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甜高粱高产栽培技术探究——以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为例
1
作者 崔德斌 杨尚先 《广东蚕业》 2024年第10期39-41,共3页
为提高甜高粱的栽种效率,文章阐述了甜高粱的种植优势,同时从品种选择、整地、种子处理、播种、田间管理、常见病害防控、利用与收获等方面入手,介绍了甜高粱的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以期为相关种植区域的农户提供指导,进而促进甜高粱产业... 为提高甜高粱的栽种效率,文章阐述了甜高粱的种植优势,同时从品种选择、整地、种子处理、播种、田间管理、常见病害防控、利用与收获等方面入手,介绍了甜高粱的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以期为相关种植区域的农户提供指导,进而促进甜高粱产业的高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高粱 高产栽培技术 田间管理 病虫害防治 沿河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甘薯配方施肥试验研究
2
作者 胡国均 陈灿 田永国 《乡村科技》 2022年第15期65-67,共3页
为给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甘薯种植户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根据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关于做好2021年化肥减量增效工作的通知》[农农(肥水)[2021]3号]相关要求,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于2021年在甘溪镇毛田村开展了甘... 为给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甘薯种植户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根据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关于做好2021年化肥减量增效工作的通知》[农农(肥水)[2021]3号]相关要求,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于2021年在甘溪镇毛田村开展了甘薯配方施肥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沿河土家族自治县黄壤旱地种植商薯19号,以每667 m~2施尿素27.0 kg、过磷酸钙75.0 kg、硫酸钾31.9 kg为宜;在确保氮肥、磷肥满足甘薯生长发育需求的情况下,增施钾肥可促进甘薯增产和提高商品薯率,增加农民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配方施肥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河自治县2023年鲜食玉米品种比较试验
3
作者 田永国 《广东蚕业》 2024年第3期15-19,24,共6页
鲜食玉米因生产周期较饲用玉米短,且市场价格比饲用玉米高,被广大农民青睐。根据贵州省农技总站的安排,2023年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继续开展了鲜食玉米品种比较试验,由贵州省农技总站提供24个品种进行比对,通过产量... 鲜食玉米因生产周期较饲用玉米短,且市场价格比饲用玉米高,被广大农民青睐。根据贵州省农技总站的安排,2023年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继续开展了鲜食玉米品种比较试验,由贵州省农技总站提供24个品种进行比对,通过产量和品质分析,筛选出适合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生态气候条件产量高、品质优、可推广的鲜食玉米品种。结果表明:京科糯768、国悦甜1号、中苗黑珍珠不仅田间长势好、产量高,而且玉米外观品相好、风味口感俱佳,深受消费者喜欢,适合在该县大面积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河县 鲜食玉米 品种 对比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河县秋冬种油菜新品种对比试验
4
作者 武绍龙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4期34-37,共4页
为筛选出适宜沿河县种植的高产优质双低油菜新品种,对2023年省级秋冬种21个中熟至中晚熟新油菜品种进行了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21个供试油菜品种中,庆油8号、中油杂610、黔油177、黔油1566、宝油187等品种生育期、株高适中,抗病抗... 为筛选出适宜沿河县种植的高产优质双低油菜新品种,对2023年省级秋冬种21个中熟至中晚熟新油菜品种进行了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21个供试油菜品种中,庆油8号、中油杂610、黔油177、黔油1566、宝油187等品种生育期、株高适中,抗病抗倒伏强,产量高,特别是庆油8号和中油杂610品种产量表现突出,产量均达2175.0 kg/hm2以上,这些油菜品种的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在沿河县具有大面积推广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秋冬种 生育期 农艺性状 经济性状 产量 贵州沿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河县早熟型冬油菜品种对比试验总结
5
作者 庹小清 武绍龙 田小凤 《广东蚕业》 2025年第1期68-70,共3页
文章通过对黔油早1号、油研早18、22J364、22J508、22J510、22J538、黔油早2号、宝油早180、D929、阳光131、油研585等11个品种开展对比试验,分析了各品种的生育期、冬前农艺性状表现、抗寒性、抗倒性和农艺经济性状等。结果表明:22J53... 文章通过对黔油早1号、油研早18、22J364、22J508、22J510、22J538、黔油早2号、宝油早180、D929、阳光131、油研585等11个品种开展对比试验,分析了各品种的生育期、冬前农艺性状表现、抗寒性、抗倒性和农艺经济性状等。结果表明:22J538和油研585的综合表现良好,适合在沿河县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品种 对比试验 早熟型 冬油菜 新品种 沿河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年沿河县水稻新品种大区对比试验
