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6例临床分析
1
作者 陆庆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2期063-066,共4页
本研究旨在评估经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并与传统椎板开窗减压术进行比较。方法 研究选取了2018年7月至2020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8人。参照组行椎板开窗减压联合口服... 本研究旨在评估经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并与传统椎板开窗减压术进行比较。方法 研究选取了2018年7月至2020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8人。参照组行椎板开窗减压联合口服洛索洛芬钠片,微创组予以经皮椎间孔镜微创技术联合相同剂量洛索洛芬钠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腰部疼痛情况、生活质量、功能障碍以及步行能力。结果 微创组的临床疗效、满意率、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参照组(P<0.05);微创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疼痛评分、功能障碍指数低于参照组(P<0.05);微创组6MWT距离长于参照组(P<0.05)。结论 经椎间孔镜技术在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疼痛控制和功能恢复方面均显现出优越性能。其微创特性符合现代医学的发展趋势,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椎间孔镜 腰椎间盘突出症 传统椎板开窗减压术 洛索洛芬钠 6MWT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微创技术联合洛索洛芬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分析
2
作者 陆庆文 周先华 +2 位作者 班炎烜 黎夏玲 韦永安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5年第3期83-86,共4页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孔镜微创技术结合洛索洛芬药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评估该联合治疗方案在缓解患者疼痛、改善直腿抬高能力、降低功能障碍指数、调节血清生物标志物水平及安全性方面的具体作用。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3年...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孔镜微创技术结合洛索洛芬药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评估该联合治疗方案在缓解患者疼痛、改善直腿抬高能力、降低功能障碍指数、调节血清生物标志物水平及安全性方面的具体作用。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3年6月在河池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行手术治疗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椎板间开窗技术椎管减压联合洛索洛芬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经皮椎间孔镜微创技术联合洛索洛芬治疗。两组患者均于术后1、3个月内定期到院复查。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疼痛评分、直腿抬高角度、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术前、术后1个月血清P物质(SP)、5-羟色胺(5-HT)、前列腺素E2(PEG2)水平,以及随访观察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术前比,术后1周~3个月两组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与ODI均逐渐降低,且不同时间点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与术前比,术后1周~3个月两组患者直腿抬高角度均升高,且不同时间点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与术前比,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血清SP、PEG2水平均降低,血清5-HT水平均升高,且试验组变化幅度均大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与传统椎板间开窗技术椎管减压联合洛索洛芬治疗相比,经皮椎间孔镜微创技术联合洛索洛芬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在减轻疼痛、提升直腿抬高角度及改善功能障碍方面更具有明显优势,同时可调节血清生物标志物水平,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 传统椎板间开窗技术椎管减压 洛索洛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束化管理联合心理干预对创伤骨折患者疼痛、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晴 蒙莉莉 +2 位作者 韦淑英 班凤姣 韦重羊 《中外医疗》 2024年第14期154-157,共4页
目的 探讨集束化管理联合心理干预对创伤骨折患者疼痛、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方便选取2021年1月-2023年9月河池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18例创伤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110例,研究组... 目的 探讨集束化管理联合心理干预对创伤骨折患者疼痛、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方便选取2021年1月-2023年9月河池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18例创伤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110例,研究组10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集束化管理联合心理干预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前和护理后的疼痛情况、心理状况、睡眠质量。结果 护理4周后,研究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2.22±0.46)分低于对照组的(3.70±0.7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189,P<0.05)。护理后,研究组心理状况、睡眠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对创伤骨折患者进行集束化管理联合心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和负性情绪,提高睡眠质量,促进创伤骨折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化管理 创伤骨折 疼痛 负性情绪 心理干预 睡眠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xford活动平台单髁置换术治疗内侧间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中期效果观察
4
作者 韦力 韦善华 +5 位作者 邹亮 韦亚军 梁津萍 龙振江 王照卿 韩琦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11期72-75,共4页
