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外敷联合关节腔内注入玻璃酸钠治疗早期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
作者 钱军 郭琦 +2 位作者 王丽 魏建仝 李旭伟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82-84,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外敷联合关节腔内注入玻璃酸钠治疗早期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16例早期膝骨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关节腔内注入玻璃酸钠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外敷配合关节腔内注入玻璃... 目的探讨中药外敷联合关节腔内注入玻璃酸钠治疗早期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16例早期膝骨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关节腔内注入玻璃酸钠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外敷配合关节腔内注入玻璃酸钠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膝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关节活动度、内翻角、股四头肌肌力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治疗前HSS膝关节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HSS膝关节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HSS膝关节评分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治疗前膝关节活动度、内翻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膝关节活动度均较治疗前升高,内翻角均较治疗前降低(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膝关节活动度高于对照组,内翻角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治疗前膝关节肌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膝关节肌力均增强(P均<0.05),两组治疗后膝关节肌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外敷联合关节腔内注入玻璃酸钠可改善早期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缓解疼痛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外敷 膝骨关节炎 关节腔注射 玻璃酸钠 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异表达miRNA在骨肉瘤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生存预后的关联性分析
2
作者 刘琦 钱军 +1 位作者 曹娟 杨倩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4年第11期1250-1254,共5页
目的分析差异表达miRNA在骨肉瘤(OS)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生存预后的关联性。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识别GSE69470和GSE70367数据集中的差异表达miRNA。招募2018年8月至2019年1月就诊于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的63例OS患者。通... 目的分析差异表达miRNA在骨肉瘤(OS)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生存预后的关联性。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识别GSE69470和GSE70367数据集中的差异表达miRNA。招募2018年8月至2019年1月就诊于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的63例OS患者。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法检测并比较OS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差异表达miRNA表达水平。通过电话或门诊复查方式进行随访并记录患者的生存情况,术后随访5年,随访时间截至2024年1月。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OS组织中的差异表达miRNA表达情况与OS患者生存预后的关联性。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得出8个差异表达miRNA,包括miR-543、miR-495-3p、miR-433-3p、miR-381-3p、miR-301a-3p、miR-199b-5p、miR-125b-5p、miR-218。RT-qPCR结果显示,OS组织中的miR-543、miR-495-3p、miR-125b-5p相对表达量低于癌旁组织,miR-433-3p、miR-381-3p、miR-301a-3p、miR-199b-5p相对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218在OS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每种miRNA相对表达量的中位数为界限进行分组,高表达组(>中位数)为31例,低表达组(≤中位数)为32例。Kaplan-Meier法分析结果显示,miR-543、miR-495-3p、miR-125b-5p高表达组生存预后优于低表达组,miR-433-3p、miR-381-3p、miR-301a-3p、miR-199b-5p低表达组生存预后优于高表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S组织中的miR-543、miR-495-3p、miR-125b-5p相对表达量低于癌旁组织,miR-433-3p、miR-381-3p、miR-301a-3p、miR-199b-5p相对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以上7个差异表达miRNA与OS患者的生存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异表达miRNA 骨肉瘤 生物信息学分析 MIRNA 生存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VCF患者PVP术后肌肉减少和矢状面参数对残余背痛的影响
3
作者 刘琦 钱军 +2 位作者 张岚 曹娟 王进东 《颈腰痛杂志》 2024年第2期311-314,共4页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术后肌肉减少和矢状面参数对残余腰背痛(residual lower back pain,RBP)的影响。方法经医...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术后肌肉减少和矢状面参数对残余腰背痛(residual lower back pain,RBP)的影响。方法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选择2018年6月~2021年6月在我院接受PVP治疗的137例OVCF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有无RBP患者的年龄、性别、BMI(body mass index,BMI)、骨骼肌质量指数(skeletal muscle index,SMI)、骨密度、手术节段、C_(7)矢状面位移(C_(7)-sagittal vertical axis,C_(7)-SVA)、T1骨盆角(T1 pelvic angle,TPA)、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结果RBP和非RBP患者的年龄、性别、BMI指数、骨密度T值、手术节段和骨水泥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BP组患者手术前后SMI均低于非RBP组,肌肉减少症发生率均高于非RBP组,手术前后SMI差值高于非RB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BP患者C_(7)-SVA、TPA、PI-LL高于非RBP患者,LL低于非RBP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BP和非RBP患者的TK、TLK、PI、PT、S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VCF患者PVP术后矢状面平衡和肌肉质量可影响RBP发生,应引起临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肌肉减少症 矢状面平衡 腰背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硝黄贴辅助治疗胸腰椎骨折后麻痹性肠梗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4
