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锚杆对隧道衬砌工后应力及位移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胡康明 沈才华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13年第6期129-133,共5页
为了研究流变后锚杆对衬砌的应力、位移的控制,采用Burgers模型的松弛剪切模量Prony级数形式,确定其在ABAQUS中粘弹性本构输入参数,使用ABAQUS对某五心圆隧道进行了不同锚杆支护下围岩流变后衬砌应力及位移的数值模拟及系统分析。结果... 为了研究流变后锚杆对衬砌的应力、位移的控制,采用Burgers模型的松弛剪切模量Prony级数形式,确定其在ABAQUS中粘弹性本构输入参数,使用ABAQUS对某五心圆隧道进行了不同锚杆支护下围岩流变后衬砌应力及位移的数值模拟及系统分析。结果表明锚杆支护对衬砌应力增长有明显的控制,可使衬砌应力比无锚杆支护时减小24.31%,但是对位移增长控制并不明显,仅减小1.30%。在V级围岩中,锚杆长度在4 m以内时,增大锚杆长度可以有效地改善锚固效果,为考虑岩石流变情况下的围岩锚固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杆 粘弹性 流变 衬砌应力及位移 ABAQUS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埋隧洞开挖过程中突水与突泥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44
2
作者 王媛 陆宇光 +1 位作者 倪小东 李冬田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95-601,共7页
突水与突泥是隧洞施工过程中常遇的重要工程灾害之一,本文利用离散元法,采用颗粒流PFC3D软件,结合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的有限体积法,建立了由裂隙岩体及断层组成的围岩隧洞突、涌水三维数值模型,模拟隧洞突水、突泥的全过程;探讨了集中水... 突水与突泥是隧洞施工过程中常遇的重要工程灾害之一,本文利用离散元法,采用颗粒流PFC3D软件,结合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的有限体积法,建立了由裂隙岩体及断层组成的围岩隧洞突、涌水三维数值模型,模拟隧洞突水、突泥的全过程;探讨了集中水源(断层)水压力、岩体裂隙性状等对隧洞突水、突泥的影响。据此提出了工程突水、突泥预防中两个重要的概念:突水临界水压力和前方临界突水距离。并提出了隧洞突水、突泥的发生机理,认为突水发生的前提是存在集中的高压水源。水源压力的大小、开挖面至集中水源的距离、岩体强度、岩体裂隙性状是影响突水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水 突泥 离散元 裂隙岩体 颗粒流 隧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隧道纵向等效弯曲刚度的简化计算模型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9
3
作者 钟小春 张金荣 +1 位作者 秦建设 朱伟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2-136,共5页
盾构法隧道在国内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早期建造的盾构隧道在工后沉降较大时出现较大的纵向变形问题,考虑隧道结构特征的设计模型及其刚度计算逐渐得到重视。在考虑管片螺栓等结构特征基础上,建立可考虑环缝张开的三维纵向结构计算模型。... 盾构法隧道在国内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早期建造的盾构隧道在工后沉降较大时出现较大的纵向变形问题,考虑隧道结构特征的设计模型及其刚度计算逐渐得到重视。在考虑管片螺栓等结构特征基础上,建立可考虑环缝张开的三维纵向结构计算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与管片环接缝相关的影响因素,如螺栓的数量、螺栓的预紧力以及管片环宽度对纵向弯曲刚度有效率影响较大,随着纵向螺栓数量和管片环宽度的增加而线性增加,随着螺栓预紧力的增加而非线性快速增加,而管片环的横向弯曲刚度有效率影响较小。研究成果为盾构隧道纵向设计提供了关键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纵向弯曲刚度有效率 管片环宽度 螺栓预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洞开挖过程中渗透破坏细观机制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倪小东 王媛 陆宇光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02期4194-4201,共8页