目的:探究Oxford活动平台单髁置换术治疗内侧间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中期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40例膝关节骨关节炎单间室病变(需要重建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应用全膝关节表面... 目的:探究Oxford活动平台单髁置换术治疗内侧间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中期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40例膝关节骨关节炎单间室病变(需要重建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应用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试验组应用Oxford活动型半月板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对比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膝关节HSS评分、关节活动度(ROM)及VAS评分情况.结果:试验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试验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7、14 d,试验组RO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1个月、6个月及末次随访,试验组膝关节H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Oxford活动平台单髁置换术治疗内侧间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具有显著临床疗效,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引流量与并发症少,患者关节活动度良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侧间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Oxford活动平台 单髁置换术 中期效果
原文传递
经皮微创钢丝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1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陆庆文 吴毅华 +3 位作者 黄明棣 莫艺忠 杨诚志 王照卿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30-31,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钢丝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经皮微创钢丝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17例患者,对治疗方法及取得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按照Merchan功能评判标准进行评价,本组17例中,优9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为88.24%。结...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钢丝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经皮微创钢丝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17例患者,对治疗方法及取得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按照Merchan功能评判标准进行评价,本组17例中,优9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为88.24%。结论经皮微创钢丝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具有切口小、损伤少、骨折愈合好、关节功能恢复快的优点,临床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 骨折 钢丝张力带 外科手术 最小侵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BT/MEBO与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22
6
作者 唐强 韦万勉 +3 位作者 黄志群 陆钢 吴寅 唐乾利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21年第3期168-172,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皮肤再生医疗技术(MEBT/MEBO)与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2月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烧伤整形与创面修复外科收治的60例Wagner 2~4级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 目的对比分析皮肤再生医疗技术(MEBT/MEBO)与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2月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烧伤整形与创面修复外科收治的60例Wagner 2~4级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MEBT/MEBO组和贝复新组,每组30例,MEBT/MEBO组患者创面采用MEBT/MEBO治疗,贝复新组患者创面采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贝复新)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第14、21、28天时创面肉芽化率、上皮化率,治疗期间感染情况,创面愈合时间及瘢痕增生情况。结果治疗第14、21、28天,两组患者创面肉芽化率、上皮化率均随时间推移逐渐升高,且各时间点两组间均无明显差异(创面肉芽化率:t=0.588、1.009、0.636,P=0.559、0.317、0.527;创面上皮化率:t=0.857、1.581、1.972,P=0.395、0.120、0.053);治疗过程中,MEBT/MEBO组患者创面感染率为10.0%,明显低于贝复新组患者的创面感染率36.7%(χ^(2)=5.963,P=0.015);MEBT/MEBO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明显长于贝复新组(t=2.484,P=0.016);创面愈合后MEBT/MEBO组患者瘢痕增生率为26.7%,与贝复新组患者的瘢痕增生率33.3%相比无明显差异(t=0.317,P=0.573)。结论MEBT/MEBO与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均能有效促进糖尿病足创面肉芽化、上皮化,并预防愈后皮肤瘢痕增生,但与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相比,MEBT/MEBO能够更显著降低创面感染率,但促进创面愈合的效果略差,临床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宜方法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再生医疗技术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Wagner分级 糖尿病足 创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Quadrant TLIF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1
7
作者 吴毅华 陆庆文 +5 位作者 卢长巍 覃祖恩 杨成志 陈胜 周业修 覃兆捷 《实用骨科杂志》 2013年第11期1016-1018,共3页