作者 罗亚丽 李辉映 +2 位作者 王耀华 俞平 钱军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66-1068,共3页
目的:观察加味硝黄贴辅助治疗胸腰椎骨折后麻痹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38例胸腰椎骨折后麻痹性肠梗阻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A组)43例、硝黄贴组(B组)47例和加味硝黄贴组(C组)48例。A组患者采用禁食、胃肠减压... 目的:观察加味硝黄贴辅助治疗胸腰椎骨折后麻痹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38例胸腰椎骨折后麻痹性肠梗阻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A组)43例、硝黄贴组(B组)47例和加味硝黄贴组(C组)48例。A组患者采用禁食、胃肠减压、补液及营养支持等基础治疗;B组患者在A组基础上加用硝黄贴;C组患者在A组基础上加用加味硝黄贴。B、C组贴剂均每12 h更换1次,至患者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为止,但疗程最多为5 d。比较3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在胃肠减压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方面,B、C组明显短于A组,C组明显短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3组患者的VAS评分和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的腹胀、腹痛VAS评分和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C组患者的腹胀、腹痛VAS评分和CRP水平均明显低于A、B组,B组患者的CRP水平明显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B组患者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加味硝黄贴辅助治疗胸腰椎骨折后麻痹性肠梗阻,可明显缩短治疗时间,减轻患者腹胀、腹痛症状,减轻炎症,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硝黄贴 胸腰椎骨折 麻痹性肠梗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四肢开放损伤创面 被引量:4
5
作者 丁旭明 陈燕霞 +1 位作者 高振华 田玺民 《临床骨科杂志》 2016年第4期453-455,共3页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四肢开放损伤创面的价值。方法将236例四肢开放损伤创面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VSD组126例,创面面积89.0~205.0(142.57±27.46)cm^2;常规换药组110例,创面面积93.0~202.0(141.94±27.98)cm^2。...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四肢开放损伤创面的价值。方法将236例四肢开放损伤创面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VSD组126例,创面面积89.0~205.0(142.57±27.46)cm^2;常规换药组110例,创面面积93.0~202.0(141.94±27.98)cm^2。观察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感染情况VSD组均优于常规换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VSD治疗四肢开放损伤创面较常规换药治疗的愈合时间缩短、住院时间缩短,感染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 软组织损伤 四肢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护理 被引量:15
6
作者 郭兰 管琳君 《西部中医药》 2016年第6期127-128,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护理方法。方法:对行PVP治疗的38例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给予术前、术中、术后等围手术期护理,观察手术情况。结果:38例患者均成功实施PVP,无并发症发生,随访...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护理方法。方法:对行PVP治疗的38例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给予术前、术中、术后等围手术期护理,观察手术情况。结果:38例患者均成功实施PVP,无并发症发生,随访满意。结论:通过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能减轻行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痛苦,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随访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性骨折 骨质疏松 经皮椎体成形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FNA与PFL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15
7
作者 魏建仝 苏秦柳晔 +3 位作者 丁旭明 王耀华 韩红 钱军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0年第5期74-76,共3页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股骨近端锁定钢板(PFL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IFF)的疗效。方法分析2017年1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102例老年IFF患者资料,其中54例行PFNA固定治疗(PFNA组),48例行PFLP固定治疗(PFLP组)。记录两组...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股骨近端锁定钢板(PFL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IFF)的疗效。方法分析2017年1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102例老年IFF患者资料,其中54例行PFNA固定治疗(PFNA组),48例行PFLP固定治疗(PFLP组)。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术后下地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1年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年。相较于PFLP组,PFNA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少,住院时间短,术后下地活动时间早,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两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与PFLP治疗老年IFF疗效均满意,但PFNA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能早锻炼,利于骨折愈合,术后并发症少的特点,可优先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老年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7
8