渗透破坏是隧洞施工过程中面临的一类重要的工程灾害问题,对隧洞渗透破坏机制的研究可应用于隧道施工安全预报。利用颗粒流法在模拟散体及破碎介质方面的优势,结合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的有限体积法,建立由黏结颗粒材料组成岩块的二维数... 渗透破坏是隧洞施工过程中面临的一类重要的工程灾害问题,对隧洞渗透破坏机制的研究可应用于隧道施工安全预报。利用颗粒流法在模拟散体及破碎介质方面的优势,结合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的有限体积法,建立由黏结颗粒材料组成岩块的二维数值模型,模拟储水断层中不同的水压力时,隧洞开挖引起的渗透破坏现象,模拟过程可以实时反映开挖过程中微裂隙的扩展及渗透张量的变化。模拟结果表明,颗粒流法模拟岩体渗透破坏过程是可行的,对于隧洞工程开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离散元法 颗粒流 隧洞开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栅传感的模型测量系统应用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陈旭光 张强勇 +2 位作者 段抗 刘德军 张宁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409-1415,共7页
模型试验作为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已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与目前发展较快的模型试验系统和较为成熟的相似理论相比,测试技术相对滞后的问题依然存在。测量的精度与稳定性不能满足模型试验的需求。基于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的... 模型试验作为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已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与目前发展较快的模型试验系统和较为成熟的相似理论相比,测试技术相对滞后的问题依然存在。测量的精度与稳定性不能满足模型试验的需求。基于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的高精密性、稳定性和机光电一体的特性,结合模型试验的特殊测量要求,通过改进数据接收算法,研制了基于光学传感技术的模型位移/应变测量系统,包括光栅传感模型位移和光纤传感模型应变测试系统。该系统稳定、精度高、抗干扰,并能监测不连续位移。将该系统应用于注采气压变化条件下盐岩地下储气库变形特征地质力学模型试验中,测得了气压变化条件下围岩位移收敛和径向应变蠕变规律,测得在不同稳压阶段和不同注采气速率条件下围岩变形的不同特征。试验数据为合理确定盐岩储气库运营气压和注采气速率提供帮助,对盐岩储气库的安全稳定运营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传感 模型测试 光栅位移传感 光纤传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车站基坑工程工期风险值计算 被引量:1
6
作者 刘鑫 洪宝宁 +1 位作者 韩尚宇 陈兴专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9-144,共6页
基于全概率、蒙特卡洛思想,构建阶段工期变化风险值的计算方法与步骤.从工期未发生异常变化、工期发生异常变化但未采取补救措施,以及工期发生异常变化且采取补救措施3方面进行阶段工期变化风险的概率计算,建立了工期异常时间全概率法... 基于全概率、蒙特卡洛思想,构建阶段工期变化风险值的计算方法与步骤.从工期未发生异常变化、工期发生异常变化但未采取补救措施,以及工期发生异常变化且采取补救措施3方面进行阶段工期变化风险的概率计算,建立了工期异常时间全概率法的计算公式;运用蒙特卡洛思想,构建了基于Matlab的阶段工期变化风险蒙特卡洛法的计算步骤,并将贝塔分布函数用于描述工期变化.最后以某车站基坑工程为例,计算获得了该基坑开挖与支护工期变化风险值,验证了全概率法和蒙特卡洛法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工程 施工工期 风险估计 风险率 工期风险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液限土包盖法路堤填筑控制参数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徐一鸣 洪宝宁 刘鑫 《中外公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4-36,共3页
