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析叙事护理对于改善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效果
1
作者 韦小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0年第11期00116-00116,118,共2页
目的探究叙事护理对于改善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效果。方法以60例神经内科住院者开展研究,开始时间是2019年1月,结束时间是2019年11月,30例是参照组,30例是研究组,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叙事护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探究叙事护理对于改善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效果。方法以60例神经内科住院者开展研究,开始时间是2019年1月,结束时间是2019年11月,30例是参照组,30例是研究组,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叙事护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HAMA评分与HAMD评分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是P<0.05。研究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是(89.28±5.47),参照组是(78.67±5.61),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是96.67%,参照组是80.00%,P<0.05。结论神经内科住院者治疗过程中采用叙事护理,负性情绪明显消除,提高患者的质量,并得到满意评价,具有显著护理效果,可在临床广泛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护理 神经内科 住院患者 焦虑抑郁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梅毒的诊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2
作者 潘鹏克 蒙仁玖 +1 位作者 韦礼华 韦仕荣 《中国医学工程》 2012年第5期186-187,共2页
神经梅毒(neurosyphilis,NS)是梅毒螺旋体(TP)侵犯神经系统,从而造成脑脊膜、血管、大脑或脊髓实质等部位损害的一组综合征,可发生于梅毒病程的各个阶段[1]。在我国,梅毒曾一度盛行,随着青霉素的问世,NS被较好的抑制。但上世纪80年... 神经梅毒(neurosyphilis,NS)是梅毒螺旋体(TP)侵犯神经系统,从而造成脑脊膜、血管、大脑或脊髓实质等部位损害的一组综合征,可发生于梅毒病程的各个阶段[1]。在我国,梅毒曾一度盛行,随着青霉素的问世,NS被较好的抑制。但上世纪80年代后,梅毒在我国又重新较大范围的流行,NS也开始复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梅毒 诊治 梅毒螺旋体 神经系统 脑脊膜 综合征 青霉素 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微小RNA-20b、微小RNA-199a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被引量:6
3
作者 韦仕荣 高玉娟 +3 位作者 韦晓阳 蒙真 覃俏 黄华生 《广西医学》 CAS 2020年第20期2629-2633,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清微小RNA(miRNA)-20b、miRNA-199a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方法选择126例AIS患者为观察组,根据脑侧支循环形成情况进一步分为一级侧支循环组(45例)、二级侧支循环组(41例)、...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清微小RNA(miRNA)-20b、miRNA-199a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方法选择126例AIS患者为观察组,根据脑侧支循环形成情况进一步分为一级侧支循环组(45例)、二级侧支循环组(41例)、三级侧支循环组(40例),另选取126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两组研究对象血清miRNA-20b、miRNA-199a的相对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3组AIS患者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采用中国卒中量表(CSS)评估患者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血清miRNA-20b、miRNA-199a水平,3组AIS患者血清miRNA-20b、miRNA-199a、HIF-1α、VEGF水平及CSS评分,分析AIS患者血清miRNA-20b、miRNA-199a水平与CSS评分、HIF-1α、VEGF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miRNA-20b、miRNA-199a的相对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随着侧支循环级数增加,AIS患者的CSS评分、血清miRNA-20b、miRNA-199a水平降低,血清HIF-1α、VEGF水平升高(P<0.05)。AIS患者的血清miRNA-20b水平与miRNA-199a水平呈正相关,且血清miRNA-20b水平、miRNA-199a水平均分别与CSS评分呈正相关,与血清HIF-1α、VEGF水平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AIS患者血清miRNA-20b、miRNA-199a水平呈高表达,两者与AI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并可能通过降低HIF-1α、VEGF表达水平,减少侧支循环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微小RNA-20b 微小RNA-199a 神经功能缺损 侧支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自主神经功能不全为表现的吉兰巴雷综合征5例
4
作者 蒙仁玖 杨正广 高玉娟 《中国农村卫生》 2013年第02Z期231-231,共1页
目的探讨以自主神经功能不全为表现的非典型格林一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esyndrome,GBS)的临床特点,以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对我院2003年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5例以自主神经功能不全为表现的非典型GBS误诊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 目的探讨以自主神经功能不全为表现的非典型格林一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esyndrome,GBS)的临床特点,以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对我院2003年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5例以自主神经功能不全为表现的非典型GBS误诊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表现为尿潴留3例,便秘2例,体位性低血压2例,头晕5例,阳萎1例,无汗1例。5例行肌电图未见异常,5例脑脊液检查示蛋白一细胞分离,结合临床表现明确诊断为GBS。结论GBS起病形式多样,对于临床症状不典型者,应及时行脑脊液和肌电图检查,尽早明确诊断并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神经功能不全 吉兰巴雷综合征 脑脊液检查 肌电图检查 体位性低血压 临床特点 误诊误治 巴利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囊预警综合征患者发展为脑梗死的影响因素分析