作者 魏建仝 郑小龙 +1 位作者 苏秦柳晔 王勇平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6年第4期60-64,共5页
目的比较解剖型髋动力带锁钢板和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9月-2013年12月54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方法,其中解剖型髋动力带锁钢板组28人,动力髋螺钉组26人。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术中... 目的比较解剖型髋动力带锁钢板和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9月-2013年12月54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方法,其中解剖型髋动力带锁钢板组28人,动力髋螺钉组26人。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下地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1年髋关节功能评价,并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获随访患者54例,随访时间为13-17个月,平均14.6个月。解剖型髋动力带锁钢板内固定组比动力髋螺钉内固定组下地负重时间早、骨折愈合时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髋关节功能评价解剖型髋动力带锁钢板内固定组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组相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解剖型髋动力带锁钢板内固定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动力髋螺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解剖型髋动力带锁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下地负重时间早、骨折愈合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点。对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解剖型髋动力带锁钢板内固定比动力髋螺钉内固定具有更多的优势,可以作为一种优先考虑的内固定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解剖型髋动力带锁钢板 动力髋螺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髓芯减压术治疗创伤性股骨头坏死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邹永刚 陈兴超 +1 位作者 钱军 魏建仝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7期711-714,共4页
目的研究髓芯减压术治疗创伤性股骨头坏死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入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的8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不同疾病类型将其分为研究组(n=40)与对照组(n=40)。研... 目的研究髓芯减压术治疗创伤性股骨头坏死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入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的8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不同疾病类型将其分为研究组(n=40)与对照组(n=40)。研究组为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有激素服用史,无其他股骨头坏死诱发因素;对照组为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有明确创伤史;两组患者均接受髓芯减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6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与术后3个月的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感染、深静脉血栓、活动受限)发生率。结果术后3、6个月,两组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升高,术后6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均较术后3个月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3、6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与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5.81±2.47)分、(90.78±3.01)分、95.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81.53±2.36)分、(86.16±2.83)分、7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感染、深静脉血栓、活动受限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髓芯减压术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改善效果更为显著,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股骨头坏死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髓芯减压术 临床疗效 髋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PPO技术治疗TileB型骨盆骨折 被引量:6
10
作者 魏建仝 王勇平 +2 位作者 谢瑞敏 李想 苏秦柳晔 《实用骨科杂志》 2018年第9期842-844,共3页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在TileB型骨盆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2月至2015年8月,采用MIPPO技术对我院13例TileB型骨盆骨折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手术时间、术...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在TileB型骨盆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2月至2015年8月,采用MIPPO技术对我院13例TileB型骨盆骨折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Majeed量表对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13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6~36个月,平均随访24个月。13例TileB型骨盆骨折患者平均手术时间50min,平均术中出血量70mL,平均骨折愈合时间12周。所有患者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血栓等并发症发生。Majeed量表功能评估,优8例,良3例,中2例,优良率为84.62%。结论MIPPO技术是治疗TileB型骨盆骨折的理想方法,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折 手术治疗 MIPP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PVP术后再骨折风险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16
11
作者 王徐龙 魏建仝 要鹏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836-1839,共4页
