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筑坝粗粒料力学特性的缩尺效应研究 被引量:38
1
作者 王永明 朱晟 +2 位作者 任金明 彭鹏 徐学勇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799-1806,1823,共9页
针对筑坝粗粒材料缩尺效应问题,统计分析三板溪、水布垭等大坝填筑料的级配特征,认为以Talbot曲线为原级配可作为高土石坝填筑料的"平均级配",并将此原级配按现今粗粒料试验制样时最为常用的"混合法"进行缩尺,配制... 针对筑坝粗粒材料缩尺效应问题,统计分析三板溪、水布垭等大坝填筑料的级配特征,认为以Talbot曲线为原级配可作为高土石坝填筑料的"平均级配",并将此原级配按现今粗粒料试验制样时最为常用的"混合法"进行缩尺,配制了最大粒径dmax为20~180 mm的试样。利用PFC2D软件,对各缩尺级配进行了多组、多种数值试验,揭示了各缩尺级配试样干密度极值、初始弹性模量及体积模量等关键物理量与各级配最大粒径的关系。结果表明:缩尺关系与密实度控制标准相关,在同一相对密度条件下各缩尺比试样力学参量为其最大粒径的单调函数,经推求可得原级配具备室内试验级配1.5~1.6倍的抗变形能力;而在同一干密度条件下,力学参量与各最大粒径呈先减小再增加的非单调关系。最后基于细观力学理论对造成缩尺效应的机制进行了解译。利用PFC2D数值试验从一定程度上拓展了仅靠实际三轴试验来研究粗粒料缩尺效应的粒径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粒料 缩尺效应 Talbot曲线 细观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粒筑坝材料密实度的缩尺效应研究 被引量:54
2
作者 朱晟 王永明 翁厚洋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48-357,共10页
针对已有研究成果忽视密实度缩尺效应对粗粒筑坝料力学性质影响的问题,根据双江口300m级土石坝堆石料的原平均设计级配曲线,采用4种不同缩尺方法得到室内干密度极值试验成果,利用粗粒筑坝材料的级配设计母线——Talbot曲线,引入分形几... 针对已有研究成果忽视密实度缩尺效应对粗粒筑坝料力学性质影响的问题,根据双江口300m级土石坝堆石料的原平均设计级配曲线,采用4种不同缩尺方法得到室内干密度极值试验成果,利用粗粒筑坝材料的级配设计母线——Talbot曲线,引入分形几何理论,选取对级配性质较为敏感的Talbot公式的指数n以及反映颗粒形状与粗糙度的因子作为分形指标,解译粗粒料密实度出现缩尺效应的内在原因,为粗粒料级配构成对密实度影响的量化评价提供依据,克服以往只能利用不均匀系数和曲率系数进行模糊评价的缺点。利用PFC2D软件,结合混合法各缩尺比级配进行干密度极值数值试验,研究缩尺效应对粗粒料的相对密度、孔隙率的影响规律,并分析引起其差异的细观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 土石坝 粗粒料 密实度 缩尺效应 分形几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遗传算法在土石坝筑坝粗粒料本构模型参数反演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0
3
作者 朱晟 王永明 胡祥群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61-966,共6页
建立了确定筑坝粗粒料本构模型参数的有限元计算理论与IGA相结合的反演分析方法,利用公伯峡筑坝现场大型载荷试验资料,对筑坝原级配料的本构模型参数进行了反演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在微弱风化花岗岩掺加云母片岩,颗粒破碎严重,爆破堆石... 建立了确定筑坝粗粒料本构模型参数的有限元计算理论与IGA相结合的反演分析方法,利用公伯峡筑坝现场大型载荷试验资料,对筑坝原级配料的本构模型参数进行了反演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在微弱风化花岗岩掺加云母片岩,颗粒破碎严重,爆破堆石料(3BⅠ)的原级配粗粒料反演参数远低于室内三轴试验成果;与3BⅠ堆石料相反,砂砾料(3BⅡ)现场反演得到的邓肯E~B模型参数高于室内三轴试验值;室内三轴试验成果不能客观反映筑坝材料的力学特性,对于当今的300m级高土石坝建设,宜加强对原级配粗粒料的力学特性研究;同时对原型实测的空间位移场不同拟合方式进行了探讨,认为仅考虑铅直向变形的IGA参数反演成果能基本满足土石坝工程的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坝 免疫遗传算法 原级配粗粒材料 本构模型参数 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筑坝土石料的统一广义塑性本构模型 被引量:42
4
作者 朱晟 魏匡民 林道通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394-1399,共6页