6
作者 武绍龙 丁仕雄 +2 位作者 冉庆文 丁广刚 田永国 《广东蚕业》 2025年第2期13-15,共3页
为筛选出适宜在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种植的优质高产水稻品种,2023年该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引进野香优莉丝、筑香优19、色香优莉丝等10个水稻新品种开展了田间大区对比试验,综合考察各品种的生育期、产量和抗逆性等农... 为筛选出适宜在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种植的优质高产水稻品种,2023年该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引进野香优莉丝、筑香优19、色香优莉丝等10个水稻新品种开展了田间大区对比试验,综合考察各品种的生育期、产量和抗逆性等农艺性状特征。结果表明:奥富优287产量最高,为9874.09kg/hm^(2),比对照品种野香优959(CK)增产49.99%;泰优808产量第2,为8725.64kg/hm^(2),比对照增产32.54%;香两优619产量第3,为8123.21kg/hm^(2),比对照增产23.39%,这3个品种全生育期较适宜、抗病能力强、产量高,在当地有良好的推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新品种 优质高产 对比试验 沿河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河县水稻不同抛秧密度对产量的影响试验
7
作者 庹小清 《广东蚕业》 2025年第2期19-21,共3页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水稻种植历史悠久,因土质肥沃,水热条件好,所产稻米蛋白质含量较高,香味浓郁,塘坝镇金竹村一带的“金竹贡米”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文章以泰丰优79作为试验品种,研究在钵苗育秧条件下不同抛秧密度对其生长...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水稻种植历史悠久,因土质肥沃,水热条件好,所产稻米蛋白质含量较高,香味浓郁,塘坝镇金竹村一带的“金竹贡米”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文章以泰丰优79作为试验品种,研究在钵苗育秧条件下不同抛秧密度对其生长特性、产量等影响,以期为该品种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试验结果显示,处理2(密度12000窝/666.7 m^(2),每小区抛秧360窝)的产量最高,为500.18 kg/666.7m^(2),适宜作为主推密度处理在当地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河县 抛秧密度 生长特性 水稻产量 影响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被引量:4
8
作者 冉飞 《广东蚕业》 2024年第10期33-35,共3页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高产栽培技术是在传统间作套种的基础上创新发展而来的一种新型种植技术,该技术利用优良的大豆和玉米的遗传和生物学特性进行玉米大豆带状间作套种,实现“一地双收”,对保障粮食安全意义重大。文章阐述了大豆和玉...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高产栽培技术是在传统间作套种的基础上创新发展而来的一种新型种植技术,该技术利用优良的大豆和玉米的遗传和生物学特性进行玉米大豆带状间作套种,实现“一地双收”,对保障粮食安全意义重大。文章阐述了大豆和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高产栽培的技术要点,以期为大豆和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实践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玉米 种植 带状复合种植 高产栽培 技术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密度和“一促四防”喷药处理对油研2020的生长及产量影响对比试验
9
作者 丁仕雄 武绍龙 《广东蚕业》 2025年第1期71-73,共3页
油菜是沿河县主要的冬种油料作物,在复种轮作中占有重要比重,具有广泛的生产适应性。2023年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开展了油研2020种植密度及“一促四防”喷药处理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油研2020“种植密度5 000株/666.7m2(150... 油菜是沿河县主要的冬种油料作物,在复种轮作中占有重要比重,具有广泛的生产适应性。2023年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开展了油研2020种植密度及“一促四防”喷药处理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油研2020“种植密度5 000株/666.7m2(150窝/小区,15窝/行)+‘一促四防’喷药处理”为最佳组合,其可以增加有效角数、每角粒数、千粒重量,油菜产量达到最理想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研2020 种植密度 一促四防 喷药处理 冬种油料作物 沿河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高产种植中对常见病虫害防治意义及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田奇峰 冉庆文 《种子世界》 2022年第6期87-89,共3页