5
作者 韦远田 韦国仕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5年第2期128-130,共3页
目的分析内囊预警综合征患者发展为脑梗死的影响因素,为临床预防和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河池市第一人民医院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内囊预警综合征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并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其分为两组,单一组(40... 目的分析内囊预警综合征患者发展为脑梗死的影响因素,为临床预防和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河池市第一人民医院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内囊预警综合征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并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其分为两组,单一组(40例,单纯内囊预警综合征)和合并组(40例,内囊预警综合征合并脑梗死)。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赋值,并将其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中,筛选出内囊预警综合征发展为脑梗死的影响因素。结果与单一组比,合并组患者年龄更大,合并脑白质脱髓鞘的患者占比及血糖水平均更高;将内囊预警综合征合并脑梗死作为因变量,将单因素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作为自变量进行赋值,并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结果显示,年龄大、合并脑白质脱髓鞘、血糖水平高是内囊预警综合征患者发展为脑梗死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年龄大、合并脑白质脱髓鞘、血糖水平高是内囊预警综合征患者发展为脑梗死的影响因素,在临床工作中,应密切关注患者的上述特征,以降低脑梗死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囊预警综合征 脑梗死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应用认知护理干预对临床效果、神经及认知功能观察 被引量:11
6
作者 汤先兰 黄凤枝 +1 位作者 廖婵娟 韦仕菊 《中外医疗》 2018年第13期127-129,共3页
目的探究脑卒中后抑郁症(PSD)患者应用认知护理干预对临床效果以及神经、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92例PSD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其依据不同护理模式分为对照组(46例)与研究组(46例),对照组行常规... 目的探究脑卒中后抑郁症(PSD)患者应用认知护理干预对临床效果以及神经、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92例PSD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其依据不同护理模式分为对照组(46例)与研究组(4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认知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抑郁状态、认知功能、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干预后研究组SDS(52.60±3.85)分、HAMD(18.77±4.15)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认知护理干预应用于PSD患者中可有效改善其负面情绪,并有助于其神经、认知功能提升促进满意度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D 认知护理 认知功能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2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莫化时 《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202-203,共2页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4例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维生素B1、维生素B6和甲钴胺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前列地尔。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改善及...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4例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维生素B1、维生素B6和甲钴胺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前列地尔。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改善及神经传导速度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较对照组均有明显好转(P<0.01)。治疗组仅2例患者出现轻微不良反应。结论前列地尔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安全、有效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地尔 2型糖尿病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汀类药物对神经系统疾病治疗进展
8
作者 何海芝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2期379-380,共2页
在临床中有大量的临床询证研究结果表明,羟甲基戊二酞辅酶AH(MG一ocA)还原酶抑制药(简称他汀类药物),被临床的多种心血管类疾病预防治疗中,均发挥了关键临床疗效。对此临床中也逐步加深了对他汀类药物,应用于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相关研... 在临床中有大量的临床询证研究结果表明,羟甲基戊二酞辅酶AH(MG一ocA)还原酶抑制药(简称他汀类药物),被临床的多种心血管类疾病预防治疗中,均发挥了关键临床疗效。对此临床中也逐步加深了对他汀类药物,应用于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相关研究。对此本次研究将近些年来他汀类药物,应用于神经系统疾病治疗研究展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汀类 神经系统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口间歇胃管置管鼻饲联合门德尔松手法对帕金森病吞咽障碍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9