室内三轴试验资料的分析表明:与砾石土心墙料不同,密实堆石料、砂砾料的破坏应力比,随围压的增长出现明显降低;而反映坝料剪胀特征的应力比,随着围压的增长基本不变。根据试验资料,建立了描述土石料剪胀状态和破坏状态的统一应力表达式... 室内三轴试验资料的分析表明:与砾石土心墙料不同,密实堆石料、砂砾料的破坏应力比,随围压的增长出现明显降低;而反映坝料剪胀特征的应力比,随着围压的增长基本不变。根据试验资料,建立了描述土石料剪胀状态和破坏状态的统一应力表达式;针对现有广义塑性模型不能合理反映土石料压缩性的问题,采用改进剪胀方程,利用室内压缩试验和三轴剪切试验成果,构造弹性和塑性模量,提出了一个可以考虑土石料复杂加载特性的实用的统一广义塑性本构模型;将上述模型编制程序,模拟土石料的试验加载,得到预测值与试验数据吻合良好,可较好反映筑坝土石料的应力变形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塑性 本构模型 土石料 堆石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形理论的堆石料级配设计方法 被引量:49
5
作者 朱晟 邓石德 +1 位作者 宁志远 王京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51-1155,共5页
根据分形理论,推导了堆石料级配的分形分布公式。利用6座心墙坝和5座200 m级面板坝工程的现场级配检测资料进行验证,相关系数基本在0.95以上,吻合较好;相对于不均匀系数Cu和曲率系数C_c指标,粒度分形维数可以更客观地反映堆石料填筑级... 根据分形理论,推导了堆石料级配的分形分布公式。利用6座心墙坝和5座200 m级面板坝工程的现场级配检测资料进行验证,相关系数基本在0.95以上,吻合较好;相对于不均匀系数Cu和曲率系数C_c指标,粒度分形维数可以更客观地反映堆石料填筑级配平均特性;对英安岩、凝灰岩和混合岩等不同母岩特性的缩尺堆石料进行了室内干密度试验研究,同时结合水布垭等4座大坝原级配堆石料的检测资料,研究了级配(粒度分形维数)与压实干密度的关系,认为级配是影响堆石料压实性能的主要因素;利用粗粒土级配的Cu,C_c与分形维数的关系,首次提出了堆石料、过渡料等大粒径筑坝材料的良好级配范围,其粒度分形维数在2.22~2.63之间。研究结论可为堆石料的级配设计与优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石坝 级配 粒度分形维数 干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粒筑坝材料的增量流变模型研究 被引量:28
6
作者 朱晟 王永明 徐骞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201-3206,共6页
针对全量型流变模型与加载应力路径无关,不能考虑施工或蓄水期在变应力作用下土石坝流变遗传特性的问题,基于继效理论,结合某工程堆石料的三轴流变试验资料,提出了适合于土石坝筑坝材料流变特性分析的7参数增量流变模型;利用试验各级增... 针对全量型流变模型与加载应力路径无关,不能考虑施工或蓄水期在变应力作用下土石坝流变遗传特性的问题,基于继效理论,结合某工程堆石料的三轴流变试验资料,提出了适合于土石坝筑坝材料流变特性分析的7参数增量流变模型;利用试验各级增量荷载作用下的最终体积流变量与对应体积应力之间为近似线性关系,最终剪切流变量与对应的试验广义剪应力之间接近双曲线关系,整理得到其流变体积模量和剪切模量等模型参数;验证分析表明,建议的增量流变模型计算值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其可应用于实际土石坝的流变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坝 粗粒材料 增量分析 流变 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深覆盖层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坝基防渗方案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朱晟 林道通 +1 位作者 胡永胜 何顺宾 《水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31-34,共4页
坝基防渗方案的选择是超深覆盖层上高土石坝建设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黄金坪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坝基为最大深度达133.9 m的强透水性砂砾料覆盖层,且河谷左右两岸地形不对称,为研究不同防渗墙和廊道设计方案对大坝变形与应力... 坝基防渗方案的选择是超深覆盖层上高土石坝建设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黄金坪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坝基为最大深度达133.9 m的强透水性砂砾料覆盖层,且河谷左右两岸地形不对称,为研究不同防渗墙和廊道设计方案对大坝变形与应力的影响,用三维有限元法对不同坝基防渗方案的大坝应力变形性状进行了数值分析。分析认为,坝基采用封闭式混凝土防渗墙、结合小尺寸廊道与沥青混凝土心墙相连的防渗方案,对坝体的应力和变形更为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盖层 土石坝 沥青混凝土心墙 防渗墙 廊道 黄金坪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心墙堆石坝填筑标准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朱晟 钟春欣 +1 位作者 王京 何顺宾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61-566,共6页