目的 分析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后再骨折发生影响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评估术后再骨折发生风险。方法 OVCF并行PVP的患者155例根据PVP后再骨折发生情况分为再骨折组(32例)和未再骨折组(123例)。采... 目的 分析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后再骨折发生影响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评估术后再骨折发生风险。方法 OVCF并行PVP的患者155例根据PVP后再骨折发生情况分为再骨折组(32例)和未再骨折组(123例)。采用Logistic分析OVCF患者PVP后再骨折发生的影响因素,利用R软件绘制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 再骨折组年龄、骨水泥注射率、脊柱矢状面失衡比例、骨水泥椎间盘渗漏比例均明显高于未再骨折组,骨密度明显低于未再骨折组(P<0.05)。年龄、骨水泥注射率、脊柱矢状面失衡、骨水泥椎间盘渗漏是OVCF患者PVP后再骨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骨密度是保护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结果显示,预测OVCF患者PVP后再骨折发生风险的曲线下面积为0.885,校准曲线斜率接近1,Hosmer-Lemeshow检验χ^(2)=2.541,P=0.960。结论 基于年龄、骨水泥注射率、脊柱矢状面失衡、骨密度、骨水泥椎间盘渗漏这5项影响因素构建预测患者术后再骨折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区分度、准确度均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再骨折 列线图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电生物反馈训练对关节镜下半月板切除术患者表面肌电信号变化及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徐龙 《临床骨科杂志》 2019年第5期562-565,共4页
目的 探讨肌电生物反馈训练对关节镜下半月板切除术患者表面肌电信号变化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接受关节镜下半月板切除术的78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单双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术后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锻炼,... 目的 探讨肌电生物反馈训练对关节镜下半月板切除术患者表面肌电信号变化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接受关节镜下半月板切除术的78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单双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术后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锻炼,观察组采用常规康复锻炼联合应用肌电生物反馈训练。比较两组患侧股四头肌表面肌电信号、膝关节功能、临床疗效。结果患者均获得12个月随访。术后12周,患侧股外侧肌、股内斜肌、股直肌最大等长收缩表面肌电信号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6.231、8.271、6.697,P<0.001)。术后12个月,Lysholm评分、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评分、HSS评分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5.838、4.381、6.857,P<0.001);观察组的优良率为84.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10%(χ^2=4.303,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训练有助于提高关节镜下半月板切除术患者下肢表面肌电信号,促进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月板切除术 关节镜 肌电生物反馈训练 表面肌电信号 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术治疗半月板损伤近期疗效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徐龙 要鹏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7期765-767,共3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术治疗内侧半月板损伤近期疗效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2年11月入我院诊治的40例半月板损伤患者,整理40例患者一般资料、临床资料、随访资料,根据记录患者治疗前、手术后3个月、手术...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术治疗内侧半月板损伤近期疗效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2年11月入我院诊治的40例半月板损伤患者,整理40例患者一般资料、临床资料、随访资料,根据记录患者治疗前、手术后3个月、手术后6个月时Lysholm膝关节评分、IKDC评分,分析影响患者近期疗效的因素。结果患者手术后3个月、手术后6个月时IKDC评分和Lysholm评分较治疗前呈现上升趋势(P<0.05);手术后负重时间、关节软骨损伤、术后冷敷与近期疗效存在一定关联(P<0.05);多元逐步Cox回归分析结果得出:负重时间长、伴关节软骨损伤为影响半月板部分切除术后近期疗效的危险因素(P<0.001)。结论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术可有效改善半月板损伤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手术后负重时间较长或伴关节软骨损伤的患者术后近期疗效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半月板损伤 疗效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手术体位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4
14
作者 任晓强 陈小慧 +4 位作者 钱军 蔡经纬 吕睿 脱立雄 王永恒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4期566-571,共6页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体位下行开放性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探讨简易跪式手术床在跪式体位下行椎板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的临床优势。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于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132例单节段单侧腰椎间...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体位下行开放性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探讨简易跪式手术床在跪式体位下行椎板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的临床优势。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于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132例单节段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单侧椎板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进行分组,就采用简易跪式手术床在跪式体位下手术治疗的患者(观察组,n=67)和采用常规手术床在俯卧位下手术治疗的患者(对照组,n=65)手术效果展开对比。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差异;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及1、3、6月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及两组患者术后6月的临床疗效(MacNab优良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例数均小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1周及1、3、6月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和视觉模拟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与对照组相比,术后1周及1、3、6月,观察组患者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和视觉模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6月,观察组患者手术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MacNab优良率91.04%vs 84.62%,P<0.05)。