水稻是我国最为主要的粮食产物之一。当前,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明显有所提高,对于水稻等粮食作为质量和产量要求也逐渐提高,为了满足粮食市场需要,应选择水稻高产种植技术的进行水稻栽培,达到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的目的... 水稻是我国最为主要的粮食产物之一。当前,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明显有所提高,对于水稻等粮食作为质量和产量要求也逐渐提高,为了满足粮食市场需要,应选择水稻高产种植技术的进行水稻栽培,达到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的目的。同时,做好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病虫害会使水稻正常生长受到限制。本文主要就水稻高产种植技术以及常见的病虫害防治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点粗浅的建议,希望得以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高产种植 病虫害防治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不同田间配置对其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11
作者 田永国 《广东蚕业》 2024年第4期8-10,共3页
为研究大豆玉米不同田间配置对其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探究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最优技术数据,文章选用贵卓玉808(玉米)和齐黄34(大豆)为材料进行带状复合种植试验。结果表明:设置大豆与玉米的行比为4∶2,带宽为2.8m,3种不同田间配置,大... 为研究大豆玉米不同田间配置对其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探究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最优技术数据,文章选用贵卓玉808(玉米)和齐黄34(大豆)为材料进行带状复合种植试验。结果表明:设置大豆与玉米的行比为4∶2,带宽为2.8m,3种不同田间配置,大豆、玉米的农艺和经济性状没有显著差异,产量也无显著差异;设置大豆与玉米的行比为4∶2,带宽、行比、玉米行距不变,大豆与玉米间距、大豆行距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对作物生长及产量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大豆 带状复合种植 田间配置 生长 产量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审苦荞品种黔苦7号丰产稳产性及主要品质指标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章洁琼 卢扬 +5 位作者 张荣达 芦峰 郭玉祥 田永国 唐健波 邹军 《种子》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33-138,共6页
利用国审苦荞品种黔苦7号在贵州省开展一年多点区域试验,结果表明,黔苦7号在5个试点的平均产量为1 422.00 kg·hm^(-2),比对照九江苦荞平均增产19.31%。分别采用变异系数、高稳系数、适应度来评价黔苦7号品种的稳产性及适应性,黔苦... 利用国审苦荞品种黔苦7号在贵州省开展一年多点区域试验,结果表明,黔苦7号在5个试点的平均产量为1 422.00 kg·hm^(-2),比对照九江苦荞平均增产19.31%。分别采用变异系数、高稳系数、适应度来评价黔苦7号品种的稳产性及适应性,黔苦7号品种的变异系数为13.07%,高稳系数为5.71%,适应度为60%,表明黔苦7号是一个丰产性很好的品种,且普遍适应性表现也较好。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显示,荞麦产量与各农艺经济性状的关联度排序为:千粒重>单株重>主茎节数>株高>主茎分枝数>生育期。品质分析结果显示,黔苦7号的灰分、蛋白质、总黄酮、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比对照高15.38%、14.96%、11.13%、0.5%。说明黔苦7号适宜在贵州省荞麦产区进行秋播种植,可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荞麦 丰产性 稳产性 适应性 品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iPLS-CARS算法的百香果糖度无损检测 被引量:1
13
作者 田永国 吕都 +3 位作者 唐健波 黄珊 陈超 卢扬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184-190,共7页
为建立一种无损快速检测百香果糖度的技术,以百香果为研究对象,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并结合联合区间偏最小二乘算法和竞争适应重加权采样算法对近红外光谱进行特征波长筛选,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和支持向量机方法建立百香果糖度预测模型。结... 为建立一种无损快速检测百香果糖度的技术,以百香果为研究对象,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并结合联合区间偏最小二乘算法和竞争适应重加权采样算法对近红外光谱进行特征波长筛选,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和支持向量机方法建立百香果糖度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的模型优于多元非线性回归方法建立的模型,联合区间偏最小二乘算法和竞争适应重加权采样算法筛选出的特征波长点数为67个,占全光谱的2.90%,预测模型的相关系数R2c为0.9727,校正集预测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calibration,RMSEC)值为0.3338,验证集的相关系数R2p为0.9672,验证集预测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prediction,RMSEP)值为0.3660,模型相对分析误差(relative prediction deviation,RPD)为4.5066。研究结果能够实现百香果糖度的无损快速检测,并且可以将百香果糖度无损检测便携检设备中的模型进行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香果 糖度 特征波长 近红外光谱 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熟马铃薯品种筛选初报 被引量:1