近期建成的几座高心墙堆石坝的监测资料表明,坝体的分区变形协调性并没有达到设计目标。为此,结合建设中的长河坝300m级心墙堆石坝,开展了坝壳料的室内和现场大型相对密度试验,得到了相应的相对密度指标,并对各分区的填筑标准进行了讨... 近期建成的几座高心墙堆石坝的监测资料表明,坝体的分区变形协调性并没有达到设计目标。为此,结合建设中的长河坝300m级心墙堆石坝,开展了坝壳料的室内和现场大型相对密度试验,得到了相应的相对密度指标,并对各分区的填筑标准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①由于级配为较好的分形分布、压实性优良,现场堆石区的填筑平均孔隙率达到19%,优于21%的设计指标,但相对密度仅为0.65;②根据规范要求设计的反滤2区、过渡区和堆石区的填筑相对密度在0.96~0.65之间,其压实程度存在明显差异,不易保证坝体各分区的变形协调;③采用与现场压实功能相匹配的室内相对密度试验技术,可解决高心墙坝的反滤料或面板坝的垫层料相对密度大于1的问题;④高坝堆石体的变形控制设计,需要考虑级配效应的影响,宜采用孔隙率和相对密度双控填筑指标。结论可为高堆石坝的设计与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理论 堆石坝 填筑标准 孔隙率 相对密度 变形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粒筑坝材料的动力变形特性 被引量:35
9
作者 朱晟 周建波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375-1380,共6页
结合室内大型动三轴试验资料,对粗粒料的动力变形特性进行研究后认为,在复杂的高应力条件下振动过程中试验粗粒料由于体积缩小而变得更为密实,其动应力-应变关系与Hardin-Drnevich模型的双曲骨架曲线假定有明显差异,其阻尼特性也不符合H... 结合室内大型动三轴试验资料,对粗粒料的动力变形特性进行研究后认为,在复杂的高应力条件下振动过程中试验粗粒料由于体积缩小而变得更为密实,其动应力-应变关系与Hardin-Drnevich模型的双曲骨架曲线假定有明显差异,其阻尼特性也不符合Hardin假定;提出了反映试验过程中材料振动硬化特性的幂函数型动应力-应变关系模型和基于试验资料的粗粒料阻尼比估算公式;粗粒料的动残余变形特性与其初始密度、静应力状态、动荷载、振动持续时间等因素密切相关,建立了考虑初始固结围压影响的粗粒料残余应变与动剪应力之间的关系模型。可为强震区超高土石坝的深入研究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工结构 土石坝 粗粒料 动力本构模型 残余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孜加尔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应力变形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万连兵 冯燕明 +1 位作者 韩朝军 朱晟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6-69,196,共5页
基于E-μ模型,并以克孜加尔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为例,采用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法计算了竣工及蓄水期的应力变形,分析了参数的敏感性,探讨了心墙底部基座的布置型式对心墙应力及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克孜加尔心墙坝坝体及心墙应力变形均... 基于E-μ模型,并以克孜加尔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为例,采用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法计算了竣工及蓄水期的应力变形,分析了参数的敏感性,探讨了心墙底部基座的布置型式对心墙应力及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克孜加尔心墙坝坝体及心墙应力变形均在合理范围内,并获得了心墙参数的取值与坝体应力变形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凝土心墙坝 应力 变形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12”汶川地震紫坪铺面板堆石坝静动力初步反演研究 被引量:21