目的探讨经Quadrant可扩张通道单侧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手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年3月至2013年7月,采用此方法治疗的8例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其中男6例,女2例;年龄38... 目的探讨经Quadrant可扩张通道单侧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手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年3月至2013年7月,采用此方法治疗的8例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其中男6例,女2例;年龄38~62岁,平均46.1岁。依据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disabilityin—dex,ODI)及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标准对患者术前及术后情况进行评分,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治疗前后的效果。结果8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平均7个月,腰痛缓解率达87.5%,下肢放射痛缓解率达100%。ODI评分明显好转,VAS疼痛指数明显下降。结论经Quadrant可扩张通道单侧TLIF手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手术切口小、出血少、软组织损伤轻、对脊柱稳定性破坏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较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 腰椎间盘突出症 手术治疗 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 Quadrant可扩张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合复位微创PFNA髓内钉手术治疗高龄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16例 被引量:14
8
作者 蓝耿亮 谭仁林 王照卿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5期777-778,共2页
目的:分析闭合复位微创PFNA髓内钉手术治疗高龄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7月至2012年3月,采用闭合复位微创PFNA髓内钉手术治疗高龄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16例,其中男11例,女5例,年龄65~80岁,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8个... 目的:分析闭合复位微创PFNA髓内钉手术治疗高龄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7月至2012年3月,采用闭合复位微创PFNA髓内钉手术治疗高龄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16例,其中男11例,女5例,年龄65~80岁,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8个月。术前Harris评分46.5±7.2。结果:手术时间45~80min,平均60min,术中失血80~400mL,平均150.2mL,C臂透视时间0.28~1.52min,平均0.4min。本组无一例需要术中或术后输血病例。术后患者均获得随访,Harris评分由术前46.5±7.2提高至84.5±5.7,其中优11例,良5例,关节优良率100%,未发现螺旋刀片切割、退出,无股骨头坏死及髋内翻畸形。结论:闭合复位微创PFNA髓内钉手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微创,手术时间短,出血少,生物学固定,抗旋转能力强,固定牢稳,术后可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股骨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一种良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患者 股骨转子间骨折 防旋转型股骨近端髓内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复杂胫腓骨开放性骨折132例的体会 被引量:12
9
作者 王照卿 谭仁林 +2 位作者 兰祖秀 杨家林 韩琦 《广西医学》 CAS 2009年第11期1655-1657,共3页
目的观察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复杂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效果。方法应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固定复杂性开放性胫腓骨骨折132例,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132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病人全部进行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无畸形愈合,无关节功能障碍... 目的观察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复杂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效果。方法应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固定复杂性开放性胫腓骨骨折132例,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132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病人全部进行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无畸形愈合,无关节功能障碍。结论应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复杂性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固定牢靠,固定物可避开骨折断端,且组织损伤小,有利于闭合开放创口,减少术后感染,并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促进骨折愈合及软组织修复,避免关节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腓骨骨折 开放性 多功能单侧外固定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镜治疗半月板损伤的护理 被引量:6
10
作者 韦利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16期138-138,共1页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治疗半月板损伤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5例患者认真做好术前准备,术后按预定的康复计划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即术后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直腿抬高训练、患肢负重练习,以预防患肢肌肉萎缩、增强患肢肌力,...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治疗半月板损伤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5例患者认真做好术前准备,术后按预定的康复计划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即术后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直腿抬高训练、患肢负重练习,以预防患肢肌肉萎缩、增强患肢肌力,最终促进患肢膝关节的功能恢复。结果:对15例患者出院后进行电话随访,其膝关节功能恢复均效果好,患膝无不适感和感染发生。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和术后康复训练是膝关节镜治疗半月板损伤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半月板损伤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外侧切口加内侧切口入路手术治疗三踝骨折26例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蓝耿亮 谭仁林 王照卿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624-625,共2页