14
作者 付梅 林蜀云 +7 位作者 白文华 饶永峰 莫廷星 蒙懿 刘洪春 李治福 田永国 吴世炳 《耕作与栽培》 2023年第1期103-107,共5页
为筛选广适、高产、稳产的马铃薯品种,以7个马铃薯品种为材料,在8个县(市)开展随机区组设计一年多点试验,3次重复。结果表明,7个参试品种在8个不同生态地点的表现差异极显著,具备较好的产量潜力,同时具备特殊的适应性;滕育1号、米拉、希... 为筛选广适、高产、稳产的马铃薯品种,以7个马铃薯品种为材料,在8个县(市)开展随机区组设计一年多点试验,3次重复。结果表明,7个参试品种在8个不同生态地点的表现差异极显著,具备较好的产量潜力,同时具备特殊的适应性;滕育1号、米拉、希森6号、兴佳2号、荷兰15表现出优于对照品种费乌瑞它的特征特性;滕育1号的薯块产量及商品薯产量均极显著高于其余6个品种,生育期短、适应性广,可加大示范推广力度;希森6号生育期短、适应性广、产量潜力较高,但商品薯率偏低,可进一步探索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荷兰15和兴佳2号生育期短,在少数试验点具备特殊适应性,可在特定区域推广种植;米拉生育期较长,适应性较广,产量水平较高,推荐在旱作区种植;费乌瑞它适应性最广,稳定性最强,但产量潜力不高,商品薯率高,可因地制宜种植;红美品种适应性、稳定性均强,但产量低,综合评价差,不建议大面积种植,可从“特色”产品方向按需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品种 一年多点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荚果发育和成熟阶段的秸秆品质变化分析
15
作者 田永国 胡廷会 +6 位作者 丁广刚 成良强 饶庆琳 姜敏 王金花 吕建伟 王军 《花生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1-95,共5页
为了解终花期至荚果发育阶段和荚果成熟至收获阶段花生秸秆的饲用品质变化特点,提升花生秸秆的饲用价值,本研究以13份花生品种(系)为材料,分别对各发育阶段的花生植株进行分期取样,调查干物质积累量,利用NIRS方法检测茎秆、叶片、根、... 为了解终花期至荚果发育阶段和荚果成熟至收获阶段花生秸秆的饲用品质变化特点,提升花生秸秆的饲用价值,本研究以13份花生品种(系)为材料,分别对各发育阶段的花生植株进行分期取样,调查干物质积累量,利用NIRS方法检测茎秆、叶片、根、荚果、秸秆等的蛋白质和钙含量。结果表明,在终花期至荚果发育阶段,随着荚果的膨大充实和品质提升,茎秆和叶片的干物质量变化幅度较小,蛋白质与钙的含量均呈前期降低、后期趋于稳定,具有一定相关性。在此阶段,茎秆和叶片的蛋白质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6.64%~8.87%和12.63%~13.61%,钙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0.92%~1.01%和0.95%~1.10%,秸秆品质下降。对于饲用花生品种而言,花生初花期或盛花期的秸秆量最大,品质最优,综合饲用价值最高。在荚果成熟至收获阶段,花生植株各部位的蛋白质和钙含量持续下降,二者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具有一定相关性。此阶段茎秆和叶片的蛋白质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6.23%~7.28%和10.86%~13.57%,钙含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00%~1.04%和1.16%~1.19%。在保证花生产量的基础上,适宜的收获期能够兼顾花生荚果和秸秆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秸秆 蛋白质 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药剂拌种在马铃薯生产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付梅 林蜀云 +5 位作者 饶永峰 曹方琴 吴世炳 覃金鼓 莫廷星 田永国 《耕作与栽培》 2023年第2期60-62,共3页
为探索不同药剂拌种处理种薯对马铃薯的增产效应,以早熟马铃薯为材料,选择6种药剂进行6个不同拌种方法处理,开展随机区组设计一年6点试验。结果表明,药剂拌种能极显著增加薯块产量和商品薯产量,能一定程度提高出苗率、株高、茎粗,平均... 为探索不同药剂拌种处理种薯对马铃薯的增产效应,以早熟马铃薯为材料,选择6种药剂进行6个不同拌种方法处理,开展随机区组设计一年6点试验。结果表明,药剂拌种能极显著增加薯块产量和商品薯产量,能一定程度提高出苗率、株高、茎粗,平均增产幅度3.20%~12.15%;多种药剂拌种增产效果优于单种药剂拌种,以甲霜灵锰锌+甲基托布津+细刹3种药剂拌种处理效果最佳,其次是甲霜灵锰锌+甲基托布津2种药剂拌种和48%苯甲·嘧菌酯+40%噻虫啉2种药剂拌种,3%噻霉酮、根肽2个单种药剂拌种效果不显著。生产上推荐使用甲霜灵锰锌25 g+甲基托布津100 g+3%噻霉酮15 g+1.5 kg滑石粉(或瓷粉、草木灰等)拌种100 kg种薯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药剂拌种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淀粉红薯“商薯19”化学与物理控旺试验 被引量:1
17
作者 田永国 《农业工程技术》 2022年第29期26-27,共2页
红薯易旺长,影响最终产量与品质。为探索适宜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高淀粉型红薯生产的化学与物理控旺栽培技术,进行了相关试验。但本次试验结果不理想,未达到试验效果,可能与控旺剂的使用浓度与使用时间有关,有待通过单独或多水平试... 红薯易旺长,影响最终产量与品质。为探索适宜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高淀粉型红薯生产的化学与物理控旺栽培技术,进行了相关试验。但本次试验结果不理想,未达到试验效果,可能与控旺剂的使用浓度与使用时间有关,有待通过单独或多水平试验进行验证,以明确较适合当地应用的控旺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淀粉 红薯 商薯19 化学控旺 物理控旺 田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