针对高液限土包盖法路堤填筑封层土厚度、包边土厚度、加筋间距3个施工控制参数,基于GeoStudio-SLOPE/W模块从计算路堤稳定性的角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封顶土、封底土、包边土以及土工格栅加筋设计,能显著提高高液限土路堤填筑稳... 针对高液限土包盖法路堤填筑封层土厚度、包边土厚度、加筋间距3个施工控制参数,基于GeoStudio-SLOPE/W模块从计算路堤稳定性的角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封顶土、封底土、包边土以及土工格栅加筋设计,能显著提高高液限土路堤填筑稳定安全系数;随着封顶土厚度的增加,高液限土路堤稳定安全系数先增加后减小,路堤封顶土厚度最优值为1.5m左右;随着包边土厚度增加,其稳定安全系数出现小幅波动,路堤包边土厚度最优值为1.5m左右;随着路堤加筋间距的增加,其稳定安全系数出现小幅下降,综合考虑加筋材料成本、加筋施工难易程度等因素,加筋间距宜为2.0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液限土 包盖法 路堤填筑 控制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组贯穿节理岩体的扩展遍布节理模型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金华 王媛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51-957,共7页
天然岩体中常含有多组密集的贯穿节理,它的存在极大地弱化岩体的力学性质,对围岩的稳定有着重要的影响。针对含多组密集节理岩体,将其看成等效均质的复合材料,建立了扩展遍布节理模型。岩体和节理均是弹性-理想塑性本构关系,都服从带抗... 天然岩体中常含有多组密集的贯穿节理,它的存在极大地弱化岩体的力学性质,对围岩的稳定有着重要的影响。针对含多组密集节理岩体,将其看成等效均质的复合材料,建立了扩展遍布节理模型。岩体和节理均是弹性-理想塑性本构关系,都服从带抗拉强度的Mo-hr-Coulomb屈服准则。提出了屈服类型判断方法,并成功推广用于多组节理屈服类型判断,为选择哪种塑性势函数进行应力修正提供理论依据。采用C++语言,基于VStudio2005开发平台,将该模型成功嵌入到FLAC3D软件中,并通过两组节理岩体的单轴压缩试验和三轴压缩试验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组贯穿节理岩体 扩展遍布节理模型 屈服类型 二次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隙网络非达西渗流REV及非达西系数张量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牛玉龙 王媛 +1 位作者 于可 冯迪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68-478,共11页
裂隙网络渗流理论最初建立在裂隙渗流服从立方定律的基础上,而裂隙中非达西渗流更为广泛存在,因此,裂隙网络非达西渗流特性研究更具工程应用前景。本文首先对基于单裂隙立方定律的线素法模型进行改进,用以实现裂隙网络非达西渗流的计算... 裂隙网络渗流理论最初建立在裂隙渗流服从立方定律的基础上,而裂隙中非达西渗流更为广泛存在,因此,裂隙网络非达西渗流特性研究更具工程应用前景。本文首先对基于单裂隙立方定律的线素法模型进行改进,用以实现裂隙网络非达西渗流的计算,进而将其应用于实测裂隙数据生成的裂隙网络非达西渗流特性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根据改进线素法模型和Forchheimer定律计算得到的等效渗透系数张量与线素法模型和达西定律计算得到的具有一致性。对于同一裂隙网络而言,等效非达西系数张量确定的渗流REV要比等效渗透系数张量确定的大,且等效渗透系数张量与等效非达西系数张量的主轴方向一致,但两者之间的长轴互相垂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网络 线素法模型 非达西渗流 表征单元体积 非达西系数张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工格栅加筋高液限土路堤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兴专 洪宝宁 刘鑫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13年第2期37-41,共5页
运用Plaxis软件,建立土体本构模型,采用控制变量法分析筋土界面作用、加筋间距、加筋位置等对高液限土路堤稳定性的影响。得出结论:土质越好,筋材刚度越大,加筋效果越明显,加筋路堤也越稳定;底部加筋的稳定性明显高于中部和上部加筋;格... 运用Plaxis软件,建立土体本构模型,采用控制变量法分析筋土界面作用、加筋间距、加筋位置等对高液限土路堤稳定性的影响。得出结论:土质越好,筋材刚度越大,加筋效果越明显,加筋路堤也越稳定;底部加筋的稳定性明显高于中部和上部加筋;格栅加密不能有效提高加筋路堤的稳定性。通过广东某高速公路现场加筋试验研究,验证了优化的加筋设计能较好降低高液限土路堤的表面沉降和深层水平位移,提高路基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液限土 加筋 稳定性 数值分析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泡混合轻质土路堤最佳浇筑厚度的确定方法 被引量:16
11