目的:分析后外侧切口加内侧切口人路手术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26例三踝骨折患者,均采用后外侧切口人路行外踝骨折及后踝骨折内固定,随后联合内侧切口入路行内踝骨折内固定,骨折... 目的:分析后外侧切口加内侧切口人路手术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26例三踝骨折患者,均采用后外侧切口人路行外踝骨折及后踝骨折内固定,随后联合内侧切口入路行内踝骨折内固定,骨折端均未进行植骨。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17个月,平均(12.4±2.0)个月。手术时间50~135min,平均(90.0±3.4)min。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患肢均无畸形愈合,无骨折再移位,无内置物松动、内固定脱出及内固定失败。骨折愈合时间为3~5个月,平均4个月。踝关节功能根据Baird—Jackson评分评价疗效,优18例,良8例。结论:采用后外侧切口人路加内侧切口人路进行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其操作简便.固定可靠,后外侧切口人路可一次性完成后踝骨块及外踝的内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踝骨折 后外侧加内侧 内侧切口 手术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胫骨Pilon骨折的治疗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谭仁林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9期1393-1394,共2页
胫骨Pilon骨折是指胫骨远端1/3波及胫距关节面的骨折,常合并有腓骨下段骨折和严重的软组织挫伤。按Ruedi-Allgower的分类法分3型;Ⅰ型:较少移位;Ⅱ型:明显的关节面移位而粉碎程度较小;Ⅲ型:关节面粉碎移位及粉碎程度均较严重。
关键词 胫骨PILON骨折 治疗 综述 切开复位 内固定 外固定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盆骨折临床诊断和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照卿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26期10-11,共2页
本文通过参阅近年来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综合以及归纳,综述了骨盆骨折的诊断方法及临床治疗研究概况,为骨盆骨折的准确诊断、有效治疗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关键词 骨盆骨折 诊断 治疗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型肥胖与女性脆性骨折发生风险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4
作者 龙振江 韦力 韦宝堂 《广西医学》 CAS 2021年第4期430-433,共4页
目的探讨腹型肥胖与女性脆性骨折发生风险的关联性。方法根据腰围将200例体检女性分为腹型肥胖组110例(腰围≥80 cm)和非腹型肥胖组90例(腰围<80 cm),均随访1年。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脆性骨折发生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 目的探讨腹型肥胖与女性脆性骨折发生风险的关联性。方法根据腰围将200例体检女性分为腹型肥胖组110例(腰围≥80 cm)和非腹型肥胖组90例(腰围<80 cm),均随访1年。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脆性骨折发生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女性发生脆性骨折的影响因素。结果腹型肥胖组的脆性骨折发生率为39.09%(43/110),高于非腹型肥胖组的14.44%(13/90)(P<0.05),相对危险度为2.7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腹型肥胖、年龄>60岁、吸烟、饮酒以及已绝经是女性脆性骨折发生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腹型肥胖女性的脆性骨折发生率高于非腹型肥胖女性,腹型肥胖可增加女性发生脆性骨折的风险,因此应重点关注这类人群脆性骨折的临床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型肥胖 脆性骨折 女性 回顾性队列研究 发生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对单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全脊柱矢状位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照卿 韦力 +1 位作者 韦宝堂 龙振江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17期61-63,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全脊柱矢状位平衡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我院骨科接收的130例单节段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设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来本院体检的健康老年人60例作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全脊柱矢状位平衡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我院骨科接收的130例单节段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设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来本院体检的健康老年人6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采取PVP治疗,对比两组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并观察PVP治疗效果。结果术前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C7-S1SVA显著要长,TK、PT显著增大,LL、SS显著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患者椎体中柱高度显著提高,Cobb角及Oswestry评分、VAS评分显著均明显降低(P均<0.05);术后患者C7-S1SVA明显减小,LL明显增大,TK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与健康老年人相比存在明显的前矢状位不平衡,采取PVP治疗能改善脊柱矢状位平衡状态,改善患者功能,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脊柱矢状位平衡 椎体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组织工程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韩琦 谭仁林 李璞钰 《医学综述》 2009年第11期1632-1635,共4页