11
作者 朱晟 杨鸽 +1 位作者 周建平 宋彦刚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3-119,共7页
根据"5·12"汶川地震峰值加速度衰减关系,推求坝址基岩EW、NS、UD方向峰值加速度分别为0.52g、0.46g、0.43g,然后采用比例法将实测加速度记录(051MXT)换算得到紫坪铺大坝动力计算的输入加速度时程;在利用建设阶段变形监... 根据"5·12"汶川地震峰值加速度衰减关系,推求坝址基岩EW、NS、UD方向峰值加速度分别为0.52g、0.46g、0.43g,然后采用比例法将实测加速度记录(051MXT)换算得到紫坪铺大坝动力计算的输入加速度时程;在利用建设阶段变形监测资料反演堆石体静力模型参数得到大坝静应力的基础上,结合吉林台、猴子岩等工程室内试验资料类比得到了堆石体反映振动硬化特性动力模型的初步参数,并结合关门山、察汗乌苏等工程的现场原位试验资料和大坝实测地震加速度的频谱特性进行了调整复核;通过计算输入地震加速度的等效振动周数,利用实测资料对大坝堆石体的永久变形参数进行了反演分析。结论认为:振动硬化动力模型反映了大坝堆石体地震过程中的"震缩"现象,"5·12"汶川地震主震时间较长和坝址近震的铅直向加速度较大,是紫坪铺大坝震后永久变形较大的主要原因,Ⅱ、Ⅲ期混凝土面板的错台由于堆石体永久变形引起的次生破坏。现有土石坝动力分析理论和方法基本可以反映土石坝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12”汶川地震 紫坪铺 面板堆石坝 永久变形 坝坡稳定 反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应力比路径下堆石料双屈服面弹塑性模型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永明 朱晟 +2 位作者 任金明 彭鹏 徐学勇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91-199,共9页
已有研究及实测资料表明,土石坝内堆石料在填筑期应力路径接近等应力比关系,且这种关系并不因材料混杂、施工分期复杂而发生本质性改变。应力路径较大程度上影响了堆石料的受力变形特性,以往按室内常规三轴试验路径建立的本构模型及标... 已有研究及实测资料表明,土石坝内堆石料在填筑期应力路径接近等应力比关系,且这种关系并不因材料混杂、施工分期复杂而发生本质性改变。应力路径较大程度上影响了堆石料的受力变形特性,以往按室内常规三轴试验路径建立的本构模型及标定的参数直接推广至实际坝体路径的计算可能存在较大的误差。通过分析糯扎渡、水布垭及三板溪等堆石料等应力比三轴试验应力-应变曲线特点,认为体积应力-体积应变(p-v)及偏应力与广义剪应变(q-s)曲线具有幂函数规律。以常规南水双屈服面模型(沈珠江模型)为基础,将等应力比应力-应变规律引入模型中,在p-q平面内推导适合等应力比应力路径的双屈服面弹塑性模型,通过对试样在等应力比三轴试验中塑性应变增量方向的分析,探讨适合等应力比路径变形特性的f1屈服面的合理形态。以糯扎渡水电站主堆料等应力比三轴试验为例确定模型参数标定方法,且对模型适应性进行初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 堆石料 南水双屈服面模型 等应力比 应力路径 屈服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堆石料空间变异性的土石坝地震反应随机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5
13
作者 杨鸽 朱晟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822-1832,共11页
探讨了一种将随机场模拟技术与有限元方法相结合的随机有限元法在土石坝地震反应分析中的应用途径。采用局部平均细分法模拟堆石料物理力学性质随机场,使得能够考虑堆石料的空间变异性。提出尽量利用建立材料物理性质与力学性质关系的... 探讨了一种将随机场模拟技术与有限元方法相结合的随机有限元法在土石坝地震反应分析中的应用途径。采用局部平均细分法模拟堆石料物理力学性质随机场,使得能够考虑堆石料的空间变异性。提出尽量利用建立材料物理性质与力学性质关系的计算模型,以降低获取材料力学性质统计特性信息的成本。以一实际工程为例,采用该随机有限元法计算了堆石料的干密度、孔隙比、不均匀系数、平均粒径、Duncan–Chang E–B模型模量系数以及初始摩擦角具有不确定性时土石坝的随机地震响应及永久变形。结果表明:筑坝堆石料的不确定性会使大坝响应及永久变形发生一定程度的离散;忽略材料的不确定性可能导致低估大坝的地震反应;表征大坝地震反应的各性能指标并不一定都符合正态或对数正态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坝 地震反应 堆石料 空间变异性 随机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FC模拟筑坝粗粒料力学特性的有效性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永明 任金明 +2 位作者 武利强 邓渊 梁现培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72-75,共4页
