉/外科学 喉镜检查 激光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伤后颅骨修补时机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3
14
作者 孙双华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3年第6期879-880,共2页
关键词 颅骨 生活质量 颅骨/外科学 头部损伤 穿透伤/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生菌早期强化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营养状态、免疫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郭威 杨东斌 高形国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451-453,458,共4页
目的研究益生菌早期强化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营养状态、免疫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11月于我院就诊的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12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2例)和研究组(62例)。对照组行... 目的研究益生菌早期强化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营养状态、免疫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11月于我院就诊的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12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2例)和研究组(62例)。对照组行常规胃管鼻饲肠内营养支持,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益生菌早期强化肠内营养支持。观察两组患者营养状态、免疫功能及炎症水平。结果研究组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氮平衡(NB)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IgA、IgM、IgG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IL-6、IL-8、TNF-α含量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益生菌早期强化肠内营养能够显著增强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的免疫功能,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营养状态,在促进患者早期康复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重型颅脑损伤 营养状态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及死亡原因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牛大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7期74-75,共2页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措施和死亡原因。方法回顾GCS≤8分的46例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治疗措施和死亡原因。结果严重脑挫裂伤原发或继发脑干损伤是死亡的主要原因,失血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肺水肿等也可造成患者死亡...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措施和死亡原因。方法回顾GCS≤8分的46例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治疗措施和死亡原因。结果严重脑挫裂伤原发或继发脑干损伤是死亡的主要原因,失血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肺水肿等也可造成患者死亡。结论早期诊断、早期处理,有效降低颅内压和防治并发症是降低死亡率的主要措施;必要时复查CT和早期做去骨瓣减压术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并发症 去骨瓣减压术 死亡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花青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组织中IL-6和ET-1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东斌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年第9期44-45,共2页
目的探讨原花青素(PC)对大鼠发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组织中白介素-6(IL-6)和内皮素-1(ET-1)的影响。方法 40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PC高剂量组、PC低剂量组4组。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其... 目的探讨原花青素(PC)对大鼠发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组织中白介素-6(IL-6)和内皮素-1(ET-1)的影响。方法 40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PC高剂量组、PC低剂量组4组。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其中PC高、低剂量组大鼠术前0.5h和缺血2h时给予PC溶液150mg/kg、75mg/kg,而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大鼠分别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再灌注结束后,采用ELISA法测定脑组织中IL-6、ET-1水平。结果 PC高、低剂量组IL-6、ET-1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PC高、低剂量组脑组织中IL-6、ET-1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能够明显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这可能与其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花青素 大鼠 脑缺血再灌注 白介素-6 内皮素-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72例脑出血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玉红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10期119-120,共2页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我科72例经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护理措施,并进行总结。结果:72例脑出血患者中,完全康复30例,留有神经系统功能障碍37例,死亡5例。结论:通过全面的护理可...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我科72例经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护理措施,并进行总结。结果:72例脑出血患者中,完全康复30例,留有神经系统功能障碍37例,死亡5例。结论:通过全面的护理可以提高疾病的康复和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 高血压脑出血 病情观察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肺炎57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胡成杰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66-467,共2页
关键词 加味麻杏石甘汤 重型颅脑损伤 术后肺炎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微创治疗硬膜外血肿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3
20
作者 牛大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10期76-77,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微创治疗硬膜外血肿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2月至2008年5月我院收治的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术后24h病症均明显减轻或缓解,CT提示血肿占位效应改善,出院后随访半年,未见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早期微创钻孔引... 目的探讨早期微创治疗硬膜外血肿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2月至2008年5月我院收治的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术后24h病症均明显减轻或缓解,CT提示血肿占位效应改善,出院后随访半年,未见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早期微创钻孔引流治疗硬膜外血肿安全性高、创伤小、疗效肯定、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需注意:手术时间越早,术中出现活动性出血可能性越大,对术者的技术要求越高。总之,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早期微创钻孔引流治疗硬膜外血肿利大于弊,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治疗 硬膜外血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