结论两种术式均可行椎板单侧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消除神经症状。跪式体位下行椎板单侧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能够明显缓解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提高手术疗效,术后患者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易跪式手术床 腰椎间盘突出症 跪式体位 俯卧位体位 椎板单侧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 临床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对胶原诱导类风湿关节炎小鼠脾脏树突状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雒宏 陈雁飞 钱军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1年第10期1021-1025,共5页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治疗对胶原诱导的类风湿关节炎(RA)小鼠脾脏树突状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取24只6周龄DAB/1小鼠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健康对照组、RA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8只。RA模型组和治疗组小鼠经鸡Ⅱ型胶原诱导建立RA模型,治疗组小鼠...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治疗对胶原诱导的类风湿关节炎(RA)小鼠脾脏树突状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取24只6周龄DAB/1小鼠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健康对照组、RA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8只。RA模型组和治疗组小鼠经鸡Ⅱ型胶原诱导建立RA模型,治疗组小鼠给予人参皂苷80 mg·kg-1·d-1灌胃,健康对照组和RA模型组给予等量注射0.9%氯化钠溶液灌胃,连续治疗5周。分别在RA模型诱导成功后3周(建模后3周)和6周(建模后6周),测定小鼠体重、评估小鼠体征、关节炎指数和双足爪肿胀率;并采集小鼠外周血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建模后6周,制备小鼠脾脏单细胞悬液,流式细胞仪检测脾脏细胞树突状细胞(cDC)亚群比例。结果建模后3、6周,RA模型组小鼠体重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小鼠体重虽然低于健康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建模后3、6周,与RA组相比,治疗组小鼠的关节炎指数、双足爪肿胀率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建立模型后3、6周,与健康对照组相比,RA模型组和治疗组小鼠血清TNF-α水平均显著增高,血清IL-10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RA模型组小鼠相比,治疗组小鼠TNF-α水平显著降低,血清IL-10水平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建立模型后6周,与健康对照组相比,RA模型组和治疗组小鼠脾脏树突状细胞(总cDC)和CD4^(+)CD8^(-)cDC均显著降低,CD4^(-)CD8^(-)cDC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D8^(+)cDC无显著变化(P>0.05);与RA模型组小鼠相比,治疗组小鼠脾脏树突状细胞(总cDC)和CD4^(+)CD8^(-)cDC均显著增加,而CD4^(-)CD8^(-)cDC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8^(+)cDC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人参皂苷可以通过调节胶原诱导的RA小鼠脾脏cDC不同亚群细胞比例而缓解RA小鼠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人参皂苷 胶原 类风湿性关节炎 树突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辅助跟骨外侧动脉定位方法在跟骨骨折扩大L形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丽 梁明毓 +2 位作者 魏建仝 李生虎 钱军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35期69-72,共4页
目的 探讨多普勒超声辅助跟骨外侧动脉定位方法在跟骨骨折患者扩大L形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跟骨骨折患者24例,随机分为超声组和对照组,每组12例。两组均行扩大L形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超声组术前通过... 目的 探讨多普勒超声辅助跟骨外侧动脉定位方法在跟骨骨折患者扩大L形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跟骨骨折患者24例,随机分为超声组和对照组,每组12例。两组均行扩大L形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超声组术前通过多普勒超声确定跟骨外侧动脉体表定位点。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C臂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两组术前及术后3、12个月行跟骨侧位X线片检查并测量Bohler角、Gissane角;比较两组术后1、3、12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3、12个月的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OFAS)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超声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同组术前比较,两组术后3、12个月Bohler角、Gissane角均升高(P均<0.05);两组术后3、12个月Bohler角、Gissane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术后1、3、12个月VAS及术后3、12个月AOF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超声组术后发生皮缘坏死1例(8.3%);对照组术后发生皮缘坏死3例、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3.3%;超声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跟骨骨折患者扩大L形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前通过多普勒超声定位标记跟骨外侧动脉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外侧动脉定位 多普勒超声定位技术 内固定手术 术后并发症 跟骨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钙素原和超敏C反应蛋白对关节置换术后感染诊断价值 被引量:6
17