作者 朱俊杰 刘鑫 +3 位作者 洪宝宁 刘顺青 徐奋强 化君晖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642-3649,共8页
气泡混合轻质土是一种新型的环保岩土材料,已开始作为路堤填料应用。然而至今每层的最佳填筑厚度问题仍未解决。基于研制的一种可用于测量施工期气泡混合轻质土强度沿路堤深度变化的仪器,在给出相应的测试原理和测试步骤,以及确定最佳... 气泡混合轻质土是一种新型的环保岩土材料,已开始作为路堤填料应用。然而至今每层的最佳填筑厚度问题仍未解决。基于研制的一种可用于测量施工期气泡混合轻质土强度沿路堤深度变化的仪器,在给出相应的测试原理和测试步骤,以及确定最佳浇筑厚度判定依据的基础上,通过工程实例的论证,提出了气泡混合轻质土作为路堤填料时最佳浇筑厚度的确定方法。针对现场试验段的工程情况,建议浇筑厚度控制在500 mm以内。该项研究不仅有利于气泡混合轻质土作为路堤填料的施工质量控制,而且为其更广泛地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泡混合轻质土 强度测试仪 浇筑厚度 判定依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管片接缝防水材料防水耐久性实验及分析 被引量:25
12
作者 钟小春 秦建设 +1 位作者 朱伟 闵凡路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81-285,共5页
由于我国大规模开展地铁建设的时间不长,盾构管片接缝长期防水问题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现有的盾构隧道后期维护中也逐渐出现了隧道接缝渗漏现象,严重影响工程安全。针对盾构管片接缝常用的防水弹性密封垫材料———三元乙丙橡胶,开... 由于我国大规模开展地铁建设的时间不长,盾构管片接缝长期防水问题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现有的盾构隧道后期维护中也逐渐出现了隧道接缝渗漏现象,严重影响工程安全。针对盾构管片接缝常用的防水弹性密封垫材料———三元乙丙橡胶,开展了恒定压缩永久变形和老化等长期防水性能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橡胶的老化系数在0.9以上,恒定永久压缩应变小于15.4%,盾构隧道应用的弹性密封垫防水材料具有良好的长期的防水性能。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钱塘江越江隧道冲刷后纵向回弹变形引起的隧道环向接缝张开后的管片接缝防水性能,能够满足钱塘江最高水位时的隧道接缝防水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管片 接缝防水 弹性密封垫 防水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维数的土体裂隙表征单元体估算 被引量:14
13
作者 王媛 冯迪 +1 位作者 陈尚星 吴昊宸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774-2780,共7页
由于干湿循环、剪切或其它作用,自然界土壤表面发育着大量裂隙。裂隙相互连接形成网络,裂隙网络是一个随机无序的系统,常规统计方法描述裂隙的分布特征存在很大的难度。网状土体裂隙一般具有分形特征,可以用分维数来进行描述。用数码相... 由于干湿循环、剪切或其它作用,自然界土壤表面发育着大量裂隙。裂隙相互连接形成网络,裂隙网络是一个随机无序的系统,常规统计方法描述裂隙的分布特征存在很大的难度。网状土体裂隙一般具有分形特征,可以用分维数来进行描述。用数码相机拍摄土体表面的裂隙,将其转换成灰度图像,并结合分形理论,建立了摄影法测定土体裂隙分维数的方法,得到了土体裂隙的分维数。根据表征单元体的物理意义,建立了基于分维数估算表征单元体的方法,并对实例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分维数随裂隙密度,裂隙宽度和次一级裂隙发育程度的增大而增大;表征单元体与裂隙的密度均匀性和隙宽均匀性相关,基于分维数估算表征单元体的方法简便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土 分形 摄影法 分维数 表征单元体(RE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隙岩体深埋长隧洞断裂控水模型及突、涌水量多因素综合预测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媛 金华 李冬田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567-1573,共7页