作者 高玉娟 钟德芳 闭珠梅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29期46-48,共3页
目的:研究经口间歇胃管置管鼻饲联合门德尔松手法对帕金森病吞咽障碍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研究地点为河池市人民医院,时间为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对象为帕金森病吞咽障碍患者共60例,行随机数表法分组(试验组n=30,对照组n=30)。对... 目的:研究经口间歇胃管置管鼻饲联合门德尔松手法对帕金森病吞咽障碍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研究地点为河池市人民医院,时间为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对象为帕金森病吞咽障碍患者共60例,行随机数表法分组(试验组n=30,对照组n=30)。对照组行经鼻持续性鼻胃管置管鼻饲联合常规康复训练,试验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行经口间歇胃管置管鼻饲联合门德尔松手法训练。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吞咽功能、营养指标(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体重指数)及干预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试验组的洼田饮水试验等级分布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试验组的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体重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0.001、0.005)。试验组的吸入性肺炎、流涎、呛咳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0.041、0.012)。结论:经口间歇胃管置管鼻饲联合门德尔松手法对帕金森病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有显著改善效果,还能积极调节患者营养状况,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吞咽障碍 经口间歇胃管置管鼻饲 门德尔松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多巴丝肼对帕金森的疗效
10
作者 何海芝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10期1574-1575,共2页
目的探究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多巴丝肼治疗帕金森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收治的帕金森患者86例分为对照组(多巴丝肼治疗)和观察组(重复经颅磁刺激+多巴丝肼治疗)各43例,评估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症状评分、日常活动能力、... 目的探究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多巴丝肼治疗帕金森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收治的帕金森患者86例分为对照组(多巴丝肼治疗)和观察组(重复经颅磁刺激+多巴丝肼治疗)各43例,评估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症状评分、日常活动能力、心理状态、失眠情况、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帕金森Hoehn-Yahr分级、Zung氏焦虑自我评价量表、Zung氏抑郁自我评价量表、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多巴丝肼应用于帕金森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日常活动能力,改善心理状态和失眠情况,且安全性与单一治疗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经颅磁刺激 多巴丝肼 帕金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乙拉西坦联合托吡酯对难治性癫痫患儿的免疫功能以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6
11
作者 高玉娟 潘鹏克 +1 位作者 韦瑞含 韦晓阳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9期73-77,共5页
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联合托吡酯对难治性癫痫患儿免疫功能以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54例难治性癫痫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联合组。均予原抗癫痫药物治疗方案,并积极预防并发症。对照组再予左乙拉西坦治疗,联合组在上述基础上再予托... 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联合托吡酯对难治性癫痫患儿免疫功能以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54例难治性癫痫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联合组。均予原抗癫痫药物治疗方案,并积极预防并发症。对照组再予左乙拉西坦治疗,联合组在上述基础上再予托吡酯治疗,均治疗3个月。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水平。行脑电图分析,并评定认知功能,比较治疗效果。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儿CD3^+、CD4^+及CD4^+/CD8^+显著升高(P<0.05),CD8^+显著降低(P<0.05),血清IgA、IgG显著升高(P<0.05),IgM无显著变化(P>0.05),δ、α、β频段相对功率无显著变化(P>0.05),θ频段相对功率显著降低(P<0.05),视空间与执行能力、注意与集中、记忆力、计算与定向力及总分显著升高(P<0.05),命名、语言、抽象思维评分无显著变化(P>0.05)。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患儿CD3^+、CD4^+及CD4^+/CD8^+较高(P<0.05),CD8^+较低(P<0.05),IgA、IgG较高(P<0.05),θ频段相对功率降低(P<0.05),视空间与执行能力、注意与集中、记忆力、计算与定向力及总分较高(P<0.05),总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左乙拉西坦联合托吡酯对少儿难治性癫痫疗效确切,可有效提高患儿免疫功能及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癫痫 左乙拉西坦 托吡酯 免疫功能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囊虫病7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黄华生 韦仕荣 +1 位作者 潘鹏克 高玉娟 《广西医学》 CAS 2015年第11期1671-1673,1676,共4页