作者 金永合 李武媚 +1 位作者 姜烜星 钱治 《中国医学工程》 2020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术前血清降钙素原(PCT)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对假体周围感染(PJI)诊断中的临床参考价值。方法对84例患者进行前瞻性观察研究,术前测定PCT和hs-CRP浓度和白细胞(WBC)计数。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 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术前血清降钙素原(PCT)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对假体周围感染(PJI)诊断中的临床参考价值。方法对84例患者进行前瞻性观察研究,术前测定PCT和hs-CRP浓度和白细胞(WBC)计数。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和曲线下面积(AUC)分析诊断准确性。结果翻修THA患者PJI发生率为34.5%。PJI组血清PCT、hs-CRP浓度及WBC计数均显著高于无PJI组(P<0.05)。PCT、hs-CRP和WBC计数的AUC分别为0.860 (95%CI 0.778~0.940)、0.835 (95%CI 0.753~0.917)和0.643 (95%CI 0.524~0.762)。血清PCT和hs-CRP的诊断能力明显高于WBC计数(P<0.05)。血清PCT与hs-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0)。结论 PCT对PJI的诊断无明显优势,但是,PCT和hs-CRP结果比WBC计数更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降钙素原 超敏C-反应蛋白 假体周围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轴型与后稳定型假体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置换术后恢复和并发症发生风险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高振华 钱军 +1 位作者 邹永刚 李旭伟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936-943,共8页
目的:对比内轴型(medial pivot,MP)、后稳定型(posterior cruciate-stabilizing,PS)假体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置换术后恢复、并发症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在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 目的:对比内轴型(medial pivot,MP)、后稳定型(posterior cruciate-stabilizing,PS)假体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置换术后恢复、并发症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在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治疗的KOA患者105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53例)与对照组(52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MP假体,对照组患者采用PS假体。检测对比2组患者手术前后膝关节X线检测结果、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WOMAC)骨关节炎指数、膝关节评分系统(knee scoring system,KSS)得分,同时记录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2组患者术后的关节面夹角(femorotibial facet angle,FTFA)均降低为0°,同时2组患者WOMAC骨关节炎量表僵硬、关节功能子量表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患侧髋膝踝角(hip knee ankle angle,HKAA)、KSS子量表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于PS假体,KOA患者TKA应用MP假体更加符合膝关节的生物学解剖结构,同时患者术后膝功能恢复情况更佳,且可降低并发症总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性关节炎 全膝关节置换术 内轴型 后稳定型 膝关节评分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磺酸熊去氧胆酸辅助治疗布鲁菌脊柱炎的疗效
19
作者 李辉映 刘昌昊 +2 位作者 王耀华 王春 罗亚丽 《临床骨科杂志》 2023年第3期338-341,共4页
目的探讨牛磺酸熊去氧胆酸(TUDCA)辅助治疗布鲁菌脊柱炎(B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B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3例,采用肌肉注射链霉素+口服多西环素、利福平治疗)和观察组(34例,采用肌肉注射链霉素+口服多西环素、利福平、TUDC... 目的探讨牛磺酸熊去氧胆酸(TUDCA)辅助治疗布鲁菌脊柱炎(B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B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3例,采用肌肉注射链霉素+口服多西环素、利福平治疗)和观察组(34例,采用肌肉注射链霉素+口服多西环素、利福平、TUDCA治疗),42 d为1个疗程,共计2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的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疼痛VAS评分、JOA评分、不良反应情况以及末次随访的临床有效率、复发率。结果每组失访各3例,61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6~12(10.46±2.24)个月。CRP、ESR:治疗0.5、1.5个月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疼痛VAS评分、JOA评分:治疗0.5、1.5、3个月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末次随访时,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复发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TUDCA辅助治疗BS,可以加速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磺酸熊去氧胆酸 布鲁菌 脊柱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水泥填充联合螺钉固定对膝关节置换术中胫骨平台内侧骨缺损患者骨代谢的影响
20
作者 蔡经纬 牛鸣 +3 位作者 李军伟 闵云 张丽娟 任晓强 《中国医学创新》 2025年第12期46-50,共5页
目的:探讨骨水泥填充联合螺钉固定对膝关节置换术中胫骨平台内侧骨缺损患者骨代谢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2年1月于甘州区人民医院诊治85例膝关节置换术中胫骨平台内侧骨缺损患者资料,根据术中处理方式的不同分组,将接受... 目的:探讨骨水泥填充联合螺钉固定对膝关节置换术中胫骨平台内侧骨缺损患者骨代谢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2年1月于甘州区人民医院诊治85例膝关节置换术中胫骨平台内侧骨缺损患者资料,根据术中处理方式的不同分组,将接受骨水泥填充联合螺钉固定治疗的43例患者划分为观察组,将接受自体骨移植治疗的42例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围手术期指标、膝关节功能评分、关节活动度、骨代谢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平均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负重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膝关节功能评分(临床评分、功能评分)、关节活动度均升高;术后14 d,骨碱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BALP/ALP)均升高,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均降低;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置换术中胫骨平台内侧骨缺损采用骨水泥填充联合螺钉固定治疗,能够调节骨代谢,加速骨愈合,改善膝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置换术 胫骨平台内侧骨缺损 骨水泥 螺钉 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