由于深埋长隧洞围岩的力学、水力学特性明显区别于浅埋隧洞,且深部岩体不易勘探,因此深埋隧洞突、涌水量预测难度较大。针对高地应力、高水力梯度和高地温等复杂的深部地质环境,结合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提出了以断裂控水模型为基础的多因... 由于深埋长隧洞围岩的力学、水力学特性明显区别于浅埋隧洞,且深部岩体不易勘探,因此深埋隧洞突、涌水量预测难度较大。针对高地应力、高水力梯度和高地温等复杂的深部地质环境,结合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提出了以断裂控水模型为基础的多因素综合评判方法。该方法是以大型断裂带为主要地下水通道的宏观地质模型作为基础;再分别研究对突涌水有影响的各种深部地质环境因素的影响规律;最后对宏观模型估算的突、涌水量进行综合修正。该方法为评价深埋长隧洞突涌水和隧洞施工与防护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深埋长隧洞 断裂控水模型 突、涌水量 多因素综合评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扩展有限元的深部岩体分区破裂化现象初步数值模拟 被引量:7
15
作者 陈旭光 张强勇 +1 位作者 李术才 梅宇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291-3298,共8页
通过轮廓法追踪岩石裂纹扩展轨迹,将其嵌入ABAQUS扩展有限元(EFE)平台,对单轴压力下裂隙试件受压过程进行了模拟验证,裂纹起裂扩展效果良好。以此为平台,将推导得到的弧形裂纹应力强度因子嵌入其中,以最大周向拉应力准则为开裂... 通过轮廓法追踪岩石裂纹扩展轨迹,将其嵌入ABAQUS扩展有限元(EFE)平台,对单轴压力下裂隙试件受压过程进行了模拟验证,裂纹起裂扩展效果良好。以此为平台,将推导得到的弧形裂纹应力强度因子嵌入其中,以最大周向拉应力准则为开裂准则,认为当其大于岩体断裂韧度时,硐室围岩体内初始裂纹将开始扩展。在此基础上,以发现分区破裂现象的圆形隧道模型试验为背景开展了分区破裂的数值模拟试验。模拟结果发现,深部巷道围岩出现了3~4层破裂分区,证实深部巷道围岩存在分区破裂现象。将数值模拟结果与模型试验完成后模型围岩破坏状态对比,发现二者破裂区分布特征基本一致。数值模拟结果表明,EFEM方法在处理复杂岩体裂纹问题方面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区破裂 扩展有限元法 应力强度因子 子域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车站基坑稳定风险值计算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鑫 洪宝宁 韩尚宇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331-2337,共7页
将不确定性分析法中的概率分析方法与失效分析方法相结合,构建单因素风险率、因素组合风险率、风险值的计算方法与步骤,对某车站基坑稳定风险值计算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以数值分析方法为基础,建立影响因素与响应值之间的高维映射模... 将不确定性分析法中的概率分析方法与失效分析方法相结合,构建单因素风险率、因素组合风险率、风险值的计算方法与步骤,对某车站基坑稳定风险值计算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以数值分析方法为基础,建立影响因素与响应值之间的高维映射模型,结合Monte Carlo模拟分析方法,能较好地进行单因素风险率计算;该车站基坑的整体滑动失稳对基坑稳定起控制作用,基坑土层参数变化基本服从正态分布,开挖及支护方式变化基本服从贝塔分布;通过多因素影响下的稳定风险率、风险值的计算,判别了该车站基坑的风险概率等级,估算了相应的风险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工程 风险估计 稳定性 风险率 风险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控气压式柔性加载模型试验系统的研制及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旭光 张强勇 +2 位作者 段抗 刘德军 张宁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0-55,共6页
地质力学模型试验中针对地应力的模拟,往往采用液压千斤顶刚性加载的方式,该加载方式具有以下不足:1)使得模型边界的位移同步一致,而模型应力则呈现非线性分布状态,与实际工程的地应力状态不符。2)无法应用于不同形状的洞室内,无法对含... 地质力学模型试验中针对地应力的模拟,往往采用液压千斤顶刚性加载的方式,该加载方式具有以下不足:1)使得模型边界的位移同步一致,而模型应力则呈现非线性分布状态,与实际工程的地应力状态不符。2)无法应用于不同形状的洞室内,无法对含内压地下洞室(如隧洞内水压力、石油储备库油压等)进行有效模拟,因此成为制约有压洞室模拟的一个关键性难题。因此,有必要研制准确模拟洞腔内外压力的柔性加载装置。作者根据气压加载灵活的特性,设计研制了一套数控气压式柔性加载模型试验系统,有效实现了模型试验洞腔内的气压式柔性加载以及加载过程的自动化、数字化和可视化。通过气压式柔性加载控制系统能更真实地揭示深部软岩地下洞室围岩的非线性变形特征和破坏机理。将该系统应用于注采气压变化条件下盐岩储气库地质力学模型试验中,有效模拟了注采气压变化对盐岩地下洞腔的稳定性影响,获得了在不同注采气速率及不同气压条件下洞室收敛变形规律。试验表明,该实验系统可应用于有压洞室模型试验内压的有效模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 气压式柔性加载 洞腔内力 岩盐地下储气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体网状裂隙分形插值法生成技术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媛 冯迪 陈尚星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59-1166,共8页