目的探讨脑囊虫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脑囊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5例患者中男55例,女20例,年龄5~78岁,其中15~60岁60例(80.0%),生活于农村71例(94.7%),有食用生猪血史68例(90.7%)。临床表现为癫痫发作4... 目的探讨脑囊虫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脑囊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5例患者中男55例,女20例,年龄5~78岁,其中15~60岁60例(80.0%),生活于农村71例(94.7%),有食用生猪血史68例(90.7%)。临床表现为癫痫发作44例(58.7%),头晕、头痛33例(44.0%),局灶性神经功能损害体征10例(13.3%)。脑实质型多发55例,脑实质单发19例,单纯脑室型1例,伴脑室型7例,伴蛛网膜型9例,伴脊髓型1例,常规脑电图及脑脊液检查无特异性表现。驱虫治疗62例,不适合驱虫及不同意驱虫13例;治愈24例,效果显著21例,临床好转23例,病情无变化5例,死亡2例。结论脑囊虫病是主要的颅内寄生虫疾病,好发于男性,以农村青壮年为主要感染人群,绝大多有食用生猪血史,临床表现多样,以癫痫为首发多见,有特殊的影像学表现,经积极的个体化治疗后效果好,需积极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囊虫病 癫痫 驱虫治疗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3
作者 钟德芳 蒙仁玖 高玉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年第11期11-13,共3页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月医院收治的CO中毒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高压氧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月医院收治的CO中毒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高压氧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MMSE评分、ADL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症状和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疗 CO中毒 迟发性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护理 被引量:6
14
作者 陈凤林 黄娅梅 +1 位作者 陆薇 兰珍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7年第10期29-30,共2页
关键词 吞咽功能 脑卒中患者 吞咽障碍者 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氧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脑梗死后抑郁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6
15
作者 高玉娟 韦仕荣 +1 位作者 黄华生 蒙真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16年第1期73-74,共2页
目的观察高压氧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脑梗死后抑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例脑梗死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均给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口服,观察组加用高压氧治疗,治疗30 d,观察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 目的观察高压氧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脑梗死后抑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例脑梗死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均给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口服,观察组加用高压氧治疗,治疗30 d,观察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I)评分变化及疗效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后HAMD评分较治疗前下降(P<0.01),BI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1),观察组HAMD下降幅度、BI升高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高于对照组的59.00%(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脑梗死后抑郁效果肯定,较单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效果更优,有利于改善患者症状及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 脑梗死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硬化早期患者疲劳认知功能障碍及抑郁和焦虑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黄华生 韦仕荣 +1 位作者 潘鹏克 高玉娟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第19期8-9,10,共3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早期患者疲劳、认知功能障碍、抑郁和焦虑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临床纳入MS患者45例(研究组),同时纳入30例健康者作对照(对照组)。分别采用修订疲劳影响量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Rey听...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早期患者疲劳、认知功能障碍、抑郁和焦虑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临床纳入MS患者45例(研究组),同时纳入30例健康者作对照(对照组)。分别采用修订疲劳影响量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Rey听觉词语学测验、简化Rey复杂图形、符号-数字模式测验(symbol digit modalities test,SDMT)、Stroop测验、画钟试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及多发性硬化生活质量量表进行临床测评。