组织工程是单用或将细胞、细胞因子和生物材料复合以后用于体内活组织再生和体外组织构建,其研究大致经历了以免疫缺陷动物和免疫系统健全动物为研究对象的阶段;以修复人类器官缺损为目的的探索阶段。近20年来,组织工程学在种子细胞、... 组织工程是单用或将细胞、细胞因子和生物材料复合以后用于体内活组织再生和体外组织构建,其研究大致经历了以免疫缺陷动物和免疫系统健全动物为研究对象的阶段;以修复人类器官缺损为目的的探索阶段。近20年来,组织工程学在种子细胞、生物材料、组织构建等方面已取得颇多成果,时至今日,研发的部分骨组织工程产品已进入临床,它的出现大大减少了对患者的损伤及并发症,且不同程度地保证了自体骨植骨术的临床效果。本文对国内外骨组织工程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组织工程 研究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小切口和常规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4
17
作者 谭仁林 王照卿 韩琦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10年第2期138-141,共4页
目的比较微创小切口和常规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6月至2008年6月,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98例患者。其中48例行单侧后路微创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男26例,女22例;年龄45~85岁,平均66.8岁;股骨颈骨折19例,股骨头坏... 目的比较微创小切口和常规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6月至2008年6月,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98例患者。其中48例行单侧后路微创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男26例,女22例;年龄45~85岁,平均66.8岁;股骨颈骨折19例,股骨头坏死19例,骨关节炎10例。另50例接受常规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男23例,女27例;年龄46~86岁,平均66.6岁;股骨颈骨折15例,股骨头坏死17例,骨关节炎8例,髋臼发育不良6例,类风湿关节炎4例。比较术中和术后各相关指标及并发症的发病率。结果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15个月,平均8个月。微创组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后2d C反应蛋白水平、术后2d红细胞沉降率、术后2d后大腿周径增加值均明显优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的术中失血量、输血量、术后4周Harris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微创组的皮肤损伤8例,常规组19例,有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的异位骨化、深静脉血栓、血肿等术后并发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无一例发生神经损伤、血管损伤、脱位及感染。结论微创小切口与常规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感染概率低、人工关节稳定性强、患者恢复时间短等优势,手术切实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微创手术 小切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段手术后并发脑脊液漏的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5
18
作者 韦丽琴 韦利芳 韦华升 《中国当代医药》 2010年第18期111-112,共2页
目的:总结腰椎段手术后并发脑脊液漏的观察与护理体会。方法:通过回顾性的方法,对本院2000年6月~2009年6月期间施行腰椎段手术,术后脑脊液漏的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总结护理经验。结果:采用头低脚高位,平卧休息,脑脊液漏持续... 目的:总结腰椎段手术后并发脑脊液漏的观察与护理体会。方法:通过回顾性的方法,对本院2000年6月~2009年6月期间施行腰椎段手术,术后脑脊液漏的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总结护理经验。结果:采用头低脚高位,平卧休息,脑脊液漏持续时间为4~11d,平均为6.4d。23例均经保守治疗而愈合。4例术后有轻度头昏、头痛,经治疗后均迅速消退。无一例出现切口感染、椎管内感染、假性脑脊膜膨出、脑膜炎等。结论:腰椎段术后并发脑脊液漏比较常见,处理和预防都非常重要,患者采取体位引流,充分补液,严密观察病情和精心护理,患者均可治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术后 脑脊液漏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再发椎体骨折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韦善华 韩琦 龙振江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571-573,共3页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再发椎体骨折的影响因素。方法以我院2008年9月~2012年6月间诊治的124例椎体成形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椎体成形术后再发椎体压缩骨折的危险因素。结果随访...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再发椎体骨折的影响因素。方法以我院2008年9月~2012年6月间诊治的124例椎体成形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椎体成形术后再发椎体压缩骨折的危险因素。结果随访期间共19例(15.32%)患者术后再发其它椎体压缩性骨折,其中12例(63.16%)包含邻近椎体再发压缩骨折;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龄、选择PKP术式、较低的骨密度以及发生骨水泥渗漏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再发椎体压缩骨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骨密度是唯一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较低的骨密度是椎体成形术后再发椎体压缩骨折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 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术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入式自锁髓内钉治疗成人四肢新鲜长骨干骨折疗效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照卿 谭仁林 +2 位作者 杨家林 韩琦 程勇 《右江医学》 2010年第4期442-444,共3页
目的探讨旋入式自锁髓内钉治疗成人四肢新鲜长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旋入式自锁髓内钉治疗56例成人四肢新鲜长骨干骨折,术后随访3~20个月。结果 56例骨折全部愈合,骨折愈合时间5~20个月,平均11个月,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旋... 目的探讨旋入式自锁髓内钉治疗成人四肢新鲜长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旋入式自锁髓内钉治疗56例成人四肢新鲜长骨干骨折,术后随访3~20个月。结果 56例骨折全部愈合,骨折愈合时间5~20个月,平均11个月,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旋入式自锁髓内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创伤小,疗效可靠,是治疗成人四肢新鲜长骨干骨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入式自锁髓内钉 骨折 长骨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