离散元颗粒流软件PFC已被众多领域引入以探索非连续颗粒介质力学性质及辅助宏观本构模型的研究,但尚未对PFC作为筑坝粗粒料性质研究工具的适应性进行系统性分析。结合潘口面板堆石坝硅质岩主堆料一组典型的三轴压缩试验曲线,按照一般颗... 离散元颗粒流软件PFC已被众多领域引入以探索非连续颗粒介质力学性质及辅助宏观本构模型的研究,但尚未对PFC作为筑坝粗粒料性质研究工具的适应性进行系统性分析。结合潘口面板堆石坝硅质岩主堆料一组典型的三轴压缩试验曲线,按照一般颗粒材料模拟方式标定了PFC细观颗粒参数,从压硬性、弹塑性、应力引起的各向异性及剪胀性等方面论证了其用于筑坝粗粒料性质研究的适应性,并追踪了受力变形过程中颗粒间相互作用及细观组构的变化。限于颗粒形状及破碎的模拟能力,现阶段PFC虽不能完美再现三轴试验曲线,但可作为以往主要靠宏观唯象法描述粗粒料性质的有力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FC 粗粒料 压硬性 弹塑性 各向异性 剪胀性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饱和土固结理论的有限元强度折减法 被引量:14
15
作者 周桂云 李同春 《岩土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133-1137,共5页
库水位下降使库岸坡体内产生饱和-非饱和非稳定渗流,非稳定渗流作用是边坡失稳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分析非稳定渗流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首先推导了固、液两相孔隙介质的固结方程,考虑了土体渗流与变形的耦合作用。在此基础上结合有限元... 库水位下降使库岸坡体内产生饱和-非饱和非稳定渗流,非稳定渗流作用是边坡失稳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分析非稳定渗流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首先推导了固、液两相孔隙介质的固结方程,考虑了土体渗流与变形的耦合作用。在此基础上结合有限元强度折减法求解边坡稳定安全系数,将渗流、变形及稳定分析采用一套统一的有限元方法。并通过算例分析了库水位骤降情况下,坡体的渗透系数、水位降落比对稳定安全系数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所提的理论和方法是有效可行的,为饱和-非饱和非稳定渗流作用下边坡稳定问题的分析提供了实用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非饱和 非稳定渗流 非饱和土 固结理论 边坡稳定 有限元强度折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缩尺方法的分形解释 被引量:6
16
作者 尤培波 武利强 +2 位作者 宋师奇 魏匡民 鲁传银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4期37-39,共3页
从理论上证明了工程中常用的Talbot级配曲线符合分形理论.在此基础上,对规范中常见的4种缩尺方法进行了分形解释,首次对缩尺方法从理论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剔除法和相似级配法缩尺后级配仍为分形级配,且分形维数不变,这两种缩尺方法... 从理论上证明了工程中常用的Talbot级配曲线符合分形理论.在此基础上,对规范中常见的4种缩尺方法进行了分形解释,首次对缩尺方法从理论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剔除法和相似级配法缩尺后级配仍为分形级配,且分形维数不变,这两种缩尺方法本质相同,可以相互转换;等量替代法和混合法缩尺后,级配结构发生变化,分形维数也不同,但可用修正后的分形级配公式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粒料 缩尺方法 分形理论 土石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液化判别及危害性评价 被引量:15
17
作者 邱亚兵 朱晟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55-561,共7页