结果研究组躯体功能、躯体致角色受限、情绪致角色受限、疼痛、情绪状况、精力、健康认识、社会功能、认知功能、健康压力、健康变化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短延迟记忆与长延迟记忆的成绩降低;SDMT测验成绩下降,Stroop测验反应时间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研究组疲劳得分较高(P<0.05)。疲劳与生活质量中的躯体功能、躯体问题导致角色受限、情绪问题导致的角色受限、情绪状况、精力、健康认识、认知功能、健康压力、总体生活质量相关(P<0.05)。结论 MS患者早期生活质量即明显降低。虽然早期即出现记忆功能、执行功能/信息处理速度损害及焦虑、抑郁、疲劳症状,但仅疲劳对生活质量造成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疲劳 认知功能障碍 抑郁 焦虑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比分析拉莫三嗪添加-替换治疗丙戊酸治疗无效的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5
17
作者 高玉娟 潘鹏克 韦晓阳 《中外医疗》 2017年第11期117-119,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拉莫三嗪添加-替换治疗丙戊酸治疗无效的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方便选取该院神经内科2011年1月—2016年1月之间收治100例丙戊酸治疗无效癫痫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实验组接受拉莫三嗪添加治疗,... 目的对比分析拉莫三嗪添加-替换治疗丙戊酸治疗无效的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方便选取该院神经内科2011年1月—2016年1月之间收治100例丙戊酸治疗无效癫痫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实验组接受拉莫三嗪添加治疗,对照组接受拉莫三嗪替换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总有效率为62%,实验组癫痫患者药物治疗后,发作频率和每次发作时间均显著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χ~2=4.645,P<0.05)。结论丙戊酸治疗无效的癫痫患者接受拉莫三嗪添加治疗,具有更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莫三嗪 丙戊酸 癫痫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血管病并发血管性痴呆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韦仕荣 《广西医学》 CAS 2011年第2期194-196,共3页
目的研究脑血管病与血管性痴呆的关系。方法对130例脑血管病后遗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血管性痴呆与脑血管病史有关,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病史痴呆发生率高,痴呆出现的时间与病灶部位和脑组织损伤体积、病灶的... 目的研究脑血管病与血管性痴呆的关系。方法对130例脑血管病后遗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血管性痴呆与脑血管病史有关,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病史痴呆发生率高,痴呆出现的时间与病灶部位和脑组织损伤体积、病灶的多少有关。结论反复发作的脑血管病是引起血管性痴呆的主要原因;针对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进行干预,早期发现,积极治疗,减少复发,是预防脑血管性痴呆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脑血管病 病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难治性癫痫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潘鹏克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8期1151-1152,1006,共2页
难治性癫痫(IE)是指临床经过迁延、频繁的癫痫发作至少每月4次以上,应用一线抗癫痫药物正规治疗,药物的血中浓度在有效范围内,无严重的药物副反应,至少观察两年仍不能控制发作,影响日常生活,同时并无进行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 难治性癫痫(IE)是指临床经过迁延、频繁的癫痫发作至少每月4次以上,应用一线抗癫痫药物正规治疗,药物的血中浓度在有效范围内,无严重的药物副反应,至少观察两年仍不能控制发作,影响日常生活,同时并无进行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占位性病变者。IE引起的脑损伤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形态结构的改变,生理功能的改变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尤其是痫性发作的频率,严重程度对认知功能影响较明显。本文就成人难治性癫痫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药物治疗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莫三嗪长期治疗癫痫的脑电图变化及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 被引量:5
20
作者 高玉娟 《河北医学》 CAS 2017年第3期455-457,共3页
目的:探讨拉莫三嗪长期治疗癫痫的临床疗效、脑电图变化及其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6年1月80例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予拉... 目的:探讨拉莫三嗪长期治疗癫痫的临床疗效、脑电图变化及其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6年1月80例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予拉莫三嗪进行治疗,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脑电图变化情况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的治疗总有效率,有统计学意义(χ~2=6.2745,P=0.0122);治疗后对照组脑电图正常率为70.0%,观察组治疗后脑电图正常率为95.0%,有统计学意义(χ~2=7.0130,P=0.008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没有显著的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χ~2=0.4571,P=0.4990)。结论:拉莫三嗪长期治疗癫痫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脑电图而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莫三嗪 癫痫 脑电图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