为研究裂隙土体的力学性质和渗透特性,建立与实际情况近似的裂隙网络。首先,用测窗法对现场土体裂隙网络进行调查,统计得到其几何特征;然后,建立土体裂隙网络分形插值法的生成技术,编制程序得到分形插值网络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后... 为研究裂隙土体的力学性质和渗透特性,建立与实际情况近似的裂隙网络。首先,用测窗法对现场土体裂隙网络进行调查,统计得到其几何特征;然后,建立土体裂隙网络分形插值法的生成技术,编制程序得到分形插值网络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后,通过表征单元体积对生成裂隙网络的质量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生成的裂隙网络与实际网络的表征单元体积相差不大。分形插值法生成的裂隙网络不仅能很好地反映土体裂隙的细部变化特征,而且整体分布特征与实际的形态较为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体裂隙网络 几何特征 分形插值 生成技术 表征单元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粘聚力与摩擦角的路堤边坡稳定性敏感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孙键 洪宝宁 +1 位作者 刘鑫 栗金文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13年第6期99-104,共6页
利用FLAC3D对路堤填土高度4 m^8 m坡率为1∶1.5~1∶1的路基进行模拟,研究不同高度与坡率下粘聚力与摩擦角对其稳定性影响的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在粘聚力或摩擦角单独变化下,安全系数与粘聚力近似呈二次抛物线的关系,与摩擦角近似呈线... 利用FLAC3D对路堤填土高度4 m^8 m坡率为1∶1.5~1∶1的路基进行模拟,研究不同高度与坡率下粘聚力与摩擦角对其稳定性影响的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在粘聚力或摩擦角单独变化下,安全系数与粘聚力近似呈二次抛物线的关系,与摩擦角近似呈线性关系;同时随着粘聚力或摩擦角的增加,安全系数都逐渐增大;粘聚力或摩擦角的减小对稳定性的影响大于粘聚力或摩擦角的增加对稳定性的影响;随着高度的增加,粘聚力对稳定性的影响在不断减小,而摩擦角对稳定性的影响在不断增加。填土高度小于7 m时,粘聚力对稳定性的影响大于摩擦角对其的影响,边坡高度为7 m^8 m时,这两个因素对稳定性的影响差别较小,基本趋于一致;随着坡度的增加,粘聚力对稳定性的影响在逐渐增加,但增加较小,而摩擦角对稳定性的影响略有增加。当路基边坡角在34°~45°时,摩擦角与粘聚力对稳定性的影响差别较小,基本趋于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AC^3D 粘聚力 摩擦角 敏感性分析 路堤边坡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刀盘扭矩对风化岩地基中邻近桩基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钟小春 王慧洁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02-408,共7页
基于地铁盾构施工对邻近某客运站桩基影响的问题,利用FLAC3D有限元模拟分析软件,通过八种工况对比分析了刀盘扭矩与盾构推力对风化岩地基中邻近桩基的影响。结果表明:刀盘扭矩与盾构推力对桩基的影响呈现不同的规律。刀盘扭矩对桩基的... 基于地铁盾构施工对邻近某客运站桩基影响的问题,利用FLAC3D有限元模拟分析软件,通过八种工况对比分析了刀盘扭矩与盾构推力对风化岩地基中邻近桩基的影响。结果表明:刀盘扭矩与盾构推力对桩基的影响呈现不同的规律。刀盘扭矩对桩基的影响规律主要为:盾构刀盘扭矩的存在使得桩身主要产生沿隧道横向的附加弯矩和位移,桩身沿隧道纵向的附加弯矩和位移相对较小;桩身最大弯矩和最大水平位移均发生在隧道中心线附近。与刀盘扭矩的影响不同,盾构推力主要使桩身产生沿隧道纵向的附加弯矩和位移;但桩身最大弯矩和最大水平位移也发生在隧道中心线附近。在风化岩地基中,刀盘扭矩对桩基沿隧道横向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刀盘扭矩 风化岩 桩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