饱和砂土地震液化有可能诱发极为严重的破坏,已成为土动力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对液化的判别分为初判和复判。初判指根据已有的勘测资料或简单的测试手段,初步判别土层的液化可能。对于初判可能发生地震液化的土层,则再进行复判... 饱和砂土地震液化有可能诱发极为严重的破坏,已成为土动力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对液化的判别分为初判和复判。初判指根据已有的勘测资料或简单的测试手段,初步判别土层的液化可能。对于初判可能发生地震液化的土层,则再进行复判。鉴于土层液化的影响因素较多,我国规范建议采取经验方法,即标准贯入法,静力触探法,剪切波速法。单一判别方法都有局限性和适用范围,宜用各种方法综合判别。液化危害性评价使用危害性指标,分析液化对建筑物的危害程度。评价方法主要有液化指数法,震陷值法,谱强度比法和综合法。以评价指标为依据,划分液化影响的综合等级,全面反映液化危害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液化 初判 复判 液化指数 震陷值 谱强度比 危害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混凝土的增量蠕变模型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朱晟 徐骞 王登银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2-197,共6页
复杂变应力工作条件下水工沥青混凝土的蠕变不仅与应力状态有关,而且与应力历史和应力路径有关,具有遗传特性。利用某心墙堆石坝沥青混凝土的室内三轴蠕变试验资料,得到沥青混凝土试样的试验应力与对应最终剪切蠕变量具有较好的双曲线关... 复杂变应力工作条件下水工沥青混凝土的蠕变不仅与应力状态有关,而且与应力历史和应力路径有关,具有遗传特性。利用某心墙堆石坝沥青混凝土的室内三轴蠕变试验资料,得到沥青混凝土试样的试验应力与对应最终剪切蠕变量具有较好的双曲线关系;引入随应力状态改变而变化的蠕变剪切模量,基于Leaderman叠加原理,建立了可反映复杂应力路径影响的五参数增量蠕变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某坝进行了非线性黏弹性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建议模型的计算值与大坝原型实测结果吻合较好,可用于变应力作用下具有遗传特性的沥青混凝土结构蠕变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坝 沥青混凝土 三轴试验 继效理论 蠕变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型方法对沥青混凝土力学性质影响的细观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武利强 朱晟 +1 位作者 苏佩珍 孟凡雷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6-110,共5页
基于离散元原理(DEM),利用二维颗粒流程序(PFC2D)模拟了沥青混凝土三轴试验静压法和振动法成型制样方法,从细观层面分析了不同制样方法引起沥青混凝土应力应变行为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制样方法不同,沥青混凝土的细观结构也不同,主要... 基于离散元原理(DEM),利用二维颗粒流程序(PFC2D)模拟了沥青混凝土三轴试验静压法和振动法成型制样方法,从细观层面分析了不同制样方法引起沥青混凝土应力应变行为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制样方法不同,沥青混凝土的细观结构也不同,主要表现为配位数和粘结数不同,从而影响宏观的应力—应变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凝土 三轴试验 成型方法 离散元 细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金坪深覆盖层上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数值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林道通 朱晟 +1 位作者 稽红刚 伍小玉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2-86,共5页
采用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对坐落于深覆盖层上的黄金坪沥青混凝土心墙坝进行应力变形计算,结果表明:在竣工期和满蓄期大坝的应力与变形都在规范允许范围内;位移分布规律基本合理;心墙不会发生水力劈裂,没有发生剪切破坏;沥青混... 采用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对坐落于深覆盖层上的黄金坪沥青混凝土心墙坝进行应力变形计算,结果表明:在竣工期和满蓄期大坝的应力与变形都在规范允许范围内;位移分布规律基本合理;心墙不会发生水力劈裂,没有发生剪切破坏;沥青混凝土心墙与河床中央混凝土廊道和混凝土基座之间的错动变形较小;大坝结构设计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盖层 沥青混凝土 堆石坝 有限元法 应力变形 黄金坪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